讀古今文學網 > 別再用勤奮掩飾你的懶惰 > 你不舒服就對了! >

你不舒服就對了!

我最近在跟老婆學瑜伽,在這個過程中我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痛苦。

我無法想像,那些看似簡單輕鬆的動作,做起來居然會讓人感到如此地不舒服。

比方說,有個動作叫「四肢支撐」,就是練習者的手掌抓牢地板,把腰挺得筆直,臀部不能翹起,尾骨捲起,腳不能彎曲,膝蓋也不能用力。

在我看來,發明這個動作的人簡直是天才:到底得有多大的「腦洞」,才能想到如此「逆天」的動作——每一個要領都違反本能,每一個姿勢都讓人痛苦。

然而偏偏就是這些奇怪的動作,有助於人的健康。

老婆聽到我的抱怨,說了一句很經典的話:

你不舒服就對了。

在瑜伽領域有個公認的看法:所有發自本能的,讓你覺得舒服的姿勢,都是錯誤的。

比如跑步,讓大部分人覺得舒服的姿勢是用小腿在發力。其實這樣的姿勢會讓膝關節在跑步過程中承受過大的壓力,加速磨損。很多跑步愛好者不注意這些要領,憑著感覺跑,結果沒跑幾年,膝關節就廢了,身體沒見鍛煉得怎麼樣,倒是把自己跑進了醫院。

又比如坐姿,很多人喜歡把自己窩在椅子上,放到自己覺得最「舒服自然」的位置。但其實這樣的姿勢對脊椎是非常有害的,有多少腰間盤突出、骨質增生都是由不正確的坐姿引發的。

為啥覺得舒服的姿勢反而有害呢?

因為在漫長的進化過程中,人類在大部分時間都處於「吃不飽」的狀態。為了活下去,人的身體便本能地進化出一種機制:通過盡可能多的「偷懶」,來達到最大化的節省體能的目的。

可問題在於:節省體能的姿勢未必是正確的姿勢,它節省了能量,卻帶來了其他的負面影響。

瑜伽的原理,就是指導人們學會控制自己的骨骼和肌肉,用正確的方式去使用它們。而這相當於要求你和自己的本能相對抗,所以你覺得不舒服,覺得痛苦。

但也正是這些不舒服和痛苦在保護你,讓你變得更好。

「讓你不舒服的,不一定不好」。類似的道理其實在很多時候我們是明白的。

比如自古以來,我們便有句俗語:「良藥苦口利於病,忠言逆耳利於行。」

良藥喝著難受,忠言聽著不舒服,可它們對我們確實是有益的。

同樣地,通常我們感覺舒服的某些躺姿、坐姿等,也大多對身體有害。這個道理只要稍作解釋,人們也能接受。

唯有一個地方,我們經常自覺不自覺地讓其保持「舒服」的姿勢,儘管明明知道由此帶來的危害比身體上的更甚。

那便是我們的內心。

在幾千萬年的進化過程中,我們的身體產生了節省體能的本能。與此類似的,我們的內心同樣有一套「趨利避害」的機制,只不過趨的不一定是利,避的也不一定是害。

我們害怕引人注目(因為有可能引來潛在的威脅)。

我們害怕承擔責任(因為有可能搞砸)。

我們害怕麻煩別人(擔心別人會由此對我們有看法)。

……

在工作和生活中,我們會遇到很多讓我們覺得不舒服、不自在的事情,對此我們會想方設法地逃離。

這種現象在心理學領域已經有了定義,稱為「心理舒適區現象」,意思是說人都有盡可能讓自己停留在心理舒適區的本能。

如果說姿勢的舒服損害我們的身體,那內心的舒服損害的可能就是我們的人生。

我曾經有過一段短暫的市場工作的經歷,當時有位領導對我的一次教導至今難忘。

那次公司舉辦了一場盛大的宴會活動,幾乎整個珠三角地區的潛在大客戶都來參加了。整個宴會廳坐滿了人,我坐在一個偏僻的角落,羨慕地看著老員工們舉著酒杯,嫻熟地和來賓談笑風生、觥籌交錯。

我覺得自己作為一名銷售人員,應該去做點什麼,但諸多顧慮卻讓我一再地站起後又重新坐了下來。那位領導注意到了我的窘迫,端著酒杯走過來,和我談了一席話。

「阿何,公司這樣的活動一年只有一次。今天的機會如果不把握好,就意味著接下來的一年你都有可能很艱難。」

領導的第一句話就讓我感覺後背涼颼颼的。

「其實我知道你會有很多顧慮,甚至這些顧慮我現在就能說出來。比如說你不確定自己作為新人和老員工搶客戶到底好不好;又比如你剛入職不久,還不太懂如何跟客戶打交道,擔心自己搞砸;再比如你從來沒經歷過這樣的場合,會緊張於很多人盯著你看,而坐在角落才能讓你有種安全感,我說得對不對?」

不得不承認,領導的眼光很毒辣,他說的正是我所擔心的,我點了點頭。

「可是你有沒有想過,你正因為害怕犯一些小錯,而製造更大的錯誤呢!比如說你害怕給客戶留下不專業的印象所以不去交流,但正是這樣,這個客戶可能就被別的同事開發,而你連犯錯的機會都沒有;又比如你因為自己緊張而逃避和客戶接觸,這樣你接下來可能很難做出業績,繼而失去這份工作;你害怕這些小處的錯誤,難道就不擔心由此而造成的更大,甚至大到你無法承擔的錯誤?」

