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博弈論的詭計:日常生活中的博弈策略 > 誰顛覆了社區的平衡 >

誰顛覆了社區的平衡

        實驗室中的臨界點變化,可能有其迷人的美學色彩,但是在現實生活中,卻可能需要我們絞盡腦汁去採取措施避免或者推動這種變化。

        “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在現實生活中是一種司空見慣的現象,但是瞭解了稻草原理之後,我們就不僅可以從更宏觀的層面上發現社會的內在變化規律,而且也更有助於我們找到一種方法,更好地實現社會的和諧與多元化。

        2001年諾貝爾獎得主斯賓塞表示,自己於20世紀70年代初從事信號博弈與細分策略研究,是在午餐桌上與托馬斯•謝林的對話中得到靈感的。謝林當時問他的問題是:世界上何以“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具體說為什麼在加州的海灘,喜歡衝浪的人與喜歡游泳的人各自為政?

        這個問題,實質上指向了真實世界裡人群細分背後的機制。我們在這裡舉的是另一個更接近現實生活的例子。

        今天的美國人大多贊成種族混居的社區模式。然而現實是,在美國城市中沒有幾個種族混合居住的社區。

        真正的原因可能在於,即便人們實際上都能承受一定的種族混居,但是每一個家庭對住所的下意識選擇,所形成的博弈均衡會直接導致隔離。謝林認為:假如一個地方的黑人居民的比例超過一個臨界水平,這個比例很快就會上升到接近100%;假如這一比例跌破一個臨界水平,這裡很快就會變成白人社區。

        承受種族混居的能力不是黑或白的問題,其中存在灰色地帶。不同的人,無論是黑人或白人,對於最佳的混合比例是多少有著不同的見解。比如,很少有白人堅持認為社區的白人比例應達到95%甚至99%;但大多數白人在一個白人只佔1%或5%的社區會感到沒有歸屬感。多數人願意看到一個介於上述兩個極端之間的比例。我們可以借助一個圖說明居住人群發展的情況,見圖6-1。

圖6-1不同種族居住人群發展情況

小區白人家庭比例(%)

        縱軸表示一個剛剛遷人的新住戶是白人的概率,這一數字以目前的種族混合比例為基礎。曲線右上方表示假如一個社區變成了完全的種族隔離,即全是白人,那麼下一個遷人的住戶就很有可能是白人。假如種族混合比例降到白人只有95%或90%,那麼下一個遷人的住戶是白人的概率仍然很高。假如種族混合比例沿著這個方向繼續變化,那麼下一個遷人的住戶是白人的概率就會出現一個急劇下降。最後,隨著白人的實際比例降至0,這個社區就變成了另外一種極端的種族隔離,即住戶全是黑人,那麼下一個遷人的住戶也很有可能是黑人。

        在這種情況下,只有當地人口種族混合比例恰好等於新遷人住戶種族混合比例時,才會出現均衡,並且保持穩定。然而,社會原因將一直推動整個社區向一個極端的均衡移動,謝林將這一現象稱為“顛覆”。現在我們就來看看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現象。

        假定中間的均衡是70%的白人和30%的黑人。偶然地,一戶黑人家庭搬走了,搬進來一戶白人家庭。於是這一社區的白人比例就會稍稍高出70%,那麼下一個搬進來的人也是白人的概率就會高於70%。這個新住戶加大了向上移動的壓力。假設種族混合比例變成75:25,顛覆的壓力繼續存在。

        這時,新住戶是白人的概率超過75%,我們可以預計整個社區將會變得越來越隔離。這一趨勢將一直發展下去,直到新住戶種族比例等於社區人口種族比例。如圖6-1所示,這一情況只在整個社區變成全白人社區的時候出現。反之亦然。

        問題的根源在於一戶人家的行動對其他人家的影響。從70:30的比例開始,若有一戶白人家庭取代一戶黑人家庭,這個社區在打算搬進來的黑人家庭看來就會減少一分吸引力。但造成這一結果的人不會付出任何代價。

        要阻止這個顛覆過程的加速,必須借助於公共政策的實施。

        美國芝加哥橡樹園作為一個種族和諧混居社區,提供了一個絕妙的樣板。這個樣板社區採用了兩種手段:一是該鎮禁止在房屋前院使用寫有“出售”字樣的招牌,二是該鎮提供保險,保證住戶的房屋不會由於種族混合比例改變而貶值。

        第一項政策的作用在於,使有人搬離這種有可能被視為壞消息的信息不會擴散,因而在這所房屋出售之前,沒有人知道有這麼一所房屋要出售,從而避免了恐慌。

        然而如果只有第一項政策,業主們可能還會覺得他們應該趁著還能出手的時候賣掉自己的房屋。因為他們擔心如果等到整個社區“顛覆”以後再賣,自己的房屋已經大大貶值。不過,保險消除了會加速顛覆過程的經濟上的恐懼。實際上,如果這種保險能夠阻止顛覆過程,那麼不動產的價值就不會下跌,因而也就不會付出任何賠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