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分析心理學與夢的詮釋 > 十一 關於類型的一般描寫 >

十一 關於類型的一般描寫

一 概論

以下我要嘗試為類型心理學做一般性的描述,一開始應該從我稱之為內傾型與外傾型兩種類型著手,然後我要盡力試著給每一種特殊的類型一個特徵,其因此而具有某特性,個體主要借助這個來適應在他身上或導向於最歧異的功能。我想先稱前者為一般的態度類型,由於這些類型因方向、興趣、變態運動而有所區別,並稱後者為功能類型。

正如我在前幾章裡再三強調的一樣,一般的態度類型藉著對客體的固有態度來區分。內傾型的行為很抽像,基本上他總是考慮著要用變態能量來躲避客體,好像要預防著客體的超權力一樣。外傾型的人正相反,對待客體的行為很實在,他肯定客體的重要性,即總是以客體來確定他的主觀態度,並與客體聯繫,基本上客體之於他價值永遠不夠高,因此必須提升它的重要性。

這兩種類型南轅北轍,形成如此鮮明的對比,故只要稍加提醒,即使心理學的外行人也能輕易地看出其中的存在。誰都知道那些孤僻、捉摸不定、害羞的性格,可以表象這與坦白、和氣、開朗或至少很友善,以及平易近人,與全世界都相處融洽,就算意見相左仍然保持聯絡,在世界上發揮作用也讓世界來影響他的性格有天壤之別。一開始,我們當然以為這種分別只是奇特性格之個別情況,誰要有機會徹底認識許多人,將不難發現,這個對立絕不只關係到孤立的幾個個別情況,而主要涉及類型的態度,普遍到超過有限的心理學經驗能夠假設的範圍。

事實上,如同前幾章所言,這牽涉到一個基本的對立,它一會兒清楚,一會兒模糊,但總是在與某些具有特殊人格的人有關之處才看得見它。我們不僅在受過教育的人中碰到這樣的人,而是在所有的階層中都遇得到,所以,一般的工人和農人也好,一個國家中完全不同的人也罷,俯拾皆是我們的類型。不同的性別也無從改變這個事實,一樣對立的女性在所有階層中也找得到。

如果事關意識,即與意識到且刻意選出來的態度有關的話,大概就不會普遍流傳了。在這種情況下,似乎一個特定的,透過一樣的教育與訓練相連接的,以及為地方所局限的百姓階層,應該會是這類態度最主要的母體。但並非如此,恰恰相反,類型在分佈時似乎並不加以選擇;同一個家庭裡,一個小孩內傾,另一個外傾。因為與這個事實相呼應的態度類型,作為一般,以及看似偶然分佈的現象,不可能是意識判斷或意識目的的事件,所以態度類型之存在要感謝一個潛意識、本能的基礎。作為一個普遍的心理現象,類型之對立,必須以任何可能之它的生物學為前身。

從生物學的觀點看,主體與客體之間的關係,向來是一種適應關係,因為假定它具有彼此修正的作用。這個修正造成了適應關係,因此對客體典型的態度成為適應的過程。自然中有兩條基本上不同的適應之路,這條路使得有生命的器官能夠繼續存在:一條是個人的防禦實力較小、生命期較短的被提高的成果;另外一條是,個體配備以多種自我保存方法,相對的比較少成果。這個生物學上的對立對我來說不僅是類推法,同時也是我們兩種心理適應方式的基礎。我想在此把範圍限制在一般的提示上,一方面是限制在外傾的人的特性,不斷地、盡力表現、拓展自己,另一方面則是限制在內傾的人的傾向,保護自己免於外在的要求,盡可能避免直接與客體發生關聯付出能量,因此為自己創造一個極為安全,以及強大的位置。

布萊克(William Blake)[1]的直觀能力把這兩種形式形容為「富饒」及「虛弱的類型」時358,真是適當的形容。如同一般生物學顯示的,這兩種途徑都可行,各依其方式有所成就,典型的態度也一樣。一方以各種的關係才辦妥的事情,另一方則只須一種關係就可圓滿達成。

這個事實,也有些人在幼齡時就可以看出他的典型態度,必然產生這個假設,也就是對於生存的競爭不能像一般人一樣的強求。我們當然有理由,且義正辭嚴地反對,為未成年的兒童,甚至嬰兒,必須培養潛意識性格的心理適應能力,因為母親影響的特性,導向兒童特殊的反應。這個論點可以以一個如假包換的事實為基礎,但一提及同樣貨真價實的事實,即同一個母親的兩個小孩很早就顯現截然不同的類型,一部分都不需要證明母親的態度如何時,便宣告作廢。雖然我絕對不會低估父母親影響力的重要性,但從這個經驗所得出的結論是,要在兒童的傾向中去尋找決定性因素。最後要歸因的是個人的傾向,外在條件相同時,這個兒童與另一個兒童所接受的類型並不一樣。我在此說的,當然都是指在正常的條件下,條件異常,意思是母親很極端,所以態度不正常時,兒童也有可能因為個人傾向遭踐踏,被迫接受一個類似的態度,若非有不正常的外在影響介入的話,這個傾向原本或許會選擇別的類型。受到外在影響而形成的偽造類型,日後這個人大多會精神違常,唯有塑造出自然呼應他個人的態度,才可能康復。

凡是與固有的傾向有關的,我只能說顯然有些個體他們要不有較大的本事,就是他們比較容易用這種、而非那種方法來適應。對之應該是對吾人知識不能觸及的,與最後屬心理學的理由產生問題,在我看來是合理的。我曾經有過經驗,類型轉換可能會嚴重影響生理的健康,因為它往往會造成劇烈的精疲力竭。

二 外傾類型

基於敘述一目瞭然和清晰的理由,有必要在描繪這個,以及其他的類型時,先把意識與潛意識的心理學區隔開來,因此我們先從意識現象著手。

a)意識的一般態度

眾所由知,一個人以外在世界傳達給他的數據來確定自己的方位;但我們看到的是,這多少要通過決定性的方式才能達成。例如外面很冷的這個事實,立刻可以讓一個人穿上外套,另外一個人卻基於鍛煉自己身體的理由,覺得添加衣服多此一舉;這個人欣賞的男高音,因為全世界都在讚美他,那個人卻不佩服他,倒不是因為他不喜歡那位男高音,而是他認為當所有的人們欣賞過的,並不需要長期都值得讚美;某人服從既有的情況,因為經驗顯示,其他的方法都不可行,另一人卻堅信如果這個方法已經重複過一千次了,那麼第一千零一次必定是個新的局面,諸如此類。前者以既有的外在事實來確定自己的方位,後者則保留了一個觀點,這個觀點遊走在他與客觀的既有事物之間。如果當最常也最主要的決定與行為不是通過主觀看法,而要借由客觀關係決定,這種方式下,以客體與客觀被確定之方向佔優勢,那麼我們稱之為外傾類型。如果一個人這麼想、感覺,以及處理事情,一言以蔽之,生活直接符合客觀情況及其要求,無論好壞,那麼他都屬於外傾型。他如此存活,客體在他的意識中所扮演的決定角色,顯然比他的主觀看法重要。他當然有主觀的看法,但主觀看法的決定力量遜於外在客觀的條件,所以他從來就不期待在自己的內心遇見任何一個無條件的因素,因為他只在外在看過它們。他的內心根據經驗屈從於外在的要求,當然不是沒有抗爭,但結果必然對客觀條件有利。他的整體意識向外望去,因為重要且具決定性的因子老是從外面向他走過來;因子之所以走向他,是因為他在那兒等著它。只要這些特色不以某種特定的心理功能之優勢為依據,也不以個人特點為基礎的話,從這個基本態度中可以得出這個人心理的所有特色。

興趣與注意力緊隨著客觀事件,主要是跟著在最接近的環境。著迷於興趣的不僅是這個人,還有那些東西,相應下行為也指向著人與物的影響。這直接牽涉到客觀事項和因子,並因此得以詳細解說。行為以可辨認的方式與客觀的情況有所關聯,只要行為不單是涉及環境刺激的反應,它就始終具有一個可以應用在真實情況中的特色,並且在客觀的既有事物範圍內找到足夠而且適宜的活動空間,沒有絲毫嚴肅之傾向超越它的過去。興趣的情形亦若是:客觀事件由差不多取之不盡的刺激構成,以至於興趣一般來說永遠沒有別的興趣的要求。行為的道德公式與特定的社會要求一致,或者符合放諸四海皆准的道德理解。若這普遍有效的觀點是另外一個,那麼主觀道德的準線也將是另外一條,心理的總體習性無須做任何改變。

這個因客觀因素而產生的嚴格限制,並不像它的表面看起來的那樣,意指一個完整或非常理念的適應生活條件。對於客觀的既有事物而言,外傾的觀點必須看起來是這類的配合,當作完全的適應,因為這個觀點絕不會產出別的公式。但是,從一個較高的立場來看,並不是說無論如何客觀的既有事物都是正常的,以當代歷史或地方上而論,客觀的條件皆屬失真。一個配合這些關係良好的個人,似乎心理都很健康,但若環境的本身不正常,在這種情況下的適應,就與心理健康完全不同了。這個人雖然成長茁壯,但為時不久,直到他和他的整體環境因為牴觸了一般的生活規範而犯下過失步上頹圮。他必須用這同樣的心來參與這場沉淪,一如他之前用同樣的確定性來配合客觀的既有事物。他配合,但不是適應,因為適應要求比較多,不僅是單純、無異議地在鄰近的環境裡與當時的條件同行而已。[參閱施皮特勒(Carl Spitteler)[2]的《厄庇墨修斯》(Epimetheus)359]。適應要求觀察那個比地方上,以及當代歷史條件更為一般的規範,而純粹的配合是指正常外傾類型的約束。

