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象與騎像人:幸福的假設 > 第7章 心理的成長 >

第7章 心理的成長

●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孟子·告子下》

●只要不被逆境打倒,我們就會更堅強。

——尼采

許多傳統文化都有「命運」、「命中注定」或「神明預知命運」等這類的觀念。在印度民間有一種說法:每個孩子出生那天,神明都會把這個孩子的命運寫在他的額頭上。假定你的孩子出生那天你得到了兩樣禮物:一副能讓你預知自己孩子一生的眼鏡,以及一支能讓你改寫孩子一生命運的筆(假定這兩樣禮物是神明給的,而且神明允許你愛怎麼用就怎麼用),你會怎麼做?孩子的命運是這樣記載的:

9歲:最要好的朋友死於癌症。

18歲:以最優異的成績高中畢業。

20歲:酒醉駕車發生車禍,導致左腿截肢。

24歲:父親或母親離世。

29歲:結婚。

32歲:出版一本非常成功的小說。

33歲:離婚

……

看到自己的孩子一輩子要這麼吃苦受難,當父母的簡直是心如刀割!有誰能抗拒心中的衝動,把孩子未來要承受的這些創傷、自作自受的痛苦完全一筆劃掉?

且慢,你的好意可能反而會讓事情越弄越糟。如果就像尼采所言,「那些殺不死我的,必使我更強大」,那麼把孩子未來要遇到的人生逆境完全抹掉,其實只會讓孩子變成軟弱不堪、毫無能力的人。本章就是要來討論以下這個「逆境假設」:人只有遭遇逆境、碰到挫敗,甚至身心受創,才能把個人的力量、潛力整個發揮出來。

尼采這句名言並非金科玉律,而且至少也不是古今中外皆可適用。許多曾經親身面對生命威脅,或親眼目睹他人慘遭暴力致死的人,後來便出現「創傷後應激障礙」(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有的出現創傷後應激障礙的人,其個性和行為會在一段時間內有所改變,有的則是從此變了一個人:以後只要一遇到逆境,整個人不是驚惶失措,就是馬上精神崩潰。就算我們只是從象徵性的角度來看尼采這句話,但是50年來有關壓力的研究卻告訴了我們一個殘酷的事實:一般而言,壓力會對人造成不好的影響,讓人沮喪抑鬱、焦慮失調,產生心臟方面的疾病。因此我們在面對這個「逆境假設」時,態度要特別謹慎。我們將先從科學研究的角度來看看逆境何時對人有用,何時對人有害。我的答案並不只是「有限度的逆境考驗」,而是更有意思的解答,本章將會讓大家瞭解,人類如何從人生必然遭遇的逆境中茁壯成長,我們自己(以及我們的孩子)又該如何善用逆境,讓自己從中獲益。

○創傷後成長○

★★★幸福實驗:

格雷戈的人生在1999年4月8日這一天整個崩潰了。這一天,他太太和他兩個孩子——一個4歲,一個7歲,三個人突然消失無蹤。格雷戈花了整整三天的時間,才確定他們三人沒有死於車禍;他太太艾米其實是帶著兩個孩子跟著一個幾星期前才在購物中心認識的男人私奔了。他們4個人正開著汽車在美國境內四處遊蕩,有人曾在西岸幾個州看到他們的蹤影。格雷戈僱用的私人偵探很快就發現,這個毀掉格雷戈一生的男人其實是個假借藝術家名義在外招搖撞騙的罪犯。他為什麼會碰到這種慘事?格雷戈覺得自己就像聖經中的約伯[1]一樣,自己這輩子的最愛在短短一天內,整個被剝奪殆盡。而跟約伯一樣,他自己也沒辦法解釋為什麼這麼悲慘的事會降臨在他身上。

格雷戈是我的老朋友,事情發生後打電話向我這個心理學家求助,希望我能告訴他,為什麼他太太會被這種騙子耍得團團轉。我的想法是,這個男人聽起來像個精神病患者。大部分的精神異常者其實並非暴力分子(儘管大多數連續殺人犯及連續強暴犯都是精神異常者,但精神異常者並不全是暴力分子)。精神病患者也是人,而且大多是男人,他們沒有道德感,沒有感情寄托,也不在意別人。因為他們沒有羞愧心,不會尷尬不安,也沒有罪惡感,所以他們很能操控別人,讓別人給他們錢、性以及信任。我告訴格雷戈,如果這個男人真的是個精神病患者,那麼他其實並沒有愛人的能力,很快就會厭倦艾米及兩個孩子。格雷戈應該很快就能看到孩子了。

兩個月後,艾米回來了。這個時候,格雷戈已度過驚惶失措的階段,但他的婚姻到此也徹底結束。格雷戈要開始面對艱辛漫長的心理重建之路。他現在成了單親爸爸,得靠一份助理教授的薪水養家餬口,還要面對為孩子監護權而與艾米打官司的巨額費用,完成學術著作的機會看起來也希望渺茫。此外,他還要為孩子以及自己的心理問題而擔憂。他該怎麼辦?

