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少有人走的路1:心智成熟的旅程 > 墜入情網 >

墜入情網

長期以來,人們對「愛」存在著各種荒謬的認識。最常見的誤解,就是把男女戀愛,尤其是把「墜入情網」當成是愛,或者認為它至少是愛的一種表現。墜入情網的人,常常激情洋溢地表白:「我愛他(她)!」但其實,這只是一種主觀的慾望而已。首先,墜入情網,通常會產生與性有關的慾望。眾所周知,不管我們多麼愛自己的孩子,都不可能與他們墜入情網。許多人都有關係密切的同性朋友,但除非有同性戀傾向,否則,決不會與其墜入情網。人們之所以墜入情網,是因為他們在意識和潛意識裡有一種性的衝動。其次,墜入情網的「愛」不會持續太久,不管愛的對象是誰,早晚我們都會從情網的羈絆中爬出來。誠然,這不意味著我們不再愛對方,不再愛那個與我們墜入情網的人,但令人頭暈目眩的戀情,終歸有一天會徹底消失。這就如同美好的蜜月,遲早要歸於結束,鮮艷的花朵,勢必要枯萎凋零。

要瞭解戀愛這種現象的本質,我們就必須先來瞭解心理學上所謂的「自我界限」。不妨以嬰兒的成長為例。嬰兒出生最初七個月裡,還無法分辨自我和外部世界之間的界限。當他揮舞自己的小胳膊小腿的時候,感覺整個世界都跟著他在一起移動;當他感覺飢腸轆轆的時候,以為整個世界都在與他一塊兒挨餓;當他看見母親身體運動的時候,以為自己也跟著母親在一同運動;甚至當母親哼唱起搖籃曲的時候,他會以為那是他自己的聲音。在新生嬰兒的感覺裡,在一切移動和固定的事物之間,在他和周圍的人群之間,在單個個體和整個世界之間,並沒有什麼界限和差別。

隨著嬰兒慢慢成長,認識和經驗不斷增加,他會逐漸發現自己和世界並不是一回事:他感到飢餓時,母親未必會立刻過來餵養他;他想玩耍時,母親未必會願意跟他一起玩耍。他的意願和母親的行為,是截然不同的兩回事。在這種情況下,嬰兒的自我意識就開始出現了。這種自我意識能否健康發展,通常取決於嬰兒同母親的關係是否融洽。如果失去了母親的愛,或者母親患有嚴重的性格缺陷,那麼,嬰兒和母親的關係就會受到干擾,等到嬰兒長成兒童直至成年人之後,其自我意識就會出現障礙。

當嬰兒意識到他的願望是他自己的,而不是周圍世界的願望時,他就開始在自己和世界之間做出區分。比如,當他有活動的意願時,只看到自己的胳膊在晃動,兒童床和天花板並沒有隨著他一起活動,於是嬰兒知道,他的胳膊和他的意願是緊密相連的,因此胳膊是他的「財產」,而不是別的東西,更不是別人的胳膊。嬰兒在出生的第一年會明白一些基本的常識:我們是誰,我們不是誰;我們是什麼,我們不是什麼。出生一年後,他們就清楚地知道:這是我的胳膊、我的腳、我的頭、我的舌頭、我的眼睛,甚至我的視角、我的聲音、我的想法、我的肚子疼、我的感覺……此時,他們能區分出自己和外在世界更多的不同,能夠認識到自己身材的大小、體能的局限性,這樣的認知就是所謂的「自我界限」。

自我界限的認識和發展,會持續到青春期乃至成年以後。孩子到了兩三歲左右,才能認識到自己的能力有限。在此之前,儘管他知道自己無法讓母親完全按照自己的願望行事,但他仍然會把自己的願望和想法,同母親的行動混為一談。兩三歲大的孩子,往往是家裡的「小霸王」,稍不順心就會大發雷霆,甚至鬧得天翻地覆。到了三歲以後,雖然孩子的態度有所收斂,雖然他們對自己能力的局限性有了更深刻的認識,但腦海裡還是會幻想著如何隨心所欲。這樣的心態只有再過幾年,在他經受到更多的打擊以後,才能夠逐漸消失。在此之前,他會幻想自己無所不能。所以,這時,強大的超人和太空飛俠之類的故事,總是最受他們的歡迎。而對於進入青春期的少年而言,超人和飛俠已不再能滿足他們的情感需要了。這時的他們更為真切地感受到,自己的身體和能力有著多麼大的局限性!他們也隱約意識到,個體只有融入社會才能更好地生存。他們渴望突破自身的局限,卻又受到自我界限的限制,這通常使他們產生無助的痛苦。

永遠活在自我界限中,只會給人帶來孤獨。有的人把自我界限當成是一把保護傘,比如那些性格孤僻的人,因其童年生活都很不快樂,甚至遭到過不同程度的傷害,所以對於他們而言,外面的世界充滿險惡,孤獨和寂寞反倒能夠給他們帶來安全感。但是,我們中的大部分人還是渴望擺脫孤獨,衝出自我界限的牢籠。墜入情網,意味著自我界限的某一部分突然崩潰,使我們的「自我」與別人的「自我」合而為一。我們突然衝出自我界限的牢籠,情感就像決堤的洪流,聲勢浩大地湧向所愛的人,於是寂寞消失了,代之以難以言喻的狂喜之感:我們跟愛人結合在了一起!