外傾類型也許具有一時的和局部的「正常」,在此情況,即它幾乎可以無異議地配合既有的關係,且除了滿足既有的可能性之外,自然沒有別的需求,譬如所選擇的職業,是以他的處境,以及時間而言前景一片大好的那種,要不就是做當時環境正好有此需要或期待他完成的工作,或者他會放棄所有不明顯或要不然有違週遭期待的創新。另一方面,他的「正常」卻又自有作用,即外傾的人很少考慮他的主觀需求及必然性。這正是他的弱點,因為他的類型傾向大肆往外發展,於是,輕易的是主觀事實最為明顯,也就是說,在考慮健康狀況時,不夠客觀,僅以外在為準,導致再也達不到身體舒適的基本需求。接下來,身體所受到的痛苦與心靈一樣,但外傾的人通常不太注意到這個,他內在的環境反而留心得多,當平衡失去時,才變成可感覺到身體的不適。

他無法忽略這個可以立即觸及的事實。很自然的,他會視它們為具體客觀之事。因為對他而言,在他心裡並不存在他者。他很快地看見自己想像的他者。過於外傾的態度也會變得心狠手辣地反抗主體,使得主體為了客觀的要求被犧牲了,就像不斷擴張業務,就是因為有訂單,也因為必須滿足的可能性。

外傾的人的危險在於他被客體牽累,然後失去了自己,所造成之機能(緊張)或真實的身體障礙有一個調整的含義,因為這迫使主體非自願地自我限制。徵兆若發揮了作用,就可以借由它們奇特的象徵性表達心理的情況,譬如一夕達到危險高峰之成名的歌唱家,名氣大量耗損他的精力,突然因為神經質的拘謹唱不出高音來。一個白手起家,很快有影響力,達到希望無窮的社會地位的人,高山症的症狀於焉而至。一個正打算與他崇拜有加,捧上天,但個性可疑的女士結婚的男人,被神經質的咽喉痙攣給纏上了,他只好每天限喝兩杯牛奶,每三小時喝一杯;他因此成功地阻止自己去探望未婚妻,只忙著張羅身體的營養品。一個由於過度擴張業務無法勝任工作負荷的男人,被神經質的口渴所侵襲,旋即陷入歇斯底里的酒癮之中。

依我看來,外傾類型最常見的精神疾病是歇斯底里,歇斯底里的典型情況總是涉及與身邊一個人誇張的關係,而正是模仿的配合於此關係也會變得怪異。歇斯底里行為的特徵是持續使自己顯得有趣,讓他人對他留下深刻印象的傾向。與此有關的是有口皆碑的受他人的可暗示性,以及影響。如假包換的外傾的人也表現出與歇斯底里的人一樣的心直口快,偶爾演變為傳達純粹幻想的內容,從而衍生出譴責歇斯底里式的謊言。歇斯底里的「特色」一開始是正常態度的誇張,然後因為潛意識那方補償性質的反應而變得複雜,其面對誇張的外傾表述形式,心理能量會因身體干擾而被迫變為內傾表述形式。通過潛意識的這種反應,產生了另外一個具有較多內傾特色的徵兆種類,其中以不正常增加之幻覺活動為首。解說過外傾態度之後,我們現在轉而致力於描寫因外傾態度而引起的心理基本功能的變化。

b)潛意識的態度

我在此談論「潛意識的態度」,似乎有點兒奇怪,要如何才能清楚解釋呢,我認為潛意識與意識是一種補償的關係,根據這個觀點,潛意識和意識一樣,可說有一種相同的態度。

我在前文曾強調過外傾態度有某種片面性的傾向,也就是心理事件中客觀因素所佔的優勢。外傾類型(似乎)為了客體,會不斷地嘗試犧牲自己,他的主體被客體吸收了。我並且詳實地指出從外傾態度誇張所得到的結果,即主觀因素有害的抑制。故我們會期待,意識的外傾態度的心理補償,會特別強調主觀的論據,意思是說,我們將可以證實潛意識中有一個強烈的自我中心傾向;這個證明確實讓實際的經驗大功告成。我在此不擬引用相關素材,而要提出以下的段落,文中我嘗試著用每一種功能類型來呈現潛意識鮮明的態度。在這個段落裡,所討論的只是一般外傾態度的補償作用,我將把範圍限制在潛意識補償態度的一般特徵上。

對於意識的外傾態度的一個有效的補充來說,潛意識的態度有一個類似內傾的特色。這使得能量集中在主觀因素上,也就是集中在所有被過於外傾的意識態度壓迫或壓抑的需求與要求之中。如同前一段詳加解說的一樣,朝向客體,以及客觀的既有事物的方位,扭曲了許多主觀的衝動、意見、願望與需求這些自然發生的事,也盜用了能量。人不是機器,在某些情況下,可以為了完全不同的目的而重新組裝,然後像以前一樣,以全新的方式發揮規律性的功能。人總是擔負著他自己的歷史,以及人類的歷史。歷史的因素對人而言呈現一種生機盎然的需求,聰明的經濟學必須接受這一點,以往所發生過的事物,會以新的方式被表達出來,而融入於現代。因此,對客體的完全同化,將會遭受到那些從過去到現在,就一直存在被壓迫的少數人之抗議。從這個十分尋常的考量就很容易理解,何以外傾類型的潛意識要求會具有本質原始且幼稚自我的特徵。如果弗洛伊德談到潛意識,說它「只能期盼」,拿來形容外傾類型的潛意識也非常適切。配合,以及同化客觀的既有事物,阻礙了有限的主觀刺激的意識構成,這些傾向(思想、願望、內心情感、需求、感覺等等)接受著在與其壓抑的程度相符下無限後退的性質,換言之,它們愈是不被認同,就變得愈幼稚、愈古老。意識的態度剝奪了它們所擁有的相對可用能量,留給它們的只是些無用武之地的能量。剩下來的仍然具備不容輕忽的優點,就是我們應該稱之為原始本能的東西。憑借個人所採取的專斷措施,本能不會遭致滅亡,為此它更需要許多緩慢的器質變化,因為本能是一種特定的器質強烈的表達。

每一個被壓抑的傾向到最後都會留下一個可觀的能量總額,這個能量總額與本能強度相呼應,雖然它因為能量被盜用變得潛意識,但依舊保持它的效力。意識的外傾態度愈是完整,潛意識的態度也就愈幼稚及古老,有時是一種遠超過幼稚、以卑鄙下流為宗之獸性的自我中心,潛意識的態度由此被刻畫了出來。我們在其中發現每一種弗洛伊德所描述的無法遏止的亂倫願望。這些東西想當然完全潛意識,只要外傾的意識態度無法達到更高的程度,也可以蒙過業餘的觀察者。但是,假使意識的觀點很誇張,潛意識就會徵兆性地被揭露出來,這是說潛意識的獨我論、幼稚主義,以及擬古主義失去了原有的補償特徵,因為它多少公然以反對黨的身份與意識的態度對抗。這首先發生在潛意識觀點誇張得荒唐的情形下,應該可以充當潛意識壓迫之用,但這種壓迫通常結束於意識態度的荒唐性,亦即是以崩潰告終。這可以是一場客觀型的災難,客觀的目的據此逐漸被偽造成主觀的。譬如一位印書工人在長達二十年辛苦幹活之後,從雇工高昇為一間興隆的店家、自力更生的老闆,業務一直擴張下去,而他也愈來愈抽不了身,以至於慢慢地把一些嗜好都給擱置一旁,他因此被工作所淹沒,接下來他自甘墮落:為了補償,他一切以業務為尚,某些童年時的回憶潛意識地活絡了起來,小時候他很喜歡畫畫,現在他並不把這項本事當成均衡之用的副業,反而將之引進自己的事業,開始幻想著「藝術氣息」似的拓展他的產品。不幸的是這些幻想竟然成真:他果然根據自己原始且幼稚的品味來製造東西,結果是不消幾年公司就垮了,他按照某種「藝術主張」行事,於是這個活力充沛的人針對一個最終目標集中心力,但他操之過急,主觀、幼稚要求的力量於是步上衰竭。

這個災難性的解決辦法也有可能是主觀型的,亦即以神經質崩潰的形式,當潛意識的反作用有本事麻痺意識的活動時,就會發生這樣的事情。在這種情況下,潛意識的要求無條件地強加於意識之上,因而激起一種無法治癒的分裂,其表現大抵如下,人們不是不再對真正想要的與不產生興趣的東西去瞭解,就是立刻要得太多,及對不可能得到的東西有太多強烈的慾望。由於文化原因,幼稚、原始的要求必然受到壓抑,這很容易導致精神疾病或濫用麻醉物品,如酒精、嗎啡、海洛因等等;情況更嚴重時,分裂則以自殺作為收場。這是潛意識傾向十分顯眼的特色,即當這個特色因意識到不予認可,能量被竊取,該傾向就會接受一個毀滅性的特色,以及停止了它的補償作用。若它探到了每一個符合每一種文化標準,而且絕對不見容於我們的標準的最低水位時,它就不再發揮補償的功能。從這一刻開始,潛意識傾向建立起一個在每個觀點下對於意識的集團,它的存在會引發公開的衝突。