幾個月後我遇到格雷戈,那是個天氣晴朗的8月夏夜,我們兩人坐在他家陽台上,格雷戈告訴我這次人生重大危機對他產生了哪些影響。他還是很痛苦,但他也知道有很多人非常關心他,願意幫助他。教會裡很多教友幫他張羅三餐,照顧孩子。他父母親賣掉原來在猶他州的房子,搬過來幫他撫養孩子。格雷戈還說,發生這件事之後,他的人生觀變了。他現在只求孩子能留在他身邊,事業成不成功已不再那麼重要。格雷戈還說,他現在待人處事的態度也不同了,因為他的價值觀已有所不同:他發現自己現在對人比較有同情心、愛心及寬恕心。他現在再也不會因為小事而生別人的氣。格雷戈當時說的一段話深深地震動我的心,這是出現在許多歌劇中的一段悲傷又感人的獨白,他說:「這是我唱詠歎調的時刻,我並不願意,也不希冀這機會,但事情已經發生,我到底該何去何從?我是否該勇敢地面對?」

格雷戈能說出這麼一段話,表示他已經慢慢從傷痛中站起來。在家人、朋友及深刻的宗教信仰的支持下,格雷戈終於重建自己的人生,而且也完成了學術著作,兩年後還換了一個更好的工作。我最近跟他聯絡時,他告訴我,一想到之前的事,他還是會心痛,但是因為很多積極的改變一直持續支持著他,所以現在他和孩子們比危機發生之前更能體會人生的喜悅。

幾十年來,健康心理學方面的研究一直把重點放在壓力及壓力所造成的負面影響上。在這方面的研究文獻中,有相當比例是在探討適應力的問題,即人們如何適應逆境,避開傷害,以恢復原有的正常身心狀況。一直到最近這15年,研究人員不再執著於適應力的問題,轉而開始探討巨大壓力可能為人們帶來哪些好處。有時候,我們會用「創傷後成長」(posttraumatic growth)一詞來描述這樣的情形,與「創傷後應激障礙」一詞形成對比。研究人員已針對身處不同逆境的人進行研究,包括癌症患者、心臟病患者、艾滋病患者、遭強暴的受害人、遭受攻擊的受害人、癱瘓的病人、無法生育的人、火災受難者、空難受害者以及地震災民。研究人員也深入研究失去至愛者——痛失愛子、配偶或伴侶、父母,他們將如何面對內心傷痛。這些研究結果顯示,創傷、危機及悲劇發生的形式有幾千幾百種,但人們從中獲益的方式主要可分三大類,這與格雷戈的說法如出一轍。

第一種好處是,一旦你能挺身面對人生的挑戰,便可激發自己原本潛藏的能力,而這些能力會改變我們原本對自我秉持的觀念。沒有人真正知道自己的能耐,你可能會這麼告訴自己:「我要是失去X,一定活不下去。」「我要是碰到發生在Y身上的事,一定撐不下去。」如果你真的失去X,或身處Y的處境,你的心臟還是會繼續跳動,你還是得面對這個世界,而且這些反應會自動進行,不受你的意志控制。失去所愛或經歷創痛後,人們會說他已經麻木,或自己根本就是行屍走肉。人的意識確實會因生活重創而發生改變,但是人的軀體還是繼續運轉。事件發生幾個星期後,我們會努力搞清楚自己損失有多大,處境有多慘,身心狀況也會恢復到一定的正常狀況。只要不被逆境打倒,你就會活下來,這時會換成別人說:「我要是碰到發生在Y身上的事,一定撐不下去。」痛失所愛或飽受創傷後,人們最常學到的道理就是:我們其實比自己以為的更堅強,而這種認知會給自己帶來信心,以面對未來的挑戰。這可不是癡人說夢,經歷過戰禍、強暴傷害、集中營迫害或人生重創的人,通常更能從容面對未來的壓力。他們也會恢復得比較快,部分原因是他們知道自己有這份能耐。

第二種好處則表現在人際關係上。逆境就像過濾器一樣,當醫生宣佈你得了癌症,或一對不幸的夫妻痛失愛子時,有些親朋好友會積極相助,表達其支持之意,但有些人則避之不及,原因可能是他們不知如何以對,或他們無法克服自己的窘迫不安。不過,逆境不僅僅讓我們知道誰是酒肉朋友,誰是可以患難與共的好友,還會強化人際關係,讓人們打開心扉。我們會對自己關心的人表現出愛意,而在患難時關心我們的人,我們會對其心存愛心與感激。蘇珊·諾倫-霍克西瑪(Susan Nolen-Hoeksema)與她斯坦福大學的同事在一項有關喪親的大型研究中發現,人們痛失所愛後最常出現的後續效應是,能體諒別人、容忍別人。在該研究中,有一位婦女的伴侶死於癌症,她這樣說道:「痛失伴侶後,我跟其他人的關係反而變好了,因為我終於體會到時間有多重要,我們真的是把太多的時間浪費在拘泥於毫無意義的小事或感覺上。」跟格雷戈一樣,這位痛失伴侶的婦女發現,自己在伴侶死後反而更能關愛他人,不再斤斤計較人與人之間的利害得失。受過創痛後,人們在處理人際關係時不再那麼勢利,再也不凡事一味只求自利、處處好強。

