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重口味心理學2:怎樣證明你不是變態 > 第一篇 孤獨星人我來自孤獨星 >

第一篇 孤獨星人我來自孤獨星

在孤獨星人V的眼中,數字是有形狀的,尤其是那些質數,它們看上去既光滑又圓潤,就像海灘上的那一顆顆鵝卵石。所以他能像挑揀石頭一般,把9973以內的質數都辨認出來。每個數字對他來說都是獨一無二的,有自己的形象和個性。比如11很和善,5很吵鬧,4既害羞又安靜。他最喜歡4,因為覺得它跟自己最像。有些數字像龐然大物,比如23、667、1179;有些數字則顯得小巧玲瓏,比如6、13、581。有些數字優美,比如333;有些則醜陋,比如289。

「孤獨」這個詞,不管怎麼說,都帶著濃濃的悲情色彩。無論是誰,似乎一提到孤獨,總是可悲的。如果你試著關起門窗暗無天日地待上一個禮拜,也許會稍稍瞭解孤獨的滋味。那種感覺就好像把自己扔進深淵裡,極力呼喊卻聽不到一絲應答。唯一有的,只是自己的回聲。

孤獨不是孤立,有時候,身邊有人陪伴但內心依然孤獨,因為身體的依偎難以平復心靈的空寂。這也可以解釋為什麼一些人過著與他人完全隔離的生活卻能享受隱居的樂趣,而有一些人經常與人交往,被人圍著,卻感到孤獨。

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在地球上,在我們身邊,出現了一群奇特的「孤獨星人」。從外表上看,他們與我們並無兩樣,但是在他們身上有些地方又是那麼與眾不同……

「特立獨行的孤獨星人」

「遺世而獨立」——社會隔絕

當一個漂亮的、謎一般的小男孩踮著腳走到你身邊時,他的目光從你的身上移開。他手中拿的不是玩具,而是一根奇怪的、髒兮兮的、纏繞在一起的繩子,他會時不時地搓著這根繩子。當你關心他的時候,特別是當你的手碰到他的頭時,他會躲開你對他的接觸。他凝視著窗外,而不注意你和你周圍的東西。他似乎很孤單,只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裡……

這就是孤獨星人,當地球人三五成群、熙熙攘攘、推杯換盞的時候,孤獨星人則永遠靜靜地站在一邊,漠然地忽略著這一切。

這種情況從孤獨星人很小的時候就開始了。曾經有個叫托馬斯的心理學家,研究出了「地球嬰兒」的三種氣質類型,它們分別是:

容易型

大多數的嬰兒屬於這一類型。這類嬰兒吃、喝、睡都很有規律,容易適應新環境,也容易接受新事物和陌生人,俗稱「不認生」。他們常常興高采烈,非常愛玩,很配合父母的養育,比如給他們第一次洗澡時只是睜大眼睛、皺皺眉頭,沒有驚叫,也不哭,甚至連打針時也比較安靜,不怎麼鬧騰。容易型的嬰兒這麼「乖」,所以更容易受到大人的關懷和喜愛。

困難型

這一類嬰兒比較少。他們是名副其實的「連哭帶鬧」地降臨到人世的,最突出的表現是愛發脾氣,經常大聲哭鬧,不易安撫,對新事物、新環境接受很慢。大人們需要費很大氣力才能「降伏」他們。比如,護士給他們穿衣服時,他們就大喊大叫,或用腳踢、用手推開護士。睡醒後他們就立刻哭,從深睡到大哭之間幾乎沒有過渡。每次餵奶對母親來說都是一場戰鬥。由於這種孩子對父母來說是一個較大的麻煩,在養育過程中容易造成親子關係疏遠,所以需要成人極大的耐心和寬容。

遲緩型

沒有容易型嬰兒的「喜不自禁」,也沒有困難型嬰兒的「大哭大鬧」,遲緩型的嬰兒常常是安靜地退縮,情緒低落,悶悶不樂。他們對新事物、新變化、新刺激採取逃避的態度,「死開,離我遠點兒」。但在心情好的時候,他們也會像樹袋熊一樣,慢騰騰地挪近新事物,「圍觀」一下。

這樣來看,「孤獨星嬰兒」的氣質應該跟地球嬰兒的「遲緩型」最接近,卻又更冷漠、更疏離,不如我們就稱他為——

孤獨星的嬰兒

孤獨星嬰兒「目空一切」,幾乎不搭理任何人,包括他們的父母。跟地球嬰兒不同的是,孤獨星嬰兒不會對身邊的人報以微笑,或者低聲細語,或者主動和他們一起玩耍。甚至感到恐懼的時候,他們也不會依偎到父母懷裡。大多數地球嬰兒在身邊人愛憐地看著他們的時候,也喜歡望著對方,但是孤獨星嬰兒幾乎從不與對方做眼神交流。稍大一些,小孤獨星人也不喜歡跟其他小孩兒一起玩耍,而更願意自己玩自己的。

