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少有人走的路2:勇敢地面對謊言 > 壓制別人,就是邪惡 >

壓制別人,就是邪惡

謊言的背後隱藏著邪惡,而邪惡攻擊的目標常常是孩子。因為孩子既是社會中最弱勢、最容易受傷的群體,又是完全沒有自主權的生命體——父母對於他們享有絕對的專制與權威,近似於主人支配奴隸。雖然因為很多孩子並不成熟,甚至對父母非常依賴,所以父母不得不具備更高的權力。但事實上,父母所握有的權力與其他的權力,在本質上並沒有什麼不同,因此父母們也可能會出現惡意地濫用權力的情況。另外,父母與孩子之間還存在著天生的強制性的親子關係。主僕關係不和睦時,主人大可將奴隸賣掉。但不同的是,就像孩子不會離開父母一樣,父母也很難離開孩子,或是擺脫孩子帶來的壓力。

殺戮是惡,因為它把鮮活的生命變成了屍體。同樣,壓制別人的生命力和創造力,限制別人思想自由,阻礙別人心靈成長,一味地控制別人、操縱別人,試圖把別人變成行屍走肉,更是一種普遍存在的惡。從廣義的角度來看,這些心理和行為都具有「戀屍癖」的傾向,都喜歡把「活」的東西變成「死」的東西,把充滿生機的東西變成死氣沉沉的東西。從魯克的案例中,我們可以看出,魯克的父母一方面用謊言逃避罪惡感,一方面又不擇手段壓制魯克,不讓魯克上寄宿學校,不讓他去紐約參加智障兒童研討會,總之,凡是魯克高興的事情,他們都極力反對,不允許魯克有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實際上,他們這樣做的目的,就是試圖用手中的權力把魯克變成一具行屍走肉。

對於正在成長中的孩子來說,父母最應該給予的是愛。愛的目的,是要幫助孩子確立獨立的人格,而不是讓他的人格依附於父母;是要讓孩子勇敢地去追逐自己的夢想,而不是讓孩子替父母圓夢;是要讓孩子自己去體驗生活,而不是要父母替孩子生活。真正愛孩子的父母都明白,愛孩子,就要尊重孩子,尊重他們的意願和感受,尊重他們有做決定的權力;愛的最終目標,不是要成為孩子生活的中心,而是要從孩子生命的重心中逐漸抽離出來,讓孩子去走自己的路。這樣的愛不僅能促進孩子的心靈成長,同樣也能促進父母的心靈成長。但遺憾的是,需要真愛的孩子,往往得到的卻是惡。很多「惡性自戀」的父母,他們不尊重孩子的感受和想法,一味壓制孩子,使孩子無法形成完整的自我界限和獨立的人格。對於這些父母,詩人紀伯倫這樣批評道——

你的孩子,其實不是你的孩子。

他們是生命對於自身渴望而誕生的孩子。

他們借助你來到這世界,卻非因你而來,

他們在你身旁,卻並不屬於你。

你可以給予他們的是你的愛,卻不是你的想法,

因為他們有自己的思想。

你可以庇護的是他們的身體,卻不是他們的靈魂,

因為他們的靈魂屬於明天,屬於你做夢也無法到達的明天,

你可以拼盡全力,變得像他們一樣,

卻不要讓他們變得和你一樣,

因為生命不會後退,也不在過去停留。

你是弓,兒女是從你那裡射出的箭。

弓箭手望著未來之路上的箭靶,

他用盡力氣將你拉開,使他的箭射得又快又遠。

懷著快樂的心情,在弓箭手的手中彎曲吧,

因為他愛一路飛翔的箭,也愛無比穩定的弓。

不管父母口口聲聲說自己多麼愛孩子,只要他們不接受孩子的獨立性,壓制孩子的思想和情感,這都不是愛,而是惡。受到壓制的孩子會像比利和魯克一樣,把憤怒壓抑在心中,其結果不是偷竊,就是抑鬱。所以,壓制別人,就是邪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