潛意識的態度補償意識的這個事實,一般而言要在心理寧靜的情況下才會發生。正常的外傾態度,當然絕不指個人不論何時或何地都依照外傾的樣板行事,在任何情況下,同樣一個人都會有許多心理事件可被觀察,在這裡要考慮內傾性之機械主義。只有當外傾性之機械主義佔上風時,我們才說外傾是一種習性,碰到這種情形,一直大不相同的心理功能在外傾使用中,而較少區分之功能則在內傾使用中出現,意思是說,價值較高的功能大多為有意識,並且完全聽命於意識的控制及其目的,而較少區分之功能的意識較少,或者一部分屬於潛意識,受制於意識的獨裁程度極微小。當較少區分之功能歸發生在我們身上的那些事物所有,價值較高的功能就一直是有意識個性的語言,它的目的、意志,以及成就。這不需要說錯話、空話或出什麼差池,而它們可源自一半或三分之二的目的,此因較少區分之功能也具備些微的意識。外傾感覺類型是一個典型的例子,這種類型為每一個良好的互動而欣喜不已,但偶爾也會出言批評糟糕透頂的不得體,這些評論源自他較少區分之,以及些微意識的思維,其只有一部分受到他的控制,與客體的關聯並不密切,所以在從事活動時可以高度地肆無忌憚。

外傾態度中較少區分之功能始終顯露出一種非比尋常主觀的制約,由明顯的獨我性與個人成見所制約,據此來證明它們與潛意識密切的關係,潛意識不間斷地從中顯露出來。我們根本無從表象,潛意識長久隱於許多覆蓋之下,只有辛勤地向深處鑽研才有可能發現。相反,潛意識持續地滲進有意識的心理事件之中,且在這樣的大範圍之下,以及於偶爾觀察者會覺得很難決定,哪一個個性特徵屬於有意識的,哪一個又屬潛意識的人格。這個困難主要發生在比他人發表違心之論的人身上。這當然也要看觀察者的態度,他對人格的意識或潛意識特徵的瞭解何者為多,一般多以判斷態度為主,較根據意識的特性而以知覺為主的觀察者,較多受潛意識影響,因為他的評斷對心理事件的意識動機比較感興趣,而知覺只是記錄事件的本身而已。只要我們運用知覺及評斷的比例是相同的,我們很容易同時把一種個性看成兼具內傾與外傾,而沒有先確定價值較高的功能屬於哪一種態度。在這種情況下,唯有徹底分析功能的特點,才會得出有效的理解。需要留意的是,哪一個功能完全歸意識控制和意識動機管轄,哪一種功能又具有巧合,以及自發的特徵。第一個功能比後者來得不同,後者具備幼稚和原始的特點,偶爾第一個功能製造一個正常的印象,後者卻顯得不正常或有些病態。

c)外傾態度中心理基本功能的特點

1.思想

由於外傾的整體態度,思想用客體與客觀的數據來判定方向,這種模式極具特色。

一方面思想從主觀,其次為潛意識源頭,另一方面又從感性知覺傳達過來的客觀數據那兒汲取養分,外傾思想以後者因素來確定的時候比前者多得多。評斷總要先設定一個標準,對外傾評斷來說,主要向客觀關係借來的標準才有效而且明確,至於它是否直接藉著一件客觀、感性可知覺的事實,或者一個客觀的理念來呈現,倒是無所謂,因為一個客觀的理念等於外在的既有事物,同時是外借的東西,即使這個理念是主觀所允許的。外傾思想因而不需要成為一樁完全具體的事實思維,而是純粹精神上的思想,只要能夠證明這些理念絕大部分是從外面借來的,也就是由傳統、教育,以及正規傳達的。判斷一種思想是否為外傾的公式,首先會浮現的問題是,判斷以什麼作為標準,從外在傳達或是主觀的本源?

另外一個公式是推論的方向,也就是思想是否以外在的方向為主的問題。與具體對像做思想之處理,這並非外傾性格的證明,因為我可以思量一個具體的題目,我的思維從這個題目抽離而出,也可以透過它具體明確起來。即使我的思想以具體事物為宗,於是被形容為外傾,仍然不確定且具特色的問題是,思想的方向為何?換句話說,思想是否會在往後的過程中再度導向客觀的既有事物,外在的事實,或一般、已經存在的概念?商人、技術人員、自然科學研究者的實際思想顯然都以客體為方向,因此,哲學家的思想若以理念為目標,會使人產生疑問。在這種情況下,一方面要研究這些理念是否只是與客體之經驗而抽像出的概念,所以呈現出較高的集體概念,基礎瞭解客觀事實的總計?另一方面必須研究,這些理念(如果不是很明顯地得從直接經驗抽像而來之概念)是否因襲於傳統,或借自精神環境?這個問題的答案若是肯定的,這類理念就屬於客觀的既有事實之範疇,因此這種思想也可以稱為外傾。

雖然我不打算在此談內傾思想,要等到後面的章節再介紹,但看來又不能不提。因為如果我們仔細考慮我剛才針對外傾思想所說的話,就不難得出一個結論,我簡直就把大家所認為的思想一網打盡。不以客觀事實,以及一般的理念為目的的思想,可以說,不配稱為「思想」。我知道,我們的時代及傑出的代表人物只識得並認同思想的外傾類型,這一方面起因於,通常這世界表面上可看見的所有思想——科學和哲學或藝術的形式——不是直接源於客體就是匯入一般的理念。基於這兩種理由,這個說法即使並非每一次都十分明顯,但大多時候是可以理解的,因此也就相對的言之成理。就這個意義而言,實際上只有外傾的才智,即以客觀的既有事物來確定方位者,才為人所熟悉。

但是,還有另一種——所以我要談內傾的才智——截然不同的思想,我們甚至無法拒絕這個描述,就是既不是以直接的客觀經驗,亦非以一般的,以及客觀傳達的理念來確定方位的方式。我用以下的方法獲得了另一種方式的思想:當我探討一個具體的客體,或一個一般的理念,採取我思考的方向,最後會返回我的研究對象的方式時,這個理智的過程就不僅是在我心中瞬息發生的心理過程。我要排除到所有可能的感受與感覺,它們在我的思路上多少造成了妨礙,而要強調,我以客觀的既有事物為出發點,致力於客觀事物之思路,不斷地與主體聯繫,而這個聯繫乃不可或缺的條件,因為缺了它,思維過程就完全不可能進行。即使我的思維過程已經盡可能地以客觀的既有事物為公式,仍舊是我主觀的思路,它與主觀混為一談,既無法避免,也無法省略。如果我努力賦予我的思維過程各種客觀的方向,若我沒有吹熄我思路上的生命燭火,還是沒辦法阻止主觀的平行過程及其不停地參與。這個主觀的平行過程有一種自然、多少可避免的傾向,將客觀的既有事物主觀化,換句話說,同化於主體。若重點在主觀的過程上就會產生另一種思考方式,與外傾類型相對,也就是以主體,以及主觀的既有事物為依據的方向,這我稱之為內傾。從另外一種確定方位產生一個既不為客觀事實所規定,也不以客觀的既有事物為公式之思想,一種從主觀的既有事物出發,以主觀觀念或主觀個性的事實為公式的思想。我在此不打算深入探討,只想確定有這種思想,為的是要給外傾思維過程不可少的補充零件,如此才能解釋它的本質。

只有當客觀的方位佔優勢時,外傾思想才得以實現,這種情況完全不會就思想的邏輯而改變,而只會造成兩種思想家之間,詹姆斯稱之為脾氣的區別。如同前述,以客體來確定方位,一部分也不會就思想作用的本質而有什麼改變,只會就它的現象而改變。因為它以客觀的既有事物為依據,故看起來彷彿被客體吸引住,好像缺了這個外在的依據就完全不存在似的;如果它注入一個普遍有效的理念,猶如外在事實的結果,或者狀似抵達了它的高度;它看似自始至終都受到客觀的既有事物的影響,而且它的結論必須獲得這些事物的同意。在那個受制於客觀界限的空間內的不自由,以及再敏捷靈活也免不了的短視近利,這些印象都將被喚起。

我在此描述的,只是觀察者對外傾思想現象的印象,觀察者的立場必須有所不同,否則無法觀察到外傾思想現象。因為他立場不同,所看到的也只是現象,而非其本質;深入這個思想本質的人,才有辦法理解它的本質,而不僅是其現象而已。只根據現象來判斷,對本質來說不盡公正,因此經常貶值遭致撤銷。對本質而言,這個思想並非比內傾思想無益或少創意,只不過它的能耐是針對別的目的。當外傾思想強佔了以主觀為依據之思想的特殊對像時,尤其能感受得到這個區別。譬如一個主觀的信念從客觀的事實去分析,或者從客觀的理念結果或推論來解釋時,往往會出現這種情形。對我們以自然科學為公式的意識來說,更為明顯的是這兩種思想方式的區別,如果主觀為準之思想試著將客觀的既有事物帶往客觀但不既有的聯繫者,也就是受於主觀的理念,兩種方式都會變成越權干預,暗處的效果於焉登場,交疊在兩種思想方式之上。然後,主觀為準的思想看似純粹專斷,外傾思想反其道而行,有著乏味又庸俗的莫測高深,因此這兩種立場不停地相互爭鬥。

我們或許以為,假若把主觀的對象與客觀的性格劃分清楚的話,就可以輕易結束爭鬥。可惜分開是不可能的事,雖然試過多次。如果可以分開的話,將會形成一場可怕的災難,因為兩個取向均為片面的,效力又十分有限,所以需要彼此的影響。假使客觀的既有事物讓思想在很大的程度上受到它的影響,思想於是被消毒,因為後者淪為客觀的既有事物之附庸,以至於完全沒辦法把自己從客觀的既有事物中釋放出來,也無法創造一個被奪走的概念。思想的過程局限於一種單純的「沉思」,並非「考慮」,而是一種純粹的模仿,除了在客觀的既有事物上可以見得著,以及直接存在於其上之外,別無其他的意思。這樣的思維過程當然會直接被引回客觀的既有事物那兒,但永遠不會超越他,也就是一點也不會影響經驗與客觀理念的聯繫;相反,如果這個思想以一個客觀理念為對象的話,就永遠不可能達到實際的個別經驗,而只會僵化為一種多少有點兒重言反覆的情況。唯物主義的心態是頗具說服力的例子。

