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麥肯錫筆記思考法 > 筆記是「第二大腦」 >

筆記是「第二大腦」

實際上,我們擁有 3 個「大腦」。

從整體上來說,我們的腦袋裡面只有一個大腦,但如果對這個大腦的功能進行詳細的分析,會發現我們的大腦從功能上來說可以分為 3 個「大腦」。

首先,位於最深處的是被稱為「腦幹」的原始大腦。這裡掌控著我們的生命活動,負責調整呼吸系統、體溫、自律神經等功能。

其次,是位於中央部分的「大腦邊緣系統」,這部分控制人類的各種慾望和喜怒哀樂等感情。

而位於最外側的是「大腦新皮質」,這裡負責人類的五感和運動、語言和記憶、思考、推理等功能,也就是支撐人類智力活動的大腦。

我們的大腦需要「記憶」很多東西,而記憶也可以分為兩種類型。

一種被稱為「陳述性記憶」,也就是「用大腦記住」類型的記憶。另一種被稱為「動作性記憶」,這是「用身體記住」類型的記憶。

3 個大腦的概念圖

明明為了考試而拚命背誦,可是卻完全記不住。一旦做了其他的事情,一開始記住的東西就怎麼也想不起來了。大家應該都有過這樣的經驗吧,但這也很好地說明了「用大腦記住」類型的記憶很難穩定下來。

當我們想要用大腦記住某件事的時候,位於「大腦邊緣系統」的「海馬」會對信息進行處理,然後只將想要記住的事情中重要性最高的內容送到負責記憶的「大腦新皮質」之中保存。

也就是說,因為會經過「海馬」的過濾,所以想要記住的東西不一定都會被記憶下來。

與之相對的,「用身體記住」類型的「動作性記憶」則不是通過海馬,而是通過位於更深處的控制人類運動所必需的肌肉的「大腦基底核」和「小腦」的神經回路網來進行處理的。

當動作被記憶在神經回路網裡之後就很難被忘掉。比如我們小時候學騎自行車,一開始可能會摔倒很多次,但當我們的身體記住了騎自行車的方法,那麼之後就算很多年不騎也仍然不會忘記騎自行車的方法,這就是因為動作性記憶的印象比較深刻。

那麼,「筆記術」和記憶之間有什麼關係呢?聰明的讀者朋友應該已經想到了,「寫筆記」這個行為,不僅是用大腦記住,而且還使用了身體的一部分——手。

也就是說,與只用大腦記憶相比,寫筆記這種「用身體記住」的方式調動了大腦的更多部分,更利於整理思路,而且也更利於記憶的固定。

毫不誇張地說,筆記也是大腦的一部分,是為了讓思考更加活躍而打開大腦記憶空間的「第二大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