第三種好處是,創傷會改變人生的優先順序及對當下對他人的看法(充實地過著每天的生活)。我們都聽過這類故事:有錢有勢的人與死神擦身而過後,整個人幡然醒悟。1993年,我在印度的布巴內斯瓦爾市(我曾在此待了三個月,研究當地文化與道德)的石牆上,看到一個最精彩的傳奇故事。

★★★幸福實驗:

印度的阿育王約在公元前272年掌控孔雀王朝,之後他便四處征伐,擴張領土。阿育王成功地打下大片江山,但連年殺戮征戰讓阿育王逐漸懾服於對死亡的恐懼。尤其在經歷了與羯陵迦國人民的浴血奮戰之後,阿育王的內心滿是恐懼與懊悔,於是他皈依佛教,宣佈從此不再出兵征戰,並將奉獻自己的餘生建立一個追求正義、遵從達摩(印度教與佛教的宇宙道德律)的王國。阿育王規劃出他心中的理想社會及美德規範,並把這些敕令刻在王國的石牆上。他還派遣特使遠赴各國,最遠到達希臘,以傳播自己追求和平、美德與不同宗教彼此容忍的理念。

阿育王的幡然皈依並非出於逆境,而是出於勝利,但我們從現代有關軍人的研究中可發現,不管是殺人者還是面對死亡威脅者,都屬於受創者。因此,阿育王跟許多經歷過創傷後成長的人一樣,內心有了非常深刻的轉變。阿育王在他的敕令中敘述,他變得更能寬恕、同情別人,容忍異己。

很少有人有機會從一個原本滿手血腥的劊子手變成一名誠心誠意的大善人,但確實有許多人在面對過死亡威脅後,整個人的價值觀與看法出現了相當大的改變。癌症患者在回想當初醫生診斷自己得了癌症的心情時,往往有如當頭棒喝一般,或者根本就是人生的轉折點。很多人會想換工作,或減少工作時間。癌症患者常常會領悟到一個道理:生命其實是老天爺賜予的禮物,但人們都視為理所當然,不知珍惜,總是把錢看得比人自身還重要。狄更斯的《聖誕頌歌》(A Christmas Carol)這本小說中便探討了人面對死亡後,內心會出現怎樣的變化:故事敘述一個在聖誕節出現的鬼魂,如何帶領守財奴史克魯奇一一去面對他的家人、員工及街上的陌生人,之後變成了一個慷慨無私的人。

我無意過度吹捧逆境的影響力,要每個人都來嘗試逆境的滋味,我也無意忽視癌症為患者帶來的痛苦,親朋們的擔憂受怕,我只想強調,吃苦受難並非百害而無一利,能從中發現好處者,其實是找到了人生的珍寶——逆境是幫助我們磨礪道德與精神的利器。一如莎士比亞在《皆大歡喜》(As You Like It)一劇中所言:

逆境也有好處,

就像又醜又毒的蟾蜍,

頭上卻戴著珍貴的珠寶一樣。

○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嗎○

逆境會對人產生什麼樣的影響,通常有兩種說法,一種是比較鬆散的說法。這種說法是依據我們之前討論的「創傷後成長」的三種機制,主張逆境可讓人成長、堅強、喜樂、自我提升,並有相關研究支持這種說法,但這種說法對於人們應如何生活並無太多著墨。第二種說法則比較激進,令人不安,因為該主張強調人必須經歷逆境的折磨才能成長,只有歷經艱辛、克服萬難者,其成長與發展才會達到最高境界。如果這種說法為真,那麼人們應如何生活,社會應如何建構,就必須重新檢討,因為這意味著我們應該放膽而行,勇敢接受更多挫敗。這也意味著我們過度保護孩子,一味地給孩子安全、諄諄教誨,反而會剝奪孩子體驗生命中「重要事件」的機會,因為這些事件會讓孩子變得更堅強,學會與朋友建立起強固的友誼,更意味著在一個崇尚英雄的社會裡,死亡不足懼,羞恥令人避。因此,歷經戰爭折磨的社會,遠比平和富足的社會更能孕育出優秀的人類,因為在一個歌舞昇平的社會裡,光是「精神傷害」就足以構成人們互相起訴的理由。

不過,上述這種激進的說法果真言之成理嗎?人們常說自己經歷逆境後,整個人徹頭徹尾地改變了,但有關逆境造成人格改變這類議題,研究人員至今所能找到的證據其實非常有限。有關人格特質的測驗發現,幾年下來,被試的測驗分數一般都呈現相當穩定的趨勢,就算是自認為在過渡期出現明顯改變者也一樣。有些研究為核實被試是否如其所言因逆境而有所成長,便詢問被試的朋友是否注意到被試的改變。一般而言,朋友感覺到的變化遠比被試自己所列的要少。

