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最重要的事,只有一件 > 3 成功有跡可循 >

3 成功有跡可循

用心做好這一件事並不難,小心探尋,你就會發現它的蹤跡遍佈四周。

關鍵產品,關鍵業務

一次只做一件事的人,才會領先於這個世界。

——奧格·曼狄諾

世界頂尖的公司通常都以自己的一種產品或一項業務著稱,並主要依靠其贏利。桑德斯上校創辦肯德基時,手裡只有一份食譜。庫爾斯啤酒公司1947~1967年贏利超過了1 500個百分點,也只供應一種口味的啤酒。英特爾公司絕大部分的收益來自其處理器的銷售。再看看「只做最好的咖啡」的星巴克。我想已經不言自明瞭。

「只做一件事」的力量可以從數不勝數的成功案例中得以證明。有時,產品出產、貨物送出幾乎就等於生意成交了,但有時候情況卻並不這麼理想。例如,谷歌專注的是搜索引擎業務,所以依靠搜索為渠道、賣廣告贏利是可行的。

那麼,電影《星球大戰》呢?應該專注於電影本身還是它的周邊產品呢?關於這部電影衍生的玩具最近年收入超過100億美元,而6部《星球大戰》系列的全球票房總額為43億美元,不足前者的一半。但在我看來,電影才是重點,因為所有周邊產品的收益皆由電影衍生而來。

有時你會發現應該堅守的目標並不明確,但這並不是你放棄尋找目標的借口。科技創新、文化轉型以及競爭壓力是引導企業進步或者轉變的力量。成功的企業都明白這一點,它們會不停地追問:「什麼才是我們最應該堅守的?」

例如蘋果公司,它在擁有並保持一個專注點的同時,還能拓展出另一個焦點。1998~2012年,蘋果公司的專注點從個人電腦Mac轉移到一體機iMac,再到音樂商店iTunes,接著是音樂播放器iPod、手機iPhone,而當時蘋果的平板電腦iPad已經是同類產品中的領頭羊。雖然每次新品出爐都會引發廣泛的關注,但蘋果的其他產品並不會因此受到冷遇或者被迫降價。當季主打商品製造的光環效應會惠及其他,從而使消費者接納蘋果的整套產品。

最重要的事只有一件。重要的事有很多,但最重要的事只有一件。

——羅斯·加伯

找到目標之後,你看待商業世界的角度就會完全不同。如果你的公司現在還不清楚應該專注於什麼,那麼你當下的專注點就是找到它。

關鍵人

「只做一件事」是一個宏大的概念,可以指導人生的各個方面。將這個概念應用到某個人,你將看到這個人的命運的轉變有多麼大。例如,迪士尼公司創始人華特·迪士尼高中畢業後到芝加哥藝術學院念夜校,並為學院報紙畫插畫。之後,他想找份報紙插畫師的工作,卻一直不如意。華特的哥哥羅伊是一個銀行家,他為華特在一個美術工作室找了份工作。正是因為這份工作,華特學會了動畫,並開始製作卡通片。華特青年時期的「關鍵人」就是他的哥哥羅伊。

而沃爾瑪公司的創始人山姆·沃爾頓的「關鍵人」則是他的岳父羅布森,他借給山姆2萬美元開了一家家居專賣店。之後,山姆創建了第一家沃爾瑪超市,羅布森又給了山姆關鍵性的2萬美元,門面才得以續租。

阿爾伯特.愛因斯坦的「關鍵人」是他的導師馬克斯·塔木德。正是他帶領只有10歲的愛因斯坦進入數學、科學和哲學的世界。在指導愛因斯坦的6年期間,馬克斯每週都會與愛因斯坦一家聚餐一次。

是的,人人都需要幫助。

奧普拉·溫弗瑞將自己的成功歸功於父親,她認為正是那段與父親和繼母共度的日子「拯救」了自己。她在接受《華盛頓郵報》記者吉爾·尼爾森的採訪時說:「如果當時沒被送去和父親生活,我的人生軌跡將會被徹底改變。」具體說來,奧普拉在找工作時接受了傑弗瑞·傑卡布的建議,這是她的人生轉折點(傑弗瑞是一位律師、代理人、經理人及金融咨詢師)。於是,奧普拉自己做了老闆——她創辦了哈普娛樂集團,而不是被動地等著被他人聘用。

披頭士樂隊成員約翰·列儂和保羅·麥卡特尼的音樂成就斐然,但在錄影棚裡埋頭苦幹的喬治·馬丁卻鮮為人知。他是史上最偉大的音樂製作人之一,在披頭士的原聲唱片製作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因此他也被稱為樂隊的「第五名成員」。披頭士的原創歌曲只有經過馬丁的打磨才能達到理想的效果。在創作過程中,馬丁還參與了管絃樂器的挑選、配樂以及大部分鍵盤部分的譜曲和演奏。

由此可見,每個人都有一個「關鍵人」,他對於你有著非凡的意義,他也有可能是第一個影響、訓練、領導你的人。

沒有人能僅靠自己就成功的,沒有一個人會這樣。

鍾情一件事,術業有專攻

所有成功故事的背後都有成功者對目標始終如一的堅守。任何成功人士的職業生涯都貫穿著這份堅持。每個人都懷有激情、有一技之長,但成功人士的不同之處在於,他們的熱情只集中在一件事上,而且只對一種技能特別用心,所以他們在自己的領域做得更好。

