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一本小小的紅色寫作書 > 原則 20 回顧和修改文章 >

原則 20 回顧和修改文章

直到你的文章改到無可修改,否則不能說已經完成了。

很少有作家能夠一氣呵成地完成一篇完美的文章,大多數寫作高手需要至少三遍稿才能完成一篇短小寫作。以一篇求職信為例。首先,把想法寫下來;其次,編寫內容、增加細節、串連整篇文章並修正;最後,重讀全文,再稍加改動。作品越長,這個過程所需的次數就越多。

一部完整作品修改的次數取決於作品的長度和難度。一篇兩行字的辦公備忘錄可能只需一遍稿就完成了,因為它很簡短。而一篇一頁紙的詩可能需要改十幾稿,因為它更長而且更難。

什麼時候才算真正完成?

修改文章是件折磨人的事情,但經過修改之後,你最終可能會滿意自己所寫的內容,不願意再增添或刪減任何東西,此時就是你文章的完成之時——你的文章已經「無可修改」了。未經潤色的文章就像沙塵暴中移動的沙子,當風暴最終停止,沙子也就靜止了。說到寫作,「完成」這個詞真的應該加引號,因為這個過程永遠不會真正完成。完成日常寫作只是工作本身,但對於像小說之類更長久的寫作作品而言,寫作過程可能會無限期延續,因為它可以不斷完善。即使已出版的書也可以修訂和再編。一本書出版數周、數月甚至數年以後,作者也一定會思考修改之事。

感激這個過程

寫作是一個創造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最讓人滿意的,就是把「垃圾」變成某種有價值的東西。當你強迫自己拼湊出一篇長文,如個人論文或商務報告,你會自然而然地先寫擅長的部分,隨後再寫你不擅長的部分,而這些部分必須修改。

讓我們姑且將你喜歡的部分稱為「花兒」,不喜歡的部分稱為「灰塵」。當你集中精力專注於「灰塵」時,你試圖完善它,然後某一時刻,你出乎意料地發現,這些部分也變得像某些「花兒」一樣,甚至更好了。這是個讓人極其開心的時刻,你能因此受到鼓舞,獲得能量。

你嘗試完善其他的「灰塵」,直到一處不留。然後,你回到最初「花兒」部分做進一步的改進,從而將作品再提升一個等級。寫作就是一個不斷創造「花兒」和塑造「灰塵」的過程。

很多人討厭修改自己的文章,這是人類的本性。酒精之所以被幽默地稱為「專職作家的職業危害」,原因之一就在於寫作的壓力。其實讓人想喝酒的不是寫作本身,而是改寫和完善的過程,因為你在動筆之前就知道,不論你寫得多好,你的文章都需要修改。幸運的是,對大部分學生和商務從業人員而言,日常寫作不像謀生寫作需要那麼多的情緒起伏。

回看很久以前寫的東西是一件很棒的事情,不論是以前的大學論文、商務報告、個人信件還是詩歌,你都會感歎:「哇,真有趣。有些東西還真是讓人眼前一亮!我是怎麼寫出來的?」這個問題沒有絕對的答案。技巧、運氣、膽量和天賦都是寫作過程的關鍵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