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象與騎像人:幸福的假設 > 第三部分 追求幸福的方法【馭象之道】 >

第三部分 追求幸福的方法【馭象之道】

第5章 幸福來自何處

●善人離諸(欲),不論諸欲事。苦樂所不動,智者無喜憂。

——佛陀

●不求事如己願,但求凡事順乎自然,如此人生就會順遂自得。

——古羅馬哲學家,愛比克泰德

如果金錢及權勢可以買到幸福,那麼《聖經·舊約·傳道書》的作者應該能登上狂喜的巔峰。這本書的主要內容是耶路撒冷一位國王回顧自己的一生,回憶自己對幸福及滿足的追逐過程。這位國王決定用自己的財富追求幸福,測試金錢能否買到幸福。

我曾做過的大事——為自己建造房屋,栽種葡萄園,修造花園,在園中栽種各類果樹,又擁有大群牛羊,勝過任何比我先在耶路撒冷的人所擁有的。我又為自己積蓄金銀,以及列王和各省的財寶。我又為自己招募男女歌手,納了許多妃嬪,是世人所以為樂的。於是我日漸昌大,超過任何比我先在耶路撒冷的人;我的智慧仍然與我同在。我眼中所求的,我都不禁止。

不過,作者接下來卻發現,這些身外之物其實讓人空虛(接下來這段話可能是人類最早出現的關於「中年危機」的記載)。

然後,我省察我所做的一切,以及我勞碌換來的成就,想不到一切都是虛空,都是捕風,在日光之下毫無益處。

《聖經·舊約·傳道書》的作者告訴我們他追求幸福的種種方法——艱苦奮鬥、學習、品嚐美酒,但是這些東西都無法讓他滿足,而且這些身外之物也無法趕走他心中的空虛感:跟動物相比,自己的人生並不存在任何更本質或具有更高目標的價值。從佛陀及斯多葛學派哲學家愛比克泰德的觀點來看,《聖經·舊約·傳道書》作者的問題再明顯不過:他太努力去追求幸福。

佛教及斯多葛學派教誨我們:追求身外之物,或強求世事如己所願,最後只是一場空。幸福只能內求諸心,斷除對身外之物的執著,對一切採取接受的態度。(佛教徒及斯多葛學派可以有感情關係,也可以工作,或擁有身外之物,但是對這些身外之物不得有執念,以免因失去而憤恨煩憂。)這種想法可以是本書第2章的延伸:你認為生命本身是什麼,它就是什麼。你的心態決定你如何看待事物。不過,心理學近來的研究指出,佛陀及斯多葛學派可能有過度引申之嫌。有些身外之物仍然值得我們追求,而且幸福有一部分是可外求的,只要你知道其來處。

○幸福的兩個原則○

幸福原則1:進展原則

《聖經·舊約·傳道書》的作者面對的不只是人生沒有意義的恐懼,他還得面對成功會讓人失望的事實。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固然讓人幸福,但這種幸福通常很短暫。你成天夢想自己能陞官、進名校、完成一個大項目。除了睡覺時間之外,你無時無刻不在工作;你可能會幻想自己達到目標時,不知道會有多幸福。之後,你真的成功了,好運的話,你可能有一個小時或一天的時間,會處於興奮愉悅的狀態,尤其如果是意料之外得到成功。那麼在事實揭曉的那一刻,你一定會樂歪。不過,人是「得不到」愉悅感的。當你發現成功在望,心裡的感覺應該是鬆了一口氣——一種事情了結、可以放鬆下來的幸福。在這種時候,我第一個想法很少是「萬歲!太棒了」,而是「好了,現在我該怎麼辦」。

我們面對成功時的淡然態度其實是正常的。當動物做出有利於自己的進化、可讓自己在生存遊戲中保持領先地位的行為,其大腦就會分泌多巴胺(dopamine),這是一種會帶來快感的神經遞質(neurotransmitte)。食物及性交會帶來快感,這種快感會變成一種強化物(reinforcer,行為主義學派的用語),以後就成為動物找尋食物與性交的動機。不過,人類的情況比較複雜。在人生遊戲中,有良好的社會經濟地位、博得好名聲、與人建立情誼、找到最好的伴侶、累積各種資源、養兒育女,這才算成功。人有許多人生目標,所以快樂的來源也就各式各樣。你可能會認為,每當我們達成重要目標,我們的大腦就會持續不斷地分泌大量多巴胺。然而強化作用就是這麼詭異:行為剛發生後的頭幾秒鐘(不是幾分鐘或幾小時),才是強化作用效果最強的時候。這就像你想訓練你的狗去撿東西,但是如果你每次都在它把東西咬回來10分鐘之後才給它一塊大牛排,就是行不通的。

大象也採取相同的運作方式:每當大象做對一件事,大象就會有快樂的感覺。大象會記住每種行為立即產生的快樂(或痛苦),但是如果行為是星期一做的,成功則是在星期五才實現,大象就沒辦法把兩者聯結在一起。心理學家理查德·戴維森指出,人有兩種積極的情感。他稱第一種為「達成目標之前的積極情感」(pre-goal attainment positive affect),這是我們朝著目標前進時感覺到的情緒。他稱第二種為「達成目標之後的積極情感」(post-goal attainment positive affect),並說這是我們達成目標後感覺到的情緒。後者是大腦在目標達成後,前額葉皮質區活動趨緩,使人感覺到短暫釋放的滿足感。換言之,追求目標時真正重要的是過程,不是結果。因此,先為自己設定目標,每朝著目標前進一步,我們都會感覺到朝著目標前進的幸福與滿足。成功來臨的那一剎那,我們心裡的感覺其實是像走完漫長的旅程卸下沉重背包時的那種如釋重負之感,而不是欣喜若狂。人們總是朝著目標,全力以赴,以為自己達成目標時會欣喜異常。然而當成功降臨時,我們其實只是感覺到一點點短暫的幸福感,這時我們不禁要問:難道就是這樣?於是我們會忍不住去貶低自己的成就,認為自己的努力根本是一場空。

我們稱此為「進展原則」,即朝著目標前進比達成目標要幸福。莎士比亞說得好:「成功之時,一切已結束;努力的過程是最幸福的。」

幸福原則2:適應原則

如果我給你10秒鐘時間,要你說出你覺得最幸運及最倒霉的事情,我猜你的答案可能是:前者是中得獎金高達2000萬美元的彩票,後者則是頸部以下完全癱瘓。彩票中獎可為我們帶來自由,讓我們免除生活中許多煩憂及限制。有了這一大筆錢,我們就能追求自己的夢想、幫助別人、享受舒適的生活,其帶來的快樂應該比單一的多巴胺分泌來得持久。身體癱瘓帶來的限制,絕對比坐牢還嚴重。這時幾乎所有的人生目標及夢想,你都得放棄,性生活沒了,以後所有的吃喝拉撒全得依靠別人。很多人一想到下身癱瘓,就覺得還不如死掉算了,這樣也許更快樂些。其實這個想法不對。

