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幸福的方法 > 第1章 關於幸福的疑問 >

第1章 關於幸福的疑問

困境之中蘊藏機遇。

——阿爾伯特·愛因斯坦

16歲那年,我在以色列全國壁球賽中奪得冠軍。那次經歷迫使我有生以來第一次認真思考了“幸福”這個主題。

我曾經深信勝利可以令我快樂,可以緩解我長期以來的空虛感。在長達5年的訓練中,我一直感覺生命中似乎缺失了什麼……無論是拚命地長跑、不停歇的力量訓練,還是不斷地自我鼓勵,都無法填補這種內心的空虛。我不快樂,但我相信那些“缺失的東西”早晚會填補到我的生命中。至少有一條看似行得通的幸福之路,那就是我必須通過身體或心理的艱難與忍耐去贏得冠軍,通過贏得冠軍獲得成就感,而成就感一定能讓我最終獲得幸福。這就是我的幸福邏輯。

如我所願,奪冠後我欣喜若狂,那種快樂超乎了我的想像。獲勝後我與家人、朋友一起隆重地慶祝。那時,我對支撐自己走過艱辛5年的理念更是深信不疑:勝利可以帶來無限快樂,為此生理和心理上的種種苦痛都是值得的——一切如此公平。

可是就在當晚,狂歡過後我獨自回到自己的房間,坐在床上,嘗試著在睡前再回味一下那無限的快感。出人意料地,那些我以為會保持很久的成就感、那些我最珍視的來之不易的喜悅,忽然間消失得無影無蹤。失落和空虛再次佔據了我的內心。我忽然感到迷惘和恐懼,淚水奔湧而出。幾個小時前還是喜極而泣的淚水,僅幾個小時後就滿是傷心和無助。如果在如此圓滿的境況下尚不能感到幸福,我又能到何處去尋找那持久的幸福呢?

我努力安慰自己,或許這只是興奮過頭之後的暫時低落。可是在接下來的日子裡,我仍沒有找回快樂的感覺。相反,內心卻越來越沮喪,因為我越來越強烈地意識到,即使我達到更高的目標,哪怕贏得世界冠軍,似乎也不能為我帶來持久的幸福。我所依賴的邏輯徹底被打破,我完全不知所措。

反思: 回想一下,你有沒有曾經在實現了一個重要目標之後,卻沒有感到你預期的喜悅?

對幸福的迷惑

我意識到必須改變自己對幸福的認識,更深刻地理解幸福的本質。自那時起,我開始對一個問題非常著迷:如何才能得到持久的幸福?我不斷找尋答案——我觀察誰看起來比較幸福,然後向他們請教幸福的原因;我讀遍了所有能找到的與幸福有關的書籍——從亞里士多德到孔子,從古代哲學到現代心理學,從學術研究到自我激勵等方面的書籍。

為了讓自己用一種更為正式的形式尋找幸福的答案,我決定在大學裡主修哲學和心理學。在那裡,我認識了許多傑出的人士,包括作家、思想家、藝術家、教授等,他們和我一樣都在試圖理解幸福這個“大問題”。我開始邊閱讀邊思考,聆聽有關內在動機和創造性的講座,閱讀柏拉圖關於“美好”的理論以及愛默生關於“完整內心”的看法。所有這些給了我一個新視角,讓我對生命和身邊的種種事物有了更深切的體會。

我發現並不是只有我這樣,我周圍的大部分同學都生活得不開心,他們沮喪、壓力重重。可是他們似乎並不在乎,他們只是在努力地追求好成績、苦練成為出色的運動員,或是為了顯赫的地位而奮鬥,但在追求和達成這些目標的過程中,他們很少能體會到發自內心的快樂。

雖然在離校後他們的目標改變了(比如以往是追求好成績,現在是追求高薪和晉陞),他們的生活態度卻沒有絲毫改變。就好像他們已經認定了一點,那就是“要成功就必須以經歷痛苦作為代價”。難道真如梭羅所觀察到的——大部分人是在“平靜的絕望”中生活?就算如此,我也無法接受這種“令人沮喪的狀況就是生活的必然”的說法。我繼續提出了下面的問題:我該如何同時獲得成功和幸福?怎樣平衡成就和幸福?是否可能打破“不勞則無獲”的傳統觀念?