在某種意義上,墜入情網是情感和心靈的一種退化。與心愛的人結合在一起,跟童年時與父母相伴的記憶彼此呼應,讓我們彷彿又體驗到幼年時無所不能的快感,又感覺到自己強大有力,似乎沒有什麼能阻止我們實現願望。我們感覺愛無比強大,能夠征服一切,前途無限光明。但我們沒有意識到,這樣的感覺是虛幻的,常常與現實脫節。這種感覺就像一個兩歲大的幼兒,自認為能稱霸世界一樣不可理喻。

殘酷的現實,遲早會擊潰兩歲孩子的幻想,同樣也會擊潰我們的愛情之夢。日常的瑣事和難題,會使我們產生各種各樣的矛盾和衝突:男人渴望性愛,女人卻因心情不好而予以拒絕;女人想要看電影,男人卻想留在家裡看電視;男人想把錢存進銀行,女人卻想拿來買洗碗機;女人想談談自己的工作,男人卻想談談他的工作。雙方都驚訝而痛苦地意識到,自己其實並沒有跟對方融為一體,彼此的慾望、愛好和想法都相去甚遠,局面好像難以改變,差距好像無法縮短。於是,兩人各自的自我界限重新合攏,又恢復成為兩個不同的個體。幻覺破滅,就可能面臨勞燕分飛的局面。毋容置疑,若想避免這種情形,兩人就必須面對現實,學會真正的相知和相愛。

我為什麼要用「真正」兩個字呢?我想強調的是,墜入情網並不是真正的愛,只不過是愛的一種幻覺而已。情侶只有在脫離情網之後,才能夠真正相愛。真愛的基礎不是戀愛,甚至沒有戀愛的感覺,也無須以之為基礎。我在本章開頭給愛下了定義,根據定義可以確知,墜入情網算不上真正的愛,原因如下:

墜入情網不是出於主觀意願,不是有計劃、有意識的選擇。很多時候,不管懷有怎樣的期待,沒有機遇和緣分,就永遠無法體會到戀愛的感覺,愛的情網,也不會為你張開;而有時候,它卻有可能成為不速之客,不請自來。你完全可能愛上某個與你毫不相稱的人,甚至因此而不願承認對方身上的缺點,並對他(她)產生深深的依戀。與此同時,另一個各方面都很出色的人,值得你全身心去愛,但你卻始終不能跟他/她墜入情網。成年人有時會以理性和原則作為約束,控制自己不顧一切的狂熱行為——比如,心理醫生可能對患者產生戀情,患者也可能不自覺地把情感寄托在醫生身上,但是基於對患者的責任以及自己的身份,醫生必須在情感和行為上有所約束,維持自我界限的完整性,不能不負責任地把患者當成戀愛對象。為此,他們甚至要忍受難以想像的痛苦,這是理性和感性較量的必然結果。另外,不管自我約束如何嚴格,你只能控制戀愛的進程,卻無法創造出戀愛的感受。換言之,當戀愛的激情到來時,你可以憑借願望和意志力來控制戀愛的激情,卻不能憑空創造出激情。

墜入情網並不是自我界限的擴展,而是自我界限部分地暫時性地崩潰。擴展自我界限需要付出足夠的努力,墜入情網卻無須努力。當最初的激情褪去時,自我界限必然恢復原狀,留下的只有失落和幻滅,心靈絕不會因此成長。只有真正的愛,才能讓自我界限得到擴展,讓心靈得到成長和完善,而且不再恢復原狀,這是墜入情網無法實現的結果。

墜入情網唯一的作用是消除寂寞,而不是有目的地促進心靈的成長。即使經過婚姻,使這一功用延長,也無助於心智的成熟。一旦墜入情網,我們便會以為自己生活在了幸福的巔峰,以為人生無與倫比,達到了登峰造極的境界。在我們眼中,對方近乎十全十美,雖然有缺點和毛病,那也算不上什麼,甚至只會提升其價值,增加對方在我們眼中的魅力。在這種時候,我們會覺得心智成熟與否並不重要,重要的是當前的滿足感。我們忘記了一個事實:我們和愛人的心智其實都還不完善,需要更多的滋養。

墜入情網既然不是真正的愛,那麼它的本質究竟是什麼呢?僅僅是自我界限暫時的崩潰嗎?在我看來,它與人的性慾(性的需求和原動力)有關。墜入情網,是人類內在的性需求與外在刺激發生作用時,所產生出的典型的生理和心理反應,其意義在於增加人類的生殖機會,促進物種繁衍和生存。或者說,墜入情網是人類原始基因對於人類理性的征服,使我們心甘情願地落入婚姻的「陷阱」。倘非原始基因在起作用,不知有多少戀人或者配偶(包括幸福的人和不幸福的人)在步入婚姻殿堂之前,就會因想到婚後要面對的現實,而感到張皇失措,只想落荒而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