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路西法效應:好人是如何變成惡魔的 > 去個人化及狂歡節效應的影響 >

去個人化及狂歡節效應的影響

然而我們又該如何解釋琳迪·英格蘭的想法?——她認為這一切都只是「好玩和遊戲而已」。在這個個案中,我相信去個人化起了作用。稍早我們提到人和地方的匿名性能創造出截然不同的心理狀態,當這種心理狀態和行為責任的分散加在一起時,就會導致去個人化。演員們完全沉浸在高度的心理活動中,不再做理性思考,也不關心事情後果。在追求當下的享樂現實中,過去與未來全都暫時被丟在一旁。在這個心靈空間中,情感主導理性、激情掙脫社會束縛。

這就是狂歡節效應,當個人的身份隱藏在面具之下時,平常受到壓抑的各種原欲的、暴力的、自私的衝動都會宣洩出來。行為回應著情境的需求而立即爆發,不再深思熟慮或瞻前顧後。把小說《蠅王》裡面的現象搬到紐約大學的實驗室裡面時,我們看到經過去個人化的女性對無辜的受害者下手越來越重。在我們的斯坦福監獄裡,一些獄卒也創造出同樣的現象。如同阿布格萊布的情況,人們在這些情境中體驗到行為的自由尺度放寬之際,約束侵略行為及反社會行為的規範也被擱置了。

就像我從不曾鼓勵我的獄卒做出殘酷行為一樣,軍方也不曾鼓勵它的獄卒性虐待囚犯。然而在這兩個情境中都盛行一種默許放縱的寬鬆氣氛,讓獄卒以為自己可以為所欲為,他們以為自己不需要負個人責任,以為沒人看見,所以可以僥倖逃脫。在這個脈絡中,傳統道德推理能力被削弱了,以前學到的教訓敵不過行動的誘因;狄奧尼索司所代表的原欲衝動壓倒了阿波羅代表的合理性。道德脫鉤接著發揮作用,沉溺在氣氛中無法自拔的人們的心智及情感風貌於是改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