孤獨星人的這種「社會隔絕」的特點能讓他們屏蔽掉外界傳遞給他們的信息,然而這種屏蔽只涉及人,孤獨星人對事物的關注和體驗跟「地球人」沒有任何差別,有時反而會更勝一籌。比如像小孤獨星人A這樣——

和很多孤獨星人一樣,A擁有巨大的集中注意力的能力。這種能力能為她在混亂和騷動的「地球環境」中創造出一個平靜有序的世界,一片屬於她自己的天地。A可以坐在海邊用幾個小時堆沙子,任沙子從她的指尖滑落。她可以一粒一粒地觀察沙子,彷彿一個正在通過顯微鏡觀察事物的科學家。其他時間,A會慢慢審視她手指上的每條紋路,沿著其中一條觀察,彷彿它是地圖上的一條路……還有的時候,她會旋轉自己或者旋轉一枚硬幣,全神貫注到周圍的人彷彿都變成了透明的,即使是突然間的一聲巨響,也不能將她從自己的世界中驚醒。

不要以為孤獨星人對人冷漠就沒有情感的流露,他們會經常控制不了自己驟然間的衝動,尤其是當事情的發展不順時,他們就會暴怒,並難以捉摸。比如小「孤獨星人」B這樣:

正常的地球孩子用泥巴捏各種東西,而B則用自己的糞便,並且還把「成果」扔得滿屋都是。他把拼圖放到嘴裡嚼,還把紙漿吐到地板上。他脾氣暴躁,感到挫敗時會摔打手邊的任何東西,包括珍貴的花瓶和殘餘的糞便。他會不停地尖叫……

隨著小孤獨星人慢慢長大,成人後,他們「與世隔絕」的問題會更嚴重,周圍人對他們來說常常「形同虛設」。

這是一項比較孤獨星人和地球人看待社會交往的區別的實驗:

同時讓他們觀看一部電影。從圖中你可以發現,地球人注意的是有社會意義的部分(用白線表示),視線停留在談話人的眼睛之間,還有背景人物身上;而孤獨星人關心的是電影場景中非社會性的方面(用黃線表示),比如女演員的嘴和對面男子的夾克衫。

這說明孤獨星人對社會場景不感興趣,因此並不享受與他人的社交關係,也沒有能力去發展這種關係。因此,孤獨星人不能理解人類社會關係中正常的慣例和禮節——他們不懂得人情世故,不會處理複雜的人際關係。即便是一些簡單的社交,比如買東西,對他們來說也是困難重重的。

有些孤獨星人,不像其他普通的孤獨星人那般躲避所有的社會接觸,進入一種極度孤獨的與世隔絕的狀態,而是會多多少少參加一些社交活動,我們稱這樣的孤獨星人為「高功能孤獨星人」。

但是,高功能孤獨星人在社交活動中的表現也是不成熟的,對友誼的理解存在問題。

比如,小高功能孤獨星人喜歡與比自己大很多的人一起玩兒,這是一種比較特殊的交友形式。曾有個小高功能孤獨星人告訴他的媽媽,他在學校午休時間都會與某位固定的朋友見面。他媽媽後來發現,他所謂的「朋友」其實是學校的勤雜工,每天中午孩子都要去幫助勤雜工做些事情。

還有一位高功能孤獨星人說道:「我從童年、青少年一直到成人階段,很少能和同齡孩子和睦相處,我喜歡和老年人待在一起,或許是因為他們通常比較溫和安靜,比較有耐心聆聽小孩子講的一些特殊話題,並且主動發起對話。」

社交有問題的高功能孤獨星人分不清友誼的界限,所以回答不上來類似下面的問題:

誰是你的朋友?

為什麼他是你的朋友?

平常你是怎樣交朋友的?

為什麼我們需要朋友?

你需要怎麼做才能成為他人的好朋友?

……

對於他們來說,只要是對他們態度友好的人,哪怕是陌生人,都可以被當作朋友。而且他們認為朋友就應該像是一台永不發生故障的機器,所以如果你某一天有事沒辦法陪他們玩,你就不是一個真正的朋友!

