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博弈論的詭計:日常生活中的博弈策略 > 輸掉戰役贏戰爭 >

輸掉戰役贏戰爭

        千百年來,楚漢相爭一直是中國人回味無窮的歷史片斷。自司馬遷的《史記》把項羽描繪成「力拔山兮氣蓋世」的英雄以後,歷代文人墨客旺旺崇敬出身將門的項羽,而嘲貶出身平民的劉邦,李清照「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的詩句更是把這種崇仰推到了極致。

        拋開這些感性的評價,很多人也會對項羽兵敗感到十分奇怪。項羽從起兵到失敗喪生歷時七年,多是戰績輝煌,用他自己的話來說就是「身七十餘戰,所當者破,所擊者服」,最後卻一戰而全軍潰散,到底是為什麼呢?項羽最後自歎是「此天之亡我,非戰之罪也」,其實也說明他正是帶著上面這個疑問死去的。

        項羽於公元前209年與其叔項梁在江東聚集「八千子弟」造反,在隨後的反抗秦國的大戰中,顯示出無人能敵的強大戰鬥力,被各派割據武裝推為霸主。公元前206年義軍占咸陽滅秦,項羽將劉邦打發到偏僻的漢中,自己也離開當時天下最富庶的關中而東返彭城(徐州)立都。隨後,劉邦暗度陳倉奪取了關中,接著東襲彭城。項羽即刻回兵打敗漢軍。隨後三年的楚漢戰爭呈持久形態。項羽屢戰屢勝,漢軍屢戰屢敗,然而項羽卻於公元前202年在垓下一敗而潰。

        力拔山兮氣蓋世的項羽敗給文不知詩書、武不能陣戰的劉邦,很多人都歸咎於偶然失手或一念之差,其實這是一種十分淺薄的認識。事實上,項敗劉勝恰恰說明,在任何一場戰爭中,只有戰略的勝利者才是最後的勝利者,是真正的勝利者。

        對於這一點,我們也可以通過博弈論的研究得到證實。愛克斯羅德通過數學化和計算機化的方法研究如何突破囚徒困境,在數學上的證明無疑是令人信服的。他在計算機模擬中得出的一個非常驚人的發現:總分最高的人在每次博弈中都沒有拿到最高分。

        這就像劉邦,每次戰役都沒有能戰勝對手,但是隨著戰爭的進行,實力日益增強。相反,項羽能夠從每一場戰役中獲得一些勝利,但是實力卻愈戰愈衰。最後的結局也就可想而知了。那麼這種強弱對比的轉化是如何發生的呢?

        項羽起兵後,一直以起兵時的「八千子弟」為骨幹。史學家曾考證這批江東首義者的出身,發現多是些流浪、乞盜的江湖不逞之徒,雖然勇武好鬥卻破壞性極強。他們縱橫天下時,戰鬥力雖勝過諸侯之兵,卻有焚殺劫掠惡習。項羽正是在這批人簇擁下,製造了坑殺秦軍降卒、攻城後焚燒洗劫一類暴行。項羽在關中不敢久留,是因當地百姓對他恨之人骨。相反,初到關中便「約法三章」的劉邦卻贏得了威望。

        第二個原因又是與第一點相聯繫的,那就是穩固的根據地。劉邦每次兵敗後都能恢復元氣,關鍵是有關中作為後方,能源源不斷地供應糧食和補充兵員。戰勝之際論功行賞時,劉邦把「撫百姓,給饋餉,不絕糧道」的蕭何列為三大功臣之首。項羽卻從不注重建設後方,主要靠兵威四處索糧掠物,所得不多又失民心,自然不能持久。正因如此,兩軍對決時,項羽部只能速戰速決,在一地相持日久就會出現「漢兵盛食多,項王兵罷食絕」。在垓下關鍵一戰中,楚軍又因「兵少食盡」軍心動搖,饑兵聽到「四面楚歌」便隨之瓦解。

        評估一個策略成功與否,一個常見的方法是衡量它有多大能力來克服自己的不足。如果我們從發展的、演進的角度思考,就會發現最有利於成長的策略才是真正的優勢策略。不同的策略會經常相互較量。除非一個策略能夠保證壓倒對手,否則任何最初階段的成功都將轉變為自我毀滅。