如果隨著客體而一致,造成的被強化的規定性,外傾思想因而臣服於客觀的既有事物之下,那麼它一方面將迷失在個別經驗之中,並製造出一大堆難以領會的經驗素材。具壓迫性之大量、多少前後不連貫的個別經驗,造成一個精神上分裂的情況,它通常會向另一方要求心理補償。這基於一個像一般的理念一樣簡單的理念,它給予聚集成堆、但內在並無聯繫之整體的一個前後關係,或至少傳達類似的印象。與這個目標相符的理念大約是「物質」或「能量」。但是,若思想首先對外在事實的依賴並不太多,而比較依靠傳統的理念的話,那麼從補償這貧乏的思想之中,衍生出一大堆愈是令人印象深刻的事實,這些事實同樣單一片面,以狹隘及消過毒的觀點為主,而且還會規律性地徹底遺失許多寶貴、意義重大的觀點。當代之所以會有令人眼花繚亂的所謂合乎科學的文學,要歸功於這些在錯誤的方位中高比例的觀點。

2.外傾的思考類型

依照經驗,各種心理基本功能在同一個人身上很少或從未具有相同的優點,發展程度亦不一樣,通常某種功能的優點及發展會略勝一籌。如果在心理功能之中,思想擁有這個優勢,換言之,個人的人生成就主要在思慮引導之下完成,所有重要的行動皆由理智考量的動機而來,或者至少根據傾向而發生,這就牽涉到一個思考類型。一個這樣的類型可以是內傾或外傾的,我們在此先探討外傾的思考類型。

這個思考類型,根據定義,是一個有此志向的人——當然只有在他是一個純粹的類型的情況下——他努力地將所有的生命活動與理智的結論聯結起來,這些結論無論如何都要以客觀的既有事物,即客觀的事實或普遍有效的理念為依據。這種類型——不僅對自己如此,對於客觀事實的環境也一樣,或賦予客觀為主的、理智的公式決定性的力量。善與惡、美與醜都用這個公式來衡量。所謂正確,是指符合這個公式,與之相悖的一切都不正確,一旁漠不關心、我行我素者,純粹都是巧合。因為這個公式似乎與世界觀相呼應,故它也就成為世界規則,應該時時在每一個地方都成功實行,個人或全體皆然。如同外傾的思考類型服從它的公式一樣,為了他自己的幸福,也在他的週遭施行,不這麼做的人,是錯的,有違世界的規則,因而非理性、不道德又不負責任。他的道德禁止外傾的思考類型去容忍例外,他的理念無論如何都必須成真,因為如他所認為的,他的理念是客觀事實性之最純正的闡述,所以當然也是普遍有效的真理,乃人類福祉不可或缺。這並非出自仁愛,而是源於公正與真理之更高的觀點。所有在他的個性下覺得違背這個公式的東西,就是不完善,一個意外的失敗,下次有機會時要淘汰掉,如果做不到這一點,就是一種病態。如果這個公式中應該包含容忍當事人、受苦的人,以及異常的人,就應該建立公式性的設備,那麼譬如急救措施、醫院、監獄、殖民地等等,或者相關的計劃與草案就被提出。僅憑公正與真理的動機,通常不足以貫徹這個公式,還需要真正的仁愛,要用比理智的公式還要多的感情來行事。

「我們其實應該」或「我們必須」很重要,假如公式足堪用矣,那麼這種類型可以成為改革家、公開的控訴者、淨化良心的人,以及重要改革的宣傳人員,扮演對社會生活來說最為有用的角色。然而,這個公式愈是狹隘,這種類型就愈容易變成牢騷滿腹、不理智的人,以及自以為是的批評者,恨不得把自己,以及其他人都壓縮到那個圖示中。有兩個終點因此被定出來,大多數這種類型的人就在那兩點之間活動。

與外傾態度的本質相符的,是這種性格的影響與表達,於外在性格愈遠愈是有利,或者更好,在影響範圍的邊緣可以找得到它的最佳觀點。往它的勢力範圍探得愈深,它專制暴政的反效果就愈加明顯。邊緣上其他蓬勃的生命,只覺得這個公式的真理是值得珍視的安寧曲。但我們愈是深入這個公式的權力範圍,就有愈多與此公式不符的生命枯萎而逝,最常見的情形是其成員經歷到外傾公式中的惡果,因為他們首當其衝要成為可憐的受益人,其中最受折磨的要屬主體本身,據此我們現在要轉而討論這個類型的心理學。

一個理智的公式從來沒有存在過,將來也不會有,用來掌握於自身生命及其可能性的產生,使之恰當地表達自己,這個狀態形成一個阻礙,即其他重要的生命形式,以及生命活動都被排除了。首先這個類型的所有生活形式都以感覺為依歸,沉溺於壓抑,譬如美學的活動、品味、藝術趣味、維護友誼等,錯誤的形式如宗教經驗、熱情,以及諸如此類的東西,經常深入到潛意識中趕盡殺絕。於是,無論如何都萬分重要的生活形式維持著大多在潛意識中的存在者。雖然也有人例外,他們能夠為了某個特定的公式整個人生因而犧牲,但大部分的人還是沒法長久生活在這種獨佔之中,遲早——端視外在情況,以及內在的素質——這些經由理智壓抑的生活形式都會間接地引人注意,因為它們干擾有意識的生活指引。當這個干擾到達了可觀的程度時,我們稱之為精神官能症,大部分時候不會這麼嚴重,因為個人出於本能會准許對公式一些預防性的淡化,但只消借助於適當且理智的話語,一個安全氣閥就被製造出來了。

由於被意識態度排除的傾向與功能,所形成之相對或完全的潛意識,這些傾向多功能就被困在未開發的狀態之中,它們與意識到的功能相比之下屬於劣等。只要它們是潛意識的,就與其他潛意識的內容融在一起,它們因此接受一個稀奇古怪的特徵,一旦它有意識,就會飾演一個次要的角色,雖然它在心理學的整體圖像上非常重要。首先受到這個從意識而產生的拘束波及的是感覺,因為它最早反駁僵化了的公式,因此感覺所受到的壓抑也最強烈。倒沒有哪一種功能完全被關閉起來,只不過遭受極大的扭曲。一旦感覺任憑捏塑,聽話服從,就得支援理智的意識態度,並適應其目的。但這只能到達某一種程度,一部分的感覺仍舊不被支配,所以要加以壓抑。壓抑成功,感覺就從意識那兒消失,然後在意識的門坎兒下展開違背意識目的的活動,這或許可以獲得一些效果,怎麼辦到的,對個人而言是一個不解的謎。譬如說有意識、非比尋常的利他主義被一個秘密、隱藏起來的自私所干擾,因為基本上這些東西會把利他的行為貼上利己的標籤。完全合乎道德的目的可以把個人導向危急的情境,因為它暫時只有一個表面,不同於倫理動機。他們是突然亟待救援或者陷於窘境之中的騎士或道德守護者,營救的目的使他們喜歡運用把他們避之猶恐不及的東西招引過來的一些方法。外傾的理念主義者,希望盡可能為人類的福祉實現他們的理念,以至於不會被謊言,以及其他不誠實的方法所嚇退。科學界就有不少令人汗顏的例子,卓有貢獻的研究者堅信他們的公式放諸四海皆准,為了有利於自身的理念,竟幹起偽造證據的勾當。根據這個公式:為達目的不擇手段。唯有劣等的感覺功能,潛意識地被誘從事活動,能對這類誤入歧途的人有所影響。

這種類型也用另外的方式來表達自卑感,意識的態度像符合佔上風、實事求是公式要求的話,部分是冷靜客觀的,個人的興趣因而吃足苦頭。若意識態度屬極端,個人的體諒便蕩然無存,也不再關心自己,個人健康被忽視,社會情勢搖搖欲墜,家庭經常被生動的興趣所犧牲,健康、財務,以及道德遭致損毀,一切都是要為理念服務。無論處於什麼情況,如果另外一個人與他的公式不一致時,個人的同情就會吃閉門羹。因此有一種很常見情況,在親密的家庭裡,例如位居要津、聲譽崇隆的父親,在孩子眼中卻是個嚴峻的暴君。正因為意識態度高度冷靜客觀,潛意識感受到的感覺就特別私密,醞釀出私下的成見,尤其是打定主意,譬如把客觀的對立於公式誤解為個人的惡意,或者評斷別的人素質時,始終抱持著負面的假設,以便先行削弱對方的論點,這麼做當然是要防患自己的敏感性。因潛意識的敏感性語言的聲調經常被增強,變得尖銳、具侵略性,懷疑、暗示及諂媚不時湧上心頭。當情勢與劣等的感覺相呼應時,這些感覺有後加者記仇,以及東施效顰者,於是形成一種很明顯憤懣的素質。個人為了理智的目標所做的犧牲愈大,他的感覺也就愈小題大做、疑神疑鬼、情緒化及保守。他戴著潛意識恨意的面紗看待所有這個公式之外的新事物,與之相應地批判。上世紀中葉有一位以仁愛著稱的心理治療師,威脅著要趕走一位使用體溫計的助理;他依照的公式是:脈搏會告訴我們當事人是否發燒。類似的例子不勝枚舉。

