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人際溝通分析練習法 > 第21章 扭曲和點券 >

第21章 扭曲和點券

本章一開始就有個練習,建議你先做過再看下文。如果你在團體裡,可以請團體的領導者或是志願者,根據指導語帶領大家做練習。

﹡這個練習會帶你進入一個想像的場景,然後請回答一些相關的問題,這些問題並沒有標準答案。

想像明天開始就是一段全國的假日(如過年),這段期間所有商店都不營業。

你剛好有一段時間沒有購物了,基本的食物和日用品都已用完,看看時間,你覺得很輕鬆,因為還有足夠的時間去超級市場買東西,絕對來得及在商店關門前買齊。

你一面出門一面想著需要買些什麼東西,到超級市場時發現人潮洶湧,大家都和你一樣要採購這段假期所需要的食物和用品。

你留意時間,四處選購用品,等買齊的時候,看看時間,離商店關門還有好幾分鐘,你有充裕的時間結賬。

走到結賬櫃檯,店員算了一下,告訴你總共消費了多少錢。

你伸手拿皮包,卻找不到,東找西找,就是沒有皮包的影子,這時你才想到,皮包放在家裡。由於出門時很匆忙,竟然忘了帶皮包,你身上沒有錢,也沒有信用卡或支票。

後面還有好幾個等著結賬的人在排隊,你告訴店員怎麼回事,並問他:「我可不可以留下姓名和電話,先把東西拿回家,等假期結束再拿錢過來?」他卻回答:「對不起,不能這樣。」

就算趕回去拿錢再過來,時間上也來不及了,看來你買不成東西,必須空手而回。要等商店開門,還得過好幾天。

當你瞭解怎麼回事時,有什麼感覺?

注意你的感覺,看是哪一種情緒,然後結束這段想像的場景。

記下你的感覺,每當有人做這個練習的時候,最後的情緒會有幾個特點,以下就要談這幾個特點,你可以核對看看是否與你的情形相符合。

1.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感覺。如果你在團體裡做這個練習,看看大家各自有什麼情緒,報告的時候,可以請一個人做紀錄。

練習的場景是一樣的,可是大家所報告的,卻有各式各樣的情緒,最常見的有:對自己生氣、恐慌、很不好意思、對店員生氣、很難受、腦子一片空白等。團體成員越多,所包括的情緒種類也越多樣化。

如果你沒有參加團體,卻想做這個練習,可以找幾個自願的朋友一起做,看他們在這種場景裡有什麼感受。

2.一個人在各種有壓力的情境裡,常常會有同樣的感覺。舉例來說,假如我在這個練習裡,最後感覺到的是「對自己生氣」,那麼我在其他有壓力的情形下,也常常「對自己生氣」。如果你做練習時覺得很驚慌,那麼你在不同的情形下,也會常常很驚慌。

這就像是每個人都有一種「最喜歡的」不好的感覺,在我們遇到困難的時候,不管是什麼情形,都以這種感覺來反應。有些人會有兩三種不好的感覺可供選擇,可能一種在家裡用,另一種在工作場合用。

3.這種感覺在家裡要不是受到鼓勵,就是有其他家人常常表現出來,而別的感覺卻不被鼓勵,甚至被禁止。假設你的感覺是「對別人生氣」,很可能在你小時候,父母或其他家人常常表現這種情緒,所以當你這麼做的時候,也會得到某種程度的認可。

在你家裡,一定還有很多感覺很少表現出來,甚至從來就沒有出現過。在這個例子裡,你在家裡表現生氣的情緒是被接受的,傷心、害怕或是高興等情緒可能就不許表現出來,否則會被責備或是被忽視(對孩子來說,被忽視比被責備更難受)。

4.你當時的情緒對解決問題一點幫助也沒有。如果我生氣地對店員大吼大叫,這對我買東西的需要毫無益處;如果我覺得恐慌、不舒服、腦子一片空白、對自己生氣,或是其他種種情緒,沒有一種可以幫我買到那些東西。