當然,彩票中獎絕對比癱瘓要好,但是兩者的差距並沒有我們想像的那麼大。因為不管發生什麼事情,我們終究會慢慢適應,只是事情剛剛出現時,我們不知道自己有這樣的能耐。我們很不善於準確地預測自己未來的情緒,往往會高估自己情緒反應的強度及持續性。不管你是中了彩票還是下身癱瘓,不出一年(平均而言),你就會恢復原有的幸福基準線。中獎者會買一棟新房子,買一輛新車,辭掉原來的無聊工作,吃穿花用樣樣比以前高檔,現在的生活跟以前的生活相比,真有天壤之別。不過幾個月後,這樣的對比開始變得模糊,原有的快樂也慢慢淡去。人的心理對變化特別敏感,但是對於絕對狀況,心理的反應就會鈍化。中獎者之所以開心,是因為他的財富突然間暴增許多,但幾個月後,新的財富已變成他新的生活水平基準線。對此他也覺得理所當然,但他的財富已不可能再增加,更糟的是,金錢會破壞原有的人際關係,朋友、親戚、騙子、陌生人全都跑來纏著他不放,想盡辦法想從他身上分一杯羹(還記得自私的偏見嗎?每個人都能找到理由來說明別人虧欠自己)。這就是為什麼中獎者常常飽受騷擾,以至於不得不搬家,躲起來,切斷原有的關係,最後只好彼此安慰,組成中獎者支持團體,共同面對新的生活難題的原因。(不過,幾乎所有中獎者都還是很慶幸自己中獎。)

最倒霉的四肢癱瘓患者,一開始會以為自己從此將與幸福絕緣。他覺得自己的一生完了,得放棄自己原來的希望,心中哀傷不已。不過他跟中獎者一樣,情況發生變化時,心理感覺最敏感,但面對絕對情況時,敏感度就會降低。因此幾個月後,他也開始適應新的情況,設定比較平實的人生目標。他發現物理治療能改善自己的體能。既然四肢癱瘓,哪兒也去不了,只能坐著,所以每進步一點兒,他就能感覺到一種「進展原則」帶來的幸福。物理學家斯蒂芬·霍金20歲出頭時就被醫生診斷得了運動神經元病(motor neurone disease),從此身體便一直萎縮,無法自由行動,但是霍金仍然持續地進行宇宙演化研究,而且解答了許多重要問題,獲獎無數,並出版了最暢銷的科普書。2004年,在他接受《紐約時報》專訪時,記者問他為何能保有這樣的鬥志及精神,他答道:「21歲時,我對人生的期盼降到零,從此以後,所有事情在我眼中都是上天給我的額外的恩賜。」

這就是「適應原則」:人對現況的判斷,是以比自己現已適應的更好或更壞為基準。「適應」其實是神經元的一種特性:當新的刺激出現時,神經細胞會產生強烈反應,但之後,神經細胞會逐漸「習慣」,對已經適應的刺激反應會趨於緩和。蘊涵關鍵信息的是改變,不是常態(steady states)。當人類認識到自己碰到極端狀況時,就會去適應,而且不只是習慣,還會自我校正。我們會為自己制訂各種目標,每達成一個目標,我們就訂下另一個目標。一次又一次成功之後,我們就會把目標調高,但是一旦碰到巨大的挫敗(例如跌斷脖子),我們就會把目標調低。我們不會追隨佛陀及斯多葛學派的教誨——放下所有執著,順其自然,而是會為自己制訂各種目標,設定希望及期望,之後再隨著情況演變而時喜時悲。

當我們瞭解適應原則的原理,又發現人的平均快樂程度是跟遺傳基因有很大的關係時,就得面對一個驚人的事實:從長遠來看,人生際遇如何其實並不重要,不管是好運還是壞運,我們最後都會回歸自己的幸福起始點(happiness setpoint),即大腦系統默認的快樂程度,而這基本上是由我們的基因決定的。1759年,早在世人知道有基因這種東西之前,亞當·斯密(Adam Smith)便得出同樣的結論:

在恆常狀況下,即不預期會出現變化的情況下,每個人的心理遲早都會恢復平常的自然平靜狀態。碰到順境,一段時間後,我們的心理就會恢復平常的平靜;遇到逆境,一段時間後,情況亦然。

如果以上說法成立,那麼我們每個人其實都被困在所謂的「幸福水車」[1]上。踩水車時,我們可以依自己的意思來加快速度,但是我們其實一直都停留在原地。在真實的人生裡,你可以拚命努力,累積大筆財富,擁有滿園果樹等,但是你最多也只能如此,因為你無法改變自己「平常的自然平靜狀態」,你積聚的財富只是讓自己對金錢有更高的渴望,但你並不會比有錢之前還要幸福。因為不瞭解追求身外之物只是徒然,所以我們才會不停地追逐,努力讓自己成為人生遊戲中的贏家。我們一直想擁有比現在更多的東西,追呀,追呀,追個不停,就像一隻在轉輪上跑個不停的倉鼠。

○古代的幸福假設○

佛陀、愛比克泰德以及其他許多古聖先賢都看出:追求身外之物只是徒然,所以強烈地要大家不要追逐身外之物。他們提出一套幸福的假設:幸福來自我們的內在,強求這個世界順應自己的慾望是找不到幸福的。佛陀教誨我們執著是苦,並告訴我們斷除執念的方法。古希臘斯多葛學派的哲學家則教育追隨者們,把所有注意力放在自己可以完全控制之物上,也就是自己的想法及反應。其他的事物,如命運的賞賜或詛咒,都是外物,真正的禁慾主義者是不為外物影響的。

佛陀及斯多葛學派並不是要大家縮進洞裡,兩派的教義其實都在教導大家如何在一個充滿背叛及變動不居的人的世界中找到平靜及幸福,所以其教義一直都是世人心中的明燈。兩派的教義都是以經驗法則為基礎,主張追求外在世界的物質及目標並不能為人帶來永遠的幸福,人必須修煉自己的內在世界才能找到快樂。如果以上假設為真,那麼它對現代人如何生活、如何教養子女、如何花錢就具有深遠的意義。不過,這項假設是否為真?這就要看我們所談的是哪一種「外物」。

兩個幸福發現

研究人員研究幸福時有兩大發現:第一,基因對個人的平均幸福程度影響很大;第二,大部分的環境因素及人口統計因素對幸福影響甚微。

★★★幸福實驗:

假設有鮑勃及瑪麗兩個人,你可以選擇跟鮑勃或瑪麗交換身份,請問你會選誰?他們的情況如下:鮑勃現年35歲,單身未婚、白人、頗有個人魅力、喜愛運動。鮑勃年收入10萬美元,住在天氣晴朗的南加州,頭腦很聰明,空閒時喜歡閱讀、逛美術館。瑪麗跟她的先生則住在多雪的紐約州水牛城,兩人的年收入只有4萬美元,瑪麗65歲,黑人、體重超重、外表其貌不揚,瑪麗很愛交朋友,空閒時大都參加教會的活動。她的腎有問題,所以得透析。

