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深閱讀:信息爆炸時代我們如何讀書 > 第5章 十倍增強讀書力的技法 >

第5章 十倍增強讀書力的技法

光是不停讀書,過後卻不深入思考的話,絕大部分知識都會流失,不會在精神中扎根。

——叔本華

光用眼睛看字不叫讀書。只要稍加注意,就能提升閱讀品質。下面介紹若干方法。

通過「轉換閱讀」,將內容融入自身

一種方法是「轉換閱讀」。不只是讀書,世界上的所有現象若用「y =fx )」這一函數式來解讀,都會很有趣。其中 i 是創意,x 是素材。根據函數「f 」,將對應現象代入「x 」,即可得出「i」。

世界上的偉人、賢人和作家,或許都有各自的「f 」。愛因斯坦觀察世界用的是「愛因斯坦轉換」,梵·高用的則是「梵·高轉換」。這是人的思考軸心,簡單地說,就是「世界」。

在閱讀其作品的過程中,就會明白「世界上還存在這樣的想法」。也就是與偉人、賢人共享視角。 這樣一來,就能大概預測該作者下次會使用怎樣的轉換。而為了確認這一點,就會想讀該作者的其他作品。又或者,還可以通過閱讀主題相同但作者不同的書,使「f 」的不同得以凸顯。像這樣享受「f 」的樂趣,是讀書的妙義之一。

隨著理解的深入,即使脫離書本,針對日常生活中發生的現象,也能明白該以怎樣的視角去看待。也就是說,能以複眼的角度捕捉事物現象。可以說,這也是很了不起的知性做法。

再比如,通過閱讀大量書籍,還能確立自己的「f 」。正統模式是「融入經驗的閱讀」 ,也就是將書中的內容和自己的經驗聯結起來——「說起來,確實遇到過這種事」「以前確實這樣想過」。這種感覺與其說是獲得書中的知識,不如說是將其融入自己的身份。

例如,被稱為「日本資本主義之父」的澀澤榮一,就將《論語》徹底融入了自身的經營哲學中。他對某些話的解讀已經超出了孔子的本意,但他還是強行這麼做了,並與自己的經驗聯繫起來,作為生意的指導方針。著名的《論語和算盤》,便是這一形式的總結之作。

閱讀該書,就能體會到其解釋的自由程度。大家在讀書時不妨效仿這種方法,將書中內容自由地融入自身。若能花些心思,將深有共鳴的語句或忍俊不禁的部分,用不同的符號標記出來,就能使書成為獨屬於你自己的「範本」。養成這種習慣,會讓讀書變得更有趣味。

尋找自己的「f

要想進一步鞏固這個習慣,輸出是最好的辦法。想向別人說明某本書的內容時,只講述梗概大意是很無趣的,應該添加自己的想法和自己感興趣的地方。這時只要存在穩定的軸心,就能形成自己的「f 」。

至於具體方法,可大概分為兩類。一類是根據對像改變輸出。 譬如你是小學教師,想教學生「E=mc2 」。暫且不論你自身的理解程度,倘若一律按教科書照本宣科地講解,學生一般是理解不了的,需要你根據各個對象分別下一番工夫,而這正是你作為老師的能力的體現。另外,思考的過程也會加深你自身的理解。

還有一類是面向非特定的多個對象自由發揮。 例如,我會讓學生針對自己讀過的書做一分鐘報告。當然,單純陳述概要是不合格的,合格的前提條件是必須引用原文,而且在講述時,要將選擇該部分的理由和自己的有趣經歷結合起來。

學生起初有些困惑,但嘗試後就明白了。這既是對自己記憶的追溯之旅,也是當眾發表觀點的好機會,所以這樣的經歷應該是很有趣的,能讓學生發現讀書本身的樂趣。

另外,我還曾指導學生製作帶有引用文和讀後感的「書單」。按照同樣的要領,以寫代說,但條件是向其他學生公開。大家互相借鑒,把自認為有趣的書加入書單,就能通過協同效應拓寬閱讀領域,而且質、量均能得到提高。以書為媒介,交流也會變得豐富。這才是大學生應有的姿態。

