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天才源自刻意練習:通向成功的高效學習法 > 是什麼讓賴斯如此優秀? >

是什麼讓賴斯如此優秀?

對大多數球員來說,這種問題常常在體育迷之間引起爭論,但對賴斯來說,答案毫無爭議。橄欖球領域裡的每個人都會承認,賴斯之所以如此偉大,是因為他在賽季中和賽季後比任何人都要努力地訓練。

賴斯在隊內訓練時以快速奔跑聞名。許多接球手在接到球後通常會小跑回四分位,但賴斯在每次接球後都會全速衝向達陣區。在其他隊員都回家之後,他仍要練習很長時間。最引人關注的是,由他自己進行一周6天的賽後訓練。每天上午,他都要進行有助於心血管活動的訓練,奔跑5英里坡路。據報道,他要跑10次極陡峭的40米長的斜坡,下午進行同樣強度的舉重訓練。這被認為是橄欖球聯盟裡最苛刻的訓練方式,其他隊員有時想看看這些訓練感覺如何而加入賴斯的訓練,但很多人在訓練還未結束時就感到痛苦不堪。

經常有人給教練寫信詢問賴斯訓練的細節,但是教練從來不對外界公佈詳情,以免有人因模仿他的訓練而受傷。

從傑裡·賴斯的故事中很容易看到這樣的結論,那就是勤奮能讓一切變得不同。然而通過研究和觀察我們都能看到,勤奮並不總能帶來非凡的成就。我們也知道賴斯成為一名優秀的大學生球員後,並不具備突出的速度,而這一點是教練評價接球手優秀與否時所必須考慮的。所以,賴斯的故事裡一定隱藏著其他東西。

是的,請注意相關的幾項要點。

他花很少時間去比賽

賴斯付出很大努力讓自己成為偉大的球員,但不包括參加球賽。他自己的賽後訓練通常是體能訓練,他的團隊訓練由課堂學習、觀看比賽錄像、體能訓練以及與其他隊員進行特定配合完成的練習組成。但是由於害怕隊員受傷,49人隊和賴斯之後加入的其他隊幾乎沒有進行過激烈的對抗訓練。讓賴斯成名的比賽只是他參加的每週賽事而已。

與橄欖球相關的訓練強度有多大呢?我們保守地估計了一下。賴斯在一整年中,平均每週有20個小時進行橄欖球訓練。他的訓練是高強度的,即使是那些最有奉獻精神的隊員也只能承受一小部分。有證據顯示賴斯的訓練遠不止這些,但還是讓我們保守一些:一年1000小時,或者說,在職業生涯中,他的訓練時間有20000小時。他一共打了303場聯賽,是迄今為止接球手參賽最多的。如果我們假設進攻者拿球時間平均為一半左右,這就相當於大約150小時的比賽時間。這肯定有些誇大,因為賴斯並不是每場比賽都出場。我們的結論是,作為至今最偉大的橄欖球手之一,賴斯進行比賽的時間還不到其橄欖球運動相關工作時間的1%。

當然,職業橄欖球員幾乎都把大多數工作時間用在非比賽活動上,這個事實非常重要。這些在最高水平上持續工作且經常被不留情面評價的人,不會在非週末的工作日安排橄欖球比賽,而是將幾乎所有時間都用於其他活動中:我們應該記住這個事實。對於最偉大球手之一的賴斯,這個比率更是非常極端。

他針對自己的特殊需要設計練習

賴斯不需凡事都做得很好,只要把某些特定的事情做得出色即可。他要按照精確的模式來奔跑,要躲避後衛,有時候是2~3個;他要比他們跳得更高以便接住球;當對方用力搶球時他要用更大的力氣緊緊抓住球;然後,他還要越過攻擊者。因此他將自己的練習集中在這些必要的技能上。他不是隊裡跑得最快的接球手,但這一點似乎沒有大礙。他以精確的訓練模式而聞名:舉重訓練使他擁有強大的力量;短距離跑提高了他的控制力,使他可以在對手毫不覺察的情況下迅速改變方向;上坡急跑鍛煉了他的爆發力和加速度;最重要的是他的耐力訓練,讓他在第四節優勢盡顯,這是注重速度的運動員通常會忽略的。當對手疲倦無力的時候,他看起來還和上場第一分鐘時一樣活躍。

賴斯和他的教練很清楚需要做什麼來製造優勢,他們集中於這些事情上,而不是那些貌似值得追求的目標,比如速度。

雖然得到其他人的支持,但他自己做了大多數工作

每個賽季持續將近半年。一項團體運動當然需要球員共同完成大量工作,然而賴斯的大部分工作是在賽後。教練給了他許多重要建議,但是他自己完成了很多與橄欖球相關的工作。

這並不好玩

跑步跑到精疲力竭,舉重舉到肌肉酸痛,這並不好玩,但這些卻是最重要的活動。

他挑戰常規的年齡限制

普通職業橄欖球員退役的年齡在20多歲,35歲還在打球是非同尋常的成就。普遍的看法認為,即使球手沒有受傷,身體的衰退也是不可避免的。30多歲的球手面對比自己年輕15歲的對手時根本不佔優勢。雖然少數球員在40歲後仍然擔任發球者和四分衛,但他們在大多數比賽中很少攔截或奔跑,或者他們只是踢球手和棄踢手,在比賽中很少和對手發生身體接觸。上場的大部分時間內都在拚命奔跑且常常被圍追堵截的全接手,難以想像可以持續打20多個賽季直到42歲,除了賴斯別無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