兩個人比較起來,似乎是鮑勃擁有一切,我想本書讀者很少有人會選擇跟瑪麗交換身份,不選鮑勃。如果真的要打賭,你應該賭:瑪麗比鮑勃幸福。

瑪麗擁有鮑勃所沒有的人際關係。良好的婚姻是影響人生及幸福最重要且持續的因素之一。幸福造就婚姻,幸福的人比較早婚,而且比那些幸福起始點較低的人的婚姻更持久。之所以如此,是因為幸福的人在婚前約會時就比較有吸引力,結婚後也比較好相處。幸福最大的效益就是,這種特質可以形成真實、持久、可靠的伴侶關係,而這種關係是人類一種基本需求;無論伴侶關係是否存在,人其實都無法完全適應。瑪麗還有宗教信仰,平均而言,有宗教信仰的人比沒有宗教信仰的人更快樂。原因在於,參加宗教團體會形成社會網絡聯結,自己還會有一種與比自我更神聖之物產生聯結的提升感。

鮑勃擁有的是權勢、身份、自由、健康及陽光等客觀存在的優勢,但這些優勢都受制於「適應原則」。美國白人確實不用承受美國黑人要遭受的許多問題及屈辱,但是平均而言,白人比黑人更幸福的程度其實相當有限。男性也比女性享有更多自由及權勢,但是男性並不會比女性更幸福(女性確實比較容易沮喪,但是她們的快樂也比較強烈)。年輕人對未來的期許比老年人要光明燦爛許多,但是生活的滿意度確實是隨年齡的增長逐漸上升,一直到65歲為止,有些研究甚至指出,65歲這個界線還可以再更高。一般人聽到「老年人比年輕人幸福」的說法,都會覺得相當意外,因為老年人要面對許多健康問題,但是其實對於大部分的慢性病,慢性病患者都能逐漸適應。(不過,逐漸惡化的病症確實會降低病患的幸福感,近來更有研究指出,平均而言,人無法完全適應殘障生活。)寒帶的居民都會認為住在加州的居民會比較幸福,其實他們錯了,還有人認為有魅力的人比毫無魅力的人更加幸福,這也是錯誤的想法。

鮑勃真正擁有的是他的財富,但是說到錢,問題就比較複雜。心理學家埃德·迪納(Ed Diener)[2]博士根據自己的調查得出以下結論(這個結論已經被媒體多次披露):不管在哪個國家,擁有最低收入的人確實可以用錢買到幸福,這些每天都要為三餐溫飽操勞煩憂的人確實比其他人更加不幸福。不過,人一旦基本需要得到滿足,躋身於中產階級之後,財富及幸福之間的關係就變得沒那麼明顯了。平均而言,有錢人是比中產階級幸福,但是程度並不明顯,而且其中有一部分是逆相關性而造成的:幸福的人財富累積的速度較快,這跟在婚姻市場中幸福的人比較吃香的道理是一樣的,因為幸福的人比較有魅力(在老闆眼中),而且幸福的人的情緒反應大多比較積極,可讓自己專心一意地推動項目,努力工作,投資自己的未來。

財富本身對幸福的直接影響其實相當有限,因為財富產生的只是「幸福水車效應」。舉例而言,許多工業化國家在過去50年內,全國財富呈兩三倍的增長,但是這些工業化國家國民的幸福水平及生活滿意度並沒有多大改變,反倒是抑鬱症越來越普遍。國內生產總值的大幅增加確實改善了生活的舒適度——住房變大,汽車、電視全面普及,出外用餐如家常便飯,健康情況改善,壽命更長,但這些生活水平的改善已變得正常,大家都已適應這樣的生活,且視為理所當然,所以不會因此而更加幸福、滿足。

人無法從外在事物中找到幸福

佛陀及愛比克泰德要是聽到前述研究結論,一定會鼓掌贊同,因為他們早就發現,人無法從外在事物中找到幸福。現代人跟古代人一樣,把自己的時間和精力拿來追求一些不會讓自己更幸福的目標,卻在盲目追逐的過程中忽略了個人內在成長及精神層面的修為,而這才是真正能帶給我們滿足感的東西。古聖賢哲一再教誨我們,要懂得放手,不要再汲汲營營,選擇一條新的人生道路。轉向自己的內在,最重要的是不要再強求外在世界符合己之所願。克利希納指出,人有劣根性,而且克制不了這些劣根性,人會用各種希望把自己捆上幾百個手鐐腳銬,內心充滿怒氣與慾望,用盡各種不公義的手段積聚財富,以滿足自己的貪慾。克利希納用諷刺的語氣道出這些貪婪人魔的嘴臉:

今天我得到這個,明天一時興起我就要滿足另一種慾望;這是我的財富,以後還會有更多財富。誰要成了我的敵人,我就殺了他,有多少敵人,我就殺多少人。我是這裡的大王,我高興怎樣就怎樣,我是個快樂、成功的強者。

前面這段話只要把「殺人」改成「打敗」,就可充分描寫出現代西方世界的理想境界——起碼能非常鮮活地描繪出弱肉強食的商業界。因此,就算鮑勃跟瑪麗一樣快樂,但是如果他是一個傲慢、強勢、對人惡劣的壞人,從精神層面及美學層面而言,他的生活也仍然比較差。

○幸福方程式○

20世紀90年代,研究人員從有關幸福的研究中得出兩大發現(一個人快樂與否與基因的關係密切,與後天環境則不太相關)。這兩項發現重創了心理學界,因為這兩項發現不只適用於幸福,還適用於其他大部分個性特質。自弗洛伊德以來的心理學家幾乎對以下觀念秉持著虔誠的信念:人的個性主要受童年時期環境的影響。這項原理被心理學界奉為牢不可破的信念,但是有關這項原理的證據,則幾乎全部都是父母的行為與子女行為兩者間相關性的瑣碎實例,而且只要有人主張兩者的相關性是基因造成的,馬上就會被扣上「簡化論」的大帽子。

不過,雙胞胎的研究卻告訴我們,基因對一個人個性的影響確實相當深遠,相形之下,家庭環境的影響便顯得較無足輕重。此時,古代對於幸福提出的假設便顯得相當合理。或許,是不是每個人的大腦真的都被設定一個起始點,就像恆溫器被設定在攝氏14.4度(相當於華氏58度,抑鬱症患者的起始點)或攝氏23.8度(相當於華氏75度,樂天派的起始點)一樣?或許追求幸福之道,是要改變一個人內在的設定值(通過冥想、服用百憂解或借助認知療法),而不是改變環境?

