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路西法效應:好人是如何變成惡魔的 > 邪惡陷阱:米爾格倫實驗中學到的十堂課 >

邪惡陷阱:米爾格倫實驗中學到的十堂課

以下我將概略敘述在這個實驗典範中,導引許多普通人做出明顯傷害他人行為的做法。這麼做的目的是希望與真實情境中,比較由「說服專家」如推銷員、狂熱教派及自願役招募人員、媒體廣告專家等人所運用的順從策略。基於此,我們從米爾格倫的實驗中選錄了十種方法:

(1)預先以書面或口頭方式約定執行契約性的義務,創造出一種擬法律情境,藉以控制個人行為(米爾格倫的做法是讓受試者公開同意接受實驗的任務及做法)。

(2)讓受試者扮演有意義的角色。如「老師」、「學生」,這些角色可讓扮演者自覺具有正面價值,並自動以符合角色內涵的方式回應。

(3)要求受試者遵守在派上用場前看似有道理,但實際使用時卻變得武斷且缺乏人性的基本規則,以此來正當化愚蠢的順從行為。同樣地,系統也可以創造一些含混不清且隨時改變的規則,卻堅持「規則就是規則」,沒有通融的餘地,以達成控制人們的目的(如米爾格倫實驗中穿上實驗大褂的研究者,或者是斯坦福監獄實驗的獄卒強迫克萊416吃掉發臭食物時的做法)。

(4)改變行為、行動者和行動的語義內涵。 (把「傷害他人」的行為說成是「幫實驗者一個忙」,把懲罰行為說成是為了科學發現的崇高目的。)也就是用漂亮的修辭技巧來包裝惡劣的現實,替真實景象化裝。(我們可以看見同樣的語義塑造技巧運用於廣告中,例如把味道很糟的漱口水塑造成有益健康的形象,讓消費者會因為漱口水具有殺菌效果而預期它的味道跟藥水一樣。)

(5)替受試者創造出分散責任或是推卸負面結果責任的機會。譬如告訴他們有別人會負責,或沒有人會認為他們需要為此負責(米爾格倫的實驗中,當任何一個「老師」有疑問時,權威人士形象的實驗者都會告訴他們「學生」出的一切事情由他負責)。

(6)極端惡行是由看似不起眼的小舉動開啟。剛開始只是稍微把腳打濕,但隨著順從壓力逐漸增大,既然做了過河卒子也就不得不盡力向前了。(比方說在服從研究中,一開始不過是15伏特的電擊。)這也是讓好孩子墮落成藥物上癮者的基本步驟,只是好玩吸個一口的結果卻是步向沉淪。

(7)小步伐循序漸進。目的是讓人們很難注意到前一個行動跟自己正在做的有什麼不同,不過「多一點而已」。(在米爾格倫實驗中,對人的侵略度是以15伏特一級,共分三十級漸進遞增,在實驗開始階段,受試者根本注意不到傷害程度有什麼顯著差別。)

(8)逐漸改變權威人士(在米爾格倫實驗中是以研究者的身份出現)的形象性質。從開始的「公正」、講理形象,漸漸變成「不公正」、苛求,甚至毫不講理。這種技巧會讓受試者先願意服從,但接著因為對權威者和朋友前後一致的期待落空而感到困惑不已。轉變結果就是讓人們糊里糊塗地服從一切指令(許多「約會強暴」案例中都有這樣的情節,也是受虐婦女留在施虐配偶身邊的原因之一)。

(9)讓「離開一切的代價」變得高昂,或是借允許不同意見的表達(這會讓人們覺得安心點)但同時不斷堅持服從,而提高離開過程的困難度。

(10)用意識形態或是美好的空話捏造一個看似令人憧憬的根本性目標,以正當化達成目標必須運用的任何手段。(米爾格倫研究的做法是提供可接受的正當理由,例如這門科學是希望借由明智的獎懲機制幫助人們改善記憶力,借此讓人們做出不樂意做的行為。)在社會心理學實驗中,這種手法被稱為「幌子主題」(coverstory),用來遮掩隨後實驗步驟的一套幌子,因為本身站不住腳,所以很可能被拆穿。在真實世界中,我們稱之為「意識形態」。大多數的國家在發動戰爭或是鎮壓政治異議人士之前,都仰賴意識形態以正當化其暴行,「對國家安全形成威脅」即是這類意識形態中的典型。當人們恐懼自己國家的安全陷入威脅時,就會願意把自己的基本自由權交出給政府以換取安全。埃裡希·弗洛姆(Erich Fromm)在其名著《逃避自由》中的經典分析使我們認識到,這樣的交易也曾被希特勒和其他獨裁者用來攫取及維持權力:也就是說,獨裁者宣稱他們將提供安全以交換人民放棄自由,理由是這樣他們才更好控制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