然而,上述有關人格特質改變的研究方向可能有誤。心理學家通常以基本人格特質為檢驗標準來分析人格問題,如是否有神經質傾向、外向或內向、對新事物的接受程度、是否討人喜歡(親切/善良),以及認真勤懇度等五大特質為依據,這些特質與「心理」(大象)有關,是人們面對各種不同情況的自發性反應。這就像一對長得一模一樣的雙胞胎自幼在不同環境成長,其人格特質除了受生活條件的不同、或擔負的角色(如為人父母)不同的影響之外,基因仍然是影響其人格發展的要素。心理學家丹·麥克亞當斯(Dan McAdams)則指出,人格其實可分三個層次,而大家都把注意力擺在最低層次,即「基本特質」(basic traits)上,其實還有第二層次的人格——「個別性調適」(characteristic adaptations)。這包括個人目標、防衛與適應機制、價值觀、信仰、不同人生階段的生活重心(如生養孩子或退休生活)。這些是人們為了扮演好某些角色及維持某種地位而發展出的人格特質,這些調適會受不同人格特質的影響:例如神經質的人防衛機制會特別強、外向的人則特別重視人際關係。就第二層次的人格表現而言,個人的基本特質會與個人所處環境及人生階段緊密結合,所以當事實出現變化(如喪偶)時,個人的個別性調適也會有所改變。大象的反應可能會變慢,但大象與騎像人會一起努力去找出新的生活方式,好讓日子繼續過下去。

人格的第三個層次是編出「人生故事」。不管是哪一種文化的人類,都深深癡迷於故事,人類無處不編故事(看到天上那7顆星星沒?那是7個仙女……)。我們對自己的人生也是如此,我們總是不停地編織著自己的人生故事,這個故事「將過去、現在及未來重新編織成一個前後連貫、生動有趣的個人神話」(麥克亞當斯語)。雖然最低層次的人格特質大部分與大象有關,但編出人生故事的卻是騎像人,我們是在詮釋自己的行為意義,聽到別人對我們的看法之後,才有意識地編出自己的人生故事。這個人生故事不是歷史學家的嚴謹之作,而比較像是一部引用許多真實事件,強調戲劇效果,加入個人詮釋,真真假假、虛虛實實的歷史小說。

一旦我們從「人格有三個層次」這樣的角度來分析,就可以清楚地瞭解為什麼逆境是人類追求完善人生發展所不可或缺的要素。依據心理學家羅伯特·埃蒙斯(Robert Emmons)的研究,人們在「個別性調適」這個人格層次所追求的人生目標,大抵可分成以下4類:工作及成就、人際關係及親密關係、宗教及精神生活、生產力(對社會的貢獻及留給社會的遺產)。不管追求什麼目標,對我們本身基本上都有好處,但是並非所有目標都能帶給我們同樣的幸福。埃蒙斯發現,平均而言,全心全意追求成就及財富的人所能享受到的幸福,比不上追求其他目標的人。還記得第5章討論的幸福陷阱及炫耀性消費嗎?因為人類是因人類社會進化過程的影響轉而追求成功,放棄對幸福的追尋,所以拚命追求名利的人最後一定會陷入零和遊戲的競爭。就算拚死拚活地成功了,當下的感覺確實快意酣暢,但這種幸福也並不持久,反而成為我們未來追求成功的障礙。

悲劇降臨時,原有的生活軌道被徹底毀掉,我們被迫面臨抉擇:是要回到原來的生活軌道,讓一切如常,還是要試試其他生活方式?悲劇剛發生的頭幾個星期或幾個月,我們的人生會出現一個機會之窗,因為在這段時間,我們比較願意接受新的事物。此時,功成名就的念頭不復往昔那麼誘人,有時我們甚至會懷疑功成名就有何意義。如果此時我們把注意力轉移到其他目標——家庭、宗教或助人上,轉移至非炫耀性消費上,我們在這個過程中所享受到的樂趣,並非完全受制於個別性調適所產生的效應。當我們轉而追求這些目標時,會變得比較快樂,但財富也會跟著縮水(平均而言)。

許多人在歷經逆境考驗之後會改變自己的人生目標,他們下定決心減少工作時間,多關愛別人,更注重休閒生活。只要在事情發生後頭幾個月採取行動,這些改變就會持續生根。不過,如果你僅僅只是下決心,沒有付諸行動(我絕對不會忘記我的人生新目標),那麼你很快就會故態復萌,又回去走功成名就的舊路了。當我們走到這個分岔路時,騎像人可以發揮一定的影響力,但卻是「大象」在面對日常生活,它無意識地對環境自動做出反應。逆境之所以是人類追求完善人生發展不可或缺的要素,是因為逆境迫使我們停下腳步,讓我們有機會注意到其他歧路,思考我們真正想要的人生終點。

從第三層次的人格來看,逆境的重要性更顯重要:只有有趣的題材才能使人寫出好故事。麥克亞當斯指出,所謂的人生故事就是,在時間的長河中,人從自己經歷的無常變化中主觀編出來的故事,沒有這些人生無常、悲歡離合,我們是編不出精彩的人生故事的,如果你最精彩的故事只是你的父母不肯買一輛跑車當你的16歲生日禮物,那麼我想你的回憶錄絕對乏人問津。從麥克亞當斯搜集的幾千個人生故事中,有好幾種故事題材都跟人生幸福有關,比如在「有關承諾的人生故事」中,故事的主人翁自幼成長於一個充滿關愛氣氛的家庭,但因為早年親眼目睹他人的苦難而心生惻隱之情,又受到明確且帶強迫意味的個人意識引導,當成長到某個人生階段時,開始把生命中的失敗、錯誤或危機轉化成積極的結果,最終促使他立下新的人生目標,以助人為己任。佛陀的人生故事就是最經典的例證。

