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變態心理學 > 6.1.7 抑鬱的發展性因素 >

6.1.7 抑鬱的發展性因素

患抑鬱症的高峰期在25~44歲,最常見發病年齡在32歲左右(Ebmeier et al.,2006;Judd et al.,1998;Moore&Bona,2001)。然而,各年齡段都有可能患上抑鬱症。以往數據顯示:兒童、青少年、患有慢性疾病的人以及老年人(尤其是患有疾病的老年人)抑鬱的患病率在增加(Moore&McLaughlin,2003;National Institute of Mental Health,2003)。

在美國,約有2.5%的兒童和8.3%的青少年報告患有抑鬱症(National Institute of Mental Health,2000)。因為年輕人可能缺乏用於描述抑鬱情緒必需的詞彙和洞察力,所以即便是診斷標準一樣,抑鬱的可觀察表現也會有所差異。警告信號包括非特定軀體不適,例如頭疼、肌肉酸痛、胃疼或疲勞、逃學或學習成績差、不可解釋的易怒、哭喊、厭煩、社會退縮、厭倦、酒精或物質濫用、憤怒或敵意、人際關係困難和魯莽(National Institute of Mental Health,2000)。如果不加治療,青少年抑鬱症患者可能會出現學業失敗、酒精或其他藥物濫用甚至自殺問題(U.S.Department of Health and Hu-man Services,2002)。

發展性因素也影響著抑鬱的性別比例。整個童年期,男孩和女孩患抑鬱症的比例基本持平。然而,從大約13歲開始,女孩患抑鬱症的人數開始上升,而男孩仍然保持不變或甚至下降(Cyranowski et al.,2000;Nolen-Hoeksema,2001;Parker&Brotchie,2004)。到青春期後期,男孩和女孩患抑鬱症的人數的比例約為1:2,此後該比例基本保持穩定不變。這種發展性性別差異至今並未得到清楚的解釋,可能生理、心理以及環境因素都有參與。這些因素可能包括:激素、在青春期有關身體變化的自我意識、勝任感差、社會經濟劣勢、受害、慢性生活應激源、低自尊和應激反應過大。對於女性來說,這些因素的所有或一部分可能會使其增加發病風險或維持其心境障礙(Nolen-Hoeksema,2001;Parker&Brotchie,2004)。

兒童與青少年和成人一樣會患抑鬱,但其症狀和表現可能會不同。

除了女性之外,高神經質(例如,有抑鬱、焦慮和情緒性反應的傾向)人群也易患上抑鬱症。高神經質的兒童更容易患嚴重抑鬱(和焦慮障礙)(Parker&Brotchie,2004)。根據生物-心理-社會模型(見第1章),影響女性大腦的激素(生物因素)可能更容易作用於高神經質人群(心理因素),因此增加他們對社會應激(社會因素)的脆弱性並更容易在青春期及之後體驗到抑鬱。對於兒童和青少年,抑鬱通常不被識別和治療(Wang et al.,2005)。這很糟糕,因為早發的抑鬱通常會持久、復發並一直持續到成年(Weissman et al.,1999)。

在發展譜系的另一端,超過60歲的老人約有10.6%會患上抑鬱症(Baldwin et al.,2002)(見第13章),約1.3%的老年人會患上惡劣心境(NCS-R)。我們已經瞭解了生命早期抑鬱的發作;隨著美國老齡化程度的增加,研究者將更多地研究生命晚期抑鬱的發作(Kessler et al.,2005;Klerman&Weissman,1989;見第13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