當然,這種嘗試也可在大學以外的場合開展。如今不管有沒有名氣,每個人都能在自己的博客裡寫書評或讀後感。在寫作過程中,自然會想到應該著眼於原書的哪部分,這時就要求具備截取段落、改變排版、合併粘貼等編輯能力。這種操作正是自己的「f 」的體現。可以說,文章是否可信,取決于歸納得夠不夠簡潔、合理。

如果文章的讀者增多,反饋良好,那麼你在開心之餘,更會願意繼續寫下去。為此,就必須讀更多的書,繼續打磨自己的視角和經驗。如此一來,閱讀就會更加深入。這是網絡社會帶來的積極變化。環境允許的人,不妨逐漸開始嘗試。

只要這樣的人變多,結果就會像前面所說的「書單」一樣,大家互相刺激,使書單的冊數增多,就能在線上共享「圖書館」。即便是同一本書,評價要點也會因人而異,所以幾個人互相評論也是很有趣的。以一本書為媒介,激起萬丈波瀾。

這樣一來,「圖書館」裡的書也會逐漸分出級別。有很多人評論的書,基本上肯定是好書。只要這樣的書多介紹幾本,主頁就能變成罕見的「好書共享網站」。這種方式不限年齡,不同輩分的人都能參加,而且人數也多,所以或許還要勝過大學生的「書單」。

儘管讀書這一基本行為沒有改變,但這仍可說是一種新的讀書文化形態。

通過「師事」閱讀,沉浸在「宗師」的世界裡

還有一種較為正統的讀書方法,可用造詞稱為「師事閱讀」。所謂「師事」,指的是尊某人為「師」,隨之學習。與其說是為了獲得知識和信息,不如說是因為尊敬其思想和人格,才持續閱讀其著作。因此,也可以叫「尊敬閱讀」。

我們通常稱夏目漱石為「漱石」,稱太宰治為「太宰」,稱三島由紀夫為「三島」,這些都是簡稱。暫且不論是否喜歡,至少不會加上「老師」之類的敬稱,當今作家幾乎也一樣。這是很正常的接觸方式。

但就在前幾天,我選用某本漫畫作為大學討論課的教材時,一個學生將那位漫畫家稱為「某某老師」。若是手塚治蟲那樣的泰斗也罷了,可那個畫手不過是正當紅的年輕漫畫家而已。雖說讀者很多,但稱其為「老師」的人還是很少的。

總之,那個學生對該漫畫家無比尊敬。與一般的讀者截然不同,他深深地沉浸在其創造的世界裡。將這樣的熱情投入到漫畫以外的其他書裡,是「師事」閱讀的關鍵。

尊敬的對象可以是任何人。無論那個人說什麼,都暫且接受下來,這樣的姿態是正合適的。而且,應該閱讀的書並不一定僅限於該對象的作品。 曾經對其影響很深的書,或是其推薦的書,也值得一讀。即使是超出自己的興趣範圍、絕對不會選擇的書,也包含在內。這樣的挑戰會使思維變得靈活。

此外,若是體會不到其中的好處,就意味著自己的讀書能力還不夠,而非書不好。能夠變得謙虛,不以自我為中心,也是「師事」閱讀的一大優點。

不過,沒必要始終追逐同一個人的腳步。若將一個人過度神化,反而存在迷失自我的危險。應該每過一段時間就尋找另一個人,也就是嘗試「自立」。

由於不是現實中的師徒關係,故而不會發生摩擦。又或者,也可以同時尊敬多個對象。在書的世界裡,同時擁有多位「師父」是完全可以實現的。

增強親近感的「吐槽閱讀」

跟「師事閱讀」正相反,這種方法是以吐槽為前提的。對書中的信息逐一唱反調,例如「根本不是這樣的」「這話可說大了」「怎麼可能呢」,這就是「吐槽閱讀」。

於我而言,這是比較標準的閱讀方式,但這樣的閱讀,並非毫不掩飾地坦露敵意或表示憎惡。就像相聲的捧哏和逗哏一樣,在愛著對方(書)、理解對方的同時,敏銳地嚴加追問。此時需要具備向腦中注入異物般的違和感、不放過任何一個包袱的緊張感以及決定如何發言的瞬發力。 也就是說,情緒要時刻處於不穩定的狀態。