有些人的人生故事剛好跟佛陀的故事形成強烈對比,這些人講的是「墮落」的人生故事——原本好好的人生,後來急轉直下,一切都走了樣,有這類人生故事的人大抵是沮喪抑鬱之人。事實上,抑鬱症患者確實有沉思這樣的病症反應,他們會用阿倫·貝克的三種錯誤認知來描述自己的人生:我是壞人,人世險惡,我的未來一片黑暗。當人們面對無法克服的逆境時,往往會覺得自己的人生灰暗,但人們要有一個意義非凡的人生故事,逆境的磨難則必不可少。

如果我們想深入瞭解「創傷後成長」,那麼麥克亞當斯所提出的逆境思考就很重要。他提出的人格有三個層次的觀念,讓我們得以思考這三個人格層次間的連貫性。一旦這三個層次的人格有歧異,就會產生什麼樣的後果?假定有一位個性和善、待人親切、愛交朋友的女性,她在事業方面奮力向上,以至令她親近他人、與人接觸的機會很少。而她的人生故事則是在父母逼迫下,不得不從事事務性職業,這位主人翁的無奈人生的目標與個人動機明顯錯置,只有在經歷逆境的洗禮之後,她才會幡然改變,在自己不同的人格層次間理出一致的目標。心理學家謝爾頓及蒂莫西·卡塞(Timothy Kasser)發現,心理健康快樂的人,其不同層次間的人生目標較為一致。也就是說,其高層次(長期)人生目標與低層次(近期)人生目標彼此互相契合,所以在其追求短期目標的同時也促進其長期目標的達成。

人在飽受創傷之後,原有的信仰價值體系會受到動搖,自身界定事物意義的能力也會被剝奪,但這樣的過程會迫使人們努力振作起來,這時人們往往會借助上帝或其他更高的人生價值,以作為統整自己生命的力量。有些人會把握這種危機,讓自己的人生重新散發出順境時所不可能有的光彩。因此,當人們說他在面對逆境之後成長許多時,他們可能想說的是,其內在不同人格層次間已變得更連貫、更一致,他們的朋友不見得看得出這種改變,但當事人卻能從中感受到自己的成長、力量、成熟與智慧。

○如何從逆境中獲益○

我們一般很難接受好人走霉運這樣的事實。人生是不公平的,這個道理大家都懂,但我們其實是持著「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的心態在面對這個世界。因此,壞人發生壞事(從我們帶有偏見及道德色彩的心態來看),一點兒都不奇怪,反正他是罪有應得。不過,如果是好人遭殃,要面對這樣的悲劇就讓人大傷腦筋了。

在勒納(Lerner)的實驗中,人們為了找出悲劇事件的意義,往往會驟下錯論(比如,是這個女人自己慫恿強暴犯的)。然而,發現悲劇事件的意義並從中獲益,其實是個人能否達成創傷後成長的關鍵。悲劇發生時,有些人會在他人的協助下摸索出創傷後成長的關鍵,但有些人卻得靠自己摸索。心理學家花了很多心力想瞭解,是哪些人會在逆境中成長,哪些人被逆境擊倒,其研究結果讓「人生是不公平的」這個說法更顯有力:樂觀的人比悲觀的人更能從逆境勝出。樂觀的人就像是贏了「皮質樂透獎」的人,他們有比較長的幸福持久度,他們習慣展望人生的光明面,也很容易就能發現凡事皆有光明的一面。幸福的人會更快樂,這跟有錢的人會更有錢的道理是一樣的。

在出現危機時,人們面對危機的方法基本上可分成三種:積極面對(直接採取行動解決問題);重新評估(先把自己的想法理清,再找出對自己有利的做法);逃避(否定或逃避事件的發生,或借酗酒、毒品等的麻醉來壓抑自己的情緒反應)。具備基本樂觀人格特質的人(麥克亞當斯第一層次的人格特質)會發展出一套因應之道(麥克亞當斯第二層次的人格特質),兩者會在積極面對與重新評估之間交替出現。因為樂觀的人期待自己的努力會有所成效,所以他們會馬上行動以求解決問題。萬一失敗了,因為他們總是預期事情會有最好的結果,所以便不由自主地去找出好的一面,一旦如己所願發現好的結果,他們就會在自己的人生故事中寫下新的一章(麥克亞當斯第三層次的人格特質)——一個不斷克服逆境,達到個人成長的人生故事。相反,消極思考的人是生活在一個飽受威脅的世界,對自己面對逆境的能耐也不太有信心,所以他們會發展出一套以逃避及其他心理防衛機制為主的逆境因應之道。他們將努力的重心放在如何控制自己內心的痛苦,而非解決外在的問題上,所以問題只會更加惡化。一旦他們知道人生是不公平且不被人控制的,而且事情往往會有最壞的結局時,他們就把這個悲慘的人生體驗放進自己的人生故事中,「故事的主人翁」也就難逃悲慘的人生命運。