具有上述四種特點的情緒,TA稱之為扭曲的感覺(racket feeling)。(注一)

以下要討論扭曲的感覺有什麼作用、本質是什麼,瞭解這些非常重要,因為扭曲的感覺在我們活出腳本的方式中,佔了很重要的角色。

「扭曲」和「扭曲的感覺」的定義

TA理論中,關於「扭曲」和「扭曲的感覺」這兩個名詞常有很多混淆,有些學者認為這兩個名詞的意思一樣,因而交互使用。

我們採用另一種說法,認為要把這兩個名詞區分清楚。

「扭曲的感覺」定義是:一種常常出現的情緒,是在小時候學來並受到鼓勵的,會在各種有壓力的情形下出現,就成人的眼光來看,這種情緒無助於問題的解決。

「扭曲」的定義是:一整套與腳本相關的行為,從外表看起來是一種操縱環境的方法,而當事人卻會體驗到扭曲的感覺。

換句話說,扭曲是指一個人如何使自己感受到扭曲感覺的過程,這是個設定好的過程,但是在意識裡無法察覺到。

比如剛才那一幕想像的場景,我出門沒有帶錢,就已設定好自己最後會覺得不舒服,照理來說,我出門的時候應該確定自己有沒有帶錢才對,可是我沒有,如果你問我為什麼沒有,我可能回答:「就是沒有想到啊。」

整個事件的結果,就像是一個人已經設定好要加強自己的扭曲感覺。如果我站在櫃檯,向店員大發脾氣的話,你問我:「為什麼對店員發這麼大的脾氣呢?」回答可能是:「我拿不到我要的那些東西啊,不是嗎?」

對別人生氣,是我面臨壓力時最常有的扭曲感覺。五個人在同樣的情形下,可能會有五種不同的感覺,而他們也都會像我一樣,認為在那種情形下,自己最常有的扭曲感覺是理所當然的。

人是不是一定需要設定好某個過程以感受到扭曲的感覺呢?不一定,對偶然發生的壓力、完全不是自己造成的情形,我們也可能產生扭曲的感覺,舉個例子,假如你搭乘交通工具旅行,坐飛機、火車或巴士等,你趕時間要到達某地,可是由於機械故障,旅程延遲了,你坐在那裡看著時間一分一秒過去,你會有什麼感覺?可能對客運公司生氣,也可能很恐慌,另一個人的感覺可能是很不舒服。情形因人而異。

扭曲和腳本

腳本和扭曲之間,有個放諸四海而皆准的關聯:任何時候,如果你體驗到扭曲的感覺,那時的你就在腳本裡。

為什麼扭曲的感覺在腳本的運作裡佔有這麼重要的地位呢?因為小孩從小在家裡就學會運用扭曲的感覺,做為滿足自己需要的方法。

我們已經知道,扭曲的感覺是在幼年時學會並受到鼓勵的,每一個家庭允許表達出來的感覺很有限,大部分的感覺都是不受鼓勵,或是被禁止的。

有時家庭允許表達什麼感覺,會受到小孩的性別所影響。小男孩常常被教導可以生氣和人吵架,卻不可以害怕或流淚;小女孩則學到在遇到壓力的時候可以哭泣,或是撒嬌表現得很甜的樣子,即使明明覺得很生氣也不能表現出來。

小孩表現出被禁止的感覺時,會有什麼結果呢?比方小男孩受到驚嚇,跑到媽媽那兒,希望媽媽能保護他,媽媽看著他說:「現在你聽好,要當個勇敢的戰士,你給我出去,靠自己站穩。」然後繼續忙她的家事。

男孩心裡想:「把害怕表現出來,並不能得到我需要的,我想得到保護,可是媽媽根本不理我。」

在他心裡敏銳的小教授,會尋找看看有什麼方法可以得到想要的。遇到壓力的時候,他會逐項嘗試不同的情緒反應,可能試了傷心、高興、攻擊、混亂、腦子一片空白等等許多種情緒。其中,發現攻擊別人時,可以從媽媽那兒得到最好的反應,於是被隔壁的小霸王欺負時,他會反擊回去(由於那個小霸王比他大,所以他一定會輸),即使被打得全身瘀青,至少能因此得到媽媽的讚賞:「很好,男孩子不哭。」