或許情感受到的壓抑愈大,在其他情形下,將影響原本無可挑剔的思想時,愈是受到其隱秘而有害的影響。自己的價值觀之故而應提高普遍承認的要求,理智的觀點因而受到了潛意識個人敏感性的影響,經歷到一種有特色的改變:變得教條—僵化,感染了自以為是的清高。真理不再出讓它的自然效果,而是要主觀於它的認同下,被處理得猶如一個多愁善感的小娃娃受到不懷好意的批評者之難堪。詆毀批評者,盡量做人身攻擊,即使論點不高明,也都會被應用,真理必須展示出來,直到觀眾明白過來,這件事顯然與真理沒多大關係,與創造真理的人有關聯。

因為潛意識的個人感覺之潛意識的介入,理智觀點的教條主義有時會經歷到其他奇特的改變,這些改變較少以狹義的感覺為依據,而更植基於其他潛意識因素的混合,這些因素與被壓抑的感覺一起融化在潛意識之中。雖然理性自行證明,每一種理智的公式只是一種效果有限的真理而已,因此永遠沒有要求獨大的權力,但這個公式仍然想像一種優勢,以至於它旁邊的所有其他的觀點及可能性都退居幕後。這個公式取代了每一個一般、不定,以及因而較謙遜且較真實的世界觀,也取代了那個我們稱之為宗教的普遍直觀的地位。於是,這個公式變成了宗教,即使從它的本質看來,它與宗教毫無干係;它因此也具備了宗教的主要特徵,絕對,可以說變成了理智的怪力亂神。所有受到這個公式壓抑的心理傾向,以反對派姿態聚集在潛意識中,因懷疑而發動改變。為了要抗拒懷疑,意識態度變得狂熱,因為狂熱主義與過度補償的懷疑乃半斤八兩,這個發展到最後會導向一個過分強調的意識狀態,為了要塑造一個徹底對立的潛意識狀態,譬如與意識的理性主義呈對立面的極端非理性的,與意識立足點下之現代科學呈對立面的極端古老,以及迷信的。接下來會發生的事情,是科學史上人盡皆知的狹隘,以及可笑的看法,許多有特殊貢獻的研究者最後都栽在這一點上。有的時候,男人潛意識的這一面會轉移到一位女性的身上。

這個讀者耳熟能詳的類型,根據我的經驗以男性居多,一如思想就是一種功能,這種功能適合男人取得統治地位,甚於女性。如果這種思想讓女人取得優勢的話,據我所知,大多與一種以直觀為主之精神活動而產生結果的思想有關。

外傾思考類型的思想是正面的,這是說它是創造性。這種思想通往不對稱經驗素材之新穎事實或一般的理解,它的判斷大抵是綜合的,即便被拆散也會重新建立起來,總是超越解散,成為一種新的組合物,轉為一個新的理解,以另一種方式再度統一被解體地判斷,或者為既有的素材添加一些東西。所以,我們大體上可以把這種判斷的風格形容為謂語的。它從來就不會被完全貶值或破壞,只會用另外一個評價來取代被搗毀的那個,誠然自有特色。之所以會有這個特色,是因為思考類型之思想是一條隧道,它主要的生命能量都在其中流動,一直向前的生命顯示在思想中,它的思想因而進步,擁有智力的特色,不會停滯不前,或者退化。當它沒有意識到這個優勢時,思想會接受退化的特性,因為在此情況下這不怎麼要緊,它因此也缺乏一種正面的生命活動的特色。其他的功能踵至其後,它變得草率,因為這與馬後炮幾無二致,把正在發展,以及已經發生過的事情反芻式地思量、分析,以及領會一番,並以此為滿足。因為在這種情況之下,創造力具有另一種功能,於是思想不再進步,而是停頓了下來。它的判斷接受一種特殊的內含屬性,意思是說完全受限於它眼前的素材,無法超越這個範圍。它對或多或少抽像的判斷感到滿意,無須給予經驗素材一個評價,況且它並非一開始就有了這個評價。外傾思想的基本屬性以客體為依據,換句話說,它的判斷總是隨著經驗的客觀意義而產生,因此不再只受到客觀的既有事物的取向影響,甚且被個別的經驗所吸引,對於不是借由個別經驗而存在的東西,一概不表示意見。在得到一個印象或經驗之後,絕對不會忘了發表理性、保證有效的意見,但意見不超越經驗既有範圍的人,我們很容易在他們身上觀察到這種思想。這類的意見基本上只意味著:「我懂了,我可以考慮。」但也僅止於此。這樣的判斷至多是把一個經驗列入客觀的關係之中,而且很容易就看出,這個經驗原本就屬於這個範圍所有。

假如意識優勢具有思想以外的另一種功能,而且程度還要再高一些,思想一旦有所知覺,並且不再直接依賴居上風的功能的話,就會接受負面的特點。只要思想聽命於具優勢的功能,當然可能顯得正面,但是,進一步研究不難證實,思想只是重複這統治的功能,用論點來支持它,經常以屬於這種思想的邏輯規範呈現出清楚的矛盾。這種思想為我們眼前的觀察而省略,我們轉而研究那個不聽命於具有另一種功能的主要性、反而忠於它自己的原則的思想。觀察及研究這個思想很困難,因為它在具體的情況下,多少受到意識的態度之壓抑。因此,如果它有意要在一個不設防的時刻鑽出表面的話,大多時候它必須從意識的背景中被顯現出來,通常我們得拿這個問題來引它出來:「您到底怎麼想的,還有您個人,對這件事情的看法?」或者我們甚至要耍一部分花招,如此表達問題:「我對這件事的理念,您有何意見?」如果真正的思想屬潛意識,因而被投射出來的話,就要選用後者的形式。經由這種方式被引到意識表面的思想,有很顯著的特性,因此之故,我稱之為負面。最能形容它的習性的語詞是「無非……而已」,歌德把這個思想擬人化到梅菲斯特(Mephistopheles)[3]的角色上。這特別顯示出把所判斷的對象歸結為某一種陳腔濫調,然後擺脫它自己獨立意義的傾向。當他必須依靠另外一樣庸俗的東西才能存在時,就會發生這種現象。當兩個男人因某事起了衝突,負面的思想會說:「一定有女人在背後挑撥。」若有人主張或鼓吹某一件事,負面的思想就不去問事情意義,而是問:「他可以賺多少錢?」摩萊肖特(Jakob Moleschott)[4]說:「吃什麼,就成為什麼人。」也屬於這一類,還有許多別的格言及觀點,我無須逐字援引。

不需要多解說遭受破壞的思想,以及它在這種情況下有限的效益,現在還有另一種形式的負面思想,第一眼看不出來它的形式,這就是今日迅速流傳於世界各地的神智學思想,也許可以視之為對於以唯物主義為先導的世紀的一種反應現象。神智學思想看似與還原無關,把一切都提升為超越、全球的理念。譬如夢不再是一個樸素的夢,而是在「另一層面」的經歷;存在但尚未解釋清楚的心電感應事實,很簡單地以「振蕩」來闡述,從這個人傳到另外一個人的身上;尋常的神經質錯亂簡單地說成「星球」遇見了什麼;根據大西洋上島嶼的沉沒,很輕鬆地就解釋了沿海地區居民的某些人類學上的特點等等。我們只消打開一本神智學的書,就會被這種知識壓得喘不過氣來,即一切都有個說法,以至於「文科」再也沒有待解的謎。這種思考的方式基本上與唯物主義的思想一樣負面,當後者所理解的心理學是神經節細胞上的化學變化,細胞機體突起之伸展與縮回,或者是內分泌,迷信的程度與神智學一樣。唯一的不同之處,在於唯物主義還原了我們熟悉的生理學,而神智學卻把所有的概念都帶往印度的形而上學那兒。如果我們把夢引回到一個超載的胃那兒,那麼夢仍然不得其解,若我們將心電感應解釋為「振蕩」,等於什麼也沒說。因為,「振蕩」是什麼呢?這兩種解說模式都毫無創意,反而是一種破壞,因為它們使認真研究這個問題受到了阻礙,即它藉著似是而非的闡述削減了對此事的興趣,並以第一例而言興趣轉向胃,第二例則是假想般的振蕩。兩種思考方式皆為不具生產性且純白的。負面的性質起因於思想無以名狀的廉價、創造,以及創意的能量很貧乏,這是一個繫在聯結其他功能纜繩上的思想。

3.感覺

外傾態度的感覺以客觀的既有事物為憑,也就是說客體是這種感覺不可或缺的因子,與客觀價值一致。只知道有主觀事實感覺的人,不是很容易就會瞭解外傾的感覺,因為外傾感覺已盡可能從主觀因素中釋放出來,因此完全受到客體影響的支配。假裝可以證明具體客體的性質是獨立的,卻仍然被傳統或其他普遍有效之價值所迷惑,我覺得謂語「漂亮」或「好」簡單扼要,並不因為我基於主觀感覺覺得這個客觀事物「漂亮」或「好」,而是因為將之形容為「漂亮」或「好」很恰當;而且是因為一個對立判斷將干擾一般感覺情況。這種相稱的感覺判斷中絕對無涉於刺激或謊言,而是涉及一種配合的行動。譬如一幅堪稱「美麗」的畫,因為它掛在一間沙龍裡,簽上響亮名字的畫一般都可以假定是「美麗」的,或許因為稱它為「丑」會讓擁有這幅畫的家庭傷心,說不定這是為了參觀者的目的,所以要製造愉快的感覺氣氛,有必要一切都讓人感到愉快。這樣的感覺向客觀因子的標準看齊,與生俱來,呈現出整體可見的感覺功能。它與外傾思想完全相同,盡可能地擺脫主觀的影響,所以外傾感覺必須經歷一定的區別過程,直到它掙脫每一個主觀的附件為止。隨著感覺行動而有的評價不是直接與客觀價值相呼應,就是至少符合某個傳統或傳佈廣泛的價值標準。