後來我明白了,要想得到這些問題的答案,就必須首先理解幸福到底是什麼。它是一種情緒,就像快樂一樣?還是沒有痛苦?還是好運氣?“快樂”、“好運”、“狂喜”、“滿足”這些字眼經常被視為“幸福”的代名詞,但是它們都不符合我對幸福的理解。這些情緒稍縱即逝,沒錯,它們雖然讓人感覺很好,但是它們無法成為衡量幸福的標準,更不能成為幸福的支柱。真正的幸福不應該是絕對不摻雜不良的情緒,而是經得起困難和挫折的考驗。

辨別那些我不認同的觀點是非常容易的,但要找到合適的定義則是最難的。人們都會討論幸福,都感受過幸福,但卻缺少一個完美的定義幫助我們更深入地理解它。英文“幸福”(happiness)一詞源於冰島語裡的happ,其意思為運氣或是機會。happ同時也是“偶然”(happenstance)這個詞的來源。我可不想憑著運氣去獲得幸福,因此我決定尋找並理解它的真意。

反思:你會怎樣定義幸福?幸福對你來說意味著什麼?

我從16歲開始思考這個問題,但是直到今日尚未找到一個完滿的答案,也許永遠都不會有。在大量的閱讀、研究、觀察和思考之後,我仍然沒有找到任何有關幸福的神奇配方,世上其實並沒有什麼所謂“幸福的五步法”。我寫作本書的目的,就是希望能夠幫助大家更多地瞭解幸福和充實生活所蘊含的基本原則。

當然,這些基本原則不是萬能藥,不可能在任何情況下適用於任何人。本書主要關注的領域屬於積極心理學,並未將重點放在重度抑鬱或急性焦慮障礙這些阻礙人們獲得幸福的病症上。當然,這些原則的目的也不是阻止生活中的各種苦難的發生,而是幫助我們積極地加以應對。

有時,對那些身處戰亂、政治迫害以及極度貧困中的人們,書中的一些方法是難以付諸實踐的。又比如,在剛剛失去至愛親人的時候,人們也很難去關注自身的幸福。當然,當在工作或者親密關係中身處困難期或低谷時,即使情況不是很嚴重,人們也很難有精力關注如何才能更幸福。在上述情況下,我們最好的選擇應該是真實地體驗那些負面情緒,並允許它們按自然規律自行轉變。

每個人的生命中都會有無可迴避的痛苦,以及很多內在與外部的障礙影響我們獲得幸福,並非僅靠讀一本書就可以解決這些問題。但是,更好地理解幸福的真諦,並將本書中的一些方法應用在日常生活中,的確可以幫助大多數人更加幸福。

從幸福到更幸福

無論是在撰寫本書的過程中,還是在閱讀其他有關幸福的作品或思考關於幸福的問題時,抑或在觀察身邊人的生活時,我常常會問自己:“我幸福嗎?”當然,別人也問過我同樣的問題。花了很長時間我才發現,這個問題雖然很重要,但意義並不大。

我怎樣才能判斷自己是否幸福?什麼是成就幸福的關鍵?幸福有統一的標準嗎?如果有,它是什麼呢?我們的幸福與身邊人的幸福有關嗎?如果是,那麼我們周圍的人究竟有多幸福呢?其實,這些問題很難有確切的答案,即便有,這些答案對提升我們的幸福感也沒有什麼幫助。

“我是否幸福”這個問題本身就暗示著對幸福的兩極看法:要麼幸福,要麼不幸福。在這種理解中,幸福成為一個終點,一旦達到,我們對幸福的追求就結束了。實際上這個終點並不存在,對這一誤解的執著只能導致不滿和挫敗感。

我們永遠都可以更幸福。沒有人能夠在所有時間都非常滿足而無慾無求。與其問自己是否幸福,不如去探求一個更有助益的問題:“怎樣才能更幸福?”這個問題不但契合幸福的實質,還表明了幸福是一個需要長期追求、永不間斷的過程,而不是一個可以終結的句點。比如,我現在要比5年前幸福;我也希望,5年後的今天我能比現在更幸福。

與其因為還沒有達到幸福的境界而垂頭喪氣,與其浪費力氣苦思冥想自己到底有多幸福,不如認真地去體會和挖掘幸福這一無窮無盡的寶藏,同時去爭取得到更多。要記得,“讓自己更幸福”應該是我們終生追求的目標。

練習

養成習慣:我們的習慣造就了我們

我們都知道,改變是困難的。大量研究指出,學習新模式、採用新習慣或者打破舊習慣,比我們預想的要困難得多,所以絕大多數個人和組織所嘗試的改變都以失敗告終。事實證明,在履行承諾的時候,即使這些承諾對我們是有益的,但僅僅依靠自律也遠遠不夠,這就是大多數新年計劃最後都會落空的原因。