他找到一種感覺,可以使他得到想要的結果:父母的認可。為了得到他想要的安撫,必須表現出攻擊性,當然了,他的代價是受到傷害。這種過程會一再重複,直到長大成人。每重複一次,他就對這種感覺和結果得到進一步的確認:「除了表現攻擊性,其他感覺通通沒有用。」事實上,如果真的表現其他感覺,父母會收回對他的支持,對他來說,這太危險了,所以他覺得自己最好不要有攻擊以外的感覺。

長大以後,每當他覺得害怕或傷心的時候,就把感覺隱藏起來,甚至連自己都不知道,而以攻擊性取而代之。

扭曲和橡皮筋

假想我是這個小男孩,站在超級市場的結賬櫃檯前,店員不相信我,因而拒絕讓我先把東西拿回家。

當我面臨壓力的時候,就被橡皮筋彈到另一端,好像變回以前那個面臨壓力的小孩的反應。對我來說,店員,甚至整個世界,都在威脅我,就像隔壁那個小霸王以大欺小一樣。

在電光火石之間,我以小時候的方式來反應,變得有攻擊性,勇敢地對著店員大叫:「你太不給我面子了,你的意思是不相信我嗎?」店員聳聳肩。

我滿懷怒火,大步踏出超市,一時還對自己不肯屈服而感到滿足,我告訴自己:「至少我把那個店員臭罵了一頓!」可是我心裡有數,這樣大喊大叫並不能改變買不到東西的事實,我心裡仍然怒火沖天,過不多久,胃就開始痛了。

我這種情緒反應,對解決當時的問題一點也沒有幫助,可是不自覺的,就是有衝動要這麼做,好像比解決問題更重要。我想要像小時候一樣,藉著表達扭曲的感覺來操縱環境,以得到父母的稱許。

這就是成人表現扭曲感覺的作用,每次我體驗到扭曲的感覺時,就是重演不合時宜的幼時方式,換句話說,我在腳本裡。

設定扭曲的過程

在這個例子裡,藉著「不小心」忘了帶錢,我設定了整個扭曲的過程,以「幫助」我體驗扭曲的感覺。

瞭解扭曲的感覺有什麼腳本上的作用,就會明白我為什麼這麼做。藉著扭曲的過程,我體驗到扭曲的感覺。在我的兒童自我裡,我體驗到自己需要安撫,所以安排了這個過程,以兒時學到的方法來操縱,以得到安撫。我已經設定好要藉著這種感覺,才能得到我所想要的。

以此看來,扭曲的理論提供了全新的角度,來看人們為什麼使自己有不好的感覺。回到超市的例子,我們通常會這麼自圓其說:「我得不到需要的東西,所以覺得生氣。」

可是瞭解扭曲的理論以後,我們會改口說:「我想要覺得生氣,所以讓自己買不到需要的東西。」

扭曲的感覺和真正的感覺

前文已經解釋,小孩怎麼在家裡學到某些感覺是受鼓勵的,某些是不受鼓勵或被禁止的。當小孩體驗到任何被禁止的感覺時,會很快轉換到其他被許可的感覺,甚至不知道自己有絲毫被禁止的感覺。成人以後,體驗到扭曲的感覺時,也是同樣的過程。從這個角度來看,扭曲的感覺一定是某種被禁止的感覺的替代品。

扭曲的感覺不是真正的感覺(authentic feeling),其特質是代替了真正的感覺。所謂真正的感覺是我們在很小的時候,還沒學會照別人的意思來表達感覺時的感覺。

扭曲的感覺和真正的感覺這兩者的區別,最早是由范妮塔所提出來的(注二),她原先是以「真實的感覺」(real feeling)來和扭曲的感覺做對比,但是現在大家比較習慣用「真正的感覺」,而不用「真實的感覺」,因為當我體驗到扭曲的感覺時,這種感覺對我來說仍然是很真實的。當我對著店員大吼大叫的時候,並不是假裝生氣,而是真的生氣。可是我的生氣是扭曲的感覺,而不是真正的感覺。

