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變態心理學 > 5.2.3 解離性身份障礙 >

5.2.3 解離性身份障礙

1957年,根據同名紀實小說拍攝的同名電影《三面夏娃》(The Three Faces of Eve)在好萊塢發行。書和電影中的白面夏娃是已為人母的家庭主婦,接受催眠(作為心理治療的一部分)時,精神科醫生發現了她的另一種人格黑面夏娃。與白面夏娃完全相反,黑面夏娃外向、愛社交。後來,又出現了第三種人格簡。書和電影的許多地方都與事實不符。現實中的夏娃,克裡斯汀·科斯特納·西摩爾(Christine Costner Sizemore)能協調好她的各種人格。《三面夏娃》引發了多重人格障礙一說,現被稱作解離性身份障礙(dissociative identity disorder,DID)。另一個DID的例子是《西碧爾》(Sybil),該書於1976年出版,也被拍成了同名電影,講述了一位年輕婦女為知覺缺失和「神經崩潰」而求治的故事。治療中,精神科醫生發現西碧爾有16種不同的人格(也稱作交替人格)。醫師推測,這是遭受精神分裂症母親極度身體虐待和性虐待的結果,而絕大部分人認為這些虐待是一種折磨。克裡斯汀·科斯特納·西摩爾和西碧爾是兩個非常相似的DID例子。

一位臨床心理學研究生開展了一項關於神經性貪食的臨床研究(一種進食障礙;見第7章)。006號參與者是一位32歲的女性,有10年神經性貪食歷史。她有著充滿性虐待、身體虐待和被忽視的家庭史。她每天多次暴飲暴食,清除達10次之多。她還濫用瀉藥,同時酗酒和藥物濫用。她認為自己的病源於家庭虐待。她感到憤怒和痛苦,對未來非常悲觀。

後來,另一位參與者026號聯繫了這位研究生。這位志願者的電話號碼與另一位參與者相同,研究生猜測她倆是室友。026號進來的時候,研究者驚奇地看到,是006號走進了辦公室。奇怪的是,她沒有認出周圍的環境。她在來辦公室的路上迷路了,並表現得對研究者不認識。儘管研究者確信這就是006號,但這位女士的個人史和家族史完全不同。患者稱她患貪食症已有4年了,而且自小就體重超標。她回憶說自己的童年在父母的養育下還是相當幸福的。他們唯一的過錯就是總愛拿食物作為獎勵。她第一次貪食是在失戀後。她沒有厭食症史、藥物濫用史、酗酒或藥物濫用史,也沒有來自父母的身體虐待或性虐待史。

出於對這兩個陳述的好奇,研究者詢問026號是否曾參與過神經性貪食的研究。令人吃驚的是,她說她不僅沒有參與過,而且這也是第一次她告訴別人自己有貪食症。為了不遺漏她的所有背景材料,研究者詢問她是否有兄弟姐妹或是不是雙生子。026號說自己是獨生子女。進一步調查其醫療記錄和病史後,發現她是社區有名的解離性身份障礙患者,並且有好幾種交替人格。不用說,研究者並沒有把她包括進自己最終的研究樣本中。

大多數變態心理學學生都覺得DID這個令人著迷的話題有趣。在20世紀80年代和90年代早期,一些心理健康治療師開始和患者及媒體探討DID。有趣的現象出現了。隨著媒體關注的增加,報告說自己患DID的人也增加了。儘管治療師好像發現了一個接一個的案例,人們對該病的非常存在卻提出了質疑。圍繞DID的主要批評是:儘管許多人發表了對該病的描述性文章,但定量研究卻很少,實證研究就更少了(Kihlstrom,2001)。換句話說,DID作為診斷範疇的這一科學地位並未被很好確立,如DID是不是一種可靠的診斷尚不清楚。支持方認為,這種病的徵兆是間斷的,大多數人直至接受治療才認識到自己交替人格的存在(see Piper&Mersky,2004b)。因此,與其他因傷心或焦慮而求治的患者不同,這類患者的交替人格只有在治療過程中才被發現。

克裡斯汀·科斯特納·西摩爾,著名影片《三面夏娃》中「夏娃」的原型。

DID面臨的另一個挑戰是,這些用來描繪症狀的術語很難以可供研究的方式來定義。對交替人格或不同人格狀態並無清晰定義。而且,自從有關夏娃和西碧爾的研究發表後,交替人格的數量似乎也在倍增。一個描述性研究顯示(Putnam et al.,1986),在100個DID成人患者中平均有13.3種交替人格,範圍從1~60種不等。有些治療師說,患者的交替人格數不勝數。最常見的交替人格是12歲或更小的小孩。約一半交替人格的性別是尋求治療者的異性,大多數報告說交替人格首次出現在12歲前,儘管患者本人並未意識到其存在。

同樣,對於如何定義「控制個體行為」也同樣未達成一致意見。結果就是治療師各自使用各自的異質性定義。交替人格是如何實現對個體控制的?交替人格只是不得不與治療師簡單交談就能出現嗎?或者這種行為還要再複雜一些交替人格才出現?DID的支持者說,在不同的交替人格支配下,患者會從事「做作業、銷售非法藥品、在脫衣舞俱樂部跳舞、清潔浴缸」等各種不同的工作(Piper&Mersky,2004a,p.679)。顯然,這些問題沒有明確答案。下面幾節,我們將進一步研究DID的效度。然而,從心理科學的角度來說,當症狀並不持續存在或不能被獨立確認時,該病的信度和效度應遭質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