        楚漢戰爭的結局證明,項羽的策略是失敗的,他的一場場勝利慢慢消耗掉了自己的資源和優勢,使他最終一敗塗地。一失足成千古恨的背後,實際上有一個從量變到質變的過程。

        這段看似奇特的歷史啟示我們,即使每一次合作中最優策略都帶來損失,它最後還是能贏得全局的勝利。換句話說,就是你輸掉了每一個戰役,卻依然能贏得整個戰爭。反之,即使你贏得了每一個戰役,也不一定能贏得整個戰爭。這看起來是不可思議的,但實際上又是很容易理解的:因為這種策略是善於合作的,對手雖然可能在和他的每一次交鋒中都相對得利,但是在全局上的優勢積累上卻無法勝過最優策略。要做到輸戰役,贏戰爭,就必須有全局優先的觀念。

        美國第九屆總統威廉‧哈里遜小時候家裡很貧窮,他沉默寡言,家鄉的人們甚至認為他是個傻孩子。有一次,一個人跟他開玩笑,拿一枚五美分的硬幣和一枚一美元的硬幣放在他的面前讓他挑,說挑哪個就送他哪個。哈里遜看了看,挑了五美分的硬幣。這一舉動逗得人們哈哈大笑,都以為哈里遜是個傻小孩。

        這事很快在當地傳開了,很多人都饒有興致地來看這個「傻小孩」,並拿來五美分和一美元的硬幣讓他挑。每次,哈里遜都是拿那枚五美分的,而不拿一美元的。一位婦女看他這樣可憐,就問他:「你難道真的不知道哪個更值錢嗎?」哈里遜回答說:「當然知道,夫人,可是我拿了一美元的硬幣,他們就再也不會把硬幣擺在我面前,那麼,我就連五美分也拿不到了。」

        如果從某一次合作的局部看可能是吃虧的,但是這些合作對全局發展卻起到極大的作用,那麼這種虧是值得吃的。這正是俗語所謂「吃小虧佔大便宜」,細細一想的確十分傳神。

        顧維鉤是近代中國著名的外交家,他有一段關於吃虧的論述十分精彩。顧維鈞以為中國的事情難辦,尤其外交難辦。他以為內政的對象是人民,外交的對象是與國。在內政上有時候可以開大價錢,可以開空頭支票,反正人民無知無力,對你也莫可如何。至於外交,那就得貨真價實,不能假一點,不能要大價錢,否則就會自討沒趣,自食其果。他曾經不無惋惜地說:「中國的外交,從巴黎和會以來,我經手的就很多。所犯的毛病,就是大家亂要價錢,不願意吃明虧,結果吃暗虧;不願意吃小虧,結果吃大虧。」

        雖然說的是國際交往,但是事實上也頗適合很多生活中的事情,分辨明虧和暗虧、小虧與大虧,是我們每一個人走向成功的必要智慧。

        有一個年輕人大學剛畢業就進入出版社做編輯,他的文筆很好,但更可貴的是他的工作態度。那時出版社正在進行一套叢書的出版,每個人都很忙,但上司並沒有增加人手的打算,於是編輯也被派到發行部、業務部幫忙。整個編輯部幾乎所有人去一兩次就抗議了,只有那個年輕人心情愉快地接受指派。事實上也看不出他有什麼便宜可佔,因為他要幫忙包書、送書,像個苦力工一樣!他真是個可以隨意指揮的員工,後來他又去業務部參與銷售的工作。此外,連取稿、跑印刷廠、郵寄……只要開口要求,他都樂意幫忙!兩年過後,他自己成立了一家出版公司,做得很不錯。

        原來他在吃虧的時候,把一家出版社的編輯、發行、直銷等工作都摸熟了。現在,他仍然抱著這樣的態度做事,對作者,他用吃虧來換取作者的信任;對員工,他用吃虧來換取他們的積極性;對印刷廠,他用吃虧來換取品質……由此看來,他這下真的佔到了便宜!

        如果吃虧能會讓你得到比其他人更多的工作經驗,更多的發展機會,那麼吃虧也就是佔便宜!這個年輕的大學生,在最初工作的時候,隨意地被老闆和其他員工指派,但就是在這個過程中,他積累了工作經驗、人脈關係,在短短兩年之後成功地開始了自己的事業。

        在工作中,我們不要總是計較工作的輕重,比別人干多了,還是干少了,重要的是能否得到自己所需要的知識技能。尤其是年輕人,這樣的吃虧實際上恰恰是輸戰役而贏戰略的積累,因為它使你積累了工作經驗,提高了自己的做事能力,擴大了人際關係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