如果你是個悲觀的人,那麼你現在很可能正陷於愁雲慘霧中,千萬別絕望!逆境後能否成長,關鍵不在於樂觀的心態本身,而在於樂觀的人很容易便能找出事件的意義。如果你能找出一套方法來詮釋逆境對你個人的意義,並從中汲取積極的體驗,你就能從中獲益。

只要看過傑米·彭尼貝克(Jamie Pennebaker)的《放開心胸》(Opening Up)一書,你就知道如何詮釋各種人生事件的意義。彭尼貝克從不同創傷之間的關係開始著手,例如兒童時期遭受性虐待與成人後的健康問題之間的關係。創傷及壓力通常會對人產生負面的影響,彭尼貝克認為,傾吐心聲——跟朋友或心理醫生談心,不僅可以治療心理的創傷,還能解除身體的壓力。彭尼貝克早期的研究假設便是,會讓人產生強烈羞愧感的創傷,如性侵犯(相較於無性侵犯的暴力攻擊)或伴侶自殺(相較於伴侶死於車禍)等,往往讓受害者羞於啟齒,所以日後會有較多病痛。受害人事後能否復原、成長,關鍵不在於他遭受哪一類創傷,而在於他事後的因應之道:願意跟朋友傾訴或有支援團體協助的受害者,更能大幅減輕創傷造成的健康問題。

★★★幸福實驗:

在彭尼貝克發現傾吐心聲與受害人的健康互有關聯後,他設計出一套科學化的流程,讓人們說出心中的秘密,以改善其身體的健康狀況。彭尼貝克要求被試寫出「一生中最不愉快或傷痛的體驗」,最好是被試這輩子從來不曾告訴別人的事,而且越詳細越好。彭尼貝克發了很多空白紙給被試,要求他們每次連續寫15分鐘,連寫4天。對於控制組的被試,則要他們同樣花15分鐘寫作,但是針對別的主題(比方談自己的房子、工作的日子等)。進行實驗研究時,彭尼貝克會徵得被試的同意,於未來某個時間取得其醫療記錄。過了一年之後,彭尼貝克開始觀察這兩組被試生病的頻率。結果發現,寫創傷經驗的被試第二年看病或去醫院的次數變少了。

我第一次聽到這項研究結果時簡直難以置信,天底下哪有隨便寫個一小時的東西就能減少半年後感冒的次數?彭尼貝克的研究結果支持弗洛伊德提出的宣洩法(catharsis),即能表達自己情緒的人(也就是「宣洩胸中塊壘」或「宣洩怒氣」的人)比較健康。但是當我檢視有關精神宣洩的文獻時,卻找不到支持這種說法的證據,發洩怒氣只會讓人更加怒火中燒,但不會讓人冷靜下來。

彭尼貝克發現,重點不在怒氣,而在於找出意義。在實驗中,用寫作來宣洩怒氣的被試並未從中獲益。第一天寫作就能找出事件的前因後果的人也沒能得到什麼助益,因為他們已經找出事件的意義。是那些在4天寫作的過程中循序漸進,逐步找到事件意義的被試,其健康狀況在第二年有所改善。在後來的研究中,彭尼貝克要求被試用跳舞或歌唱的方式來表達情緒,但這種情緒表達方式對改善被試的健康並無助益。一定要用文字,而且是能讓人寫出充滿意義的人生故事的文字,才會發揮效果。如果你如法炮製寫出自己的人生故事,就算在事發多年後,你也能從「重新評估」這套因應之道中獲益。至此,你人生中的那個屢屢攪動你的思慮,阻礙你向前的篇章,終於可以告一段落。

任何人都能從逆境獲益,只是悲觀的人得多費點兒勁,有意識地採取一些步驟,通過自我來引導心理慢慢走向正途。第一步,在碰到逆境之前,先改變自己的認知方式。如果你屬於悲觀型的人,可用沉思、認知治療的方法,甚至試試百憂解也可。這三種方法可讓你擺脫消極思考的鉗制,改用積極正面的思考方式,從而讓自己更能面對未來的逆境,找出逆境的意義,從中成長。第二步是珍惜並建立自己的社會支持網絡。不管是大人還是小孩(還有醫學實驗中的獼猴),只要有一兩種良好的親近關係就能幫助他們面對人生的威脅與挑戰。如果有值得信任的朋友願意傾聽,就能幫助我們理清並找出事件的意義。第三步,宗教信仰與宗教儀式能幫助我們成長,因為宗教信仰與宗教儀式不僅直接讓我們找到事件的意義,也同樣能強化我們的社會支持。有相當比例的人由於篤信宗教,他們向上帝或神職人員告解,揭露自己內心的混亂不安後因而受益。

最後一步,不管你是否做好準備,一旦生活出了問題,在事件發生幾個月後,一定要記得拿出一張紙,寫下自己的感受。彭尼貝克建議我們每天持續寫15分鐘,連續寫幾天。不要去改寫內容,也不要自我檢查,更不用管語法或句式對不對,只要放手去寫就對了。把事件的經過、自己的感受、為何會有這樣的感受,一五一十地寫下來。如果不想寫,那麼對著錄音機講也行。重點就是原原本本把自己的想法及感受表達出來,就算內容雜亂無章也沒關係,因為連續幾天下來,你所寫的文章內容自然就會亂中有序。切記,在做結論之前,一定要好好回答這兩個問題:這個事件為什麼會發生?我能從中汲取什麼好的教訓?

