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語言本能:探索人類語言進化的奧秘 > 語言能力與大腦發育 >

語言能力與大腦發育

現在我們可以回到本章開頭的謎團了:為什麼嬰兒生下來不會說話呢?我們知道其中的部分答案:嬰兒只有聽到自己的聲音才能學會使用發音器官,也只有在聆聽大人的說話中才能學會母語的音素、單詞以及短語次序。有些知識的掌握取決於其他知識的獲得,這使得語言的發展總是依次進行:首先是音素,然後是單詞,最後才是句子。但是,既然我們的心智能夠學會這些東西,那麼它也應該可以在幾星期或幾個月內就全部學會,那為什麼要花上3年的時間呢?它不能更快一些嗎?

恐怕不能,因為複雜的設備需要較長的時間才能組裝完畢。在大腦尚未充分發育之前,嬰兒就被母親的子宮擠出了體外。畢竟,人是一個頂著碩大腦袋的動物,而女性的骨盆卻只有那麼大。如果以其他靈長類動物的懷孕時間推算,人類嬰兒本應該在18個月大的時候才出生,而這正是嬰兒開始組詞造句的年齡。從這個角度來說,嬰兒的確是一生下來就會說話的!

我們知道,嬰兒的大腦在出生後會發生許多變化。在嬰兒出生之前,幾乎所有的神經元(神經細胞)都已經形成,它們被分配到大腦的合適部位,但是頭圍、腦重以及大腦皮質(即腦灰質,負責心智運算的神經突觸所在的區域)的厚度卻在出生後的一年內急速增長。長距離的神經連接(腦白質)要等到出生後的第9個月才能發育完成,而且在整個童年時期,它們都在不斷生長並成為傳導速度更快、且具有絕緣作用的髓鞘。

神經突觸也在不斷增長,並在9個月到2歲之間達到峰值(依據大腦區域的不同而略有差異),在此期間,兒童的神經突觸比成人多50%。在9~10個月大的時候,嬰兒大腦的代謝活動達到了成人的水平,而且很快就會超過這個水平,最終在4歲達到峰值。大腦的塑造不僅包括神經物質的增加,還包括神經物質的死亡。大量的神經元在子宮裡就已經死亡,這種趨勢一直持續到2歲左右,然後在7歲時逐漸穩定下來。嬰兒的神經突觸從2歲開始逐漸減少,並一直持續到青春期,此時孩子大腦的代謝率已經降到成人水平。因此,語言的發展就像牙齒的生長,有一個成熟的過程。也許只有等到腦容量、長距離連接以及特殊的突觸(尤其是大腦語言區的突觸,我們在下一章將做詳細討論)發展到一定水平時,孩子才能咿呀亂語、說出單詞和掌握語法。

可見,一旦孩子的大腦具備了處理語言的能力,語言就迫不及待地發展起來了。為什麼要如此著急呢?為什麼語言的發展如此迅速,而心智的其他部分卻可以不緊不慢?在《兒童的語言進化》(Children』s Language in Evolution,此書被認為是繼達爾文之後最為重要的進化論著作)中,生物學家喬治·威廉姆斯(George Williams)推測道:

我們可以假設有兩個小孩,一個叫漢斯,另一個叫弗裡茨。星期一,大人告訴他們「不要去水邊」,但是兩個人都跑去玩水,結果都挨了一頓打。星期二,大人說「不要在火邊玩」,但他們還是不聽,結果又一次遭受體罰。星期三,大人又說「不要去惹劍齒虎」,這一次漢斯聽懂了大人的話,並且牢牢記住了違抗的後果,於是他小心地躲開了劍齒虎,因此免去了皮肉之苦。而可憐的弗裡茨雖然也免了一頓打,但卻是由於一個完全不同的原因。

即使到了今天,意外死亡也是兒童早夭的一個重要原因。當父母看到自己的小孩在玩電線或者衝到大街上撿球時,即便他們平時很少管教小孩,此時也會忍不住要打他一頓。但是,如果幼兒能夠理解並記住大人的教導,並能夠有效地將語言符號轉化為生活經驗,那麼許多意外事故其實是可以避免的。這在原始社會也是一樣。

幼兒大概在15個月左右就能在無人看護的情況下自己走路,而此時也正是詞語激增、語法出現的階段,這或許並非巧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