通常我們會說扭曲的感覺會掩蓋真正的感覺,比如小女孩學到:「在我家裡,允許女孩覺得傷心,可是不能生氣。」當她長大在腳本裡時,如果在一種本來會對某個人生氣的情境裡,例如在擁擠的公共汽車內,被別人用手肘粗魯地撞到,當下本來要生氣的她,卻反射性地轉到兒時所學到的方式,覺得很傷心而落淚。她生氣的感覺被經過扭曲的傷心掩蓋起來了。

有些人不只是以扭曲的感覺掩蓋真正的感覺,甚至會用某個扭曲的感覺掩蓋另一個扭曲的感覺。比如羅勃的童年一直害怕媽媽會拋棄他,他學到如果在害怕的時候表現生氣的話,反而可以從媽媽那兒得到一些安撫,所以從嬰兒時期就開始用生氣掩蓋害怕。

等他稍微大一點的時候,又發現除了小嬰兒以外,家裡根本不允許表現任何感覺,為了符閤家裡的情形,他開始咬緊牙關讓自己的感覺保持一片空白,於是羅勃決定:「我最好不再有生氣的感覺,如果生氣,可能會被踢出家門。」所以他和其他家人一樣,壓抑生氣的感覺,就像嬰兒時壓抑害怕的感覺一樣,後來則以一片空白來取代。

現在羅勃長大了,假設他遇到一種情形,內心真正的感覺是害怕,比如和伴侶的關係不好,有被對方排斥的跡象,羅勃覺得好像處在小時候最害怕的情形——孤獨裡,他當下的感覺是害怕,但是他用生氣掩蓋害怕,可是很快的,又用感覺一片空白來掩蓋生氣。他自己只能察覺到一片空白,而認為這是真實的感覺,如果你問他有什麼感覺,他會回答:「我什麼感覺也沒有,真的。」

真正的感覺和扭曲的感覺有哪些?

哪些情緒是我們不受監控時會有的真正感覺呢?TA認為主要有四種:

生氣(mad)

傷心(sad)

害怕(scared)

高興(glad)

mad這個字是指美式用法,意味「生氣」,而不是英式的「瘋狂」。

還可以加上一些小孩感覺得到的身體知覺,如輕鬆、飢餓、飽了、疲倦、頭暈、噁心、想睡等。

相對於只有這麼幾種真正的感覺,你也可以找出許多名稱來描述扭曲的感覺,試試看可以列出多少種。

你可以從一般人歸類為「情緒」的字眼來著手,例如:不好意思、嫉妒、憂鬱、罪惡感等等。然後加上一般人在腳本時,表達感覺所用的含糊說法,例如:失落感、卡住了、進入死胡同、無助、絕望等等。

有些名稱其實和想法比較有關,而不屬於感覺,比如:混亂、一片空白、困惑等。

並不是所有扭曲的感覺都會被當事人歸類為不好的感覺,如前文所提,有些小女孩即使覺得很生氣,也學會要表現出很甜或是撒嬌的樣子,成人如果這麼表現的話,會被別人稱讚是「照亮大家的陽光」,她可能像小時候一樣,因此得到很多安撫。有些扭曲的感覺會被當事人認為是「好」的感覺,如得意洋洋、積極進取、無可指責、過度興奮,可是這些都不是真正的感覺,而是小時候為了從環境得到支持所用的手段,在長大以後仍然繼續使用。

還有一個問題使這些名稱顯得很複雜:用在真正感覺的名稱也可以用在扭曲的感覺。有真正的生氣,也有扭曲的生氣;有真正的傷心,也有扭曲的傷心。我也許在小時候學會以混亂來掩蓋生氣,而你則是學到以傷心來掩蓋生氣。你的扭曲感覺的傷心,和真正感覺的傷心,用的是同一個名稱,可是你的傷心和我的混亂卻都是扭曲的感覺。

問題的解決

既然扭曲的感覺並不一定讓人覺得「不好」,為什麼還要區分扭曲的感覺和真正的感覺呢?