在這種「感情用事」的狀態下閱讀,大腦除了記住書中的內容,還會記住當時的情緒,所以有助於鞏固記憶。也就是說,吸收率會得到提高。

然而出人意料的是,使用這種閱讀方法的人竟然很少,大多數人都在平靜的心態下閱讀。在我看來,這是極大的浪費。

瞬間偶遇也不錯過的「一生一遇閱讀」

如果偶爾遇見的某人表示某本書「很有趣」,或者偶爾看到電視節目在介紹好書,請將其視為「一種緣分」,記在心裡,把書找來閱讀吧。這就是「一生一遇閱讀」,很多時候它都能帶來值得回味的邂逅。

無論是人與人的關係,還是書與人的關係,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相遇很重要」。結婚前的男女倘若回顧一路走來的歷程,會意外地發現很多偶然因素在起作用。這就是所謂的「緣分」。

與書的相遇,相信緣分也沒壞處。 在一輩子的時間裡,讓人有「遇見你真好」之感的書變多,就能帶給人豐富而幸福的人生。而且人與人的相遇,有時會彼此造成傷害,而書就不會。就算遇到無聊的書,最多也只會覺得「浪費時間了」,傷口不會擴大。既然如此,最好還是不要錯過與好書相遇的好機會。

在這種時候,最好不要走馬觀花地一掠而過,應該畫線標出重要語句,寫下各種註釋,將內容銘記於心。這樣的書會被視作自己的財產,永遠放在書架上,而不會賣給舊書店。

等這些書達到 100 冊、200 冊乃至 1000 冊,也就是經歷過一千次緣分的相遇時,你肯定會覺得「不讀書的人生是難以想像的」。

「安定劑閱讀」「興奮劑閱讀」是「百藥之長」

有種方法叫「安定劑閱讀」,目的是使自己的精神穩定。簡單來講,就是把已經知道的事情重新確認一遍的讀書。例如占卜書,以及面向大眾簡單介紹心理學的書,都屬於這一類。總而言之,這樣的閱讀是為了讓自己覺得「果然如此」,從而接受書中的觀點。

譬如小說,選擇有熟悉角色出場的系列作品,或是被評為「催人淚下」的作品,就是為了追求內心的安定。以電視劇而言,類似於持續收看《水戶黃門》。正因為已經知道德川光國到最後總會拿出大印,解決所有問題,所以看到那一幕,就能獲得精神上的安定。

與此相對的是「興奮劑閱讀」,指的是閱讀像前文提到的《禁閉島》那樣的書,進入異常的世界,體驗震驚、興奮等刺激情緒。講述「弒父」故事的《卡拉馬佐夫兄弟》便是一例。我們都無法擺脫「想看恐怖事物」的情緒。

不僅限於小說,偉人們的傳記或自傳等作品,也會給讀者帶來極大的興奮。例如,閱讀梵高的一生和他寫下的書信,就會震驚於其人生的與眾不同。再比如,接觸岡本太郎、愛因斯坦、本田宗一郎等人的生涯,就會覺得「自己不能再這樣下去了」,從而實現自我鼓舞。

「安定劑閱讀」「興奮劑閱讀」並無好壞之分。建議根據自己的狀況,在不同時間適度地分別使用這兩種方法。最好事先準備幾本分別適合兩種方法的書。這是「特效藥」,其效果應該勝過任何藥劑。

「標籤閱讀」的「品牌目標」

每個出版社都有各自的「標籤」,比如××文庫、××新書。「新潮文庫」「巖波新書」「講談社學術文庫」就是其中的代表。把每個標籤下的作品通讀一遍,也是很有趣的,儘管少有人這樣做。這就是「標籤閱讀」。