在心理學家們苦思「先天」及「後天」孰輕孰重,生物學家也解開人類的基因組之後,我們對先天遺傳及後天環境的影響終於有了比較深刻的瞭解。沒錯,基因對一個人的影響確實遠超乎我們的想像,但是基因本身對環境因素的反應也相當敏感。沒錯,每個人都有個人專有的幸福基準線,但是這個幸福基準線看起來並非是類似於可能範圍或概率分佈這樣的起始點。決定我們內心落在「快樂可能範圍」的高點或低點的因素,有很多都屬於外在因素。

當馬丁·塞利格曼(Martin Seligman)[3]在20世紀90年代末期創立積極心理學時,他把不同專家組成小組,針對特定問題進行研究。其中有一個小組專門研究影響幸福的外在因素。心理學家索尼亞·柳博米爾斯基(Sonja Lyubomirsky)[4]、謝爾頓(Ken Sheldon)以及施卡德(David Schkade),檢查手上所有的證據後發現,影響一個人幸福與否的外在因素基本上可分成兩大類——個人本身的生活條件,以及個人選擇的自發性活動。

所謂的個人生活條件,是指自己不能改變的事實(種族、性別、年齡及殘障等)以及自己能改變的事實(財富、婚姻狀況及居住地等)。這些生活條件起碼會在人生中持續一段時間,所以我們大抵都能適應。自發性活動則是出自個人選擇,如冥想、運動、學習新技能、放假等。因為這些自發性活動一定是出於個人選擇,且需要花相當多的時間和精力才能完成,所以這些自發性活動自我們意識中消失的方式,跟個人本身生活條件消失的方式,就會有所不同。自發性的活動能帶給個人更多幸福,不像適應原則,時間一久,人的反應就遞減。

積極心理學提出的最重要概念,就是柳博米爾斯基、謝爾頓、施卡德以及塞利格曼所稱的「幸福方程式」:

H=S+C+V

我們真正感受到的幸福持久度(H),取決於我們天生遺傳的幸福的範圍(S),加上我們的生活條件(C),再加上我們自己可以控制的因素(V)。積極心理學的挑戰,就在於如何以科學方法找出到底是哪些C和V,可將H提升到我們的幸福可能範圍的上限。極端生物學觀點的幸福假設主張H=S,認為C跟V不具意義。不過,先賢對V的說法(對外在事物秉持冷漠淡然的態度),相當值得我們肯定,因為佛陀提出「八正道」(Eight Noble Path,包括冥想及正見)的觀念,而愛比克泰德則主張,人要借助自己的思維讓自己對外在事物秉持冷漠淡然的態度。因此,為正確檢驗這些古聖先賢的主張,我們必須檢討這個假設:H=S+V。V能讓我們坦然接受事實,減輕心中執著的自發性活動或刻意安排的活動。如果真的有許多C會影響我們的幸福,又如果各種自發性活動真能讓我們懂得學會無執,那麼古聖先賢的說法就不成立,人不該一味轉向自己的內心尋求幸福。

○值得你改變的外在因素○

事實證明,有些外在因素真的會影響個人的幸福。生活中有些我們可以改變的事情,不會完全受制於適應原則,但事情改變後確實可以讓我們持久幸福,因此這些外在因素值得我們努力去完成或做出改變。

因素1:噪聲

我住在繁華城市的經驗讓我學到房地產方面很重要的一課:如果你得買下一棟緊臨馬路的房子,那麼千萬要確保這棟房子不臨近紅綠燈。因為每隔95秒你就得聽42秒汽車發出的轟鳴聲,接著是12秒的引擎加速聲,不時還會穿插不耐煩的喇叭聲。我一直沒辦法適應這些噪聲,所以後來在我跟我太太打算到夏洛茨維爾買房子時,我就告訴我的房屋中介,就算真的有維多利亞式的房子要賣,但是只要在馬路邊,我也不考慮。

研究顯示,那些必須長期適應新生噪聲的人(比如,家附近新修了一條高速公路),是一直無法完全適應噪聲的干擾的,甚至有研究顯示,人有時為了適應噪聲,認知功能會因而受損。尤其各式各樣、間歇出現的噪聲都會干擾我們的注意力,增加我們的壓力。因此,消除噪聲是一個值得我們努力的目標。

因素2:通勤

很多人為了住大一點兒的房子,寧願住到離公司較遠的地方。不過,人雖然很快就能適應空間變大的好處,卻不能適應長時間通勤的痛苦,尤其是自己開車的塞車之苦。即便是通勤多年的通勤族,一路擠車擠到公司上班時,應激激素還是很高(理想的開車狀況是開心、放鬆地開車)。因此,改善通勤時間是一個值得我們努力的目標。

因素3:自我掌控感

噪聲及交通有一個重要特點,即這兩項因素之所以讓人惱火,是因為我們無法控制它們。

★★★幸福實驗:

大衛·格拉斯(David Glass)及傑羅姆·辛格(Jerome Singer)在一項研究中,讓被試暴露在間歇出現的陣陣噪聲中。研究人員告訴其中一組被試:只要按下按鈕,就可讓停止噪聲,但是除非萬不得已,否則不要去按那個鈕。結果,這個小組的所有被試都沒有去按那個鈕,因為他們認為自己可以控制噪聲,所以這個想法讓他們覺得噪聲沒那麼煩人。在接下來的實驗中,自認有掌控能力的被試,遇到難度高的拼圖遊戲,更能堅持不懈地完成任務。然而,其他無法控制噪聲的被試則一遇到困難就輕易放棄不做了。

另一個有名的研究則是埃倫·蘭格(Ellen Langer)及朱迪絲·羅丁(Judith Rodin)所做的實驗。[5]他們針對一所養老院的老人展開研究,被試是分住在兩個不同樓層的老人,研究者決定給這些老人一些福利,比如,幾盆擺在房裡的植物,或是一星期找一天看場電影。研究者讓住其中一層樓的老人享有掌控權:住這層樓的老人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植物,但自己要負責澆水。老人們還可以自己選擇要哪天晚上看電影。對於住另一層樓的老人,研究者則直接把同樣福利發放下去:由護士選擇植物,護士澆水;護士決定一星期中哪天晚上要看電影。小小的掌控權最後產生了很大的影響:有控制權的老人活得更開心,更活躍,頭腦也更清楚(不只是老人自己反映,護士也做了客觀評量),而且18個月後,其正面效益還非常明顯,因為18個月後,享有掌控權的老人不僅身體比較健康,死亡率也只有另一層樓的一半(15%比30%)。

我跟羅丁在事後的研究報告中得出一個結論:改變組織的環境來增強組織中各成員的掌控感,是提升該組織的員工、學生、病人或其他使用者的參與度、活力及快樂的一大利器。

因素4:羞愧

整體而言,有魅力的人並不會比沒魅力的人更加幸福,但是我們也意外地發現,在一個人的外表有所改觀後,確實會讓人變得比較幸福。動過整形手術的人普遍表示對整形過程非常滿意,甚至在動過整形手術多年之後,還說整形手術提升了其生活品質,減少精神病症(如焦慮及沮喪等)。在所有整形手術中,效果最明顯的就是整胸手術,不管是豐胸還是縮胸,都能給當事人帶來很大的影響。要瞭解這種看似膚淺的改變為何對人產生如此持續且深遠的影響,我認為要從羞愧感在日常生活中的影響著手。自認自己的胸部比理想中要大或小很多的年輕女性,常常會反映自己每天都意識到自己的身材缺陷。很多人只好靠調整姿勢或衣著來掩飾自己身材的缺點。一旦卸下這個心理負擔,當事人就會變得更自信、更快樂。

因素5:人際關係

在影響一個人幸福與否的所有外在因素中,最重要的因素就是人際關係的好壞及多寡。良好的人際關係讓人開心快樂,快樂的人比不快樂的人享有更多、更好的人際關係。我將會在下一章探討人際關係的重要性,因此在此我只強調,當人際關係出現衝突時,例如,有個討厭的同事或室友,或跟配偶長期不和,一定會讓人不幸福。我們永遠無法適應人與人間的衝突;這種傷害每天都會一直持續,就算我們沒看到對方,兩人之間的衝突也還是會縈繞在腦海中。

