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生活中的行為心理學 > 「搶奪」時的快感不可享受 >

「搶奪」時的快感不可享受

俗話說,搶來的東西就是好吃。人們總是誤以為別人手中的東西就是比自己的好——別人的食物、別人的成果、別人的幸福……於是羨慕、嫉妒、恨、搶奪……產生了。小到一顆糖果,大到一個生命,甚至一場戰爭,似乎只要是搶來的,不管是什麼,儼然成了世界上最好的東西。

從小我們就在「排排坐,吃果果」的歌謠聲中長大,但更多的時候我們要面臨爭搶與被爭搶的局面——一支鉛筆、一本圖書、一朵紅花……似乎爭搶成了幼時玩伴間的主旋律。而不論爭搶的是什麼,或者為什麼爭搶,只要是搶來了就是好樣兒的。然而,越長大越發現,這種遊戲不僅僅是幼兒園的玩伴才會做的事,大人的世界裡更是在此起彼伏的搶奪中,你死我活的明爭、鉤心鬥角的暗鬥時時上演。而這般爭搶的背後,又是怎樣的怪誕心理在作祟呢?

一個陽光燦爛的午後,小蘇來到樓下咖啡廳閒坐。

不久,鄰桌來了一對男女,是一對小情侶。女生突然發現男伴的眼睛總是時不時地往小蘇那兒看。於是突然發難——叫來服務員要求換桌,而且點名要換小蘇坐著的那桌。

男生連忙出言制止,並說女生是在無理取鬧。女生聽後,更是惱怒,聲音也不由得大了起來,這個原本安靜、愜意的咖啡館,頓時變得嘈雜。此時,小蘇不得不抬起頭來,剛才閒適的心情一掃而光。而當她發現矛頭直指自己時,更是不由得皺起了眉頭,小蘇只好招手叫來服務員。

服務員向小蘇一陣誠懇的道歉之後,硬著頭皮向小蘇轉達了這個女生的要求。

小蘇覺得,其實換不換座位這個問題不大,但這個女生的強硬態度她接受不了,畢竟是自己先來,要換座至少該有個恰當的說法。因此,她覺得有必要表明自己的立場,於是請服務員叫來了這個女生,詢問理由。女生也不正面回答,就說覺得這個座位的視野比較好。可是小蘇覺得這個女孩和自己都是靠窗的座位,且兩人是鄰座,不存在太大的視野差別。

女生開始不耐煩起來,還埋怨小蘇把自己叫過來又不肯讓座。小蘇頓時覺得很可笑,反倒是自己成了「罪魁禍首」。

「我就想坐你這個座位!」女生大聲道。

男生終於看不下去了,打斷了女生的話,忙對著小蘇道歉,然後拉著女生走回了自己的座位。

「沒關係的,反正我已經打算走了,你們坐吧,再見!」小蘇站起身,轉頭就走。

此刻,女生不說話了。雖然坐到剛才小蘇坐過的座位上卻依舊高興不起來。男生安慰道:「如你所願換了座位了,你這回高興了吧!」

女生喝下一大杯咖啡後,把男生偷看小蘇的事情說了出來。而聽到這個原因的男生解釋道:「我哪裡是在看她,就是因為她手上拿了一本書,所以下意識地多看了幾眼,這你也能生氣?」

「啊……」女生開始後悔自己的唐突,意識到自己剛才的無理取鬧,不好意思地低下了頭……

其實,「我就要坐你這個座位!」搶奪心理才是最好的解釋。

這就是搶東西給人的心理感受,所以,和故事中的女孩一樣,很多人會在不經意中「搶奪」自己喜歡的東西。

搶奪心理的發生是在潛意識驅動下尋求內心刺激的結果,究其根源,是人作為一種生物所具有的衝動的本能。在搶奪過程中,潛意識會受到複雜理性支配和理性典範控制的雙重刺激,將界限外的刺激因素作為攻擊對象,造成破壞、傷害或是征服的動力。換句話說,搶奪心理也可以看作是一種彈性的解壓,是一直存活於你我心中的小惡魔。因此,任何一個結點都有可能激發,雖然會給週遭帶來一定的損傷。但只要在可控範圍內,搶奪之後的快感,就像是被父母管束多年的青春期少年突然鬆了綁,會激動、興奮起來。但是,這種搶奪時的快感不可享受,因為會在不經意中小則惹來人際紛爭,大則演變成犯罪。所以,這種行為是非常可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