○遭遇逆境的最佳時機○

如果「逆境假設」的說法為真,且關鍵在於當事人能否理清事件意義,並將三個層次的人格調整一致,那麼接下來要探究的就是,逆境對我們能產生多大助益。這應該跟事件出現的時間點有關係,或許我們可以這麼假設:逆境會讓人更堅強,但是否僅只限於某個人生階段?

兒童特別容易受逆境傷害,理由不一而足。雖然兒童時期大腦的發展是由基因主導,但該時期大腦的發展同時也受環境影響,最重要的環境影響因素就是安全感與威脅感。盡責的父母會協助孩子調整其情感依戀系統,鼓勵孩子採取比較有冒險精神的生活態度,如果孩子覺得自己生活在一個安全又可控制的環境下,那麼他(平均而言)就會發展出比較積極的感情態度,長大以後,也不會總是焦慮不安。不過,如果孩子的生活環境每天危機四伏(不是有人要掠奪他的東西,就是被欺負,或不定時地飽受暴力威脅),如此一來,孩子大腦的發展就會受到影響,他會變得不太容易相信別人,對人充滿戒心。

現今西方世界大多數人都生活在一個安全、樂觀、友善的環境中,但大多數接受心理治療的人需要的仍然是放鬆,而不是繃緊自己,所以最好的方法就是讓孩子從小就發展出最積極的情感風格或最大的幸福幅度(即第5章中,天生遺傳的幸福持久度「S」)。畢竟,在孩子碰上重大人生逆境時,幾乎不可能得到什麼好處。(不過,對於單一事件的傷害,孩子會表現出驚人的復原能力,即便是性侵犯這種傷害,孩子也大多能堅強面對,反而是長期性的挫折與傷害對孩子的影響比較深。)當然,孩子需要規範,才能學會自制,也必須經歷無數的挫折才會領悟:要成功,就必須持續不懈地努力。孩子應該受到保護,而不是被溺愛。

青少年的情況就有所不同。青少年對自己的人生已有一定的瞭解,但能把自己的過去、現在及未來串連起來,說出連貫的人生故事,要等到青少年成長到15~20歲左右才辦得到。有一種叫做「記憶隆起」(memory bump)的自傳式記憶法便支持上述說法。當你要求30歲以上的成人去回想一生中最重要或印象最鮮明的事件時,大部分人的答案都集中在15~25歲時發生的事件。15~25歲是人生的黃金歲月——初戀、上大學、知性的成長、開始獨立生活或旅行,這段時間是年輕人(起碼在西方國家)做出許多人生重大選擇的階段。如果人生有一段自我形成的特殊時期,且該時期所發生的事件對以後的人生故事會產生最深影響,那就是這個時期。因此,如果年輕人在十七八歲到二十歲出頭時碰到逆境的洗禮,且最後完全克服逆境的磨難,重新站起來,那麼他便能從逆境中獲得最大的益處。

從倫理的角度來看,我們不可能進行一項會讓不同年齡層的人內心受創的不道德實驗,不過真實的人生實驗已在我們眼前上演。20世紀的兩個重大事件——大蕭條、第二次世界大戰,讓不同年齡層的民眾都受到重創,社會學家格倫·埃爾德(Glen Elder)依據一份長期性的資料(花幾十年的時間,針對同一批人持續地搜集相關資料),進行了相當細膩的研究分析,以深入瞭解為何有些人能歷經逆境的考驗,變得更為堅強茁壯,有些人卻從此一蹶不振。埃爾德最後得出這樣的結論:所有我分析過的案例都有一個相同的故事情節——事件本身並沒有意義,其意義來自當事人與他人、團體及經驗本身的互動。

經歷過窮困生活的孩子,長大後通常有相當的成就。埃爾德發現這有賴於家庭及個人的社會支持:不管是大人還是小孩,身處強固社會團體的支持及社會網絡者通常經得起逆境的考驗。事後,前者的身心狀況通常也比沒有這類社會支持者更健康。社會支持網絡不僅能減輕當事人的痛苦,還可協助當事人找出事件的意義與目的(正如塗爾干有關自殺研究所做的結論)。大蕭條時期,雖然很多年輕人一星期只賺幾美元,但已可幫忙支撐家計。第二次世界大戰時,很多國家忙於應戰,全國必須團結一心,這使得很多經歷過大戰洗禮的人變得更有責任感和公民意識,即使美國民眾沒有直接參戰,但其影響亦然。

不過,人們第一次碰到逆境的時間點很重要,埃爾德表示,一般人到28歲左右就開始定型。有些年輕人在第二次大戰參戰之前原本過得並不如意,但戰後也都發展得還不錯,而那些一直到30歲後才碰到第一次人生考驗的人(如參戰,或在大蕭條時期破產),不僅事後的復原能力差,也不太可能從逆境經驗中獲益。逆境在十七八歲到二十出頭時出現,對當事人的益處最大。