答案是:表達真正的感覺,對解決此時此地的問題是適當的,可是表達扭曲的感覺,卻無法解決問題。

換句話說,表達真正的感覺時,我們的做法有助於改變當時的處境,如果表達扭曲的感覺,就無法改變處境。

喬治·湯姆森(George Thomson)曾解釋害怕、生氣和傷心這三種真正的感覺,各有什麼解決問題的作用(注三),他指出這三種感覺分別處理未來、現在、過去的問題。

當我感覺到真正的害怕,並且把情緒表達出來的時候,有助於解決未來可見的問題。當然了,所謂未來,可以指很近的未來。比如我要過馬路,本來兩側都沒有車子,忽然一輛車子從旁邊的小路飛快地衝出,向我這裡轉過來,我滿懷懼怕,立刻跳到旁邊,避免了即將被車子撞到的危險。

真正的生氣可以解決現在的問題,比如我在店裡排隊買東西,有個人想要插隊,用購物籃粗魯地推我,這時我表達生氣的感覺是恰當的反應,可以在當下照顧到自己,我用同樣的力量把他推回去,吼道:「我先排在這裡的,請你排到後面去。」

真正傷心時,可以幫助自己克服過去所發生的痛苦經歷,也許是失去某人或某個東西,不再能失而復得了,藉著表達出來的傷心,也許是大哭一場,也許是向人訴說,因此而解除過去的痛苦,結束過去的問題,向它告別,然後面對現在和未來的生活。

湯姆森並沒有提到快樂的功能,我們認為真正的快樂意味著「不需要做什麼改變」,也就是說,快樂的本質是不受時間限制的,意思是「過去可以快樂,現在可以快樂,將來也可以繼續快樂下去」。表達真正的快樂是覺得輕鬆、舒服、樂在當下、滿足地睡著。

真正的感覺有解決問題的功用,相對之下,扭曲的感覺永遠無助於解決問題。再回頭參考本章前面所舉的幾個例子,當我對店員大吼時,並沒有幫助我在未來得到想要的東西,或使我在當時得到什麼有建設性的結果,也無助於我在商店關門前向已逝的購物機會說再見。如果你感覺害怕、生氣或傷心時,不符合剛才提到的時間關聯的話,就可以知道這些情緒是扭曲的感覺。比如有些人一輩子都對過去的事情生氣,可是過去的事情已經無法改變,生氣也無濟於事,那就是扭曲的感覺。可以用同樣的方式來核對害怕和傷心這兩種感覺,看是不是屬於扭曲的感覺。

﹡在本章一開始所舉的例子,你認為真正的感覺是什麼,會有助於解決當時的情形?一旦你發現自己忘了帶錢包時,真正的感覺是生氣、傷心、害怕還是快樂?一樣一樣核對,看哪一種感覺才可以解決當時的情形。

扭曲的感覺是重演兒時不合時宜的方法,所以,此時此地表達扭曲的感覺,會一再造成同樣令人不滿意的結果。當一個人在腳本裡的時候,也許對自己操縱環境以得到安撫,一時會覺得滿意,可是內心的需要並沒有因此得到滿足,所以每遇到壓力時,會一再重複這種過程,因為內心的需要必須靠表達真正的感覺才能滿足。這些看法會在下一章「扭曲的系統」裡談到。

扭曲的交流

范妮塔用「扭曲的交流」(racketeering)來形容人與人相處的一種方式,就是藉扭曲的感覺來得到安撫。這種人稱為扭曲者(racketeer)。(注四)

扭曲者表達扭曲的感覺,誘導別人與他產生互動,目的是以此得到別人的安撫,這種交流會一直持續到對方願意給與扭曲者安撫為止。

范妮塔認為扭曲的交流有兩種型態,兩者都隱含了父母自我對兒童自我的平行交流。第一種情形是扭曲者以兒童自我出發,他的心理地位是「我不好,你好(哈哈)」;第二種情形是扭曲者以父母自我出發,他的心理地位是「我好(哈哈),你不好」。

