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西南聯大英文課 > 21 民主社會中教育之功用 >

21 民主社會中教育之功用

民主社會中教育之功用取決於民主教育之意義。

古往,教育於吾民大眾莫過於教人誦讀、授人文書、傳人算術。如今,勤勉之士視之為「工具」而已,只需努力得當,假以時日,即可實現理性教育。然工具本身並非教育之目標,乃是受教育者為實現「享受理性生存」這一偉大目標之手段。任何文明政體下,孩童至九歲時便應習得此諸般技藝。時下,稱職之師或規範之校皆同時教授閱讀、寫作及拼寫。如此一來,孩童依照所讀進行書寫,當然,也於書寫時拼讀文字。因而,初始習得閱讀、寫作等技藝時,耳、眼、手則予協調並用。至於算術,多數教育專家堅信,受教育之人,除非專業於計算,其所需運算量甚小。無論在孩童時期或成人階段,算術鮮有用武之地,故不應以延緩甚至犧牲真正教育為代價而習得此種雞肋之技。至此,閱讀、寫作、算術皆不入大眾教育之標的。

不論民主抑或其他教育,其標的總是隨受教育者進步而後移,好比登山者眼中之山頂總不斷後移。當攀上眼前之峰頂時,更遠山脈、更高頂峰則相繼湧現。言雖如此,目前教育目標仍是獲取知識、鍛煉產力、學會鑒賞及塑造性格。民主教育乃新生領域,其功能及目標尚未能得到完全領會。以柏拉圖之見,模範聯邦體中,勞動階級不需接受任何教育。對柏拉圖此等大哲學家而言,此觀點似乎非比尋常;然慮及吾輩,尚表疑惑。不妨回想,僅一代人之前,於美國南方諸州之內教授勞動階層人民閱讀乃犯法之事。在封建社會,受教育乃貴族與牧師之特權,亦為其獲得權利之源泉。在德國,全民教育源於拿破侖戰爭,目標為培養自由公民。在英格蘭,此等公眾教育體系僅存廿七年之久,且其最主要目標是使大眾民智、民行、民樂上升一個層次,但此目標即便在美國也未得到充分領會。多數民眾認為,大眾教育不過是危險迷信活動之預防,治安管理之手段,抑或提高國家藝術及貿易產率之方式。故而,吾輩如若對民主國家教育之目標理解不透徹,實乃情有可原。

繼而,將簡述民主學校教學與學科兩大主題。如若能輕鬆上手且嫻熟運用上文所言之「工具」,即可逐步獲取外部世界基礎知識以提升產力及培養樂趣。民主學校應在第一學年初始開設關於自然之學習,且所有教師應具備能力教授自然地理、氣象學、植物學、動物學等基礎知識。學生所學知識會作為整體在頭腦中構成他們所處複雜環境的和諧輪廓。此即小學教師之價值功用,吾輩前人未曾有所意識。然年復一年,孩童啟蒙師的早期價值功用會變得愈加明晰。在孩童邁向成熟之途中,化學、物理此等重要學科會在其系統訓練中有所體現。據孩童之才幹與能力,自第七或第八年,平面幾何、立體幾何、形式科學會在眾多學習科目中佔有一席之地,某些主要科目甚或需要連續學習六七載。通過各種學科知識來瞭解外在自然世界,於每位學生而言皆應有趣而快樂。此過程愉悅充盈、苦痛未沾,且孩童之讀、寫、算技能可獲穩步提升。

此外,孩童應予早期瞭解自身所處環境之另一面——人類本身。人類故事應在孩童開始享受閱讀之時就逐漸灌輸於他們頭腦中。傳記文學與歷史敘述兩種灌輸方式應予以並重,且對現實和真實事件之描寫需穿插一些跌宕起伏、引人入勝的想像元素。然而,不禁思慮,完全符合意願之想像性兒童文學作品在相當程度上有待創作。以往,神話傳說、聖經故事、童話奇談、歷史演義等被習慣性用於填充孩童精神世界,但其中些許內容是違逆、野蠻且瑣碎的。將此等愚蠢、殘忍或有悖道德之邪惡思想灌輸於一代代孩童內心,成為人類倫理發展進程緩慢原因之一。而當這些思想被輕率地置於孩童面前時,他們並不會理解其中之邪惡,這使得人們認為這種做法理所應當。好比一位母親,她自認為孩童不會吸收髒物,從而餵食其不乾淨牛奶或米粥,對此,我們做何感想?從口食物品到精神食糧,我們應放肆標準,任意進食嗎?然而,僅靠觀察或記錄事實來填充孩童精神世界之做法既不合理亦不可能。藝術與文學中通過想像而得的大量產物是每個受教育之人都應或多或少熟悉的具體事實,此類產物是每個個體所處真實環境中的一部分。

對多數孩童而言,他們能否在家裡和田間,或至少在家裡出活出力也構成教育之重要部分。人口向城市或大型城鎮快速聚集,以及作為工業現代化標誌的分工細化導致了一個嚴重後果,即比起過去大部分人口從事農業活動的時代,保障這種有益健康的教育已日趨困難。因而,系統性教育必須在城市社區安排大量的動手能力訓練與品性道德教育,而在農業社區中,孩童與父母協同承擔工作,以完成此部分教育。故而,城市中的教育機構應當訓練孩童在生產勞動中如何做到手工精細、耐心耐性、思慮籌劃及正確判斷,這些尤為重要。

最後,課堂教學應利用閱讀中所提供的規則、例子和圖解予以施教,確保每個孩童的最高培養目標是富有活力與魅力的性格。受益於良好家教的孩童自小便在言行上做到勤勉、堅韌、誠實,心中也已知曉公正、禮讓這些品格,學校教育應讓這些品格繼續興旺、傳播。而對其他缺乏上述得體言行及優良品格的孩童,教育職責在於將其植入童心,並悉心發揚。另外,應讓孩童明曉,品行美德於己於人、於國於民皆同行同德、同心同理。小至某個村落,大到一個城邦,治國之道德準則同樣適用於規約個人行為,故寄生於群體或個人的自私、貪婪、虛偽、無情、凶殘都是令人生厭及喪失體面的低劣人格。

以上略述之教育即前面言及的民主教育。此類教育理念只存在於現今最聰慧者當中或組織方式非凡突出的部分學校。儘管民主教育仍舊遙遠,但絕不意味其遙不可及。在一個富有雄心及深度思想的民主國家,民主教育乃公辦教學之合理目標。當然,師資與經費是兩大問題,首先需要一批水平遠超現今普通小學教員的教師,其次,還需投入比慣常更大的開支。如若民主制度想要繁榮發展,民眾切實福利想要持續提高,則師資與經費的投入成必然之勢。另外,教育標準不應以既成現有或觸手可及的原則來制定,因公共教育之優勢在於朝更遠目標而邁進。

(羅選民 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