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博弈論的詭計:日常生活中的博弈策略 > 放棄愚蠢的堅持 >

放棄愚蠢的堅持

        有一人在農村老家舊屋子的麥缸裡,發現了一隻死老鼠。經過一番勘察,他明白了「悲劇」的前因後果。這隻老鼠因為偷吃麥子,掉進了缸裡爬不出來。但這是一隻堅強而有主見的老鼠,它開始在缸底咬起來,終於咬了一個洞。但它沒有想到的是,它咬透的洞正好被一根粗大的圓木頂住。於是它又開始咬這條粗木。可是方向卻是順著圓木的中心。它咬了二尺多深,終於又餓又渴,精疲力竭地退回到缸裡,力竭而死。

        在為這只堅忍不拔的老鼠惋惜的同時,我們也得到一些有益的啟示:有時放棄比堅忍不拔更重要。當我們在人生的路上舉步維艱時,所要做的或許並不是堅持到底,一條路跑到黑;而是停下來想一想,觀察一下,問一問自己:選擇的這個方向對不對?是不是已經到了應該放棄的時候?管理學家菲爾茨曾經說:如果一開始沒成功,再試一次,仍不成功就應該放棄,愚蠢的堅持毫無益處。

        心理學研究表明,人們天生有一種做事有始有終的驅動力。請試畫一個圓圈,在最後留下一個小缺口,現在請再看它一眼,你有一種衝動要把這個圓完成。這就是「趨合心理」,是促使人們完成一件事的內驅力的原因之一。

        1927年,心理學家蔡戈尼做了一個試驗。她將受試者分為甲乙兩組,讓他們同時演算相同的並不十分困難的數學題。讓甲組一直演算完畢,而在乙組演算中途,突然下令停止。然後讓兩組分別回憶演箅的題目。結果,乙組記憶成績明顯優於甲組。這是因為人們在面對問題時,往往全神貫注,一旦解開了就會鬆懈下來,因而很快忘記。而對解不開或尚未解開的問題,則要想盡一切辦法去完成它,因而一直潛藏在大腦裡。

        這種心態叫「蔡戈尼效應」:人們之所以會忘記已完成的工作,是因為欲完成的動機已經得到滿足;如果工作尚未完成,這種動機因未得到圓滿而給人留下深刻印象。

        對大多數人來說,蔡戈尼效應是完成工作的重要驅動力。但是有些人會走向極端,內驅力過強,非得一口氣把事做完不可。比如被一本間諜小說迷住了,哪怕明天早上還有一個重要會議,讀到凌晨4點也手不釋卷。如果是這樣,就需要調整這種過強的完成驅動力,否則就可能成為時間管理的障礙。

        一個經常不把工作做完的人,至少能夠保留一定的時間和精力,可能生活得豐富多彩;一個非把每件事都做完不可的人,驅動力過強,可能導致生活沒有規律、太過緊張和狹窄。對於後者來說,只有減弱過強的驅動力,才可以一面做事一面享受人生。改變不做完不罷休的態度,不僅使你能在週末離開辦公室,還有時間去應付因工作帶來的問題:自我懷疑、感覺自己能力不夠或過度緊張,等等。

        我們為了避免半途而廢,很可能冒著把自己封死在一份沒有前途的工作上的危險。興趣一旦變成狂熱,就可能是一個警告信號,表示過分強烈的完成驅動力正在漸漸主宰你的生活。有人會強迫自己織完一件毛衣,結果雖然不喜歡那件毛衣,但卻覺得非穿它不可。對於有些事,不應該害怕半途而廢。

        以下幾個問題可以告訴我們是應該堅持還是放棄:可以獲得更多的信息和幫助嗎?是否有無法克服的阻力?比如我們希望在一個公司裡步步高陞,但是公司裡高層全部是家族成員。可能的回報是多少?我們值得為10萬元進行一年的努力,但卻不值得在一個只能創造幾元錢利潤的客戶身上浪費三個小時。未完成計劃或維持現狀需要付出多少?是否有足夠的本錢等待回報?很多人在巨大回報出現之前的那一剎那倒下,因為沒有足夠的資本堅持等待。我們是否在維持一種必然沒有回報的現狀?如果一個同事答應幫助我們卻食言,那麼就要調查一下他是否經常食言。如果是,就應該斷絕這種過高代價的關係;如果不是,那麼就寬容一次。是否在參加結局早已決定的競爭?在有些比賽和選拔中,早就有了內定人選,無論我們有多努力也沒有任何機會,那麼就別在這種不誠實的競爭中「陪太子讀書」。

        我們要想成功,必須學會把脫籩之馬一般的完成驅動力抑制住。運用自己的價值觀標準,如果發現一個工作計劃不值得做,那麼就勇敢地放棄。我們可以先從小事來訓練自己,比如強迫自己在洗碗槽裡留下幾隻碟子不洗;看一本書的時候,嘗試停一下,想想自己是否在浪費時間和精力,還要不要繼續看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