許多人抱持著仔細衡量過的正面感覺去看戲、聽音樂或上教堂,大多可以歸因為這種感覺的方式,這也是流行的功勞,以及——更有價值的都算——社會、博愛與諸如此類的文化活動所具有的正面且傳佈廣泛的支援。這些事情證明了外傾感覺別出心裁的因素,舉例而言,若沒有這個感覺,愉快,以及和諧的往來大概想都不必想。外傾感覺在這方面與外傾思想一樣,是一股有益、理性作用的力量,一旦客體取得誇張的影響力,這個有益的效果就會消失。在這種情況下,非常外傾的感覺吸收了很多特徵,再傳給客體,此謂,客體同化了這個人,所以,這個製造他主要刺激的感覺之個人特色就遺失了。感覺於是變得冰冷、實用為上、不可靠,會洩露秘密的意圖,總之會喚起公正無私的觀察者的疑心,它不再給人愉快、清新,始終伴隨著真實的感覺的印象,反而讓人覺得矯揉造作或裝腔作勢,雖然自我中心目的也許還完全是潛意識的。這種誇張的外傾感覺雖然滿足了審美的期待,但它並非發自內心,純粹只是一觸及感官,或者——等而下之——只是一觸及理智。即使它可以滿足某個情況的美感,卻也因而受限,不再發揮作用;變得一塵不染。這個過程若繼續下去,會發展成充滿矛盾的感覺分解:以本能的評價強行侵襲客體,連接眾多私下互為矛盾的關係。因為這將完全不可能,若一個被強調的主體存在的話,所以一個真正的個人觀點的殘餘也會遭受壓迫,主體將被大量吸入單一的感覺過程,以至於觀察者獲得一個印象,彷彿這是感覺的過程,而感覺的主體不再存在似的。在這種狀況下的感覺,原有的人性溫暖完全損失,予人故作姿態、輕浮、不可信賴的印象,更有甚者,留給人歇斯底里的印象。

4.外傾的感覺類型

只要這種感覺是女性心理學中比思想更為明顯的特點,在女性身上就可以找得到這種特殊的感覺類型,如果外傾感覺佔上風,我們於是說那是一種外傾的感覺類型。浮現我眼前的這種類型的例子,幾無例外都涉及女性,這種女性靠著她的感覺而活,她的感覺遵循著教育發展成配合的,以及聽命於意識控制的功能。那些不算太極端的案例中,雖然主體已受到很大程度的壓抑,感覺仍然具有個人特色,因此個性看起來很能配合客觀的關係,感覺與客觀的情形,以及普遍有效的價值相呼應。再也沒有比所謂感情的抉擇更能看出這一點的了,「適合的」男人被愛,而不是另一位;他很適合,並非因為他完全適合這位女士主觀潛藏的本質——通常她對此一無所知——而是因為他的年齡、財富、家庭的重要性暨社會地位無一不符合理性的要求。如果我不百分之百相信這位女士的感情也完全符合她的選擇的話,我們當然可以很容易拒絕這種諷刺,以及沒有價值的表述;它是真實但不太理性的做作。諸如此類「理性的」婚姻不勝枚舉,而且絕對不是最糟的。只要丈夫或兒女不具備舉國通行的心理素質的話,這類女性是她們的丈夫很好的伴侶,也是好母親。唯有在感覺不受任何干擾的情況下,感覺才會「正確」,但是感覺與思想一樣不受到任何干擾,因此很容易理解這種類型的思想遭受相當的壓抑。但我們萬萬不可以為這樣的女人什麼都不想;恰好相反,她想得也許很多,而且很精明,只不過她的理念從來就不是獨一無二,想都不想就跟著她的感覺走。她無法感覺的,也就無法有意識地思考,「我怎麼能去想我感覺不到的東西呢」,有一回一位女當事人氣呼呼地對我說。一旦感覺允許,她能夠進行極好的思量,但每一個合乎邏輯的結論都可能是感覺受干擾的結果,立刻被拒絕。合邏輯的結論根本不在考慮之列,於是,所有合乎客觀評價的好的東西,就會受到重視或者被喜愛;其餘的好像並不存在似的。

如果客體的重要性達到更高的程度時,這幅圖像將會改變,一如前述,主體同化為客體,感覺的主體多少就此沒落了。感覺失去個人的特色,他變成感覺自身,而我們獲得了一種印象,似乎個性徹底融入了那種感覺之中。現在,因為人生不斷發生變化,引起了各種不同或甚至相互對照的感覺色調,於是個性也化解到同樣許多不同的感覺之中。這個人一會兒這樣,過一會兒又判若兩人——表面看來;因為實際上個性不可能如此多樣貌。自我的基礎無論如何都應與自己一致,並因此以鮮明的對立更迭的感覺狀態之姿出現。因此之故,觀察者不再覺得被展示出來的感覺是感覺者的個人語言,比較像是自我的一種變更,也就是一種情緒。端視自我與那個感覺狀態之間的解離程度,多多少少會出現一些與自己不一致的符號,意思是說潛意識原本調節的態度會變成鮮明的對立。這首先顯示在一種誇張的感覺表達之中,譬如響亮且惹人厭煩的感覺謂語,只讓人對其可信度感到悵然若失。這些話語聽起來空洞,不具說服力,足以引起反效果,令人思及這有可能是一種過度補償的反抗,難怪會有這樣的感覺判斷。過不了多久,聽起來又是另一回事,情況只消有一丁點兒變化,同一客體的相反評價立刻便被徵召出場。這一類經驗的結果是,這個或那個判斷,觀察者一概不嚴肅以待,他開始貯存他自己的判斷,因為這種類型特別有必要與週遭製造一種緊密的相互關係,當然得加倍努力,以便戰勝週遭儲備的判斷。情況惡化,走上循環理論之途。對客體的感覺關係愈是被強調,表面潛意識的反對派也就靠得愈近。

我們已經看到,外傾感覺類型大多會壓抑它的思想,因為思想最適合用來干擾感覺。基於這個原因,若有意獲致任何一個純粹的結論,思想極有可能也把感覺排除在外,因為沒有什麼比感情上的價值更適合干擾,以及欺騙思想的了。如果這是一種自主性的功能的話,外傾感覺類型的思想因而受到壓抑。我已提過,它並未全然被壓抑,只是被迫把它嚴峻的邏輯變成結論,而這些結論並不適合它的感覺。它因此獲准成為感覺的僕役,更恰當的說法是成為它的奴隸。它的脊椎斷了,無法依照自己的規範執行,然而現在卻有了一個邏輯和正確得無以復加的結論,所以也會在某一個意識之外的地方,也就是在潛意識中發生。所以,這樣的思想居這個類型的潛意識內容之首,幼稚、古老又負面。

只要意識的感覺保護個人的個性,換句話說,只要個性沒有被單一的感覺狀態所吞噬,潛意識的思想就會進行調整。但如果個性解離,融入單一、互為矛盾的感覺狀態,將失去自我的認同,主體變為潛意識的。主體一旦陷入潛意識,便與潛意識的思想聯合起來,有助於潛意識思想偶爾成為有意識。意識的感覺關係愈是強烈,「去個人化」的感覺因此愈多,而潛意識的反對派也愈強悍。這表現在潛意識思想上累積在最高評價的客體周圍,無情地詆毀這些客體價值。「無非……而已」的思想風格在此適得其所,因為它摧毀拴在客體上的感覺優勢。

潛意識思想經由突發奇想的方式浮出表面,往往帶有強迫性質,一般來說負面且貶視居多。這種類型的女性往往會遇到最壞的理念都附到客體上的時刻,感覺對客體做最高評價。負面的思想為所有的幼稚的成見或比較服務,其適合懷疑感情價值,而負面思想祭出所有原始的本能,這樣才能把那些感覺解釋成「無非……而已」。如果我在此提到,集體潛意識也通過這種方式,延請原初的整體圖像,然後從處理這些圖像中,重新建立另一個基礎之上態度更新的可能性。這類型的主要精神疾病的明顯形式,就是帶著不自覺的幼稚性幻想世界特性的特徵,歇斯底里症即是。

5.理性類型概要

我把這兩種先導的類型稱為理性或判斷的類型,因為它們的特色在於理性判斷功能所佔的優勢。它們的人生在很大的程度上從屬於理性的判斷,是為兩種類型的一般特點。我們當然要考慮,是以個人主觀心理學的立場,還是從外在知覺及判斷的觀察者的立場來談,當觀察者僅以本能來理解所存在的事物,然後加以判斷時,很容易獲得一個對立的判斷。這種類型的生命整體永遠不會只依賴理性的判斷,對潛意識的不理智的依賴程度也差不多。不顧及個人意識內在的情況,單獨觀察存在的事物,會對某些個人潛意識的表達之缺乏理性,以及偶然性大吃一驚,甚於意識目的與動機之理性。我因此根據個人所感,而非個人意識心理學的感受來判斷。但我承認,我們同樣可以反過來理解與呈現這個心理;我也確信,如果我個人屬於另一種心理學,從潛意識的反向也可以把理性類型描述為非理性。這個情形增加了呈現及瞭解心理真相的困難,不容小覷,而誤解變質不可測度的可能性也提高了。誤解產生的討論,通常毫無希望,因為大家都在兜圈子。這個經驗讓我多了一個理由,敘述時要以個人主觀意識心理為依據,因為這麼一來至少有一個確定的客觀立足點,如果我們想在潛意識上建立一個心理的規律性的話,這個立足點會倒塌。在這種情況下,客體再也無法對話,因為它對別的東西的瞭解都比瞭解自己的潛意識還要多,判斷於是由觀察者,即主觀,全權處理——一個更確定的保證,觀察者以個人的心理學為依據,然後硬把這種心理學塞給被觀察的人。我認為,弗洛伊德,以及阿德勒的心理學都有這種情形。個人因此任憑觀察者的好惡擺佈,但若觀察者的意識心理學僅作為基礎,就不會有這種事情發生;因為他單獨認識了自己的意識內容,在此情況下他就成為有能力的人。