以前,我有段時間就專門閱讀「巖波新書」和「中公新書」。後者在歷史關係方面的書很翔實,有諸多知名歷史學家所寫的好書。通過《咖啡轉,世界史也轉》(臼井隆一郎著)一書,我在咖啡方面的知識得到了深化;通過《馬鈴薯的世界史》(伊籐章治著)一書,我瞭解了馬鈴薯與人類之間的深遠關係。

再比如「新潮 Crest Books」,有大量的外國小說;「早川文庫 NF」則戲劇性地描繪出一個科學的世界,例如前文提到的《E=mc2 》《無處不在的歷史科學……或者為什麼世界比我們想像的更簡單》(Ubiquity: The Science of History. . .or Why the World Is Simpler Than We Think ,馬克·布坎南著)。

還有講談社的「Bluebacks」,是科學入門書的代表標籤之一。「巖波文庫」乍一看似乎散發著難以親近的氣息,但其實彙集了眾多難得一見的好書。「講談社學術文庫」也一樣,以簡明易讀的形式提供了大量古典作品。「築摩學藝文庫」則彙集了原本作為單行本而大受好評的作品。

至於單行本,學術水平較高的作品往往很難買到。不過,只要有這些學術文庫類的標籤,就代表其中的書已經過精挑細選。選擇其中的書來讀,基本上準沒錯。而且即使沒能全部讀完,也能帶著「這是在學術上受到很高評價的書」的信賴,繼續讀下去。

尤其在最近,每個出版社都下了一番工夫,盡力充實自己擅長的領域,謀求差別化。編輯部和編輯們紛紛製作符合自身標籤的企劃,尋找作者和作品,或是加以改編。從某種意義上講,他們起到了「過濾器」的作用,所以我們沒理由不參考。

對讀者而言,只要在如此豐富的變種當中找到「或許能刺激自己的求知慾」的標籤即可。 而眼下要做的,就是擴大閱讀面,尋找這樣的標籤。

想想音樂,就能明白這種選擇方法是怎麼回事了。比如喜歡爵士樂的人,選擇「藍調」準沒錯,而說到靈魂樂,「摩城」是個著名的標籤。這些形成系列的唱片,幾乎都可以完全信賴。而閱讀的標籤,就如同「書版」的音樂。

通過「據點閱讀」彙集知識

勝海舟在《冰川清話》裡,評價了從幕末到明治的各種人物,例如「橫井小楠是令人畏懼的人物」。

我在中學時代讀過這本書後,養成了以勝海舟的眼光去審視幕末和明治時代的習慣。橫井小楠在教科書裡並非重要人物,我卻對他做了大量調查,還閱讀了很多關於勝海舟的書。虧得如此,我當時才能有那麼大的閱讀量。

像這樣以某本書為契機,拓寬讀書的廣度,我稱之為「據點閱讀」。它給人的印象,就如同先建好一座大本營,然後收集與之相關聯的各種書的知識和信息。

譬如《論語》,如果一開始就閱讀原文,可能會感到迷惑不解,但若是事先讀過下村湖人的《論語故事》,就能順利理解孔子的言外之意了。或者還可以先閱讀中島敦的短篇小說《弟子》。這是一部名作,描述了孔子與其弟子子路之間的交往。這也是故事性質的書,所以是很平易近人的「入門書」。

可先以這些書為據點,然後再挑戰原著,也可以尋找以澀澤榮一的《論語和算盤》為代表的相關書籍。有了預備知識再去閱讀,要比從零開始更容易理解。

再比如,想瞭解《聖經》的時候,可以先閱讀賽珍珠的《聖經故事》,這樣更易於理解。這樣的解說書或入門書,書店裡要多少有多少,請拿在手裡翻一翻,尋找適合自己的標籤。

一口氣讀完長篇小說的「快速閱讀」

閱讀長篇小說時,很多人總是堅持不到高潮部分。讀完開頭的 50 頁還不難,但後面就只靠著一股慣性,結果往往半途而廢。

在這種時候,可以使用一種比較特殊的技巧,就是只讀對話部分。哪怕是再不容易讀懂的書,描寫對話所使用的語言一般也會比較簡單。而且,優秀作家的作品,對話部分也會很出色。太宰治如此,三島由紀夫也是如此。在他們的作品中,對話部分不僅用語平易近人,還像戲曲一樣含蓄雋永。