一心一意很重要,下定目標,勇往直前。

——巴頓將軍

興趣和專業關係緊密,以致界限常常模糊不清。美國最優秀的印象派畫家之一帕特裡克·馬修曾說,他最初喜愛繪畫,進而勤加練習,最後以此為生,一天一畫。意大利最好的旅遊嚮導安吉羅·艾默裡克也說,他從事的職業和後來發生的一切都源於對自己國家的熱愛,從而希望將祖國的美景介紹給全世界的人們,這就是一個典型的成功案例。在激情的驅使下,你會忘我地投入時間和精力,正是這種持續的付出磨煉了個人技能,從而讓你得到更好的結果。這樣,成就感也就隨之而來,激勵你投入更多的時間和更多的精力。如此以往,便會形成良性循環。

吉爾伯特·圖哈伯耶出生於非洲布隆迪的一個小城市,他目前是美國的長跑運動員。他對跑道和賽場無比癡迷,初中時就贏得了400米和800米的全國冠軍。他對跑步的熱愛改變了他的一生。

堅持一個目標才能成功。

——文斯·隆巴迪

1993年10月21日,胡圖族人襲擊了吉爾伯特就讀的中學,綁架了幾個圖西族學生。有些學生當場被殺害,有些學生被毆打並焚燒。幸運的是,吉爾伯特艱難地逃了出來,躲進了附近的醫院。他是那次事件中唯一的倖存者。

之後,他來到美國得克薩斯州繼續訓練並參加比賽。畢業後他搬到了奧斯丁市,成了全市最著名的跑步教練。為了在家鄉布隆迪鑽井取水,他與其他人合夥創辦了瞪羚基金(Gazelle Foundation)。此基金資助的主題活動是「為水奔跑」,參與者將跑過奧斯丁的主要街道。看見了嗎?奔跑是貫穿他生命的主題。

從參賽者到倖存者,從校園生活到職業生涯,再到慈善事業,吉爾伯特的愛好轉變為特長,又發展成他的職業,並一路為他帶來回報。當吉爾伯特在奧斯丁萊迪伯德湖邊的跑道上向其他選手微笑致意時,此番情景已經完美地詮釋了一個人的愛好如何進化為專長,並點亮了他的人生。

每個成功人士的人生軌跡都是「只做一件事」的佐證,因為它是指向成功的絕對真理。 我已經見證了它的力量。如果你遵循這一真理,它也將助你成功。真理看似簡單但其中包含深刻的智慧,你可以在工作中及生活中運用它,這樣你將夢想成真。

一個人生選擇

若要選出因「只做一件事」而成就卓越人生的典型案例,我想非美國富豪比爾·蓋茨莫屬。蓋茨中學時醉心於研究計算機,繼而學會了編程。也是在那個時候,他遇到了保羅·艾倫,保羅先是聘用了蓋茨,之後和他一起創辦了微軟公司。這一切都源於兩人寫給愛德·羅伯茨的一封信——愛德為計算機「牽牛星8800」編寫的代碼讓這兩人驚呆不已。正是因為他們受到了震撼,微軟的目標才得以確定——專門開發售賣「牽牛星8800」基礎解碼器。這讓比爾·蓋茨在之後的l5年間穩居世界首富的位置。蓋茨退休後,史蒂夫·鮑爾默接替他擔任公司首席執行官。史蒂夫是蓋茨的大學同學,在微軟工作了30年,也是蓋茨聘請的第一位業務經理。但故事還沒完。

蓋茨和夫人梅琳達決心用財富造福世界。他們深信人人生而平等,所以他們創辦的基金會以解決普世難題為唯一目標,比如衛生和教育問題。此基金會創辦至今,絕大部分資金都用於支持「比爾·蓋茨和梅琳達·蓋茨基金會全球健康計劃」項目。該項目的目標之一便是扶持醫療發展,救助貧困國家人口。為此,基金會致力於攻克傳染性疾病。在與傳染性疾病對抗的過程中,基金會將重點放在了疫苗上。蓋茨解釋說:「我們要找到最有效的……疫苗,它是保障健康的一劑靈藥,而且價格不高。」以疫苗為重點的經營模式得益於梅琳達從一開始就提出了指導性的問題:「怎樣把錢用到刀刃上,才能使其發揮最大效用?」由此可見,蓋茨夫婦是「只做一件事」的最好例證。

一個目標

當下世界的大門向每個人敞開,科技和創新讓我們擁有各種機遇。這既讓人興奮,又讓人難以招架——我們一天之內承受的信息量比前人一輩子還多。我們被催促著,被驅趕著,我們花了太多精力去做不同的嘗試,得到的回報卻太少。

少即是多,這是人人皆知的普世真理,但問題是,我們該怎麼做呢?我們在生活中總會遭遇種種選擇,我們該何去何從?如何才能從優而選,享受品質生活,此生無悔?

答案就是,只做一件事。

所謂英雄所見略同,終極目標是成功的關鍵,也是成功之路的起點。 研究結果和很多人的親身經歷都告訴我們,成功並不神秘。當然,道理易講,實踐彌難。

因此,開誠佈公地討論「只做一件事」如何開啟成功的大門之前,我們先談談人們對它的誤解。這些誤解是關於成功的謊言,也是阻止我們抱持此信念的原因。

只有摒除謬誤,我們才能認清目標,步入正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