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少有人走的路1:心智成熟的旅程 > 再談自我界限 >

再談自我界限

墜入情網雖然只是一種幻覺,但卻可以騙過大部分世人,使人神魂顛倒。其中的原因是什麼呢?這是因為墜入情網的感覺,跟真正的愛極為相似。

由於真正的愛是一種擴展自我的體驗,所以,它與自我界限密切相關。在愛的過程中,我們感覺自己的靈魂無限延伸,奔向心愛的對象。我們渴望給對方滋養,希望對方能夠成長。被自我界限之外的對象吸引,促使我們產生衝動,想把激情乃至生命獻給對方,心理學家把這種狀態稱之為「精神貫注」。我們貫注的對象,就是我們所愛的人或事物。傾心於自我界限以外的某個對象,就會使之佔據我們的心靈。例如,一個喜愛園藝的人,他會把自己的精力投入到花園之中。為了照顧好花園,他週末早晨也不肯休息,很早就起床去為花園施肥、松土。園藝就是他的一切,為此,他甚至寧願放棄外出旅行,寧可忽視妻子。他在對園藝全神貫注的過程中,學會了不少東西:他清楚土壤、肥料、根系和嫁接的所有知識。對自己的花園更是瞭若指掌:知道花園的過去、現在和未來,能夠說出每一株花草的特性,熟悉花園的地形和優缺點。與此同時,他部分的人格、經驗和智慧,也與園藝這件事融為了一體。他從對園藝的關注和愛中,不僅獲得了無窮的滿足感,也極大地擴展了他的自我界限。

對於某種事物長期的愛,使我們生活在了精神貫注的境界裡,於是,我們的自我界限便開始延伸,延伸到一定程度後,自我界限就會淡化,而這時,我們的心智便獲得了成熟。隨著愛的進展,自我與世界的區別越來越模糊,最終讓我們與世界融為一體。在這種方式下,我們的自我界限延伸得越久,愛得就越深;愛得越深,自我與世界的區別就越淡;我們越認同世界,墜入情網那種自我界限崩潰所產生的狂喜就越容易出現。但這一次,我們是與所愛的對象真正結合在了一起,它也許並不像墜入情網時那樣,擁有狂熱的激情,但這種狀態更加穩定和持久,也使我們更為滿足。心理學家亞伯拉罕·邁斯勞所說的「高原體驗」與戀愛的「高峰體驗」不是一回事,前者具有的高度,既不容易突然顯露出來,也不會一下子消失,你可以長久地停留在上面,不會輕易摔落下來。

性和愛雖然可能同時發生,卻不是同一回事。在特定情形下,性跟自我界限的崩潰有著某種關聯,它可以讓人產生狂喜。性的高潮讓自我界限剎那間崩潰,使我們可能變得極度忘情,甚至會在妓女面前狂呼「我愛你」或「上帝啊」。但狂喜過後,自我界限就會恢復原狀,我們也重新恢復了理智,對對方再也提不起精神來,甚至連起碼的喜歡也談不上。在性高潮的剎那間,我們忘了自己是誰,只感覺靈魂出竅,迷離在了時空之中。但這樣的感覺只能持續短暫的時間,甚至只有短短一秒鐘。

真正的愛帶來的喜悅,延續的時間更為長久,可以使我們和宇宙融為一體,我們把這種情形稱之為「人性和神性的結合,也就是天人合一」。在神秘主義者看來,宇宙原本渾然一體,我們通常所說的恆星、行星、房屋、樹、鳥、自我,都不是獨立的個體,而是宇宙的有機組成部分。一般人把眼前的事物都看成是孤立的個體,這只是一種幻覺,印度教徒和佛教徒將此現象稱為「空」。和其他神秘主義者一樣,這些教徒們相信放棄自我界限,才能認知真正的現實;把自己孤立起來,感覺自己是宇宙中獨立的個體,就不可能體驗到宇宙的和諧統一。不過,也有一些印度教徒和佛教徒走向了極端,他們認為尚未發展出自我界限的幼兒,比成年人更能感覺到世界的真實狀態。有的人甚至認為,回歸到幼兒時代,才能體驗到真實的統一感。這一論調,對於不願面對痛苦、不想承擔責任的青少年來說,可能具有很大的吸引力。他們會認為:「我不必承擔得太多。別人的要求我可以置之不理。只要停留在青少年時代,拒絕成長為成年人,就可以享受到超凡入聖的感覺。」遺憾的是,他們非但不能因此成為聖人,反而容易患上精神分裂症。

好在大多數佛教人士都相信,我們必須先擁有或完成某些目標之後,才有資格談「放棄」。嬰兒在還沒有形成自我界限之前,也就談不上自我界限的消失,嬰兒也許比父母更接近真實的狀態,但沒有父母的關心和照顧,他們就無法生存,也無法恰當地表達智慧和見解。只有經過成年人的階段,經過磨煉和修行,他們才有可能達到至高境界,體驗到超凡的感覺。有的人認為,借助生理的性高潮或服用迷幻類藥物,也可以達到涅槃之境,但實際上,那種境界絕非涅槃之境。想達到涅槃和永生的境界,獲得神性的啟發,我們就必須要體驗真正的愛,並且要為此付出艱苦的努力。

在這一意義上,戀愛或性卻有可能成為真愛的開始,因為戀愛和性愛造成的自我界限的暫時消失,可以使我們對對方做出承諾,而在履行承諾的過程中,真正的愛便可能產生。由於我們提前品嚐到了自我界限消失後的滋味——即幻想中神秘的愛的感覺,所以在激情過後,我們仍醉心於那種美好的感覺,這種感覺會成為一個誘因,引發我們去追求真愛。墜入情網本身並不是愛,但它卻是愛的神秘架構中最重要的一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