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變態心理學 > 6.2.5 預防自殺 >

6.2.5 預防自殺

因為自殺是最終行為,所以干預必須集中在預防上。事實上,自殺預防已經成為一個在其他心理疾病領域也廣泛使用的預防模型,預防研究已經考察了各種變量,從個人水平到社區水平。

1.危機干預

美國各地都設有自殺熱線,其員工都是受過危機干預培訓的。有自殺感覺的人可以即時打通這些熱線並獲得支持,以期其自殺企圖能夠得到干預。如果心理咨詢師判斷這位來電者正處於危險中,就會試圖將來電者的地址定位並即時提供幫助。因為熱線是匿名的,所以事實上它不可能在人口學水平上評估他們具體的效果。然而,即使熱線只是對來電者提供了轉診精神科的建議,它也是對自殺預防的有意義的一部分。

2.關注高危人群

自殺預防的一個途徑是把一些高危人群作為關注目標(Brent&Mann,2005)。父母如果患有心境障礙並試圖自殺,其孩子就屬於高危人群。對於那些孩子來說,早期對心境障礙、物質濫用和其他共病症狀的診斷和治療使得他們可以在早期與心理健康專家建立良好的聯繫並能夠在病情還未變得嚴重之前提供給這些父母和兒童一些方法用以處理所出現的症狀。

3.社會水平的預防

通過利用老師和同伴的支持,社會方法試圖將那些從社會和情感支持漂移的年輕人「重新聯繫」起來,以改善他們的學校和家庭功能(Eggert et al.,1995;Thompson&Eggert,1999;Thompson et al.,2000)。其他干預措施試圖消除可供自殺的條件,例如消除室內煤氣以及減少接觸槍的機會(Brent&Mann,2005)。降低自殺風險的有效策略是做持槍者的工作以使其變得安全,這比當有把槍在家裡的時候拿走槍並提供相應心理教育要有效得多。已有證據顯示決定自殺的人會輕易找到替代的方法(Marzuk et al.,1992)。我們不可能消除每一種危險(例如,橋樑和高樓),但是限制致命武器的使用至少可以使自殺延遲以增加接受自殺干預的可能。

4.預防自殺傳染

名人自殺的媒體描述會導致模仿自殺出現(Gould,1990)。對自殺細節無心的描述和將那些自殺者描述為一種悲傷的或殘缺的英雄或殉道者的形象,會引發認為自殺是解決生活問題的方法的病理學強迫觀念——尤其針對年輕人。此外,自殺群體、自殺約定以及網絡上教人如何自殺或支持群體鼓勵自殺都是十分恐怖的,也是那些思想脫離實際的年輕人的黑暗寫照。當一個年輕人自殺了,學校通常會立即採取行動,通過重大事件匯報(critical incident debriefing,CID)來進行干預,該手段是讓目擊創傷事件的人坐在一起談論有關該事件的內容和他們對此的反應。CID是一種具有爭議性的干預措施,使用不當可能危害性大於好處(Bootzin&Bailey,2005)。然而,當受過培訓的專業人員加入到學校機構中去參與管理CID,通過允許年輕人談論此事、尋求支持以及採取各種積極步驟走向親密(例如向自殺的死者說一聲再見等有形的方式)來引導他們表達出內心的恐懼和悲傷,CID不失為一個好方法。CID也能幫助辨別有自殺傾向的那些受創傷學生,允許學生去處理同伴的死,給自殺的痛苦和無意義提供一個準確而平衡的(而非美化的)理由(Macy et al.,2004;Meilman&Hall,2006)。

自殺熱線的員工是專業人士或受過訓練的志願者,為那些認為自殺是自己唯一選擇的人提供咨詢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