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博弈論的詭計:日常生活中的博弈策略 > 把對方陷入困境中 >

把對方陷入困境中

        博弈模型是生活的濃縮和簡化,比如在囚徒困境模型裡,兩個囚犯都十分清醒地意識到自己所處的環境,以及每一種策略可能得到的結果,因此其策略選擇是可以預知的。而在現實生活中,這種完全信息的理想模式是無法實現的,因為存在大量的干擾因素。

        但也正是這些干擾因素的存在,我們就可以通過巧妙的佈局設計,人為創造出一種囚徒困境的環境,迫使對方做出對自己有利的行動。

        《戰國策》記載了這樣一個故事,可以作為這種策略的最佳註解。

        春秋時楚國傑出的軍事家伍子胥,性格十分剛強。青少年時即好文習武,勇而多謀。伍子胥祖父伍舉、父親伍奢和兄長伍尚俱是楚國忠臣。周景王二十三年(前522年),楚平王懷疑太子「外交諸侯,將入為亂」,遂遷怒於太子太傅伍奢,將伍奢和伍尚騙到郢都殺害,伍子胥隻身逃往吳國。

        在逃亡中,伍子胥在邊境上被守關的斥候抓住了。斥候對他說:「你是逃犯,必須將你抓去面見楚王!」伍子胥說:「楚王確實正在抓我。但是你知道楚王為什麼要抓我嗎?是因為有人跟楚王說,我有一顆寶珠。楚王一心想得到我的寶珠,可我的寶珠已經丟失了。楚王不相信,以為我在欺騙他。我沒有辦法了,只好逃跑。現在你抓住了我,還要把我交給楚王,那我將在楚王面前說是你奪去了我的寶珠,併吞到肚子裡去了。楚王為了得到寶珠就一定會先把你殺掉,並且還會剖開你的肚子,把你的腸子一寸一寸地剪斷來尋找寶珠。這樣我活不成,而你會死得更慘。」斥候信以為真,非常恐懼,趕緊把伍子胥放了。伍子胥終於逃出了楚國。

        在被斥候抓住以後,伍子胥是處於一種絕對的劣勢地位。要想改善這一局面,必須採取一個策略。伍子胥的威脅行動,就是搶佔先機,宣佈自己將無條件地進行報復。這就使原本同時出招的博弈變成相繼出招的博弈,而且還是伍子胥先行。而這樣的選擇,顯然不是在他和斥候同時出招的博弈裡能夠做出的選擇。擺脫困境的策略思維的精彩之處,正在於此。伍子胥若是不宣佈進行報復,或者甚至宣佈不會進行報復,不會得到任何好處。

        在這裡,伍子胥是故意利用信息對稱,把斥候拉入一種類似囚徒困境的局面。這個囚徒困境的收益矩陣如表2-2所示。

表2-2 伍子胥與斥候的博弈收益矩陣

伍子胥  斥候

押送

釋 放

誣陷

-10, -10

10,0

不誣陷

-10,8

10, 0

        從上面的矩陣我們可以看出來,誣陷和釋放分別是伍子胥和斥候的嚴格優勢策略,從博弈論看來,人都是理性的,所以斥候一定會選擇與伍子胥合作的策略。

        在這裡,斥候能夠得到的最好結果是把伍子胥押送給楚王,而伍子胥不誣陷他吞了珍珠,這樣伍子胥就會被殺掉(假定收益為-10),而斥侯可以得到楚王的獎賞,我們把這種收益假定為8。但是如果伍子胥誣陷他的話,那麼他的結局就和伍子胥一樣,是失去生命,假定收益為-10。

        伍子胥已經告訴他,如果他選擇押送,他就會選擇誣陷。因為對於伍子胥來說,在這種情況下無論是否誣陷,自己的結局是不變的。對於這一點,斥候也十分清楚。因此,伍子胥的威脅是可信的。要想策略地行動,你必須保證自己不要採取在同時出招博弈裡的均衡策略。伍子胥的這一策略行動改變了斥候的預期,進而改變了他的行動。

        面對可能出現的潛在的危機,人們總是抱著「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的態度,這是一種預期的支付,以保證自己能夠免於陷人困境。這種預期支付心理,恰恰給了處於顯性困境者以機會,或用欺騙方式,或誇大其詞,讓對方做出預期支付,幫助自己擺脫困境。

        正是由於這個原因,伍子胥三言兩語巧妙地轉換了自己的劣勢處境,並且把個人的困境與對手的困境捆綁在了一起,迫使其做出了幫助自己解圍的理性選擇。

        這對於我們每個人在處於劣勢時轉換思維方式,是很有啟示的。創造一種困境,使對方陷人與你一樣無法全身而退的困境,那麼即便在這種困境出現之前,他本來擁有拿走你所有的一切的優勢,此時他也只能被迫進行理性的決策,與你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