還有很多通過改善生活狀況讓自己更快樂的方法,尤其是人際關係的改善、工作環境的提升及對壓力來源的掌控,對個人的幸福都有很積極的影響。因此在幸福方程式中,C(我們的生活條件)確實成立,有些外在因素真的會影響一個人的幸福。有些事情確實值得我們努力,積極心理學可以幫助我們找出這些外在因素。我相信佛陀本人可以完全適應噪聲、塞車之苦,面對無法自我控制及身體缺陷的困境,但即使在古印度,要當時的人倣傚佛陀也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而要求活在現代世界的人追隨佛陀的正道,對世事採取「不作為、不費力追求」的態度,恐怕更是難上加難。因此英國小說家夏綠蒂·勃朗特(Charlotte Bront)便要大家放棄佛陀的正道,全心全意放手去做:「說人類應該對平靜感到滿足,不過是徒然,人必須有所行動。如果找不到平靜,就得自己去追求。」

○如何尋找幸福○

並非所有行動都能讓人找到內心的平靜。比如,追逐財富名聲會起到反作用。全力追求名利、外貌者,往往比不以物質慾望為人生目標者更加不幸福,甚至健康狀況也比後者差。那麼,什麼才是有利於人心的自發性活動?幸福方程式中的V到底是什麼?

「心流」體驗

出生於匈牙利、與塞利格曼共同創立積極心理學的芝加哥大學心理學家希斯贊特米哈伊(Mihalyi Csikszentmihalyi)發明了一個名叫「經驗取樣法」(experience sampling method)的檢測工具,幫助心理學家們回答上述問題。

★★★幸福實驗:

希斯贊特米哈伊在研究中,要求被試隨身攜帶一個傳呼機,這個傳呼機每天會響好幾次。每響一次,被試就得拿出一個小筆記本,把他當時正在進行的事情記錄下來,還要寫下自己對該活動喜歡的程度。在這個研究中,被試多達數千人,傳呼機的鈴響次數也高達數萬次。通過如此龐大的研究資料,希斯贊特米哈伊找出人們真正喜歡的活動,而不是人們記憶裡喜歡的活動。希斯贊特米哈伊發現,人們喜歡的活動可分為兩大類,第一類是肉體或身體享受到的快樂。平均而言,「用餐」為人帶來的快樂指數最高。「吃」對人來說真的是一大享受,尤其是一群人一起大吃大喝,最是快活,而且吃飯時,大家都很討厭有人打電話來干擾,而最最煞風景的就是做愛時電話鈴響。不過,人不可能一整天都沉醉在肉體歡愉中,因為人對食色的需求很容易因飽足而生厭。不管是食還是性,一旦超過一定程度,就會讓人覺得噁心。

希斯贊特米哈伊最重要的發現是,很多人認為有一種狀態比做愛之後吃巧克力還要令人沉醉,那就是全心全意地沉浸在一份極具挑戰性、與自己能力相當的工作中。這就是人們所說的「境界之內」(being in the zone),希斯贊特米哈伊稱這種狀態為「心流體驗」(flow)。一旦達到這種狀態,我們只需跟著感覺走就對了。心流通常發生在我們進行體能活動,像滑雪、在彎曲的鄉間公路開快車,或兩隊上場對決較勁時。

配合音樂或其他人的行動,能讓人更能達到沉浸其中的暢快狀態,因為兩者的加乘效果會為我們的行為製造出一種瞬間結構(temporal structure),例如,跟合唱團一起唱歌、跳舞,或跟朋友展開一場唇槍舌劍的辯論等。個人獨自進行創造性活動時也能達到這種忘我的沉浸狀態,如畫圖、寫作或攝影等。心流體驗的關鍵在於,這是一個能讓你全心投入的挑戰,你也具備面對這項挑戰的實力;在進行活動的過程中,每進一步,你馬上就得到回饋(進展原則),每一回合的交涉攻防,每唱對一個音,每畫對一筆畫,都會讓你心中閃現一陣又一陣的積極感受。在「心流」的狀態中,像與騎像人配合得天衣無縫。這時,大部分都是象(自動化過程)處於主導,一路順暢地向前奔跑,而騎像人(有意識的思想)則完全沉浸其中,搜尋問題與機會,協助象順利運作。

塞利格曼依據希斯贊特米哈伊的研究成果,將愉悅及滿足感做出清楚的區分。愉悅有很強的感官和情緒成分,如食物、性愛、抓背及微風輕拂等帶給我們的歡愉,滿足感則是我們全心投入、發揮所長,到達忘我境界的感受。滿足感能讓我們達到心流的沉浸狀態。塞利格曼認為V(自己可以控制的因素)就是可幫助我們妥善安排生活及環境,提升我們的愉悅及滿足感的活動。愉悅必須有所節制,否則就無法維持原有效果。一個下午就吃一大筒冰激凌,新買的CD馬上連聽10遍,這種不知節制的行為很快就把我們的胃口破壞殆盡,以後要享受愉悅,就越來越難。這時就是騎像人出馬的時候了,因為大象很容易會有不知節制的反應,騎像人就得及時出現,鼓勵大象繼續向前,進行下一個活動。

「愉悅」應慢慢品嚐,多求變化,法國人便是熟諳此道的高手。法國人也吃很多油膩的食物,但是他們卻比美國人苗條、健康,法國人吃東西時總是細嚼慢咽,注重食材風味,他們能從吃中得到許多樂趣,而正因為他們懂得品嚐,所以最後反而吃得比較少。反觀美國人,吃東西時總是大口大口地把高油脂、高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塞進嘴裡,而且還常常一邊吃飯一邊做別的事情。為求變化,享受更多用餐的樂趣,法國人會把食物分成好幾道菜來慢慢品味,美國人最喜歡的則是以大份量的食物招攬顧客的餐廳。變化可為生活帶來更多趣味,因為求新求變是適應的天敵,超大份量會讓適應效果達到最大化。古希臘少數幾位提倡感官享樂的哲學家之一的伊壁鳩魯(Epicurus)曾說的「智者食不重量但重質」,剛好為法國人的飲食之道做出最好的詮釋。

哲學家們之所以對感官享樂普遍秉持戒慎警惕的態度,原因之一是因為感官享樂的效益並不持久,感官享樂當下感覺很強烈,但是很快就會消退,而當事人事後則不會因而多長智慧或變得更強。更糟的是,感官享樂會引誘人沉溺其中,讓人遠離對自己更有益的活動。滿足感就不同了,滿足感會不斷鞭策我們,挑戰我們的極限,逼迫我們使盡全力發揮潛能。我們通常是在完成、學會某事物後,心中會感受到一份滿足感。一旦進入「心流」的狀態,再難的工作都會變得像不費吹灰之力般輕鬆。

掌握自身優勢

人都有一種想發揮潛力、磨煉技巧、展現優勢的「渴望」。塞利格曼認為,掌握自身優勢是人們能否找到滿足感的一大關鍵。積極心理學的一大貢獻就是發展出一套人格優勢列表,大家可以上www.authentichappiness.org[6]這個網站看看自己具備哪些優勢。