埃爾德的研究不斷提醒我們,如何與外界互動才是關鍵。個人獨特的人格特質會去回應事件的發展及所處的社會網絡,從而推演出一個獨特、無從預期的結果。在「人生歷程發展」(life span development)的研究領域中,很少有「因為X所以造成Y」這種簡單明瞭的規則,沒有人有辦法提出一套理想的人生歷程,通過精心的安排,讓逆境出現在一個絕佳的時間點上,使每個人得以從中獲得最大的益處。不過,尤其是對那些曾在20多歲時克服過人生逆境的人而言,逆境的磨煉確實讓他們變得更堅強、更優秀、更快樂。

○從創傷中汲取智慧○

我相信,所有的父母都想把孩子額頭上所刻的種種創傷、痛苦全都一筆劃掉。就算我確信我女兒24歲經歷的創傷能讓她學到重要的人生教訓,讓她變得更優秀,但我會這麼想:我直接教她這些人生道理不就得了嗎?難道沒有不需要付出代價就能從人生逆境獲益的方法嗎?這裡有一個世人皆知的道理:人生最重要的道理,是無法直接用「教」就學得會的。普魯斯特曾這麼說:

智慧不是別人給的,一定得靠自己去發現,走過無人的荒野,無人可依靠,無人能卸除我們的責任,只有自己的智慧才是最後我們認識這個世界的唯一觀點。

近來有關智慧的研究證實普魯斯特的看法正確無誤。知識可分兩種:顯性(explicit)知識及默會(tacit)知識。顯性知識是指我們所知的、有意識說出口的、不受時空條件所限制的事實。不管我在何處,我都知道保加利亞的首都是索非亞。學校教的知識就是外顯知識,騎像人會去搜集知識,然後整理歸檔,以備來日推理之用。不過,智慧來自默會知識。默會知識講的是過程(強調「知其所以然」而不是「知其然」),要獲得這類知識不需要別人幫助,而是跟個人的價值觀有關。默會知識存在於大象之中,它是大象自人生經驗中日積月累磨煉出來的技巧。默會知識還會隨時空環境的不同而變化。不管是想結束一段感情,給朋友意見,還是解決道德爭議,都沒有放諸四海而皆准的標準做法。

斯滕伯格(Robert J.Sternberg)表示,智慧是一種能讓我們在兩者間取得平衡的默會知識。第一,有智慧的人能在自己及他人的需要以及非當下人事物(之後可能因此受到負面影響的組織、環境或人)的需要之間找到平衡點。無知的人看事情非黑即白,他們有一種「壞人一定壞到底」的迷思,而且其受自身利益之影響非常明顯。有智慧的人能從別人的角度來看事情,也能瞭解世事不是非黑即白,中間有深淺不一的灰色地帶,所以他會選出一個長期而言對每個人最有利的計劃。第二,有智慧的人能平衡地採用以下三種回應方式:自我調適(改變自己以適應環境)、塑造環境(改變環境),以及選擇(選擇新的環境)。第二種平衡基本上回應了禱文中的這句話:「主,求你賜給我心境坦然之恩,去接受我不能改變的,勇敢去改變我能改變的,並賜給我智慧去分辨認清。」如果你聽過這段禱文,那麼你的騎像人知道該禱文的內容(外顯知識),如果你在生活中實踐禱文,那麼你的大象也知道禱文的含義(默會知識),此時,你就是一個有智慧的人。

從斯滕伯格有關顯性知識及默會知識的說法,我們就可以瞭解為何父母沒辦法把智慧直接傳授給自己的孩子。父母的最佳因應之道,就是給孩子豐富的生活體驗,讓孩子可以在不同生活領域得到默會知識。父母可以在生活中實踐智慧人生,鼓勵孩子思考不同的情境,瞭解別人的觀點,在面對人生挑戰時,找到生活的平衡點。孩子小的時候,要保護他,但孩子成長到十幾、二十多歲時,如果父母仍一味地保護孩子,孩子固然可以不用吃苦受罪,但也因此失去了成長及學習人生智慧的機會。吃苦會讓人更有同情心,也可讓人在自我及他人之間找到平衡點。吃苦會讓人積極面對(「塑造環境」),重新評估(「自我調適」),或改變人生計劃及方向(「選擇」)。「創傷後成長」通常也伴隨著智慧的成長。

激進的「逆境假設」或許所言為真,但容我們在此先提出警語:要讓逆境對人產生最大益處,那麼逆境發生的時機一定要對(剛成年時),對象也要對(具備足夠的社會及心理資源者,才有辦法面對挑戰,從中獲益),程度要恰到好處(不能嚴重到造成「創傷後應激障礙」)。每個人的人生歷程都是無從預知的,我們無法知道哪個挫折長期而言對某人是否有益,但或許我們已經知道可以稍稍改寫一下孩子額頭上的命運:兒童時期的創傷一定要劃掉,至於其他的創傷,動手劃掉之前還是請三思一下,看看未來其他研究結果後再動手吧。

[1] 《聖經》裡的一則故事,講述賢者約伯受痛苦折磨,並質疑上帝,為何不幸的事會發生在凡人身上。——譯者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