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我知道你不知道的自己在想什麼 > 搶鹽!以防萬一 >

搶鹽!以防萬一

By Zplzpl

經驗說:萬一呢?萬一呢?萬一呢?
實驗說:小概率事件一般是不會發生的。

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所以我們明明知道「食鹽防輻射」不靠譜,依然會去買鹽。明明知道中彩票概率很低,保險很難用得上,但我們仍會去買?為什麼呢?因為小概率事件在我們心中的概率要比客觀數字高得多。

日本於2011年3月11日發生地震以來,果殼網就進入了應急狀態,時刻準備應對漫「網」飛舞的各種謠言,打好這場謠言攻堅戰。這不,說謠言謠言到,轟轟烈烈地,貨架上的鹽被一搶而空。

面對這無「鹽」的結局,果殼網的編輯們面面相覷,無「鹽」以對——敢情我們科普都白做了?

但實際上,並不是果殼網的科普文寫得不夠給力,而是科學的理性思維和危機狀態下人們的直覺思維實在不屬同一個頻段。

被放大的小概率

世界上沒有什麼事情是絕對安全的,但人們的生活卻要繼續。只有相信「吃飯噎死」、「喝水嗆死」、「夢中猝死」、「出門被車撞死」這樣的小概率事件不會發生,我們才能安安心心地吃飯喝水睡覺出門。

通常我們可以理智地認為「小概率事件」不會發生,然而在某些情境下,人們卻願意高估「小概率事件」發生的可能性。

讓我們先來做一個小測驗吧!

問題1:在選項A和選項B中進行選擇:

A.千分之一的概率贏得5000元

B.肯定會獲得5元

問題2:在選項C和選項D中進行選擇:

C.千分之一的概率損失5000元

D.肯定會損失5元

這兩個問題取自卡尼曼和特維爾斯基(1979)的研究。如果你跟大多數人一樣,就會發現你在這兩個情境中具有不同的風險偏好程度。在收益情境中(問題1),大多數人願意承擔風險,選擇「千分之一的概率贏得5000元」(就像買彩票);而在損失情境中(問題2),人們卻傾向於風險規避,選擇「肯定會損失5元」(類似於買保險)。

卡尼曼和特維爾斯基認為,之所以會出現這種情況,是因為人們心中的主觀概率和客觀概率並不完全一致,常傾向於高估小概率事件在自己身上發生的可能性,這也被稱為「可能性效應」(possibility effect),又譯「概率效應」。

在日常生活中,人們並不會對事件發生的概率有一個明確的估計,而是將事情發生的可能性簡化成了三種情況,即「不可能事件」、「可能性事件」和「確定性事件」。小概率事件儘管發生的概率極低,卻仍屬於可能性事件的範疇,一個概率為5%的可能性事件與概率為0%的不可能事件在人們心中的主觀概率可絕對不止相差5%。

更何況,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很少能得到一類事件發生的確切的數字概率,這就使得可能性效應更加明顯。謠言總是以「誇大其辭、言之鑿鑿、不斷重複、絕對不以說理的方式證明任何事情」的形式出現(這些形式被法國著名社會心理學家勒龐認為是「說服群眾的不二法寶」),在人們心中埋下了一顆「可能性事件」的種子。

從科學角度出發的闢謠卻只能告訴大家「一般而言」和「大多數情況下」的結論,或是「保守」地告訴大家,日本核輻射洩漏會影響到中國民眾的可能性「很低」、「非常低」、「極其低」,卻不知人們早在心裡偷偷地將那「低概率」抬高了一點。所以,即使是為了謠言中那「萬分之一」的可能性,人們也還是會提心吊膽,惴惴不安,那麼,去買幾包鹽來安慰一下自己又怎麼樣呢?

但求無怨無悔

後悔理論(regret theory)則從結果的情感性效應角度解釋了「可能性效應」。後悔理論認為結果差異越大,我們就能越容易設想出那種後悔的情緒。因此,在衡量選擇的優劣性時,人們可能會依據對不同決策帶來的假想性後果進行比較。

先來看一個簡單的例子,對於下雨天是否帶傘這一決策而言,最大的差異發生在下雨的時候。若我們帶了傘,就會欣喜,而如果沒有帶傘,就會後悔。而若是沒有下雨,結果之間的差異則會小一些,最差也不過是帶了傘沒有用上而已。因此,若是考慮到情感的因素,我們會更傾向於帶傘。

同樣的道理,在問題1中,結果的最大差異出現在小概率事件發生時,若我們選擇了A,我們就得到了5000元,但如果選擇了B,就會非常後悔。若是小概率事件沒有發生,選項A與選項B之間也只相差5元。為了避免後悔,人們就會更傾向於選A。而在問題2中,若是小概率事件發生,選擇C則會感覺非常後悔,會因此而損失5000元,所以我們會更傾向於選D。

搶鹽行為也一樣。對於那些相信了食鹽可以減輕輻射危害,並且高估了輻射危機發生概率的人而言,他們很容易就能設想出,萬一核輻射危機真的到來時,自己若是沒有買鹽將會多麼後悔。而若是核輻射危機沒有到來,搶購食鹽也並不需要花費太大的成本。所以,為了避免自己到時候可能後悔,聽信了謠言的人們就會更傾向於搶購食鹽。

實際上,當科學雄赳赳氣昂昂向前大步邁進時,心理學並不想澆上一盆「人性弱點」的冷水。人們說,每條謠言都有聽眾。但事實也可以換一種說法,沒有聽眾的「謠言」,就不能稱其為謠言。

我們希望,在將來的某一天,每一條科學知識也都有它的聽眾。在此次大地震中,日本人表現出來的素質和教養令全世界人民刮目相看,這其中科學知識的普及功不可沒。謠言止於智者,知識就是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