第一種扭曲者可能看起來既傷心又可憐,范妮塔稱之為第一型裡的甲型:「無助」。舉例來說,你可能聽過類似的對話:

扭曲者(兒童自我對父母自我):我今天又覺得心情很不好。

對方(父母自我對兒童自我):喔,親愛的,我真替你難過。

扭曲者:而且老闆今天又挖苦了我一頓。

對方:嘖!嘖!真是太糟了。

另一種情形是,扭曲者以抱怨、發牢騷的態度從兒童自我出發,稱為第一型裡的乙型:「頑童」。對方通常會從負面的控制型父母自我來反應,給予負面的安撫(而甲型是從負面的照顧型父母自我來反應)。

扭曲者:你都不幫我的忙。

對方:啊?你難道不能自己想辦法嗎?

扭曲者:你希望我能怎麼樣呢?他是老闆耶!

對方:好啊,那你為什麼不向工會申訴呢?

第二型扭曲者也有兩種進行的模式:甲型是「助人」,他會從負面的照顧型父母自我的態度對待別人,希望得到對方從兒童自我來的感謝。

扭曲者(父母自我對兒童自我):你確定這樣就夠了嗎?

對方(兒童自我對父母自我):喔,對,謝謝。

扭曲者:少來了,把這塊餅吃掉。

對方:說真的,這塊餅太大了,而且我已經吃飽了,謝謝。

乙型的扭曲者是「霸道」,他會從負面的控制型父母態度對待別人,希望得到對方從兒童自我出來的道歉。

扭曲者:你又遲到了。

對方:對不起。

扭曲者:你說個對不起就沒事了嗎?這已經是一個禮拜以來第四次了…

雖然范妮塔沒有提到,但我們認為也有父母自我對父母自我的扭曲者,如「這太可怕了,對吧?」這類的話題,還有兒童自我對兒童自我的扭曲者,會有很強烈的情緒對立。

扭曲的交流其實是時間結構裡,閒談的一種表現,彼此交換扭曲的感覺,由於是以平行的交流來溝通,除非其中一方不願意談下去,或是把交流錯開來,否則會一直進行下去。通常錯開來的人是扭曲者,而不是對方,因為習慣於扭曲交流的人,會很敏感地察覺到對方什麼時候不太想談下去了,而扭曲者又不希望失去安撫的來源,所以會採取主動的態度。

扭曲的交流經常演變成心理遊戲,第23章談到心理遊戲時,會提到這種情形是怎麼發生的。

﹡過去一周裡,你有沒有當過扭曲者?

如果有,你是扮演「無助」、「頑童」、「助人」、還是「霸道」的角色呢?或是你扮演過不同的角色?

你是不是希望保持這種扭曲的交流呢?如果不希望的話,要怎麼得到與扭曲無關的安撫,以取代從扭曲的交流所得到的安撫呢?

你是否曾接受別人以扭曲者的立場所做的誘導呢?如果有,是上述四型的哪一型?

你是不是想繼續給扭曲者安撫呢?如果不想,下次可以怎樣錯開這種交流呢?

點券

當我體驗到扭曲的感覺時,有兩種可能的處理方式。我可能在那時就把感覺表達出來,也可能沒有表達出來,而存起來等以後才表達。後者的情形,就稱之為收集點券。(注五)

﹡在過去一個禮拜裡,你是否有扭曲的感覺沒有表達出來,卻把它存起來的情形?

如果有的話,你就是在收集點券,這個點券的名字是什麼呢?嫉妒,洋洋得意,生氣,焦躁,沮喪,無助,還是其他的扭曲感覺?

這種感覺已經累積到什麼程度了?

你準備累積多久?

當你要兌換點券時,會用什麼方式表達這些累積起來的情緒呢?

