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博弈論的詭計:日常生活中的博弈策略 > 一加一未必等於二 >

一加一未必等於二

        有一戶人家餵養了一隻貓,自己覺得比別人家的貓能捉老鼠,就給它起了個威武的名字,叫虎貓。這天,他家來了一個客人。談論起這隻貓,客人說道:「虎的確很勇猛,但不如獅,獅是萬獸之王。就請改名為獅貓吧。」主人拍掌稱妙,於是虎貓改成獅貓了。

        可是第二天,家裡又來了個客人,聽了給貓改名字的事情,不以為然地說:「獅雖然比虎強,但只能在地上跑;而龍可以在天空行走,比獅更神奇,不如改名龍貓吧。」主人頻頻點頭,照此辦理。

        隔了些天,第三位客人來他家,聽說虎貓改成龍貓了,忙說:「龍雖然比虎神氣,但龍升天要靠浮雲,不如叫雲貓吧。」從此,龍貓改叫雲貓了。

        又過了些日子,第四位客人聽說龍貓改成了雲貓,他認為不好,對主人說:「滿天雲氣,經不住一陣狂風就吹散了。風的威力大,就叫風貓吧。」於是雲貓變成了風貓。

        又過了幾天,第五位客人聽說雲貓改成風貓了,就向主人建議說:「再大的風,一堵牆就能擋住,叫牆貓再合適不過了。」這樣,風貓又改成牆貓。

        一位鄰居聽說了牆貓這個名字,很有意見。他找上門來對主人說:「牆很結實固然不錯,你想過沒有,老鼠會在牆上打洞,打了洞的牆,很快就會倒塌,還是起名叫鼠貓吧。」

        上面這個故事告訴我們,未經協調的選擇之間相互影響,達成讓全體參與者一致感到遺憾的結果。研究這種結果的形成機制,可以幫助我們從一開始有所行動,從而避免出現對大家都不利的情況。

        許多國家運用關稅、配額以及其他方法限制進口,保護本土產業。這樣的政策會抬高價格,損害國內所有使用受保護產品的消費者的利益。經濟學家估計,假如美國運用進口配額保護鋼鐵、紡織或制糖產業,導致大家不得不購買價格更高的產品,換算過來,相當於每保住這些產業中的一個職位,美國國內其他人就要付出10萬元的代價。為什麼會這樣,極少數人的得益為什麼能夠壓倒更大多數人的損失而得到優先考慮呢?

        秘訣在於一次提出一件事情。首先,制鞋產業的1萬個職位面臨著威脅。要想挽救這些職位,國內其他人就得付出1億元,或人均付出4元。誰不願意付出4元保住1萬個職位呢?即便素昧平生的陌生人也會願意的吧,尤其是在可以把所謂不擇手段的外國商人當做現成的詛咒目標之際。接著就輪到服裝產業、鋼鐵產業、汽車產業,等等。沒等我們明白過來,我們已經點頭同意付出500多億元,相當於人均付出200多元,或每個家庭付出1000多元。假如我們事前可以看穿整個過程,大概會明白這個代價確實是太高了,繼而堅持要讓上述各個產業的工人自己承擔國際貿易帶來的風險,就像他們承擔任何其他經濟風險一樣。

        就個案逐項進行決策,可能導致全部結果都與我們的意願南轅北轍。實際上,一項決定即便獲得多數人投票贊成,仍然有可能導致一個對每個人來說都比現狀更糟的結果。之所以出現這些問題,是因為短視的決策者沒能看遠一點,更看不到全局。

        明朝滅亡後,朱明皇室的一些藩王相繼在江南建立了反清的政權,歷史上稱它們為南明。福王朱由崧被鳳陽總督馬士英等人擁立,於南京即位。朱由崧終日享樂,政事都交給馬士英。馬士英為了擴充實力,選拔了大量人員人朝,—時間出現滿地是官的景象。擁有這麼多官吏,福王卻只做了一年皇帝。

        錢鍾書說過這樣一句意味深長的話:要想把哪個東西搞壞,不要罵它、不要臭它,而要讓它無限制地繁殖氾濫,結果它自然就名聲掃地了。與錢鍾書的話有異曲同工之妙的是,一位研究蘇共黨史的專家說:前蘇共20萬黨員時打垮了沙皇的反動統治,200萬黨員時打垮了希特勒的法西斯進攻,而2000萬黨員時卻打垮了自己。

        早在1583年,藥理學家、學者帕拉斯爾薩斯也說過一句極其中肯而精彩的話:「只有劑量能決定一種東西沒有毒。」直到今天,這句話仍然不失其意義。從整個社會來考察也是這樣,對作為個體的每個人來說也是如此,姑且不論中國民間「是藥三分毒」的說法,就是人們一般不可須臾離開的果腹之物——食物,也並非是「韓信點兵,多多益善」。食物如果過多,也可能造成副作用和中毒,正所謂過猶不及。那麼,從哪一個時刻起,美味的食物會變成毒藥?這種神秘的變化又是怎樣發生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