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博弈論的詭計:日常生活中的博弈策略 > 無法發起的總攻 >

無法發起的總攻

        1930年5月,中原大地上爆發了蔣馮閻大戰。以馮玉祥、閻錫山為一方,以蔣介石為一方,在河南省南部擺開了戰場,雙方共投入了100多萬兵力。

        戰前,馮玉祥與閻錫山約定在河南北部的沁陽會師,然後集中兵力殲滅駐守在河南的蔣軍。但是,馮玉祥的作戰參謀在擬定命令時,把「沁陽」寫成了「泌陽」,多寫了一撇。碰巧,沁陽和泌陽都是河南省的一個縣,只不過沁陽在黃河北岸,而泌陽卻在河南南部的桐柏山下,兩地相距數百公里。這樣,馮玉樣的部隊錯誤地開進了泌陽,沒能和閻錫山的部隊會合,貽誤了發動總攻而聚殲蔣軍的戰機,讓蔣介石奪得了主動權。在近半年的中原大戰中,馮閻聯軍處處被動挨打,以失敗而告終。

        如果參謀不多寫那一撇,馮閻聯軍順利會師,聯合對蔣軍發起總攻,那麼中原大戰的結局可能就得改寫。這場歷史性的誤會,原因就在於錯誤的信息傳遞。那麼如果不存在人為的錯誤,類似的問題還會不會發生呢?答案是肯定的。為了研究這個問題,學者格萊斯於1978年曾經提出過一個被稱為「協同攻擊難題」的模型。

        兩個將軍各帶領自己的部隊埋伏在相距一定距離的兩個山上,等候敵人。將軍A得到可靠情報說,敵人剛剛到達,立足未穩。如果趁敵人沒有防備,兩股部隊一起進攻的話,就能夠獲得勝利;而如果只有一方進攻的話,進攻將失敗。A遇到了一個難題:如何與將軍B協同進攻?那時沒有電話之類的通訊工具,只有派情報員來傳遞消息。將軍A派遣一個情報員去了將軍B那裡,告訴將軍B:敵人沒有防備,兩軍於黎明一起進攻。

        然而可能發生的情況是,情報員失蹤或者被敵人抓獲。也就是說,將軍A雖然派遺情報員向將軍B傳達「黎明一起進攻」的信息,但他不能確定將軍B是否收到他的信息。而如果情報員回來了,將軍A又陷入迷茫:將軍B怎麼知道情報員肯定回來了?將軍B如果不能肯定情報員回來的話,他也不能肯定將軍A能確定自己收到信息,那麼他必定不會貿然進攻。於是將軍A又將該情報員派遣到B地。然而,他再次不能保證這次情報員肯定到了將軍B那裡……這樣,我們就得出了一個令人沮喪的結論:不論這個情報員來回成功地跑多少次,都不能使兩個將軍一起進攻。問題就在於,兩個將軍協同進攻的條件是:「於黎明一起進攻」成為將軍A、B之間的共同知識。然而,無論情報員跑多少次,都不能夠使A、B之間實現這個共同知識!

        所幸的是,上面這個推論只是一個模型,現實環境中的「將軍」們會有很多方法突破這種困局。但另一方面,也許正是上面這種邐夢的陰影,才促進了各種通訊技術在軍事領域中的發展與應用。

        下面,我們要把視線從硝煙瀰漫的戰場上移開,投向更為廣闊的社會場景,看一看信息傳遞問題對生活的影響機制是怎麼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