引導這兩種類型意識之人生的理性,表示有意識地排斥偶然性與非理性。心理學之中的理性判斷展現出一股力量,強迫真實事件中雜亂無章,以及巧合者具有確定的形式,或者至少這般嘗試。如此一來,一方面為人生的可能性創造一個肯定的選擇,因為唯有合乎理智的才會有意識地接受;另一方面則對存在的東西幫助知覺的心理功能之自主性與影響力,加以嚴格的限制。感受,以及本能受到限制當然不是絕對的,這項功能處處可見,只不過其產品不敵理性判斷的選擇。舉例來說,感受的絕對強度對於所處理的內容不具決定性,判斷才是關鍵。

就一定的意義而言,知覺的功能在第一種類型中,與感覺同一個命運,在第二種類型中,則是思想的命運共同體。這些功能受到一些壓抑,因此處於一種較少差別之,而這給了兩種類型的潛意識一個獨步的特色:凡人有意識、刻意所為,都是理性的(適合他們的理性);然而適合他們的,一方面與幼稚—原始的感受相呼應,另一方面則符合類似的本能。我們能夠從這些概念理解的,我試著呈現在接下來的段落中。無論如何,適合這些類型的都非理性(當然以他們的立場來看)。依照適合他們的來過日子的人,比根據理智目的行事的人多,所以很容易出現這樣的情況,按照詳細的分析,兩種類型中一個這樣的人將被形容為非理性。我們必須向這個人坦承,一個人的潛意識所製造的印象比一個人的意識來得強烈,他的所作所為經常比他理智的動機來得有份量,而這不足為奇。

兩種類型的理智以客觀為據,依賴著客觀的既有事物,與集體認為理性的相呼應,它們不認為主體比一般所認可的理性來得理性,但理智也主要是部分主觀及個人的。在我們的案例中,這個部分受到壓抑,而且當客體的重要性增加時,所受到的壓抑就更大。主體,以及主觀的理智因此一直受到壓抑的威脅,若二者被壓抑所陷,就會陷入潛意識的控制,具有在這種情況下十分不妙的特點。我們已經談過它的思想了。還有原始的感受,表露出來的是強迫感受,譬如不正常、強迫性的追求享樂,能夠接受所有可能的形式,原始的本能,使相關人士及其所處環境直接受折磨。所有的不愉快與痛苦,所有令人作嘔、醜陋或壞的都會被聞出來,或者猜出來,大部分只涉及一半的事實,而且除了引發最惡毒的誤解之外,別無用處。借由對立的潛意識內容所產生的強大影響,必要時也會導致意識理性規則經常遭到破壞,也就是與偶然性引人側目的聯繫,其不是藉以感受強度,就是借其潛意識的重要性而獲得強迫性的影響力。

6.感受

感受在外傾的態度中主要取決於客體,作為感性知覺,感受當然很依賴客體,對主體的依賴也一樣自然,因此有一個主觀感受,它的風格與客觀感受截然不同。在這方面的主觀部分的意識若運用有問題,受拘束或受壓抑,外傾態度中就會產生感受的主觀部分;同樣,當思想或感覺具有優勢,即僅有意識地發揮作用,而非潛意識地,批判的態度使偶然的知覺變成意識的內容,換言之,實現偶然的知覺時,感受也會被壓抑為非理性的功能。感覺功能狹義的感覺當然是絕對的,假如心理上可行,它會被所有的東西看見也聽見,但不是所有的到達必須為知覺所擁有的臨界值,以便能被統覺到,這不會改變,若別的功能除了感受本身之外都不具備優勢。在這種情況下,客觀感受無一被排斥,沒有什麼會受到壓抑(如同上述,主觀的部分是一例外)。感受將優先被客體所確定,而這些激發出最強烈感受的客體,是個人心理學的關鍵,因而形成對客體的一種特殊的感官聯繫。於是,感受是一種活力充沛,擁有最強大的生命本能的功能,只要客體激發感受,就行之有效,不論當時適合理性的判斷與否,也會透過感受完全被意識所接受。它的價值標準是唯一以它客觀的特點為條件的感受強度,因此,所有能激發感受的客觀過程都進入意識之中,但只有具體、感官知覺得到的客體或過程,能激起外傾態度感受,而且必須是那些每個人無論何時何地都具體感受得到的東西。個人因此只以清楚易見的事實為憑據,判斷功能置於感受的具體事實之下,具備較少區分功能,亦即具有幼稚—古老特徵的消極性。為壓抑所最強涉及的當然是與感受相對的功能,也就是潛意識的知覺,即本能。

7.外傾的感受類型

人的類型中,在實在主義方面,沒有能與外傾的感受類型分庭抗禮的了。它的客觀真實感覺獲得不尋常的發展,在生活中把真實的經驗儲存在具體的客體上,它愈是特殊,就愈不使用自己的經驗。在某些情況下,它的經歷根本不配冠上「經驗」這個字,它所感受的,頂多作為它通往新的感受的路標,所有出現在它興趣範圍內的新事物,都是爭取通往感受的途徑,而且應該為這個目標服務。只要我們對純粹的事實有特殊的感覺,習於認為那是理性的,就會讚美這種人的理智。但實際上根本沒有這樣的人,因為他們受到非理性的偶然事件感受的支配,與受到理性存在的感受支配無異。這樣的類型——似乎男人較多——當然不認為受到「感受」的支配。他對這個莫名所以的說法一笑置之,因為對他來說,感受就是具體的生命表達;意味著真實生活的豐實。他的目的是具體的享受,德行亦同,因為真正的享受中有他特殊的道德、節制與合法性,包括他的無私忘我,以及自願犧牲。他絕不是位形而下的粗人,能夠以最大的審美純度來區分他的感受,而在抽像的感受中完全忠於客觀的感受原則。伍爾芬(Willem van Wulfen)360書中肆無忌憚享受人生的西塞羅(Cicerone)就是這種類型,不加修飾的自我體認,從這個視角看這本書,我認為值得一讀。

這種類型屬於比較低階層的人,十分實際,沒有反思的傾向,也沒有統治者的意圖,他持續不斷的動機就是感受客體,有感覺,然後盡量享受。他不是不親切的人,相反,他時常擁有愉快、活潑的享樂能力,間或是有趣的夥伴,有時候是品味十足的美學家。在第一種情形中生活之大問題多少與可口的午餐有關,在第二種情形中問題屬於品味方面。當他能感受,對他來說什麼事都已有了交代,也實現了;再也沒有什麼比這個更為具體真實的了,至於揣測,除非能夠強化感受,否則無從萌生。感受根本不需要表象來強化,因為這種類型並非一般的驕奢淫逸之徒,他其實只想有最強烈的感受,依據他的本質,必須從外在接收這種感受;從內在而來的,他覺得不正常、不中用。只要他能思考,能感覺,總是縮減到客觀的基礎上,即從客體產生的影響,不在乎對邏輯嚴重的扭曲。務實使得他處於任何情境都能順暢呼吸,就這方面而言,他很容易上當,不假思索就把心理上的徵兆與低氣壓扯上關係,認為心理上的衝突都是不正常的夢想。他的情愛想當然建立在客體清楚可見的刺激上,只要他正常,對既有的現實配合到引人側目的程度,之所以引人側目,是因為總是看得見。事實真相就是他的理念,周到極了,他沒有理念—理想,因此沒有理由違反真正的事實。這都顯露在所有外在性的事情上,他的穿著不錯,符合他的環境,朋友在他那兒吃得好、喝得好、坐得舒服,至少明白他較精緻的品味需要提出對其週遭環境的要求,他甚至能讓我們相信,為了保持風格,值得做決定去犧牲。

感受愈佔優勢,以致感受主體消失在感覺之後,這個類型就益發覺得不快。他不是變成一位粗俗的享樂主義者,就是成為肆無忌憚且狡猾的唯美主義者。客體對他而言雖然不可或缺,但他會貶抑客體的價值,客體將不斷被糟蹋及壓搾,淪為僅供激發感受之用,與客體之間的聯繫都在極端的情況下進行,因此潛意識從補償的角色被排擠為公開的對立派。受壓抑的本能以投射的形式在客體上尤其進展順利,最冒險犯難的表象於焉產生;與性對像有關,捕風捉影般地吃醋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害怕狀態亦同。情況轉劇時,會發展出各種恐懼症,最特別的是強迫徵兆。病理的內容具有怪誕的非理性特徵,經常染上道德與宗教的色彩,時常衍生出吹毛求疵的強詞奪理,荒唐—拘謹的道德觀,以及原始未開化、迷信又「魔幻」的宗教觀,溯返那些深奧費解的禮俗。所有這些東西都源於被壓抑、比較少差別功能,其粗暴地與意識對立,當它們以狀似極盡荒謬之能事,完全與意識的真實感覺對立,出現時就更加引人矚目。感覺與思想的培養在第二種個性中,似乎扭曲為一種病態的未開化,理性變成了狡猾陰險和在細枝末節上的講究,道德僵化為死胡同,以及顯而易見的假仁假義,宗教變調為荒唐的迷信、預感能力,人類高尚的才華似乎只是穿鑿附會、到處打聽,不往廣度發展,反而走進所有人性最狹隘的零碎之中。