最近,我要求來上我教的心理學入門課的350位學生上網做上述的優勢檢測,之後再要求他們花幾天時間進行以下4種活動。第一種是放縱感官的活動,例如下午休息時間吃冰激凌,好好品嚐美味的冰激凌。這是學生們最喜愛的活動,但是跟其他感官享樂一樣,這份快樂很快就消失無蹤。其他三種是可能為學生帶來一份滿足感的活動:去聽一場自己平常不會去聽的演講或課程;對一個比較友善的朋友表現自己的善意;把自己對某人心存感激的理由寫下來,然後打電話或親自上門拜訪對方,表達自己對對方的感謝之意。以上4種活動,學生們最不喜歡的就是聽演講——只有好奇心強、愛學新東西的學生例外。我們發現,對人表達善意及感激可以改變人的心情,其效果比感官享樂活動更為持久。雖然大家一想到要對人表達善意及感激就會緊張不安,因為這些舉動有時違反社會規範,當事人還得冒著出糗的風險,但是一旦付諸行動,當事人事後一整天心情都會很好。很多學生還說,他們的好心情會持續到第二天——可沒人說冰激凌有這樣的效果。人格優點中具備待人和善與懂得感激的學生,做完這類活動後的效果最為明顯。

所以V(自己可以控制的因素)的影響確實為真,且其作用不止是可讓人從事件中抽離(detachment)。只要我們善用自己的優點,就能讓自己更幸福,而加強人際關係的聯結——幫助朋友,感謝幫助我們的人的效果尤佳。要人每天行善的確很容易乏味,但是如果你知道自己的優點,列出5種活動並持之以恆地進行,那麼你每天至少會有一份滿足感。有一項研究要求被試每星期做一件善事,或計算自己幾星期來得到多少祝福。該研究結果表明,這些事情可以略微提升被試的幸福指數,且效果會一直持續下去。所以,主動出擊吧!找出能讓你產生滿足感的活動,持之以恆(但不要弄到自己生厭的程度),如此便可提高你整體的幸福基準線。

○為何會患「奢侈病」○

經濟學原理假定人是依據理性來追求自身利益的,這就是市場運作的機制,也是亞當·斯密所稱的「看不見的手——自身利益」。不過到了20世紀80年代,有一些經濟學家開始研究心理學,從此便推翻了這個行之多年的經濟學模型。當時,主導這個新的經濟學觀念的是康奈爾大學的經濟學家羅伯特·弗蘭克(Robert Frank)[7],他於1987年出版《理性中的熱情》(Passions Within Reason)一書,該書分析並指出人們的一些行為並不符合純粹的經濟學模型,例如:在一家離家很遠的餐廳給小費;就算得付出高昂代價,還是想報仇;雖然有更好的機會,但還是選擇忠於原來的朋友及伴侶。弗蘭克指出,這些行為只有從道德情感(如愛、羞恥、復仇心或罪惡感)的角度來看,才有道理可言。進化讓我們學會在某些時候做出「策略上不符理性」,但最終卻對自己有好處的行為。例如,一個一旦被騙就氣得火冒三丈,且會不計代價一心報仇的人,能為自己立下威名,讓別人不敢再欺騙他。而那些精心計算復仇成本,只在報仇利益高於報仇代價時才報仇的人,則會屢屢落得被騙的下場。

在弗蘭克近年出版的《奢侈病》(Luxury Fever)一書中,弗蘭克用同樣方法來分析人的另一種不理性行為:人常常費心追求許多與自身幸福相衝突的人生目標。弗蘭克在書中一開始便提出一個問題:為什麼有些國家財富不斷增加,但人民卻沒有變得更幸福?弗蘭克一開始認為,之所以會如此,可能是因為基本需求一旦滿足,金錢就無法為人們買到更多幸福。不過在仔細檢視過相關證據後,弗蘭克得出以下結論:認為金錢無法買到幸福的人,是因為不知如何花錢所致。

炫耀性消費

事實上,有些購買行為並不受制於適應原則,弗蘭克想知道人們為什麼甘心花大錢買奢侈品,雖然這些奢侈品完全受制於適應原則,但卻不太願意把錢花在能讓自己持續幸福下去的事物上。比如,人只要多休假,多「花」時間跟家人、朋友相處,就會更幸福、更健康,但是美國人卻往往反其道而行之。另外,只要縮短交通時間,就算住的房子小一點兒,我們就會過得比較幸福,但是美國人還是寧可住大房子,將更多的時間浪費在交通上。再者,多休假,就算少賺一點兒錢,我們也會比較幸福、健康,但是美國人休假的時間越來越短,歐洲人也一樣。人們只要購買基本、功能性的家電,汽車及手錶,然後把存下來要消費的錢拿來投資,就會比較幸福,財富也可以累積下來,但是美國人幾乎是賺多少花多少,有時候甚至還入不敷出,都把錢拿來消費,還常常花大錢買名牌設計師的商品。

對以上這些行為,弗蘭克有一個非常簡單的解釋:人的炫耀性消費與非炫耀性消費的心理是不同的。炫耀性消費指的是別人看得到的,被我們拿來當做個人身份地位象徵的消費品,這些商品就像一種武器競賽,其價值並非來自其客觀資產,而來自別人對該商品的評價。如果辦公室的每個人都戴天美時手錶,那麼第一個買勞力士的人馬上就獨領風騷。等到每個人都戴勞力士時,戴得起一隻200萬美元的百達翡麗的人才稱得上有身份地位,勞力士已滿足不了大家的胃口了。

炫耀性消費是一種零和遊戲:個人借由自己地位的提升來貶低別人。而且,我們很難說服一整群人或是屬於該亞文化的人放下這種競爭心理,回歸基本需求的消費行為。就算這群人可以因此而過得更好,他們也聽不進這種話。相反,非炫耀性消費指的是其價值來自商品及活動本身,且多屬私底下消費的行為,其消費的目的並不是為了展現身份地位。起碼對美國人而言,休最長的假或交通時間最短是不會為自己贏得任何好名聲的,所以這種非炫耀性消費不在武器競賽之內。

大家不妨試著回答以下兩個問題。有這樣兩份工作,你願意選哪一份:第一份工作你的年薪是9萬美元;但其他同事平均年薪為7萬美元;第二份工作你的年薪是10萬美元,但其他同事平均年薪為15萬美元。很多人選擇第一份工作,但卻表示這份工作對他們來說起碼有10萬美元的價值。

現在再試著回答第二個問題:有一家公司,一年給你兩個星期年假,但其他員工的平均年假只有一星期;另一家公司,一年給你4個星期年假,但其他員工的平均年假卻有6個星期,請問你願意選哪家公司?大部分的人都選年休假為4個星期那份工作。休假是一種非炫耀性消費,不過只要我們花大錢去度假,故意讓別人看到自己度假時有多大手筆,而不是在休養生息,我們馬上就可以把度假變成炫耀性消費。

★★★幸福實驗:

近來,有關「行為/擁有」效益的研究同樣也支持弗蘭克的結論。心理學家范波文(Leaf Van Boven)與吉洛維奇(Thomas Gilovich)[8]先要求被試回想一次能讓自己更快樂更享受、花費金額超過100美元的消費行為。他們要求其中一組被試回想某實物消費,要求另—組被試回想一段經驗或活動。在敘述完自己的購買行為後,他們要求被試填寫—份問卷。描述某段經驗者(比如,滑雪、聽音樂會或享用一頓大餐)在回想自己的購買行為時,覺得該購買行為確實讓自己變得更幸福,也覺得自己的錢花得比那些花錢買實物(比如,衣服、珠寶或電子用品)的人更划算。

經過幾次類似的實驗,得出的結論也都相似,於是范波文與吉洛維奇便得出以下結論:經驗之所以比實物更能讓人幸福,部分原因是經驗帶有較高的社會價值。大部分要花100美元以上的活動都是我們跟別人一起進行的活動,但是昂貴的實物消費行為往往有部分原因是出於想讓人艷羨的心理。活動能讓我們與別人建立聯結,物質卻會加大我們與別人之間的距離。

現在你知道要怎麼花錢了,不要再去跟有錢人斗排場,也不要再浪費錢買炫耀性消費品了。第一步就是,減少工作量,少賺點兒錢,少積聚財物,「多花」時間跟家人相處,多度假,多做有益身心的活動。老子就曾提出警言,要大家做出正確選擇,不要一味盲從,跟著別人追求物質慾望:

馳騁畋獵,令人心發狂;

難得之貨,令人行妨。

是以聖人為腹不為目,故去彼取此。

然而很不幸,一旦大象死抱「珍寶」不肯放手,要一個人放棄原有觀念,改為接受另一種觀念就變得非常困難。受「物競天擇」的影響,大象在人生遊戲中本來就一心求勝,而其贏的策略有部分就是讓別人印象深刻,心生艷羨,以達到鶴立雞群的效果。因此,大象在意的是名,快不快樂不重要,大象行事的目標總是定在別人的目光上,一心只求好名。就算做別的事可以讓自己更幸福,大象也還是會受進化本能的驅使而追求名聲。

如果每個人都去追逐有限的名聲,那麼大家都會困在武器競賽式的零和遊戲中,在這樣的世界裡,更多財富並不會為我們帶來更多幸福。追求奢侈品是一種幸福陷阱,它是一條死巷,但人們卻誤以為這樣的行為能為自己帶來幸福。

選擇的悖論

現代人的生活充斥許多陷阱,以下就是一個實例。請從下列用語中,選出一個最吸引你的詞語:約束、限制、障礙、選擇。十有八九你會挑「選擇」這個詞,因為前面三個詞語都會給你一種負面的感覺。「選擇」及其常讓我們聯想到的「自由」這兩個用語,都是現代生活的產物。大部分人都會選擇到超市買東西,而不願在小店購物。大部分人都會選擇把自己的退休存款投資到有40種基金可供選擇的投資公司,而不願意選只有4種基金的投資公司。

不過,當真的有很多選項可供我們選擇時,例如,有30種美味的巧克力可讓我們選,我們反而可能做不出決定。就算真的選了,也不容易滿足。因為選擇越多,我們的期待就越高;同時,選項越多,我們越不可能挑到最好的選項。買完東西走出商店時,你會覺得自己可能選錯東西,很可能因此而心生後悔,覺得自己沒選的東西可能比較好。

心理學家巴裡·施瓦茨(Barry Schwartz)稱這種現象為「選擇的悖論」(paradox of choice)[9]:有了選擇,反而讓我們更不快樂,但是我們卻很重視選擇,而且處心積慮地要讓自己有所選擇。施瓦茨及他的同事發現,這種悖論最常出現在他們所謂的「最大化者」(maximizers)身上,即習慣評估所有選項的優劣,搜尋更多資訊,以求做出最佳選擇者(也就是經濟學家所謂的「追求效用最大化者」〔maximize their utility〕)。其他人——施瓦茨稱之為「滿足者」(satisficers),比較能用輕鬆的態度來面對選擇。這種人在找到好東西之前也會評估各選項的利弊優劣,但是一旦找到心目中的理想之物,他們就不再費力搜尋。滿足者不會受選擇過多所害。平均而言,最大化者最後所做的決定,會比滿足者稍微好一些(想想看,前者得擔那麼多心,費那麼大的勁搜集那麼多資料,總會有所成效),但是他們常常不滿意自己所做的決定,也比較容易沮喪、焦慮。

有一項研究,要最大化者及滿足者坐在另一名被試(其真實的身份是實驗人員)旁邊做換音造詞(anagram,即變換字母順序以形成另一詞),後者跟前者一起做換音造詞,只是速度比前者慢或快。滿意者面對這種情況,比較能心無旁騖地解題,對自己的評語,自己對該研究的喜好程度,基本上不受另一位被試的表現影響。不過,一旦最大化者發現另一位被試解題的速度比自己快,馬上就被打敗,之後對自己的評價就會比較差,對整個研究也會產生較大的消極情緒。(不過,旁邊另一位被試解題的速度比自己慢也並無多大助益——這是另一個負面事件影響力大於正面事件的實例。)

最大化者一直喜歡跟別人比,所以他們很容易陷入炫耀性消費的陷阱。然而,最大化者花的每一塊錢所得到的幸福卻都比滿足者少。

現代人的生活處處充滿陷阱,這些陷阱有的是營銷專家及廣告商的傑作,這些人完全掌握了大象的心理,但這不會給我們帶來快樂。

○重新思考幸福的假設○

剛著手寫這本書時,我覺得佛陀是「3000年來最佳心理學家獎」的競爭強手。我覺得他所說的「費力追求也是枉然」說得真是太好了,他所許諾的平靜,對我也非常有吸引力。不過為了寫這本書,我開始深入研究,之後我便認為佛教教義有點兒反應過度,或者說甚至是個錯誤。

★★★幸福實驗:

傳說,佛陀是北印度一個國王的兒子,出生時國王聽到一個預言,說他的兒子命中注定會離開他,遁入森林,放棄王位。所以男孩長大成人後,他的父親便想盡辦法,用各種感官享樂來綁住他,把所有會干擾他心理的東西都藏起來。

這名年輕的王子後來娶了一位美麗的公主,婚後住在皇宮上層,宮中妻妾如雲,個個如花似玉。然而這種日子過久了,王子也覺得很厭倦(適應原則),便很好奇外面的世界到底是什麼樣子。最後,他說服父親讓他坐在雙輪戰車上出宮一遊。

王子出宮的那天早上,國王下令,所有老、病、殘障者,皆得躲在門後。然而有一個老人還站在路上,於是王子便瞧見老人,王子問馬車伕這個長相怪異的東西是什麼,馬車伕回答,每個人老了都是這個模樣,王子一聽,嚇得說不出話來,於是趕忙回到皇宮。第二天出巡,王子看到一個生病的人,這個人只能跛著走路,王子聽到解釋後,又回到宮中。第三天,王子看到有具屍體被抬過馬路,這一幕可說是最後一根稻草,王子發現老、病、死是所有人的宿命,於是不禁大喊:「馬車回宮!現在不是快樂出巡的時候。任何一個有頭腦的人當他知道自己總有死去的一天時,怎麼會沒注意到自己就要大難臨頭?」

