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博弈論的詭計:日常生活中的博弈策略 > 劣幣驅逐良幣效應 >

劣幣驅逐良幣效應

        明朝嘉靖時,朝廷為了維護銅幣的地位,曾發行了一批高質量的銅幣,結果卻使得盜鑄更甚。為什麼呢?原來在市場上流通的一般銅幣質量遠低於這些新幣,盜鑄有重利可圖,致罪者雖多,卻無法禁絕。私鑄者還往往磨取官錢的銅屑以鑄錢,使官錢也逐漸減輕,同私鑄的劣幣一樣;而且新幣會被人收擾,熔化然後按照一般的較低的質量標準重鑄,從中獲利。

        可是另一方面,如果政府鑄造的金屬幣質量過於低下的話,同樣會鼓勵民間私鑄。明代在15世紀中取消了對金屬貨幣的禁令,卻沒有手段來保障銅幣的供給,這導致了大量偽錢佔領了市場,並引發了前述劣幣驅逐良幣的效應。

        對於上述現象,從博弈論的角度可以得到一種全新的解讀。我們可以利用美國經濟學家喬治‧阿克洛夫提出的著名的二手車市場模型。

        新古典經濟理論的基礎是完全競爭市場。在這樣的市場中,資源能夠得到最優配置,並能實現社會福利的最大化。然而現實中,完全滿足上述假設的市場幾乎是不存在的。二手車市場就是這樣一種信息不對稱的市場。

        阿克洛夫在1970年發表了名為《檸橡市場:質量不確定性和市場機制》的論文。在美國的俚語中,「檸檬」是「次品」或者「不中用產品」的意思。這篇研究次品市場的論文因為淺顯先後被《美國經濟評論》和《經濟研究評論》兩個雜誌退稿,理由是數學味太少。然而它卻開創了「逆向選擇」理論的先河,他本人也於2002年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

        假設你剛剛來到一個城市,想要買一輛二手車,於是來到二手車市場上。

        你和賣車的人之間對汽車質量信息的掌握是不對稱的。賣家知道所售汽車的真實質量;但是你只知道好車最少要賣6萬元,而壞車最少要賣2萬元。要想確切地辨認出二手車市場上汽車質量的好壞是困難的,最多只能通過外觀、介紹及簡單的現場試驗等來獲取有關汽車質量的信息。而從這些信息中很難準確判斷出車的質量,因為車的真實質量只有通過長時間的使用才能看出,但這在二手車市場上又是不可能的。

        所以,你在把二手車買下來之前,並不知道哪輛汽車是高質量的,哪輛又是低質量的,而只知道二手車市場上汽車的平均質量。

        假定你的時間有限,或者缺少耐心,不願反覆討價還價。你先開價,如果被賣家接受,就成交;否則,就拉倒。那麼,你應該開價多少呢?開價6萬元顯然是太高了,因為這不能保證你買到好車,如果你希望買到好車的話;而如果你希望買到壞車,開價2萬元(或者稍微多一點),就肯定有人賣給你。

        也就是說,所有典型的買家只願意根據平均質量支付價格,出價4萬元。結果是,二手車市場上汽車的平均質量降低,因為買家願意支付的價格進一步下降。在均衡的情況下,只有低質量的汽車成交。

        這樣一來,質量高於平均水平的賣家就會將他們的汽車撤出二手車市場,市場上只留下質量低的賣家。於是,高質量汽車被低質量汽車排擠到市場之外,市場上留下的只有低質量汽車。也就是說,高質量的汽車在競爭中失敗,市場選擇了低質貴的汽車。演繹的最後結果是:市場成了破爛車的展覽館,極端的情況是一輛車都不成交。在這種情況下,不論買家是否願意,他只能將質量較低的二手車開回家。

        這違背了市場競爭中優勝劣汰的選擇法則。市場,或者價格機制並沒有帶來帕累托最優,實現最大的社會效率。因為平常人們都是選擇好的,而這裡選擇的卻是差的,想買好車的人沒有買到好車,想賣好車的人沒有出售好車。所以這種現象又被稱為逆向選擇。

        上面的這個例子儘管簡單,但給出了逆向選擇的基本含義:

        第一,在信息不對稱的情況下,市場的運行可能是無效率的。因為有買主願出高價購買好車,市場——「看不見的手」並沒有實現將好車從賣主手裡轉移到需要的買主手中。市場調節下供給和需求是總能在一定價位上滿足買賣雙方的意願的理論失靈了。

        第二,這種「市場失靈」具有「逆向選擇」的特徵,即市場上只剩下次品,也就形成了人們通常所說的「劣幣驅逐良幣」效應。傳統市場的競爭機制導出的結論是:「良幣驅逐劣幣」或「優勝劣汰」;可是,信息不對稱導出的是相反的結論:「劣幣驅逐良幣」或「劣勝優汰」。

        從上述分析還可以看出,產品的質量與價格有關,較高的價格誘導出較高的質量,較低的價格導致較低的質量。逆向選擇使得市場上出現價格「決定」質量的現象。由於買者無法掌握產品質量的真實信息,這就為賣家通過降低產品質量來降低成本從而爭取低價格提供了可能,因而出現低價格導致低質量的現象。

        我們可以知道,信息不對稱是導致逆向選擇的根源。由於信息不對稱在市場中是普遍存在的最基本事實,因而二手車市場模型具有普遍經濟學分析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