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博弈論的詭計:日常生活中的博弈策略 > 陸遜為什麼回兵 >

陸遜為什麼回兵

        上面我們已經知道,在相繼出招的動態博弈中,每一位參與者的策略都必須基於對另一方策略的預測。可是在現實世界的博弈中,參與者往往並非兩個,這時候,除了預測對手的行動之外,還必須對第三方的策略有清醒的估計。

        在《三國演義》中,有這樣一段故事。東吳大將陸遜火燒連營,戰敗了蜀軍,然後率數萬大軍追擊。吳軍一直追到魚腹浦,忽見前面的一個亂石堆擋住去路,一陣殺氣沖天而起,可是卻不見一兵一卒。陸遜詢問當地的人,一位老者告訴他們:「這裡叫魚腹浦。諸葛亮人川的時候,用石頭排成陣勢列於沙灘之上。」陸遜心中詫異,於是帶了人馬去陣中觀看,忽然狂風大作,飛沙走石,遮天蓋地。陸遜回寨,歎了口氣:「孔明真『臥龍』也!我比不上他啊!」急忙下令班師。

        但是,今天我們回過頭來再看這段故事,只能把它作為一段美麗的傳說。實際上,當時使陸遜放棄追擊蜀軍的,並不是諸葛亮,而是曹丕。

        在當時,魏、蜀、吳三國就像三個實力各不相同的槍手,在兩兩火並之前,必須同時小心第三方。在當時,西蜀大軍幾乎全軍覆沒,成為相對弱小的一方,面臨被吳國入侵及至吞併的危險。假如當時沒有曹魏的存在,兩個國家在某種程度上都是與外界隔絕的,那麼,要想阻止吳軍長驅直人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然而,儘管蜀國面臨滅亡的危險,但曹魏的存在構成了必要的制約。在吳蜀大戰的過程中,這一原理就是「敵人的敵人就是我的朋友」。正因如此,儘管劉備和諸葛亮一直口口聲聲把北伐曹魏作為自己的主要戰略目標,但是真實情況又怎樣呢?當大將黃權歸蜀之路被切斷而被迫投降曹魏後,劉備並沒表現出多大的憤恨,甚至說:「黃權被吳兵隔斷在江北岸,欲歸無路,不得已而降魏。是朕負權,非權負朕也,何必罪其家屬?」這些話已經把他當時的內心真實想法暴露無遺。

        假如吳軍真要長驅直人攻打蜀國,那麼,它就必須從北部與曹魏接壤的邊境抽調兵力。曹魏雖然不會貿然入侵一個全副武裝的吳國,不過,如果陸遜率大軍深入蜀地之後,曹丕也必定難以抗拒這種誘惑,對於一舉幹掉這個曾經讓他父親從赤壁狼狽逃竄的麻煩鄰居的大好機會,他絕不會放過。陸遜正是(其實吳國的決策者也應該)通過倒後推理,預計到一旦他們進攻蜀國,曹魏軍必然大舉南下,因此才迅速回兵。不久,他果然聽說了曹魏調兵遣將的消息。

        這一類故事對於我們的啟示意義在於,博弈中可以通過放棄自己的攻擊機會,而取得更好的結果。老子說:「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其中就包含著深刻的博弈論智能。

        我們在四年一次的美國總統競選活動中也會看到同樣的例子。只要存在數目龐大的競爭對手,實力頂尖者往往會被中等實力者的反覆攻擊搞得狼狽不堪,敗下陣來。等到其他人彼此爭鬥並且退出競選的時候再登場亮相,形勢反而更加有利。

        因此,你的倖存機會不僅取決於你自己的本事,還要看你威脅到的人。一個沒有威脅到任何人的參與者,可能由於較強的對手相互殘殺而倖存下來。就像上文所講的甲槍手雖然是最厲害的神槍手,他的倖存概率卻最低。最強者生存的概率居然就這麼一點點!而槍法最差的槍手,如果採用最佳策略,反而能使自己的得到更高的倖存概率。

        不過,如果僅僅把思考停留在只有三個對手的情況下,可能會造成一種虛假的安全感。畢竟三角關係仍然是一種相對簡單的模式。現在讓我們考察一下,假如三個敵人可以達成穩定狀態,四個又如何呢?

        現在我們在上面魏、蜀、吳的例子中,加人遼東的公孫淵。假設曹魏要打吳國的話,很有可能遭到公孫淵的入侵。如果當時公孫淵的力量足夠強大,這確實是曹魏面臨的一個嚴重威脅。如果這樣,吳國不必擔心曹魏入侵,就是因為曹魏一想到公孫淵就不敢大意。因而西蜀也就不可能指望曹魏來抑制吳國的吞併野心。但是公孫淵當時鞭長莫及,倒後推理的鏈條在曹魏這裡中斷,而西蜀最終也因此得到了安全。

        從表面看來,這個例子說明,一個國家究竟會不會遭到入侵,將取決於潛在侵略者鏈條的節點數目是奇數還是偶數。但它的實際意義在於,一個更加接近現實生活的情況分析,能夠通過把國與國之間的複雜關係考慮在內,從而得到更多細節,用於判斷一國入侵別國的企圖究竟有多大。

        不過,還有一個重要的結論:博弈的結果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參與者的人數。參與的人越多越好,參與的人越少越糟,即便在同一個博弈裡也是如此。但是,兩個敵對國家難以和平共處、三個敵對國家就能恢復穩定局面的結論並不意味著若有四個敵對國家就更和平;在三國的那個例子裡,四個的結果跟兩個是一樣的。

        事實上,離我們並不太遠的抗日戰爭,也可以看做是一場多個槍手的對決,大家完全可以依照三國的案例來分析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