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小說課1:折磨讀者的秘密 > 37 黑暗之心 完全不可能的孔雀 >

37 黑暗之心 完全不可能的孔雀

殺孔雀,是人類所有犯罪企圖中最自然的意圖。

那不是撕裂,而是把「美與毀滅」肉感地結合。

——三島由紀夫《孔雀》

上回,我們討論了「不大可能」的小說;這回,我們討論的是「不可能」的小說。所謂「不可能」,就字面上的意思是:連被閃電擊中、中大樂透,這樣微乎其微的概率都沒有!

下面,我們就來看一篇完全不可能,但卻發生了的怪異小說——三島由紀夫《孔雀》:

動物園裡的孔雀一夜之間全被殺了,警察懷疑兇手是非常喜歡孔雀的富岡。警察到富岡家搜查,結果無功而返。不過警察卻意外發現一件有趣的小事——富岡家牆上掛了一幅美少年的照片,那是現年 45 歲,看起來又老又醜的富岡 17 歲時拍的照片。

不久,警察第二次到富岡家,不過這次是來道歉的。警察說動物園裡的孔雀是被自己嚇死的,因為孔雀生性膽小,一有外敵入侵就會嚇得亂叫亂撞,最後肺臟破裂出血而死。富岡聽了以後完全無法置信,他要警察帶他去探個究竟。

夜裡,警察和富岡埋伏在孔雀籠外,突然遠遠地傳來一陣狗叫聲,隨即孔雀亂叫亂跳起了一陣騷動。警察說:「沒騙你吧,孔雀的確是被自己嚇死的!」富岡搖搖頭說:「別這麼快下結論,野狗後面還有一個人。」月光下,野狗背後站了一個人,那個人是……少年富岡,牆上的 17 歲美少年。

「怎麼可能?兩個富岡?」

沒什麼好驚訝的,我一開始就說過了,這是一篇不可能發生,但卻發生了的怪異小說。

事實上,前面的故事大綱裡漏了一些看似不重要,但實際上非常關鍵的內容。在得知孔雀集體死亡之後,富岡整天沉浸在一種酩酊的狀態裡,腦子裡想的全部都是:孔雀是一種天生沒有意義,純粹就只是美麗的鳥。因此不論養再多的牛、馬、或者金絲雀,都比不上養孔雀豪奢。然而孔雀的被殺害,又比它生存著、被飼養著更豪奢。

最後富岡得到一個結論:孔雀唯有被殺才得以完成……殺孔雀是人類所有犯罪企圖中最自然的。因為那不是撕裂,而是把「美與毀滅」肉感地結合。這樣想著,富岡已認為那或許是自己在夢中所犯的罪。

現在讀者應該知道的,全都知道了。那麼讓我們回到一開始的問題:「為什麼完全不可能發生的事,卻發生了?」下面,有三種可能:

一、富岡說謊:牆上的 17 歲少年不是富岡年輕的時候,而是確有其人。

二、這是一篇靈異小說:在那個未知的世界裡,什麼事都有可能發生。

三、這是一篇三島由紀夫小說。

從現實的邏輯來看,選項一或選項二都說得通,但從文學的角度來看,這兩個選項都會把《孔雀》推向不入流的小說。

唯有選項三,這個乍看像廢話、無厘頭的答案,才能把《孔雀》推向文學藝術的聖堂。

沒錯,一切都是因為三島由紀夫。閱讀小說的時候,有時候必須把作者本人也加進去一起討論。

45 歲就切腹自殺的日本作家三島由紀夫,一生醉心於日本的武士道精神,他認為所有的人、事物都應該像櫻花一樣,在最美好的時刻凋謝。也就是在三島的心裡,他認為「美大於一切的存在」,因為美,所有的一切都可以被犧牲。

正因為如此,45 歲(多麼巧合的年紀啊!)就又老又醜的富岡,才會有那麼巨大的能量,超越了現實的邏輯,把生命中最美好的時刻召喚出來,親自動手去執行殺孔雀這件豪奢的事。

最後,讓我們再來複習一遍富岡(其實就是三島由紀夫)的話:

那不是撕裂,而是把「美與毀滅」肉感地結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