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安全感 > 第3節 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 >

第3節 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

心理學是理科,但不像物理、化學那樣科學。心理學中沒有定律、定理、公理、法則,只有理論、主張、學說、主義。如果一個理論能夠有30%的解釋量,那它就可以像弗洛伊德的理論一樣名垂不朽了。就算巴甫洛夫的經典條件反射也只對狗最有效,用貓做實驗效果就非常差。

——孫向東

我們都是一隻蝸牛,蝸牛感受到的不是世界本身,而是自己的殼。我們感覺到了這個殼,但誤以為它是世界。安全感來自一個無形的殼,世界本身是否安全,其實並不十分重要。

如果殼裂了或太薄,蝸牛就會感到不安,但它會把世界解釋為不安全的,心會選擇長出刺來,像一隻刺蝟,在受到假想的傷害之前先刺傷別人,或者就像豎起了一個「切勿靠近」的警示牌。野獸也是這樣,它受傷後,會感到不安全,「仇恨範圍」就會擴大,在他人靠近之前先把牙齒準備好,或者四處出擊到處咬人。一隻受傷的野獸,甚至會傷害和攻擊過來送食物的配偶,因為它覺得什麼都不安全。

安全感都是自己的問題,一般是因為自己有傷,殼裂了或太薄。如果把人比作蝸牛,把安全感比作蝸牛殼,會讓人聯想到閉塞、抗拒、心中的囚籠,那我們就換個比喻,我們可以把安全感比作地球的大氣層。月亮沒有大氣層,所以撞上去的隕石把月球表面撞得坑坑窪窪的,但是地球不一樣,隕石會和大氣層發生摩擦,燃燒、變成氣體,即使有一些較大的隕石沒有燒光,也會變成一小塊石頭,在地上只能砸出一個小坑。人的安全感,就是地球的這層氣牆。

安全感到底是什麼?其實我們給不出一個確定的定義,每個人都有自己不同的定義,自己的定義比任何科學意義上的定義都更加準確。每個人都是一個獨一無二的個體,你的柔軟、你的堅強、你的悲傷,都是獨一無二的,不是哪個大師的哪個定義能夠完全貼合的。

關於「氣牆」的建立,會有某些比較穩定的規律,人們在歷經變化後仍能保持對它們的特殊認同。但是對這種規律的一勞永逸的探索,又不像列維-施特勞斯想確立人類心靈的基本文法規則時一樣,實際上這種嘗試常歸於失敗。

心理學是門落後的科學,經驗永遠都走在理論之前,所幸的是,新的經驗總能催生新的理論。一代代的心理流派都從自己的角度進行解釋,適用人群不同,所以我們要把主要的理論都瀏覽一遍,這樣才能找到那個或那些比較適合自己的。

我們將淺嘗醫學心理學(把人當化學物質和細胞組織看)、行為主義心理學(把人當動物看)、精神分析理論(把人當小孩看)、認知主義(把人當獨立的理性人看)、人本主義(把人當感性人看)、格式塔心理學(把人當一個有機結構看)、社會心理學(把人放進社會環境中看)等不同角度。其中,人本主義和個人成長史(精神分析)角度討論安全感比較多,所以也是本書的重點。中國研究安全感比較多的是叢中和安莉娟12,認為安全感指對可能出現的對身心的危險的預感以及個體在應對處置時的有力或無力感,主要表現為「確定控制感」(基礎安全感)和「人際安全感」兩個因子。

值得注意的是,不同的觀點可能交織,也可能不搭調。比如精神分析強調「發洩」的功能,認為力比多洩能是至關重要的,但認知主義則反對「發洩」,認為那是不健康的,應當禁止。而在「可以發洩」和「不准發洩」之間還有一種森田療法,它認為發洩和不發洩都是錯的,「順應自然,為所當為」就好了,也就是讓皮球自己跳,跳夠了自然就停了,你越理它,它就越來勁。

有一些心理學家的風格可能是這樣的:大腦的邊緣系統內部存在著獎賞回路,它是情感、內驅力、衝動和下意識決策的中樞,多巴胺能激活此回路從而驅使我們採取行動。安全感缺失就是多巴胺受體不活躍,體內的皮質類固醇13增多,尿液中白蛋白指標不正常,植物神經紊亂導致身體感受異常,或者心跳、血壓、脈搏等異常了。問:為什麼印度的甘地總那麼心平氣和,領導了「非暴力不合作」運動?他們不會告訴你他有高尚的人格和情操,而是告訴你他愛喝一種叫作Sarpaganda 14的印度飲品,就像我們喝茶一樣,利血平就是從中提取出來的,用以治療躁狂症,讓人心情平靜。這是醫學心理學的風格和角度。它可以說是最科學的。代表人物是阿爾維德·卡爾森。

