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重塑自我:如何成為一個很幸福的人 > 第五節 德國人的可怕想法毀了所有人的一切 >

第五節 德國人的可怕想法毀了所有人的一切

退休是從何而來的呢?沒有目標,沒有生存的意義?假如你根本不知道生活的方向在哪裡,選擇哪條路其實都是無所謂的。

毫無疑問,每個人都會在工作中遇到不順的日子。要麼是老闆焦躁易怒,要麼是同事士氣低沉。但就算如此,畢竟工作賦予了我們明確的目標、方向和歸屬感。而退休就不同了。我們被無情地從歷史的車輪中拆除,屍骨被拋棄在了陰冷的沙灘上。於是,我們迷失了方向,無所事事,無處可去。永遠地失去了歸屬!

既然如此,我們幹嗎還認同退休呢?

又是誰想到的這個主意呢?

德國人。

是的,退休是他們在1889年突發奇想的產物,並被全世界所沿用。退休的初衷是為年輕人騰出就業機會,同時由政府出錢贍養65歲以上的老年人直至他們去世。

然而,當下的世界和1889年的德國相比已然是時過境遷了。

當時的人均壽命只有67歲。

德國首相奧托·馮·俾斯麥在1889年宣稱:「凡是因年邁、傷殘而不具勞動能力的人都有充分的理由獲得政府的照顧。」鑒於退休年齡和人均壽命僅差兩年,他當然敢輕易這麼說。要知道,盤尼西林可是40年後才出現的。

俾斯麥獨斷專行地將世界統一的退休年齡定在了65歲。這個數字除了與人的死亡年齡相差無幾外,根本是別無意義的。在隨後的幾年中,其他的發達國家紛紛效仿德國的做法,並沿用到了今天。

哈羅德·科寧是退休領域的專家。他在《退休中隱藏的目的與權力》這本書中按照年份以圖表的形式將超過退休年齡卻仍舊在工作的男性所佔的比例列了出來:

1880年-78%

1900年-65%

1920年-60%

1930年-58%

1940年-42%

1960年-31%

1980年-25%

2000年-16%

以下有關退休歷史的內容皆摘自他這本洞見獨到的著作:

首先,退休——尤其是強制性退休——被絕大部分美國人視為是一種負面現象。一些研究表明,在延遲退休的情形下,50%-60%超過65歲的人都會選擇繼續工作……「活動理論」認為,退休侵害了老年人以職業融入社會的需求……

二戰後,美國的老年人越來越淪為與社會脫節的一代。整個社會既不重視他們的存在,對他們的社會貢獻更是置若罔聞。相形之下,年輕人已不像從前那樣在父母家附近生活、安家或是工作。出於工作的需要,他們的流動性漸漸變大了起來,時常需要到其他的州或是在全國各地奔忙。與此同時,有了退休金和應得權利計劃作為保障,老年人在經濟上沒有了後顧之憂。而且,隨著醫學的進步和生活方式的改觀,他們的壽命延長了,身體健康也得到了改善。為此,老年人對子女和其他家庭成員的依賴性大大降低了。於是,作家馬克·弗裡德曼認為,眾多以休閒業為主的企業紛紛涉足這片「文化真空」,為老年人籌劃他們的「黃金年代」。

第一個吃螃蟹的人是康寧公司。當時是1951年,公司召開了一場圓桌會議,準備策劃一次全國性的營銷活動,以培養50歲以上者的休閑習慣。他們採取的具體策略是通過大肆渲染休閒的魅力,使每一位老年人都深感休閒是他們理應享受的權利。以退休金業務為主的保險公司則大力宣傳退休準備課程,鼓勵老年人脫離社會,將生活的重心放在消費和自我享受上。至此,退休的概念發生了轉變,象徵的是一段安寧、放鬆、快樂的時光,成了所有美國人在奮鬥了一生之後夢寐以求的一種回報……進而,勞動本身是有價值的觀念被打破了。新的理念宣稱,在工作中可以獲得滿足的心理和社會需求同樣可以通過其他的方式得到滿足。

1962年8月3日,《時代》雜誌的封面故事報道了美國的老齡化問題。老年人有閒有錢,但就是在社會上無處安身……這篇文章著重分析了德爾·韋布公司開發的太陽城以及與之類似的分佈在亞利桑那或者其他地方的休閒房產開發項目正在改變著美國人對退休的直觀印象,退休如今成了自我關注與快樂的代名詞……這一變化是令人震驚的。1951年,在享受社會保險的群體中,僅有3%的退休者會去追求休閒;到了1963年,有17%的退休者指出,休閒是他們選擇退休的首要原因;而到了1982年,為了休閒而選擇退休的人的比例竟高達近50%。

有利就有弊。除積極的影響外,追求休閒還導致許多老年人沉迷於自我,萌生了偏見,與年輕人產生了矛盾。更有甚者,感覺生活乏味無聊,覺得自己無論是對於社會還是對於其他的人都是個無用的人。

以下三點是需要我們牢記的:

退休是一個新的概念。20世紀以前,退休只存在於德國。退休是19世紀的產物。

退休是一個西方的概念。沖繩(琉球)和大部分發展中國家都不存在退休的問題。這些地方的老年人不是天天都打高爾夫。他們奉獻的對象是家庭與社會。

退休是一個毫無說服力的概念。退休所基於的是三個不成立的假設:我們喜歡無所事事而不喜歡創造;就算幾十年不掙錢,我們的生活照樣很殷實;就算別人幾十年不掙錢,我們手裡的錢照樣可以維持他們的生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