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別再用勤奮掩飾你的懶惰 > 成為牛人,你也可以做到! >

成為牛人,你也可以做到!

關於「牛人」之所以成為「牛人」的原因,存在很多說法,比如「天賦說」,又比如「勤奮說」,當然,更加靠譜的說法是:「牛人」是「天賦+勤奮」的結果。

但在我看來,僅僅用「天賦+勤奮」來解釋「牛人」之所以「牛」,仍然不夠。在成為「牛人」的過程中,天賦和勤奮到底哪個因素所佔的比重更大呢?好像我們怎樣劃分都不合適。強調天賦吧,事實上很多「牛人」照樣天賦平平;強調勤奮吧,每天都很努力卻照樣不「牛」的人更是大把。

在天賦和勤奮之外,其實還有一樣,我認為是比前兩者更重要、同時也是在「牛人」成長過程中最為關鍵的東西。

這個問題,很難用一兩句話說清楚,但在我身邊有很多具體的例子,暫且講講其中的一位——阿奔。

阿奔是個不折不扣的「牛人」:高考的時候是我們市的狀元,考到了國內頂尖的T大。到T大後,成績在系裡面也出類拔萃。如果你認為阿奔只會讀書就大錯特錯了,他還是系裡的體育健將,拿過T大校運動會長跑第三名。工作後,阿奔是公司裡的骨幹,他只用了兩年半的時間就晉陞為部門經理,現在已經是某家即將上市企業的VP。

總之,阿奔的「牛」簡直就是將我等平庸之輩全方位碾軋至死的程度,根本不留一條活路。

事實上,阿奔並不是從一開始就以「牛人」的形象存在的,對於成為「牛人」之前的阿奔,我想恐怕沒有人比我更清楚,因為從童年到少年時期幾乎所有的成長歲月,我都是和阿奔一起度過的——小學的時候我們一起挨過罰,初中的時候我們一起掛過科。後來,儘管讀的是市裡最好的高中,我和他的學習成績還都一度徘徊在年級200名左右。在我的記憶裡,整個高中前期,或者說至少在高二以前,阿奔都只是個和我一樣的「普通人」,和「牛」不怎麼沾邊。

即便智力發育再晚,也不可能延遲到大學、工作之後吧?所以說各方面的證據都表明,至少在智商層面,阿奔和其他人沒什麼兩樣。

可問題就在於,上高二以後,原先那個「普通人」阿奔竟開始沿著「牛A與牛C之間的道路」一路狂奔,並逐漸成長為今天的模樣。

後來,借一次長聊的機會,我和阿奔好好探討了這個讓我好奇了很長時間的問題。這次長談讓我深受啟發,可以說,我從曾經的默默無聞成長到現在的小有成就,阿奔功不可沒。

下面,結合阿奔的觀點和我這幾年的思考,我總結了一套「牛人成長方法論」給大家,歡迎讀者們一起切磋。

觀點1:其實每個人都有機會成為「牛人」,只是大部分人不敢去想。

不可否認一點,世界上存在一類「牛人」,是我們不管如何努力都不可企及的。比如科學家愛因斯坦、運動員博爾特等。他們的「牛」,是「頂級的天賦+頂級的努力」的結果,且在這其中先天的因素佔據了很大的比重,非後天可以達到。

可問題是,這類「牛人」在全人類中的占比太小了,不要說百分之一,連萬分之一甚至百萬分之一都不到。大部分普適意義上的「牛人」,其實都不是這類人。換句話來說,大部分人的「牛」,其實都是可以借用一套方法去接近和達到的。

只不過很多人在第一步就「㞞」了,於是因此喪失了成為「牛人」的機會。

為什麼會「㞞」呢?是因為大部分人只看到了「牛人」最後的「牛」,而忽略了他成長為「牛人」的過程,他們折服於這種「牛」,且認為自己這輩子都不可能達到那樣的高度。殊不知,「牛人」也是一步一步走過來的。

「就比如大學時候的考試,我每一門課的成績基本保持在90分以上。當時有門數學課特別難,班裡平均分不到70分,而我卻拿了96分。如果你只看到這個結果,肯定覺得我特別『牛』,但其實我的數學成績也曾經特別地差,並且掛過科,我也是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慢慢能考到70分,再後來上了80分,之後感覺越來越好,就很少下90分了。你如果看到這個完整的過程,就不會覺得這種『牛』是不可達到的了。」

我們看到公司裡頂級的銷售每個月都能出大單,單位的Excel達人能搞定所有問題……我們仰慕牛人的「無所不能」,並下意識地認為這是人家天賦異稟,殊不知頂級銷售也曾經歷過幾個月不出單的困境,Excel達人也是一個知識點又一個知識點地學過來的。

當你內心拒絕承認這一點的時候,你就離「牛人」之路遠了一步。

觀點2:「牛人」成功的關鍵在於持續地積累。

其實「牛人」也有「牛人」的苦,因為在任何一個領域,越到一定的高度要想提高水平就越難,有時候甚至只是維持原有的水平都非常困難。而這一點,正可以在理論上為我們接近「牛人」、成為「牛人」提供支撐。

儘管「牛人」看起來遙不可及,但因為起點低,在同等的努力下,我們的進步程度肯定比「牛人」大,只要把努力的過程持續下去,我們與「牛人」之間的距離就會逐步縮小。

但是這個推斷有個前提:我們必須在一個領域堅持下去,同時找到能持續提高自己水平的方法。

生活中有一類人,好像在每個方面都非常厲害,這種人最讓人羨慕。同時他們也帶給我們一個錯覺:「牛人」都是全能的,或者說各方面都很優秀的人才能稱為「牛人」。

我們從小接受的教育,告訴我們要做一個「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人。但殊不知,這種理念只會讓我們淪為「全面平庸」的人。

很多人看似在非常努力地提升自己,也取得了一些進步,但卻看不到成為「牛人」的希望,其根源就在於想要的太多,從而分散了自己的精力和時間。

要想成為「牛人」,就是要放棄成為「全才」的想法,挖掘出自己身上最有潛力的一個點,然後努力把它最大化。

觀點3:要為自己的堅持引入改進機制。

我們看到有很多人長年累月地從事一個領域的工作,甚至已經超過一萬小時,可是他們依然沒有成為「牛人」,這是因為他們只懂得「堅持」,卻缺乏思考,他們不懂得如何去改善技能和提升水平,也就是說,沒有在自己的堅持中引入改進機制。

「堅持」是一個很有迷惑意義的詞語:一方面「堅持就會成功」的說法已經深入人心,但另一方面「堅持」的背後其實存在一個很大的「坑」,就是讓人只顧「堅持」而忽略了思考。

缺乏思考的堅持,其實只是毫無意義的重複性勞動。在這種重複性的過程裡,我們的進步只能依靠隨機的靈感或者突發情況帶來的啟發。但不管是隨機的靈感還是突發情況帶來的啟發都是靠不住的,都無法讓我們得到持續的進步,而不能持續取得進步,我們就會距離「牛人」越來越遠。

所謂改進機制,就是週期性地總結自己的工作,借鑒比自己優秀的人的學習方法、工作方法,然後努力讓自己做得更好,每次哪怕只有一點點的進步,日積月累也會帶來巨大的成果。

綜上所述,「牛人成長方法論」其實非常簡單:

找到一個自己感興趣也比較擅長的領域,長期專注地做下去,為自己的學習和工作引入改進機制,同時找到持續進步的方法。

通往「牛人」的道路,其實每個人都可以走。你準備好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