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博弈論的詭計:日常生活中的博弈策略 > 博弈論的局限性 >

博弈論的局限性

        有兩父子正在趕路,突然從一戶人家跑出來一條大黑狗,衝著他們「汪汪」狂吠。兒子嚇了一大跳,急忙躲到了父親的身後。父親告訴他說:「你放心,它不會咬你的。難道你沒有聽說過『吠犬不咬人』那句話嗎?」兒子聽了這番話,仍然緊緊地抓住父親的衣角,用顫抖的聲音說:「我倒是聽說過這句話,但是我不能肯定這條狗有沒有聽說過。」

        這番對話之所以可笑,是因為兒子「以己度狗」,把「吠犬不咬人」當做人狗雙方據以確定策略的依據。這種推論自然是錯誤的。

        但是在這個笑話的背後,我們卻可以發現兒子的話中包含著對著名的哥德爾不完備定理的認識:任何一個理論體系必定是不完全的,任何理論都包含了既不能證明為真也不能證明為假的命題。對這個世界的最好描述可能只有其本身,但是正如羅賓遜夫人的妙語所說:「比例尺是一比一的地圖是沒用的。」

        博弈論也是如此,比如博弈論的基本假設之一就是:人是理性的。所謂理性的人是指行動者具有推理能力,在具體策略選擇時的目的是使自己的利益最大化。而現實生活中,人們在做決策時往往是有限理性的。

        因為人類的精力和時間永遠是有限的,人不可能具備完全理性,不可能掌握所有知識和信息。人不可能搜尋到所需的全部信息,另一方面信息的搜尋也是需要成本的,必須為此付出大量的時間、精力和財力等。意圖搜尋到所有信息,企圖做出收益最優的決策行為,有時反而是最不理性的舉動。

        儘管如此,人們仍然可以用博弈論與信息經濟學的思想方法來分析解決實際問題。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保羅‧薩繆爾遜說:「要想在現代社會做一個有文化的人,你必須對博弈論有一個大致瞭解。」然而,目前國內對於博弈論的介紹,要麼是堆砌龐雜的數學算法與令人炫目的數學模型,使之變成束之高閣、不能親近的高深學問;要麼是企圖「以其昏昏,使人昭昭」,使用混亂模糊的理解把博弈論隨意濫用在任何可能的領域與分析中。

        事實上,要求博弈論能夠完全刻畫真實的世界,注定是徒勞無功的。正如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萊因哈德‧澤爾滕教授所說:「博弈論並不是療法,也不是處方,它不能幫我們在賭博中獲勝,不能幫我們通過投機來致富,也不能幫我們在下棋或打牌中贏對手。它不告訴你該付多少錢買東西,這是計算機或者字典的任務。」

        儘管如此,人類至今還沒有找到一種比博弈論更好的思考工具,可以對現實的客觀世界進行如此近似的描述。就像並不完美的力學是自然科學的哲學和數學一樣,博弈論是社會科學的力學和數學。沒有牛頓力學我們連最簡單的物理現象都無法理解;同樣的道理,沒有博弈論我們也無法解釋分析很多現實的社會現象。

        為了協調缺陷與現實之間的矛盾,也許我們要聽一下博弈論大師魯賓斯坦的教導:「一個博弈模型是我們關於現實的觀念的近似,而不是現實的客觀描述的近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