後來,王子就一如預言,離開他的妻子、嬪妃,放棄自己的王位。他走進森林,開始覺悟之旅。在開悟之後,佛陀對世人傳教:人生是苦,只有斷除自己苦苦追求的享樂、成就、名聲及人生等執念,才能脫離苦海。

如果當初這名年輕的王子走下他那金碧輝煌的馬車,跟這些可憐之人說說話,接下來又會發生什麼事?極富冒險精神的年輕心理學家羅伯特·迪納(Robert Biswas-Diener,即「快樂研究專家」埃德·迪納之子)就真的這麼做了。羅伯特·迪納到世界各地訪問各階層人士對自己人生的看法,並詢問大家滿不滿意自己的生活。

不管到哪一個國家,從格陵蘭到非洲肯尼亞,再到美國加州,羅伯特·迪納都發現大部分人(除了無家可歸的露宿者之外)對自己生活的滿意大多都多過不滿意。他甚至還訪問過印度加爾各答貧民窟的性工作者,這些人都因迫於生計,只好出賣自己的肉體,犧牲自己的未來,冒著染病的風險,賣淫為生。儘管這些女性對自己生活的滿意度遠遠比不上加爾各答女大學生的生活滿意度,但是這些女性對12項生活滿意度指標的評分,都要麼是滿意高於不滿意,要麼就是持平(既不滿意也非不滿意)。

西方人一定無法忍受這些女性所過的貧窮生活,但是即便如此窮困,她們也有可以彼此做伴的密友,而且跟自己的家人也都保持聯繫。羅伯特·迪納的結論是:「儘管加爾各答貧民的生活並不令人羨慕,但他們仍然過著有意義的生活。」他們就跟病人、老人或其他不同階層的人一樣,都是年輕的佛陀覺得可憐的對象,但是從內在來看,這些妓女所過的生活絕對比我們看上去的要好。

佛陀之所以強調我們對人生要秉持「抽離」的態度,有另一個主要的原因是他活在一個動盪不安的時代。然而,如今的情況已大不相同。生活在富裕民主國家的民眾已能為自己的人生定下長期目標,並去實現它。我們現在已不再恐懼受疾病侵襲,不怕暴風雨摧殘,我們還有火災險、失竊險及碰撞保險等來保障我們生命財產的安全。這是人類有史以來第一次大多數群眾(富裕國家)的壽命超過70歲以上,且不用面對自己的孩子比自己早死的悲慘命運。

雖然人生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但是我們大都能一一克服、調適,許多人也相信自己的人生樂多於苦。因此,斷除人生所有執念,捨棄一切感官享樂,高喊自己已脫離人生得失與失敗的痛苦——在我看來,這實在不是面對人生避免不了的些許苦難所應有的態度。

很多西方思想家也思考過佛陀所遇遭的人生苦難——病、老、死,但是他們卻得出截然不同的結論:因為對人、對自己的人生目標、對人生的歡愉有著強烈的依戀,所以我們必須過一個完整的人生。有一次我去聽情緒研究大師羅伯特·所羅門(Robert Solomon)[10]的演講,所羅門在演講中直接質疑「無執」這種哲理,認為這根本就是侮辱人性。希臘及羅馬時代哲學家所主張的內省與淡漠,以及佛陀所提出的冷靜淡然、不費力追求的人生態度,基本上都是為了避開激情,但是沒有激情的人生根本不是人過的生活。沒錯,執著會帶給我們痛苦,但是執著也帶給我們人生最大的幸福,而且人生每一個變化(這些哲學家所極力避免者)都有其價值。當我聽到所羅門駁斥這麼多古代哲理時,內心著實嚇了一大跳,但是我也受到很大的啟發,而這樣的啟發是我在大學上哲學課時未曾感受過的衝擊。聽完演講,走出演講廳時,我內心滿是悸動,希望自己能有所行動,放開胸懷,擁抱人生。

所羅門的想法不是正統的哲學思想,但卻常出現在浪漫詩文、小說及自然主義作家的作品中:「我們只能活1/4的人生——所以何不宣洩出來——打開大門,啟動人生——有耳者聽其所能聽,把所有感覺都通通用上。」(梭羅,美國詩人、散文作家及自然學者。)

佛陀、老子及其他東方賢哲發現一條讓我們找到和平、平靜的人生路。他們告訴我們如何通過冥想及靜默來找到這條「無執」之路。在西方世界,已有幾百萬人都已追隨這條道路,很多人也找到一定程度的平靜、幸福及精神層面的成長。因此,我無意質疑佛教在現代世界的價值適宜與否,但我想進一步延伸這套幸福假設——成為陰陽方程式:來自內心,也來自外在(我會在第10章進一步說明)。要過陰陽協調的人生,我們需要導引。對於「陰」這一面,佛陀已提出最具洞見的指導;佛陀不斷地、溫和地提醒我們「陰」這內省功夫的重要性。不過我相信,西方追求的行動、奮鬥及激情的執念,並非如佛陀所言那般錯誤。我們需要的是找到其中的平衡(汲取東方智慧),以及明確奮鬥方向(借助現代心理學)。

[1] 在馬丁·塞利格曼的理論中,將其稱為「幸福跑步機」,可參見《真實的幸福》。該書簡體中文版由湛廬文化策劃、萬卷出版公司出版。——編者注

[2] 若想瞭解埃德·迪納博士的更多研究成果,可參見其著作《改變人生的快樂實驗》,該書簡體中文版由湛廬文化策劃、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出版。——編者注

[3] 美國心理學家,以推動積極心理學發展而聞名,被譽為「積極心理學之父」,其「幸福科學5部曲」包括:《持續的幸福》、《真實的幸福》、《活出最樂觀的自己》、《認識自己,接納自己》、《教出樂觀的孩子》,簡體中文版均由湛廬文化策劃出版。——編者注

[4] 其著作《幸福的神話》(The Myths of Happiness)的簡體中文版,即將由湛廬文化策劃出版。——編者注

[5] 關於蘭格他們做的這項實驗的更多內容,詳見由湛廬文化策劃、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專念》。——編者注

[6] 該網站有簡體中文版。——編者注

[7] 羅伯特·弗蘭克,通俗經濟學家,其通俗經濟學著作《牛奶可樂經濟學》的簡體中文版已由湛廬文化策劃、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出版。——編者注

[8] 欲瞭解吉洛維奇的更多理論,可參閱《吉洛維奇社會心理學》,該書簡體中文版已由湛廬文化策劃,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出版。——編者注

[9] 巴裡·施瓦茨的這個理論在其著作《選擇的悖論》(The Paradox of Choice)中做了詳盡的闡述,本書將由湛廬文化策劃出版。——編者注

[10] 國際情緒研究協會主席,近30年來最具影響力的情緒研究者羅伯特·所羅門,其有關情緒與幸福的心理學經典彙集於《幸福的情緒》一書中,該書簡體中文版由湛廬文化策劃,已由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出版。——編者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