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重塑自我:如何成為一個很幸福的人 > 第六節 我們如何防止外界的批評影響我們的內心 >

第六節 我們如何防止外界的批評影響我們的內心

我們深知應該無視批評家的批評。

我們深知應該一切從我出發。

日本武術合氣道的創始人植芝盛平說過:「一旦心有不靜,褒貶對手的『強』與『弱』,便給了邪念以可乘之機。若一味爭強鬥狠、貶損他人,必將導致功力下降、一敗塗地。」

那麼,既然如此,我們為何還要聆聽別人的批評呢?又是什麼使我們這麼在乎外在的評判呢?我們為什麼會把等級排位、評判結果、外界輿論看得比我們的自我評價還要重呢?

其實,這裡存在一個根本問題。

一個潛在的問題。

這個問題人人都有,我也不例外,是我們爭強好勝的根源所在。

這個根本問題就是……缺乏自信。自我評判時,我們往往迷失在個人的思維中,理不清紛繁複雜的頭緒,所以,我們唯有相信我們的眼睛。

說到底,根本問題還是自信。

接下來,我們將在10頁之內迅速解決這個問題。

「每天上班,我都感覺自己像個失敗者。」

夕陽透過玻璃窗折射進來,昏暗的光線照映在皮質的座椅和漆面的桌子上。此時,我用懷疑的目光盯著這位哈佛商學院講授領導力課程的教授,而他閃著淚光的眼睛中則流露出詭異的微笑。

哈佛商學院的終身教授們都是以優異成績獲得本科、碩士和博士學位的,絕對堪稱是班級裡的佼佼者。

他們的薪水高達六位數,還不算正常教學之外以顧問和演講嘉賓身份賺取的額外收入。他們可是在哈佛任教啊!這份履歷不算寒磣了吧?

可這位哈佛教授為何還認為自己是失敗者呢?

「每天早晨,我走到辦公室門口的時候,都會清醒地意識到左手邊那間辦公室裡的教授是一位諾貝爾獎獲得者……,而我永遠也拿不到這個獎」,他繼續說道。「此外,我還同樣清醒地意識到右手邊那間辦公室裡的教授已經寫了12本書……,而我永遠也寫不了那麼多。我甚至連一本書都還沒有寫過。為此,我沒有一個早晨不是在自卑的痛苦中度過的。」

我兩眼望著他。看得出來,他是在強顏歡笑,千方百計地在自圓其說……可細想想,他的話卻不無道理。

畢竟,在他的世界裡,他所取得的一切成就都淹沒在了週遭的汪洋大海裡。學位、上百萬美元的銀行賬戶還有受人敬仰的職業根本不值得有什麼大驚小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