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生活中的行為心理學 > 身體語言與有聲語言 >

身體語言與有聲語言

身體語言和有聲語言是語言的兩種形式。人們在社會交往活動中,有時二者單獨使用,有時將二者合用。

首先,就身體語言和有聲語言單獨使用來看,如有人只用有聲語言傳遞信息,其間沒有(相對而言)身體語言配合;再如,有的人只是用身體語言傳遞信息,其間沒有有聲語言配合。著名喜劇大師卓別林,就是一位著名的身體語言大師,他就是憑著自己的各種體態來把各種劇情內容生動地傳達給觀眾的。

其次,就身體語言和有聲語言合用來看,人們在用有聲語言發送信息的同時,往往要輔以身體語言,即我們過去常說的「以姿勢助言語」之類。一般說來,人們總是把有聲語言和身體語言結合起來運用,只不過有技巧高低之分。

人類最古老的交際手段就是有聲語言,而人們在說話時是離不開表情動作的。有研究表明,在遠古時代,人類的有聲語言還不太發達的時候,交際時表情動作格外豐富。就是到了人類的有聲語言豐富發達以後,交談時表情動作也仍是必不可少的。我們的祖先早就意識到了這一點。

我國戰國時期的著名思想家孟子說:「征於色,發於聲,而後喻。」也就是說,說話要表現在神態上,表達在言辭中,才能被人理解。孟子是一位十分擅長辯論的人,他從大量的口語交際實踐中發現,有聲語言的不足,需要用神態去補充,才能更好地達到交際的目的。就像戰國時趙國使臣藺相如不辱使命、維護國家尊嚴、完璧歸趙的動作情節中,藺相如「持璧」的行動和「睨柱」的神態同鏗鏘有力的語言相呼應,取得了十分突出的表達效果,以致強暴的秦王也不得不趕緊道歉。如果只說「臣頭今與璧俱碎於柱矣」,但表情木然,站在那裡沒有任何行動,就絕不可能取得上述的表達效果。

人類的動作、表情是本能性的,每個人平時說話都會不知不覺地做出某些表情動作。人們說話時變化的目光,或喜或怒的神態,舉手投足的動作,經常同所表達的內容密切相關,同時也反映出說話人的修養水平。事實上,你同另一個人見面,雖然尚未正式開口說話,但交際活動已經開始,雙方的眼神、表情、動作都在傳遞著信息。說話時對方除了聽,還在看。皺眉頭,嘴角向下撇,那顯然是話不投機;和顏悅色,笑臉相對,說話就易於順利進行。因此,在口語交際過程中,我們必須給這種無聲的身體語言以應有的位置。如果在說話時能夠恰到好處地運用身體語言,就能夠使重點突出,並富有感情、形象生動,因而更富有吸引力和感染力,交際的效果會比單純憑借有聲語言好得多。大家知道,電視的宣傳效果比起電台廣播更突出更明顯,重要原因之一就在於:電視節目同時作用於人的視覺和聽覺,而電台廣播卻只作用人的聽覺。

一個人的身體語言和有聲語言,同樣是構成其語言的兩種重要形式。每個人在實施影響活動的過程中,針對不同的對象、場合等情況,有時可分別單獨使用,有時也可將二者結合使用。但更多的情況下,要注意身體語言和有聲語言的相輔相成的關係,更好地發揮自己言語的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