「點券」這個詞是「心理上的兌換點券」的簡稱,這種兌換點券在六○年代是超級市場很流行的推銷手法,消費者買不同貨物時可以得到不同顏色的點券,這些點券還可以貼在點券簿上面,存到一定數量時,可以拿去兌換獎品。

有些人喜歡收集幾張點券就拿去換小獎品,有些人喜歡收集好幾本以後,再拿去換很大的獎品。

當人保存心理上的點券時,也有類似的性質。假如我收集生氣的點券,工作上老闆批評我,我對他生氣,但沒有表現出來,而是把它像點券一樣收起來,晚上回家以後對鑽到我腳下的狗大吼才表現出來。我只收集一張點券,當天就兌換了。

這個例子還說明兌換點券的另一個常見的特性,兌換點券時的對象,通常不是原來產生扭曲感覺時的對象。

我的同事也收集生氣點券,如果他喜歡收集多一些才兌換的話,就可能把自己對老闆的憤怒經年累月地收集起來,等到積得很多了,才走進老闆的辦公室,對他大聲叫罵,然後被開除。

點券和腳本

為什麼人會收集點券呢?伯恩認為是因為兌換的時候,可以得到腳本預設的結局。

一個有悲劇性腳本的人,他會傾向收集很多點券才兌換,結果造成很大的影響。比如年復一年收集憂鬱點券,最後兌換的時候以自殺收場。有些人的悲劇性腳本是要傷害別人,就可能收集很多憤怒點券,最後以殺人結束。比較輕微的輸家腳本,比如商場的經理,收集煩惱點券,最後兌換的時候得到心臟病、胃潰瘍、高血壓等。

擁有平庸腳本的人收集少量點券就會兌換輕微的結局,比如有些女性收集「被誤解」的點券,每幾個月兌換一次,和先生大吵一架。有些像我同事的人,收集對上司的生氣點券,兌換時和上司吵架吵到被開除。

贏家腳本裡有沒有收集點券的情形呢?有幾種看法。有些專家把累積正面影響的點券稱為「金色點券」,把造成負面結果的點券稱為「棕色點券」。比如,一個認真工作的經理藉著做好工作來累積金色點券,然後以休假來獎勵自己。

我們則認為對擁有真正贏家腳本的人來說,並不需要收集點券,認真工作的經理,不需要績效好或是別的理由才能放假,他可以單純在自己想要休假的時候休假。

﹡瞭解點券和腳本的關聯以後,回顧自己收集過什麼點券,兌換的時候有什麼結果?你喜歡這種結果嗎?

如果不喜歡的話,可以單純地停止收集點券就好了,可是在做決定以前,務必要確定你不想再得到那種結果,因為選擇放棄收集點券的話,也同時要對你腳本所計畫的結果永別了。

確定這一點以後,你還是想要停止收集點券嗎?

如果答案是肯定的,就選一個可以永遠丟掉點券的方法。有些人把點券丟到火裡燒掉,有些人從馬桶沖掉,有些人丟到河裡看著它們流到大海。選出你自己的方法,不管是什麼方法,都必須無法再拿回來。

一旦決定好丟棄的方法,舒服地坐好,閉上雙眼,想像自己手上拿著點券,看清楚你存了幾本或是幾袋的點券,注意它們的顏色,看看寫在點券上的名稱是哪一種扭曲的感覺,如果你的點券是特別針對某個人或某類人的話,看清楚他們的名字。

你準備好丟掉它們了嗎?以你選好的方法來進行。如果你決定丟到火裡的話,要看著他們化為灰燼;如果是用馬桶沖掉的話,可能要衝好幾次,以確定完全沖走了;如果是丟到河裡,就看著每一張點券順著河水流走,直到從你的視線消失為止。

用你的想像之眼,看清楚自己已經兩手空空,一張點券也沒有了。

你轉過身來向上看,看見某個人或某件東西,非常怡人,是從來沒有看過的,你向這個人或東西打招呼,你可以從這裡得到足夠的安撫,也就是說,你以後不需要再藉著收集點券來得到安撫了。

好好接受這些安撫,感覺一下把點券丟掉的輕鬆感,然後結束這個練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