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博弈論的詭計:日常生活中的博弈策略 > 置身事外的智慧 >

置身事外的智慧

        春秋戰國時期,韓、趙兩國發生戰爭。韓國派使者到魏國借兵攻打趙國,魏文侯說:「我與趙國是兄弟之邦,不敢從命。」趙國也來向魏國借兵討伐韓國,魏文侯仍然用同樣的理由拒絕了。兩國使者沒有完成任務,怏怏而歸。當他們回國後,才知道魏文侯已分別派使者前來調停,勸說雙方平息戰火。韓、趙兩國國君感激魏文侯化干戈為玉帛的情誼,都來向魏文侯致謝。魏國於是開始成為魏、趙、韓三國之首,各諸侯國都不能和它爭雄。

        韓、趙兩國力量相仿,都不可能單獨打敗對方,因此都想借助魏國的力量。在這種情形下,魏國的行動直接關係到韓趙之戰的勝負。魏文侯沒有去介入兩國之爭,以第三者公平的立場加以調停,使戰爭變成了和平,從而使魏國取得了三國關係中的主導地位。

        由此可見,即使是槍手博弈,在槍彈橫飛之前甚至之中,也仍然會出現某種迴旋空間。這時候,對於尚未加人戰團的一方來說是相當有利的。因為當另外兩方相爭時,第三者越是保持自己的含糊態度,保持一種對另外兩方的威脅態勢,其地位越是重要。當他處於這種可能介人但是尚未介人的狀態時,更能保證其優勢地位和有利結果。

        這就啟示我們,人在很多時候都需要一種置身事外的藝術。如果你的兩個朋友為了小事發生了爭執,你已經明顯感到其中一個是對的,而另一個錯的,現在他們就在你的對面,要求你判定誰對誰錯,你該怎麼辦?

        其實在這時候一個聰明的人不會直接說任何一個朋友的不是。因為這種為了小事發生的爭執,影響他們做出判斷的因素有很多。而不管對錯,他們相互之間都是朋友。當面說一個人的不是,不但會極大地挫傷他的自尊心,讓他在別人面前抬不起頭,甚至很可能會因此失去他對你的信任;而得到支持的那個朋友雖然一時會感謝你,但是等明白過來,也會覺得你幫了倒忙,使他失去了與朋友和好的機會。

        《清稗類鈔》中記載的一個故事,可以說是一個絕妙的例子。

        清朝末年,湖廣總督張之洞與湖北巡撫譚繼洵關係不太融洽,遇事多有齟齬。譚繼洵就是後來大名鼎鼎的「戊戌六君子」之一譚嗣同的父親。

        有一天,張之洞和譚繼洵等人在長江邊上的黃鶴樓舉行公宴,當地大小官員都在座。座客裡有人談到了江面寬窄問題,譚繼洵說是五里三分,曾經在某本書中親眼見過。張之洞沉思了一會,故意說是七里三分,自己也曾經在另外一本書中見過這種記載。

        督撫二人相持不下,在場僚屬難置一詞。於是雙方藉著酒勁兒戧戧起來,誰也不肯丟自己的面子。於是張之洞就派了一名隨從,快馬前往當地的江夏縣衙召縣令來斷定裁決。當時江夏的知縣是陳樹屏,聽來人說明情況,急忙整理衣冠飛騎前往黃鶴樓。他到了以後剛剛進門,還沒來得及開口,張、譚二人同聲問道:「你管理江夏縣事,漢水在你的管轄境內,知道江面是七里三分,還是五里三分嗎?」

        陳樹屏知道他們這是借題發揮,對兩個人這樣攪鬧十分不滿,但是又怕掃了眾人的興;再說,這兩方面是誰都得罪不起的。他靈機一動,從容不迫地拱拱手,言語平和地說:「江面水漲就寬到七里三分,而水落時便是五里三分。張制軍是指漲水而言,而中丞大人是指水落而言。兩位大人都沒有說錯,這有何可懷疑的呢?」張、譚二人本來就是信口胡說,聽了陳樹屏這個有趣的圓場,撫掌大笑,一場僵局就此化解。

        學會了置身事外,你的處世水平當然就上升到了一個更高的檔次。英文中有一句諺語叫做:涉入某件事比從該事脫身容易得多(It is easier to get involved in something than it is to get out of it.)。可以說是對置身事外的智慧的一種反向總結。

        也許會有很多人認為,這種置身事外,誰也不得罪的做法是一種牆頭草的行徑,十分令人瞧不起。大丈夫敢作敢為,必須敢於挺身入局表明自己的立場。其實這是對置身事外策略的一種誤解。置身事外不過是一種博弈手段,其目標是為了在衝突的最初階段更好地保護自己,並且在將來挺身入局的時候能夠佔據更為有利的地位。這一點,本章一開始的槍手博弈的模型已經解釋得一清二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