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博弈論的詭計:日常生活中的博弈策略 > 成名發財都要趁早 >

成名發財都要趁早

        斯坦福大學經濟學家布賴恩‧阿瑟是將數學工具加以發展運用於研究路徑依賴效應的先驅者之一。他這樣描述我們選中汽油驅動汽車的緣由。

        在1890年,有三種方法給汽車提供動力:蒸汽、汽油和電力,其中有一種顯然比另外兩種都更差,這就是汽油。但是歷史性的轉折點出現了,1895年,芝加哥《時代先驅報》主辦了一場不用馬匹的客車比賽。這次比賽的獲勝者是一輛汽油驅動的杜耶爾,它是全部6輛參賽車輛當中僅有的2輛完成比賽的車輛之一,據說是它很可能激發了R·E‧奧茲的靈感,使他在1896年申請了一種汽油動力來源的專利,後來又把這項專利用於大規模生產「曲線快車奧茲」。汽油因此後來居上。

        蒸汽作為一種汽車動力來源一直用到1914年。當時在北美地區爆發了口蹄疫,導致馬匹飲水槽退出歷史舞台,而飲水槽恰恰是蒸汽汽車加水的地方。斯坦利兄弟花了三年時間發明了一種冷凝器和鍋爐系統,從而使蒸汽汽車不必每走三四十英里就得加一次水。可惜那時已經太晚了。蒸汽引擎再也沒能重振雄風。

        毫無疑問,今天的汽油技術遠遠勝過蒸汽。不過,這個比較並不公平。假如蒸汽技術沒有被廢棄,而是得到了以後75年的研究和開發,現在會變成什麼樣呢?雖然我們已經永遠不會知道答案,但一些工程師相信蒸汽獲勝的機會還是比較大的。

        之所以選擇汽油引擎而非蒸汽引擎,選擇輕水核反應堆而非氣冷核反應堆,原因與其說是前者更勝一籌,倒不如說是歷史上的偶然事故。

        研究路徑依賴,對於我們個人的一個重要啟迪在於,早日發現自己的潛力並發揮出來,可以為明天取得成功獲得更多的優勢。這是因為,一旦我們取得了足夠大的先行優勢,其他人哪怕更勝一籌,恐怕也難以趕上。

        1973年,美國科學史研究者畎頓用這幾句話來概括一種社會心理現象:「對已經有相當聲譽的科學家做出的科學貢獻給予的榮譽越來越多,而對那些未出名的科學家則不承認他們的成績。」他將這種社會心理現象命名為「馬太效應」。

        馬太效應是一種讓人心理不太平衡的社會現象:名人與無名者幹出同樣的成績,前者往往得到上級表揚,記者採訪,求教者和訪問者接踵而至,各種桂冠也紛至沓來;而後者則無人問津,甚至還會遭受非難。實際上,這也反映當今社會中存在的一個普遍現象,即贏家通吃:富人享有更多資源——金錢、榮譽以及地位,窮人卻變得一無所有。日常生活中的例子也比比皆是:朋友多的人,會借助頻繁的交往結交更多的朋友,而缺少朋友的人則往往一直孤獨;名聲在外的人會有更多拋頭露面的機會,因此更加出名;一個人受的教育越高,就越可能在高學歷的環境裡得到發展。

        馬太效應,似乎可以看做是在路徑依賴的作用機制下形成的一種現象。它的啟示在於:成功是成功之母。人們喜歡說失敗是成功之母,這句話聽起來有一定道理,但如果一個人屢屢失敗,從未品嚐過成功的甜頭,還會有必勝的信心嗎?還相信失敗是成功之母嗎?

        一本名為《超越性思維》的書曾經提出過「優勢富集效應」的概念:起點上的微小優勢經過關鍵過程的級數放大會產生更大級別的優勢累積。起點對於整件事物的發展,往往超過了終點的意義。這就像在100米賽跑的時候,當發令槍響起的時候,如果你比別人的反應快幾毫秒,那麼你就可能奪得冠軍。

        事實上,馬太效應使成功有倍增效應,你越成功,就會越自信,越自信就會使你越容易成功。成功像無影燈一樣,不會給人心靈上投下陰影,反而會滿足自我實現的需要,產生良好的情緒體驗,成為不斷進取的加油站。

        另一方面,如果發現某項方案一旦佔據支配地位,可能會帶來潛在的問題,那麼就必須在全力以赴地投入之前,預留更多的空間,尋找更加多樣化的方案。也就是說,在研究什麼樣的方案能適應今天的需要的同時,花更多時間考慮什麼方案最能適應未來發展,那麼未來就可能獲得更大的收穫,也能避免更多的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