我恍然大悟,明白了自己那點小心思是多麼的幼稚。

領導接著說:「其實新人做銷售,最核心的一點就是要和自己的內心作鬥爭,將過去的一些壞毛病改掉。這也不是叫你八面玲瓏,而是要你克服心理定勢,讓心態更加開放。其實不只是做銷售,做人也是一樣的道理。你可以分析一下,自己還有沒有什麼現在讓你覺得『舒服』但會在未來造成更大的錯誤的行為,這些你必須改掉。」

我覺得領導的這番話影響了未來的我。

那次宴會後,我專門認真、全面地反省了自己日常的行為習慣,還真的找到了很多追求短期舒適卻可能造成未來更大損失的行為。

比如我特別怕「麻煩別人」,總覺得這是不好的行為。而在生活和工作上,肯定會有些事情是自己搞不定的,這時我總是寧肯花更多的時間自己研究解決,也不會輕易地向他人求助。

在反省的時候,我問自己:你是真的不願意麻煩別人嗎?還是說只是擔心別人因此而在背後說你,對你有看法?你這種「不麻煩別人」的心態,究竟是為他人好,還是僅僅為了保護自己可憐的自尊心呢?

能獨立解決問題當然是好事,但我們是人,不是神。既然不是神,就會有解決不了的問題。而「分工協作」工作模式,不正是人類克服單打獨鬥的局限朝著實現解決問題的目標而努力的強大助推器嗎?

事實上,我的「從不麻煩別人」的習慣,不僅沒讓周圍的人對我心存感激,反而讓大家覺得我這個人有些「高冷」,進而不敢和我打交道,久而久之,我成了社交圈子中的「透明人」。

又比如我還有個習慣——輕易不敢回絕別人。不管是工作中還是生活中,總會有些人把事情拜託給你,比如向你借錢,讓你幫忙捎帶東西,等等。捫心自問,我不是那種不願意幫助別人的人,遇到別人的求助,只要是力所能及的,我總會盡力去做。但有些時候,在時間上、精力上並不允許,我也還是開不了口拒絕,結果後來事情沒辦好,別人非但不感激你,反而會覺得你這個人不靠譜,答應了的事情都做不好。

不敢拒絕,實質上是害怕別人因此而指責你;勉強答應,就是讓自己得到短暫解脫的一種逃避性的行為。但這種行為帶來的後果很可能就是,要麼事情做不好,造成更大的損失;要麼總是違背自己的意願做事,搞得自己一點都不開心。

事實上,大多數人並不會因為你一兩次合情合理的拒絕而對你作出「這個人不願意幫助他人」的評價。對於他人的求助,要麼不答應,答應了就一定做好,這種品質反而能夠為你贏得更多尊重。

在我們的生活中,與此類似的行為模式和行為習慣還有很多,它們大多具有這樣的特點:小心翼翼地將自己保護在「心理舒適區」裡,戰戰兢兢地維護著一種自認為良好的「外在形象」。

這其實就是脆弱。

習慣性地停留在心理舒適區,其實就是想把自己置於溫室中,可外面的風雨太大,很多時候我們是避無可避的。

如何才能改變這種思維和行為模式呢?我認為可以從下面幾個方面做起:

1.接受自己

很多時候,我們都非常在意外界的目光,故而努力將自己塑造成「別人喜歡的模樣」,戴著面具過日子。而太過在意外界的目光,便無法做真實的自己,並且常常會出於各種顧慮而做出違背內心意願的舉動。

走出心理舒適區的第一步,就是先走出「為他人而活」這個區域,真正發自內心地接受自己,接受自己的好與不好。好的繼續發揚,不好的就努力改正。

2.學會拒絕

做好自己的事情是我們的第一本分,盡力幫助他人是我們的第二本分。自己的事情都沒做好的情況下,不要過分散佈我們的熱心,因為這樣很可能導致兩件事情都沒做好。

能幫的盡量幫,幫不了的要學會拒絕,並說清楚拒絕的理由。

3.學會承擔

逃避責任無助於解決問題,人你可以不見,電話你可以不接,但是已經犯的錯誤、已經發生的事情並不會因為你的逃避而消失。逃避只能給你暫時的安全感,而由此帶來的損失卻會不斷發酵。

做個有擔當的人,該你做的事情再難都要扛下來。或許你做不好,但至少你未曾退卻。自己犯的錯誤,要勇敢地去承擔,只要死不了,總會有雨過天晴的時候。

4.學會爭取

命運是公平而殘酷的,它不會慷慨到無限制地賜予,也不至於吝嗇到從不給你任何機會。我們要明白機會的寶貴,珍惜每一次上天的賜予。

該爭取的時候,一定要爭取。你或許要面對不解的目光,或許會遭遇諸多冷嘲熱諷,但人生只有一次,你的未來唯有你自己埋單,沒有人會對你負責。

總而言之,我們就是要和一個又一個讓我們覺得舒服、實則有害的思維定勢做抗爭,真正打開自己的內心,去應對世事的考驗。當你總在做一些讓你覺得「不舒服」的事情的時候,事態很可能就在朝正確的方向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