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別再用勤奮掩飾你的懶惰 > 別再試著讓自己成為全才型的庸人 >

別再試著讓自己成為全才型的庸人

最近,一位讀者向我請教。他把自己的學習計劃發給我,想讓我提提意見。

仔細看了他的計劃,最後我給的意見是:把計劃中的每天1小時的英語學習以及1小時的自由閱讀時間全部砍掉,改為專業學習。

他大惑不解:為什麼要這樣做呢?學習英語能夠讓我閱讀國外最新的文章和技術文檔,而閱讀能夠擴大我的知識面,為了專業的提高把這些全部捨棄,這樣的做法合理嗎?

我問了他一個問題:你是想成為全才型的庸人呢,還是真正成為自己的專業領域內可以獨當一面的人才?

如果是後者,至少在人生的這個階段,你應該把大部分的時間都聚焦在專業上。

下面是我對這個問題的一些思考,和大家一起探討。

凡是經歷過高考的朋友,想必都聽說過「木桶原理」這個名詞。

老師們孜孜不倦地告訴我們:高考考驗的是我們的綜合能力,最終決定我們能考上怎樣的大學的,往往不是我們最強的科目,而是最弱的那一科。所以偏科是不行的,我們必須努力讓自己成為均衡而全面的人才。這種思想對每一個中國學生都影響深遠,有的甚至能伴隨他們步入社會。

比方說:我們經常試著讓自己成為「全面的人」。

很多人向我展示過自己的學習成長計劃,無一例外,這些計劃都是由大大小小不同的目標組成,比如,要通過鍛煉得到六塊腹肌,要努力提高外語水平,同時還要提升專業水平之類的。

我們很少思考:這樣的目標真的可行嗎?是否存在問題呢?

高考的時候,木桶原理大致上是沒問題的,因為考試的規則就是這樣制定的。

但是步入社會,進入職場後,我覺得限制我們的職場高度乃至人生高度的,不再是木桶原理,而是撐桿原理。

當然,這只是我自己創造的一個名詞,它大概的意思是這樣的:

人生就像一場撐桿跳比賽,我們的各項能力就像是一根根長度不一樣的「撐桿」——最後決定我們高度的,往往是那根最長的桿子。

我們一生都在不斷地學習和成長,這些努力,相當於在加長我們不同撐桿的長度。但因為我們的時間是有限的,這就涉及一個選擇問題:我們到底應該如何分配自己的時間和精力,以獲得最優化的結果?

就像打遊戲一樣:你到底選擇通過打怪、打裝備提升自己的裝備和能力,還是選擇爭取在最短的時間內消滅對方以取得勝利?

「攻略」不同,帶來的結果也是大不同的。

人生這場遊戲,我們唯一相對公平的資源就是時間。能否合理地利用時間,直接決定了我們在這場遊戲中能夠取得怎樣的成績,達到怎樣的高度。

本人認為,對大部分人來說,最合理的時間配置方式應該是這樣的:在人生的前期,我們最少應該把80%的時間花在自己的專業專長上,而在人生的後期,我們對時間的配置則可以自由靈活很多。

這樣做的理由主要有兩個:

首先,「一萬小時定律」告訴我們,要想在某個方面成為真正的專家,足夠多的時間投入是必需的。一萬小時看似不多,但如果我們採用平均分配的策略,這將是很難達到的一個目標。

其次,在人生的前期花更多的時間聚焦於專業專長,有更大的概率為後期的人生爭取更多經濟和時間上的自由。

先說第一點,專業的提高需要投入大量的時間。

要想成為某個領域的專家,至少需要一萬小時的投入,但很多人並不知道,這個定律後面還說:一萬小時只是最基本的要求,在很多領域往往需要兩萬小時、三萬小時,甚至更多。

即便只是一萬小時,它意味著什麼呢?

一年有365天,假設我們每天投入兩個小時在專業領域的學習上,那麼一年的總學習時間是730小時,一萬小時意味著差不多需要14年的時間。

當然,這裡忽略了我們工作的時間。但就目前國內的基本狀況而言,工作的時候我們基本處在「忙碌地完成工作任務」的狀態,很少會有時間去思考和提高自己的技藝。

更何況,一年的時間裡我們還要刨去生病、旅遊、社交等很多根本無法學習的時段,計算下來,真正能夠保證每天有1小時專業學習的人又有多少?

我們的時間,真的遠比我們以為的要少得多!

如果你對自己的專業能力沒有很高的要求,那麼學習不學習都無所謂。如果你期望提高自己,在專業學習時間都嚴重不足的時候卻去制訂「全面提升計劃」,是不是本末倒置了?

再說第二點,從整個人生階段來看,年輕的時候,我們應該將自己大部分的時間都聚焦在專業專長的學習提升上。這裡有一個大前提:我們的社會整體日趨開放公平,你的專業能力越強,收入提升的概率就越高,從而在某種程度上解放自己的時間。

如果把人生劃分成一前一後兩個大階段,那麼兩個階段會呈現截然不同的特點:

較年輕的前階段:

時間多、精力充沛、身體好,但經濟相對窘迫,生活方式上沒有太多的選擇,基本處在為生存而勞碌的狀態。

較年老的後階段:

精力變弱、身體變差,時間多少和經濟好壞主要取決於前階段的發展狀況。如果發展得差,生活同樣缺少選擇,處於被動狀態。如果發展得好,則相對會更加自由。

如果事業發展得好,那麼我們只有人生的前期是在為生存和提升花時間,而在人生的中後期,我們可以把更多的時間花在自己的興趣上。

如果事業發展得不好,經濟上不自由,我們很可能一輩子都在為生存花時間,很多事情根本由不得自己。

要想改變這一切,年輕時必須付出更多的心血和精力。等到了一定的階段,即便你還想去做什麼,你的責任、精力和身體可能都不允許你去做了。

那麼,年輕的時候我們到底應該如何分配自己的時間呢?

記住一個要點:年輕的時候能用金錢來省時間的,就盡量不要省錢,我們要最大化地把時間用在提高自己的專業能力和收入水平上。對金錢我們要大方,對時間我們要吝嗇。

每個人的時間構成,大概是下面這樣的:

在時間構成中,工作和休息的時間幾乎是固定的,我們沒辦法去改變它。健康鍛煉是肯定不能省略的,擁有好身體也能夠讓我們減少無謂的時間消磨。

所以我們唯一能夠相對自由分配的,無非就是娛樂、興趣學習、專業學習及消磨這四個方面。

對年輕的我們來說,想要得到真正的自由,有時候必須適當犧牲自己在娛樂、興趣學習上的時間,最大化減少時間的無意義消磨,而最大化地聚焦在專業學習上面。

人生不長,時間太少。

與其成為全才型的庸人,還不如在自己的領域成為真正的精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