第二種心理學家會說:人不是只有化學和組織層面的東西,人是有理智的動物。大腦加工信息的過程,就像計算機處理數據一樣。人有責任也有能力設定自己的人生程序,個體的安全感取決於自己的選擇。這是認知主義心理學,是一個最簡單、粗暴、表面的角度。代表人物是艾利斯。

第三種心理學家會說:人怎麼想其實並不重要,怎麼行動才是關鍵。有時人的行為和意識是脫節的,意識看不見摸不著所以是不重要的,心理學只應該研究行為和條件反射。這一派叫作行為主義。代表人物是巴甫洛夫、華生、斯金納。

第四種心理學家會認為:行為和意識都太膚淺了,最重要的是人的主觀體驗。你想什麼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的感覺。安全感是人格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成長的核心內容,是僅次於生理需要的地基。當有人無條件關注你、接納你、尊重你,慢慢地你就有安全感了。這一派叫人本主義,代表人物是馬斯洛和羅傑斯,而哈羅是馬斯洛的老師。

精神分析會這麼說:當下的主觀體驗,那都是症狀,都是表面的東西,病因從不會被輕易感知。精神分析並不解決時間和空間的距離可以起作用的問題,它認為能自己覺知到的,那都不是潛意識,那些無論如何都想不起來的東西才是安全感的基礎。人是由本能和早期環境設定的,如果前邊的地基沒打好,那就需要把房子拆了重新蓋一遍。成功的關鍵在於發掘不安全情緒的早期根源,找人陪著你再次走完成長的路程,重新生養(re-parent)你一次。代表人物是弗洛伊德、埃裡克森、霍妮、弗洛姆。

對人生早期的緬懷,是全人類共有的現象,但從來沒有誰像精神分析學派一樣,把人追溯到吃奶的時候,甚至子宮裡頭。精神分析講安全感,不是泛泛地羅列幾十項不安全感的根源然後提出老生常談的補救方法,而是近乎千刀萬剮式地切割,把人格系統打開,進行擾動和攪動。但是當精神分析奏效的時候,面臨的是自己血淋淋再次被揭開的疤,潛意識中一般總會有直接的衝突,抗拒任何改變。所以神經症患者都有否認病因的傾向,會刻意避免正視問題。弗洛伊德稱其為「阻抗」:人的內心其實是抗拒的,所有擋住我們的都是好事,都是絕佳、動人動魄的理由。15當內在的囚籠被當作安全感的保護罩,阻抗會尤其嚴重,因為蝸牛沒了殼會死。

格式塔心理學把人當作一個整體來看,認為人是一個有機結構,充足的安全感就是這個結構很穩定,沒有失衡,能量分佈沒出問題。如果要讓安全感回歸,就自我統一、自我整合就行了。代表人物為苛勒,但精神分析派的榮格也是這個觀點。

社會心理學會說:人都有融入別人中間、與他人建立關係的需要。人不是一個獨立的個體,而是社會性動物,安全感來自穩定的社會情感,又是所有社會情感建立的基礎。要獲得這種可以以不變應萬變的力量源泉,需要到人群中去。代表人物是班杜拉,以及所有主張團體治療的心理學家。

當然,我也會提出一些自己的觀點,比如安全感的反面是焦慮(對未來不可控的危險產生的負面情緒)、抑鬱(自責傾向、絕望感)和敵意(責他傾向);安全感的載體是重要他人,要恢復安全感就要找到新的重要他人,和他們建立連接,建立連接就是動情,無論親情、愛情還是友情;安全感的投放部位是背部,最直接的療愈方式是背後的擁抱、短期的非單獨遠行……

你是獨一無二的,所以絕對無法接受所有的角度。有一些角度,你可能會無動於衷,就像有人送我一罐法國辣醬,很高級,很貴,但是沖牛奶的時候我就絕對不會用。但我覺得這麼多角度中,總會有那麼一個或兩個,讓你覺得一見鍾情的,撓動你心臟的神經末梢。也許本書的最大價值不是從根本上解決問題,而是讓你把每個雞蛋都咬一小口,確定自己最喜歡的角度,從而深入地瞭解科學心理學的各種理論和方法,開啟並完成自我療愈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