吉姆·洛爾(Jim Loehr )和托尼·施瓦茨(Tony Schwartz)在《全力以赴》(The Power of Full Engagement)一書中提供了有關“改變”的另一種方法:與其強化自律性,不如養成固定的習慣。他們認為,“養成習慣要求確定行動的細節,並規定在特定的具體時間內完成,這需要感受到深刻價值作為行事動機”。

養成習慣通常是一件很困難的事,但保持一個已形成的習慣就相對容易多了。最優秀的運動員都有自己的習慣:他們知道何時該進行實地訓練,之後在健身房進行體能訓練,最後做伸展和放鬆訓練。對大多數人來說,每天刷兩次牙是一種習慣,不需要什麼強大的意志力。我們需要用同樣的模式來養成新的習慣(即行為慣性),一旦習慣養成,餘下的事情就很簡單了。

對運動員來說,良好的運動表現是他們價值的最集中體現,所以他們願意在訓練中養成良好的習慣;對大部分人來說,健康是非常重要的,所以他們每天都會早晚刷牙。如果我們要追求幸福,認清它是最有價值的目標,我們就需要為此養成習慣。

什麼樣的習慣能讓你更幸福呢?你希望生活發生怎樣的改變?比如,每週運動3次,每天早上冥想15分鐘,每個月看兩場電影,與伴侶每個星期二出去約會,隔天閱讀一些有趣的讀物,等等。每次養成的新習慣不要太多,一兩個足矣;另外,在習慣被固定下來之前,不要試圖養成新習慣。就像托尼·施瓦茨說的,“微小的進步,好過野心勃勃卻遭遇的失敗……不要著急,成功自會像滾雪球一樣越滾越大”。

一旦你確定了新習慣的內容,先把它們列入你的計劃,然後開始行

剛開始可能並不容易,但通常30天之內,一個新的習慣就可以被固定下來,變得像刷牙一樣自然。習慣通常很難改變,對於好習慣來說,這可是個好消息。亞里士多德曾說:“我們的習慣造就了我們。卓越不是一次行為,而是一種習慣。”

人們常常抵制建立習慣性行為的原因,往往是覺得它們會限制自身的主動性和創造性。特別是在需要與他人互動的事情上,比如安排固定的時間和伴侶約會;或是規律性地從事創造性的藝術活動,比如繪畫,這些似乎都讓我們覺得受到了限制。事實上,如果我們不把一些活動變為習慣和規律,無論是去健身房運動、和家人相聚,或是閱讀,結果往往不是自然而為,而是讓我們被動地生活(任憑自己的精力和時間被他人的需要所佔用)。在有規劃、有規律的生活中,我們可以妥善地安排時間,為更好地發掘我們的自主性和創造性提供時間保證。更重要的是,我們可以把自主性和創造性與這種習慣性行為完美地結合起來,比如在設定的約會時間,我們可以隨意地選擇約會的地點。最具創意的人們(像藝術家、商人或是家長)都有他們自己的日常習慣,這使得他們更有自主性,能夠更自由地發揮創意。

在本書中,我還會不斷地提供類似的練習。當你做不同的練習並且養成不同的習慣時,你會覺得越來越幸福。

表達感恩:每天記下5件值得感恩的事

羅伯特·埃蒙斯(Robert Emmons)和邁克爾·麥卡洛(Michael McCullough)的研究表明,每日把那些值得感恩的事情記錄下來的人(每天寫下最少5件值得感恩的事),確實在身體上更健康、內心更幸福。

每晚在入睡前,寫下5件讓你因感恩而快樂的事情。這些事情可大可小,從一頓美食到與一個好友的暢談,從日常工作任務到一個有意思的想法,你都可以寫下來。

如果每天都做的話,你可能會重複地列出一些事情,這很好;重點是,在重複之餘,為了讓你的情感體驗保持新鮮,請在每一次把它們寫下來的同時,去想像當時的體驗和感受。當感恩成為一種習慣,我們會更珍惜生活中的美好時刻,而不會把它們當成是理所當然。

你可以自己做這個練習,也可以與你所愛的人一起完成,比如愛人、子女或者是父母、兄弟姐妹。共同表達對生活的感恩可以讓彼此間的關係更加親密、和諧。

1《全力以赴》一書中文版已由中信出版社於2010年6月出版。——編者注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