特別的精神官能症強迫特徵,把對立於純粹感覺態度的意識、道德上的無拘無束的感覺態度,從潛意識呈現出來,從理性判斷的觀點來看,他在未加選擇的情況下,接受了這些事實。即使這個感受類型是無條件的,但它與無秩序和放縱完全不同,仍然經由判斷而廢除了主要的限制。但理性的判斷看來是有意識的強迫,彷彿自願地加諸其上,這種強迫侵襲著從潛意識來的感受類型。特別是理智類型的客體聯繫,正因為已經有一個判斷存在了,永不意味著像感受類型與客體間的那種絕對關係。當他的態度具有不正常的片面性時,他將深陷重圍,與陷入潛意識的掌握像他有意識地依附著客體一樣。一旦他精神違常,想要用理智的方式來為他治療也更形困難,因為心理治療師所使用的功能,處於一種相對無所謂不同的狀態,所以也就稍微,甚至完全不可靠,經常需要強大的感情之強制方法,好讓他恢復意識。

8.本能

作為潛意識知覺功能的本能,在外傾態度上完全向外在的客體看齊,因為本能主要是一種潛意識的過程,所以很難有意識地瞭解它的本質。要持著某種期待觀看,以及看透的態度,本能功能才會出現在意識之中,在此時始終後加的結果可以顯示出,有多少被看透,又有多少真的依附於客體之上。感受也一樣,若它佔優勢,不只是一種對客體而言不具太多意義的反應的過程,而是一種席捲並塑造客體的行動的話,那麼這個本能就不再只是一種知覺、單純的觀察,而是一個積極、富有創意的過程,在客體上建立的東西與它從中取得的一樣多。如同它潛意識取出直觀,它也在客體上製造一種潛意識的作用。本能當然只先傳達關係,以及情況的圖像或直觀,不是完全無法借助於其他功能,就是要繞一大圈才能達到目的。這些圖像擁有一定的知識價值,只要主要的注意力歸本能所有,它就對治療有關鍵性的影響。在這種情況下,心理觀點幾乎都建立在本能上,思想、感覺,以及感受相對地受到了壓抑,尤以感受為最,因為它作為本能的有意識的感覺功能受阻最大。藉著糾纏不清、把目光引向身體表面的感覺刺激,反而將之引到本能試著要抵達的東西那兒,感受干擾著純粹、無成見、天真的見解。由於外傾態度的本能主要以客體為依據,其實與感受十分接近,所以對於外在客體抱持著期待的態度,能夠以幾乎相同的真實性來利用感受。但是,本能要能發揮作用,必須感受遭受高度的壓制才行。在這種情況下,我所瞭解的感受,是簡單又直接的感覺感受,作為固定大略的生理,以及心理的數據。這首先要很確定,因為當我問有本能的人以什麼為憑,他告訴我的與感覺感受一模一樣,他也大量運用「感受」的語言。他真的有感受,只不過不以感受本身為依據,感受之於他,充其量只作為觀點的根據罷了;借由潛意識的假設而被選出來。並非生理上最強烈的感受獲得主要價值,而是其他因本能的潛意識態度大幅提升價值的感受。有必要時,這個感受會獲得主要價值,於是對本能的意識而言好像它是一種純然感受;事實上它不是。

如同外傾態度中感受需求去達到最堅強的事實一樣,因為由之完整生命的樣貌被喚醒了過來,所以本能致力於最大可能的理解,因為要透過可能的觀點才最能滿足預感。本能努力要發現客觀的既有事物之可能性,因此它也只能擁有單純的同等功能(即不再佔優勢),作為輔助手段,如果在這個全面封鎖的情勢中,沒有其他的功能有能力找到出口的話,它將自動發揮作用。本能若居上風,那麼所有的生活情況看起來就都像與世隔絕的房間,只必須為本能而開,本能一直在找出口,以及外在生命的可能性。直觀的態度會在短時間之內使得每一種生活情況變為監獄,成為沉重的桎梏,緊迫得要溶解掉。當客體正要為一個解答、釋放、尋獲新的可能性服務的時候,似乎暫時具有幾近誇張的價值,才剛剛完成了聯繫的任務,價值立刻蕩然無存,成了累贅而被放棄。唯有當客體開闢新的可能性,從事實出發,把個人從中解放時,事實方才成立。出沒的可能性是有說服力的理由,本能無法擺脫它們,只好把一切都犧牲掉。

9.外傾的本能類型

本能凌駕一切之處,會有一個奇特、如假包換的心理學。因為本能以客體為公式,於是可辨認出一個對外在情況的百般依賴,然而依賴的方式與感受類型有天壤之別。有本能的人在一般認同的真實價值那兒從來就找不到安身立命的所在,有可能性的地方才行,他對於醞釀中,以及允諾未來的嗅覺極為靈敏,永遠都不會處於穩定,眾所公認存在已久、幸福快樂的關係中。他總是在尋找新的可能性,穩定的狀態會使他窒息,雖然對新的客體與途徑十分瞭解,也懷著暫時的無比熱情,以便當客體的範圍確定了,看不出有可觀的後續發展時,輕蔑地(看似沒有記憶的)、冷酷地把客體交付出去。一旦形成一個可能性,本能的人便用宿命的力量與之繫在一起,看起來彷彿他整體的生命在這個新的情況中被啟發,我們得到的印象是,他自行分享此印象,似乎他已獲悉他的生命中確定的轉捩點,又好像他從此刻起,再也不會想或感覺別的事情了。即使他果真如此理性、目標明確,就算所有想得到的論點都有利於穩定性,仍是什麼都攔不住他,有一天把對它狀似釋放與解放的同樣情形看成是一座監獄,並且以相應的態度來面對。理智與感覺都無法克制住他,也不會被新的可能性所震懾,就算這些可能性違背他目前為止的信念也一樣。信念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思想與感覺——在他那兒具有較少區分的功能,其沒有決定性的份量,因此對本能的力量缺乏持久的反抗。此外,這些功能若給予本能類型的人最欠缺的判斷,就有能力有效補償本能的優勢。本能的人的道德觀既非理智,亦非憑感覺,他有自己的道德標準,也就是忠於他的直觀,以及心甘情願屈從於這些直觀的力量之下。很少顧及週遭的健康幸福與否,週遭物理身體快樂的感受與他自己不容辯駁的論點一樣稀少,同樣稀少的是他對於週遭的信念,以及生活習慣的尊重,以至於他經常被視為不道德與六親不認的冒險家。因為他的本能只和外在的客體打交道,只嗅得到外在的可能性,所以他喜歡效命於他的能力得以多方發揮的職業,許多商人、企業家、投機分子、代理商、政治人物等,屬於這個類型。

這個類型的女人較男人多,前者所從事的本能活動中,職業的遠遜於社交的,這樣的女人深諳如何利用社會的可能性,建立社會關係,尋獲具有可能性的男人,以便為了一個新的可能性把一切都交付出去。

這種類型無論在國民經濟方面,以及作為文化的贊助者都重要得不得了,這個很容易瞭解。如果他是良善的,也就是不自私,可以當許多新興事物的首創者或至少當個贊助者,並且有極好的貢獻。他天生就是少數幾位承諾未來的律師中的一個,當他是針對人,甚於針對事時,預料得到那些人所具備的某些能力與可能性,於是他也可以「創造」人。沒有人像他一樣有鼓勵他人的本事,以熱情來迎接新鮮事物,雖然他後天就把那個東西丟掉。他的本能愈強,他的主觀就更與目光所及的可能性融合在一起,他讓這些可能性生氣蓬勃,生動、以有說服力的熱心展示之,可以說他使這些可能性具體成形。這並非演戲,而是一種命定。

這種態度十分冒險,因為本能的人很容易把他的人生耗損在振奮人心與事物之上,擴展人生的實現,但不是他的人生,而是他人的。如果他實事求是,會收成工作的果實,只不過他不消多時又要追求新的可能性,拋棄才播種的田地,讓他人去收成;最後他兩手空空。如果本能的人到此地步,他的潛意識也與他對立。

本能的人之潛意識與感受類型有某些相似處,思想與感覺相對地受到壓抑,在潛意識中形成幼稚—古老的思想與感覺,它們與相反之思想感覺差堪比擬,這些同樣以密集的投射顯現出來,與感受類型一樣荒謬,所欠缺者,以我看來,是神秘的特色;它們大多與具體、幾乎真實的東西,如性、經濟,以及其他的表象有關,譬如嗅出疾病。這個區別似乎由受壓抑的真實感受引來,後者通常受到注意,即本能的人突然與一位完全不相稱的女士,或者情況相反,與一位無一處合宜的男士密切往來,而且是因為對方觸動了他古老的感受範圍。因此,出現了一個潛意識和客體的強迫聯繫,這些大部分是絕對沒有希望的東西,這已經是強迫徵兆了,是這個類型獨一無二的特點。這種類型需要與感受類型相似的自由與無拘無束,這樣他的決定才不會受制於理性的判斷,而是只順服於偶發可能性的知覺;他通過理性解除了限制,因此陷入潛意識強迫、陰險狡猾、無益繁瑣分析的,以及與客體的感受有強迫的聯繫精神疾病中。神志清醒時,他以無比的優越感、不顧一切,處理感受,以及被感受的客體,並非他想要肆無忌憚或技高一等,而是他對每個人都看得見的客體視若無睹,從旁走過,這與感受類型很像;不過後者看不到客體的心靈。因此,客體日後以疑神疑鬼的強迫理念、恐懼症,以及極盡荒誕之能事的身體感受的形式,來展開報復。

10.非理性類型之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