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博弈論的詭計:日常生活中的博弈策略 > 從胡雪巖破產談起 >

從胡雪巖破產談起

        1883年,上海阜康錢莊的主人——晚清時期名聲顯赫、身價高達3000萬兩白銀的紅頂商人胡雪巖,在一夜之間宣佈破產,名下所有的錢莊、銀號盡數倒閉。到底發生了什麼重大變故,使原本一帆風順的胡字號大船迅速沉人了水底呢?

        最常見的一種說法是,胡雪巖的阜康系財團的倒塌,雖然是從錢莊被擠兌開始的,但這場金融地震的震源,卻是胡雪巖與洋商做蠶絲生意時,分析商情失誤,發生了嚴重的虧損。

        那次導致他破產的坐莊生絲的豪賭,是從1881年開始的。胡雪巖不斷地囤積生絲,到了1882年已經囤積了8000包,超過了上海生絲全年交易量的2/3。不出他所料,市面的生絲價格果然被抬上去了。但是胡雪巖仍然不滿足,他自恃手上控制著阜康錢莊和當鋪,後備資金充足,所以不但不拋出生絲,反而繼續囤積。資金鏈緊繃到了極點。

        當時胡雪巖的判斷是:繅絲工廠如果買不到生絲(原材料),工廠就無工可開,無貨可賣,所以他們遲早要買生絲;而中國的生絲一半都抓在他手裡,要想買生絲,就必須得把錢交到他胡雪巖手上。

        在此之前,上海有個商人曾請胡雪巖做擔保,向外商借得一筆款子,此時正好到期。他拒付本息,外商便向保人胡雪巖討債。

        消息傳出,謠言四起,存戶爭相前往胡雪巖的錢莊擠兌。上海阜康錢莊首先出現了擠兌風潮,很快擴散到全國各地。隨著擠兌風波的擴大,胡雪巖在各地的錢莊都受到牽連,在杭州的泰來錢莊首先倒閉。1883年2月5日,大名鼎鼎的阜康錢莊終於被擠兌得關門大吉。

        阜康錢莊破產引發了全國性的金融恐慌,城門失火,殃及池魚,各地錢莊都受到牽連關門大吉。揚州連續倒閉錢莊17家,福州倒閉6家,寧波錢莊從31家減為18家,鎮江的60家只剩15家,漢口只有幾家錢莊挨過舊歷年關。北京也不能倖免,取款者「不絕於途,街沖幾為之塞」,兩周內44家錢莊破產。

        為了瞭解龍捲風一樣的擠兌風潮,我們來看這樣一個簡單的例子,從而分析其機理。

        假設現在有A和B兩個人,都借給朋友C100萬元人民幣做生意。C拿到這200萬元在第一年進行投資,第二年才可以嫌得利潤。筆者不妨假設第—年的時候,A和B索要借款,C只能還給兩人各70萬元;若是A和B並不是那麼急著要錢,給C兩年的時間,則C連本帶利可以獲得280萬。

        對於A、B兩人來說,第一年要回借款,各得70萬;若其中一個人索要借款,而另一個人沒有去索要,則索要的人先來一步得到100萬本錢,另一個人則只拿到剩下的40萬元;如果兩人都在第二年才索要存款,則各得140萬元;在第二年,只有一個人索要借款,另一個人並沒有催著C還錢的情況下,先催款的人得到180萬,另一個人只拿到原來的本錢100萬。

        這種情況下,就是一個兩階段的動態博弈,見表8-1和表8-2。

表8-1 第一年的索款搏弈矩陣

A/B

索款

等待

索款

70/70

40/100

等待

100/40

都等到第二年

表8-2 第二年的索款搏弈矩陣

A/B

索款

等待

索款

140/140

100/180

等待

180/100

140/140

        動態博弈都是用倒推法進行分析,我們在這裡仍然採用倒推法,首先看第二年時,A和B作為理性人會如何選擇行動策略。假如A和B都將資金借給C用到第二年,這個時候博弈均衡點是雙方都索要自己的資金,A和B各得到140萬元的還款,利息率高達40%。這個均衡點是A、B兩人理性博弈的唯一可能結果。

        我們回過頭來看第一階段,也就是第一年雙方的博弈情況。由於在第一年時,雙方都不抽回資金的策略將產生第二年的均衡結果,因此在第一年的博弈矩陣可以改寫成表8-3所示的矩陣。

表8-3 簡化的索款博弈矩陣

A/B

索款

等待

索款

70/70

40/100

等待

100/40

140/140

        在我們假定A和B都是理性人的條件下,第一年的納什均衡點很明顯有兩個,一個是雙方都索要借款,這時雙方都只能拿回70萬元;另一個就是雙方在第一年都不索要借款,這時根據我們在第二階段的分析,雙方各能收到140萬元的回報。自然對於A和B來說,後一個納什均衡比前一個納什均衡要好。

        遺憾的是,並沒有什麼可以保證A、B雙方一定不會在第一年索要借款。在現實生活中,這個模型中的C就相當於是一家銀行,而A和B就是銀行的存款客戶。

        銀行擠兌往往是由於謠言四起,存款客戶不再放心將錢放在銀行中,紛紛去拿回存款。在很短的時間內,銀行又無法籌措大量的現金,最終的結果就是銀行倒閉,很多人只能抽回銀行存款的一部分,甚至是一分存款都拿不到。這種情況往往就是實際生活中許多銀行因擠兌風潮倒閉的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