因此,只要把握住最初登場的各人物之間的關係,即使略過情景描寫的部分,也能跟上主要情節,而且閱讀速度肯定很快。從感覺上講,估計能提速 3~5 倍,一晚能讀 300 頁。就好像一趟列車,在多數車站均不停車,速度自然很快。我將這種閱讀方式稱為「快速閱讀」。

習慣這種閱讀方法之前,可能有些摸不著門路,但一開始不妨以每小時 100 頁的速度為目標即可。 假設每天只有一小時的讀書時間,使用快速閱讀法,大概兩三天就能讀完一本書。

按一般的速度,讀一頁大概要花一兩分鐘,100 頁就是兩三個小時。能把兩三個小時縮短為一個小時,本身就是相當了不起的成果。這是「快速閱讀」的第一步。在反覆練習的過程中,速度還會變得更快。

但需要注意,「快速閱讀」並不是所謂的「速讀」。「快速閱讀」不是一站不停地長驅而過,在某些「車站」還是需要停車的。尤其是大型車站,停車時間較長,這也是沒辦法的。總之,需要優先確保內容的讀解,「快速閱讀」就不會錯失重要的內容。

「跳讀」不為人知的優點

對此,也有人批評說,「這不是文學作品該有的閱讀方法。」這些人的意思是,作品的深度恰恰體現在細節描寫和字裡行間。當然,這種說法確實不錯,如果條件允許,精讀自然再好不過。

可現實問題是,對很多人來說,厚達三四百頁的書要精讀幾十本,實在太難了。可能很多人從一開始就會放棄,度過從不讀書的一生。與之相比,使用快速閱讀法,至少能讓你與書保持接觸,難道不好嗎?

例如托爾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等巨著,倘若正面硬拚,從時間和精力上講,都很難讀完。然而,若是主人公安娜與丈夫,或是安娜與情人之間的交往場景,則都很有趣,能夠一口氣讀完。這部分大概只佔全篇的三成,但從某種意義上講,讀完它們,也就相當於讀完了整部小說。

這種感覺恰似看電影。文藝作品經常被拍成電影,但並非所有語句都會被置換成影像,而是會摘選有趣的部分,再根據對話推動情節。而快速閱讀,就是在日常讀書時對此進行的實踐。

事實上,這種方法有不少優點。首先,通過快速閱讀順利讀完,能讓你對自己的讀書力充滿自信。越是厚重的古典作品,自信越能變成快感。

其次,閱讀量也會有格外顯著的提高。以前可能一個月只能讀一兩本書,現在則可能一天一本,也就是一個月能讀 30 本書。如果全是那種以娛樂為目的的、讀起來很輕鬆的書,這些數量倒也不算什麼,但若是很難讀懂的古典作品,則另當別論了。從古典作品中能夠得到的知識和智慧,肯定與以前有天壤之別。

再有,持續進行這種「跳讀」,能培養類推能力。 例如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卡拉馬佐夫兄弟》,其中有一幕是貧窮的二等上尉氣憤地對阿列克謝·卡拉馬佐夫說:「我不能拿這種錢。」即使只讀這一部分,我們也能通過該人物的語氣,在一定程度上看出其本心、人際關係及過去的因緣,推測出「他以前肯定遭遇過什麼,使他想收卻不能收那筆錢」。

乍一看跳讀似乎很有難度,其實不然。這也跟看電影一樣,即使跳過一些場景不看,也不難類推出其間的大概情節。尤其是常看電影的人,應該早已習慣了這種「補白」。讀書要達到同等水平也不難,只要靠足夠的閱讀量堅持鍛煉就行了。

而且在這個過程中,大腦會全力運轉,使想像力變得豐富。這樣想來,這種讀書方法簡直是大賺特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