「不聰明那麼多,只聰明一點點」——智力發育遲滯

小亞在3歲時被別人收養,他的親生母親在懷他的時候酗酒成性,在小亞出生後不久便死於酒精中毒。小亞早產了差不多7周,體重低於正常水平,在被收養前遭受過虐待,而且營養不良。3歲時他的身高低於同齡兒童平均水平,不會使用馬桶,只會說約20個詞。他被確診為輕度的智力發育遲滯。他的養父希望小亞在積極的環境下能夠康復。

然而4歲時,小亞依然需要使用尿布,體重只有24斤。他很難記住其他人的名字,而且過分活躍,一個人的時候會有節奏地將身體搖來晃去。這一年,他遭受了第一次嚴重的痙攣發作,昏迷了幾天,而且看起來無藥可救。

上學以後,小亞不會計算,不能識別顏色和繫鞋帶。他注意力不集中,連簡單的指令也難以執行。儘管他的老師都非常盡力,但在完成小學學業後他仍然不會加減運算,不會辨別自己的家庭住址。他的智商只有65分左右。

小亞20歲時搬到了一個專門監護智障病人的療養中心,他的全部精力都集中於自己收集的毛絨玩具、紙質娃娃、報紙上的卡通畫、家族照片和以前的生日卡片。23歲時,小亞死於交通意外。

下面這個是測試智力的評分標準:

140分以上——天才

120~140分——最優秀

100~120分——優秀

90~100分——常才

80~90分——次正常

70~80分——臨界正常

70分為智商及格線

60~70分——輕度智力遲滯

50~60分——中度智力遲滯

20~25分——重度智力遲滯

20分以下——極重度智力遲滯

凡是智商低於70分的,都是智力發育遲滯。小亞的智商在65左右,所以他被診斷為輕度智力遲滯。而大約有75%~90%的孤獨星人的智商都低於70。但同樣是智力發育遲滯,孤獨星人和地球人還是有區別的:智力測試通常包括測試空間能力、數學能力、語言能力和記憶能力等,孤獨星人在空間能力上的表現要比在語言能力上好得多,而地球人則在所有測試上都表現得差不多。

那麼,為什麼孤獨星人在空間能力上的表現比在語言能力上要好得多呢?這就是我們下面要說的——

「說都不會話了」——語言缺陷

超過一半的孤獨星人根本就不說話。

而說話的孤獨星人則會發出類似咿呀學語的聲音、嘀咕聲、尖叫聲……有時還會毫無目的地重複歌曲、電視劇的片段,以及看到或聽到的對話片段。比如在電影《雨人》中,「雨人」總是重複說著小時候看到的一本書中的內容:「誰是第一棒……誰是第一棒,誰是第一壘上的誰便是第一棒……我問你誰在第一壘?那是那傢伙的名字……誰?那個一壘手……誰在一壘上?誰在一壘上?」甚至有的孤獨星人能僅憑記憶演出一整部電視劇,而且使盡渾身解數,用盡自己的聲音、手勢、掌聲做全天候「循環播放」。

一些孤獨星人在表述的時候使用的人稱很奇怪,他們會用第二人稱(你)或第三人稱(他、她)來指代自己(我)。還有的說話方式會太過於「正式」。比如孩子想知道母親是否在家,通常會這樣問:「媽咪在家嗎?」用這種非常口語化和隨意的方式。而小孤獨星人卻說:「請問,X女士現在是否在家中?」

而且孤獨星人說話沒有語調,像是沒有情感的機器人。我們都知道在一句話中加重不同字的語氣時,表達出的意思會不一樣。比如像下面這樣:

我沒有說她偷了我的錢。(是別人說的)

我沒有說她偷了我的錢。(我的確沒有說)

我沒有說她偷了我的錢。(不過我暗示了)

我沒有說她偷了我的錢。(其他人偷的)

我沒有說她偷了我的錢。(她肯定對我的錢做了什麼)

我沒有說她偷了我的錢。(她偷了其他人的錢)

我沒有說她偷了我的錢。(她偷了別的東西)

而對孤獨星人而言,他們做不到「抑揚頓挫」的表達,也理解不了這樣的表達。如果要他們來說這句話,則永遠都是沒有聲調、沒有感情的「我……沒……有……說……她……偷……了……我……的……錢」。

從根本上說,孤獨星人不會進行「你一言,我一語」的交流式的對話,而且他們也不會圍繞著某個主題進行交流。

「規矩不能破」——刻板行為

「雨人」要求星期一早上必須吃比薩,在規定的時間觀看《人民法庭》節目的錄影帶。有的小孤獨星人的玩具必須被放在同一個架子中的同一個地方,早餐必須按一種不變的順序進行,先吃雞蛋,再喝果汁,接著吃烤麵包。

這種在規定的時間,按規定的步驟做規定的事,就是孤獨星人典型的「儀式性行為」!

孤獨星人很難接受新的事物,如果事情沒有按照順序完成,或者遺漏了哪個步驟,他們就會感到惶恐,末日將至,從而大發雷霆。例如去學校的途中,母親在銀行門口停下來,小孤獨星人也會為此勃然大怒,因為他的媽媽「不走尋常路」。

除此之外,孤獨星人還有特別的「戀舊情結」,他們會重複不停地做同一個動作,比如旋轉、踮腳、擊掌、搖晃……在電影《雨人》中,111分鐘的鏡頭讓我印象深刻,「雨人」像木馬一樣邁開步子前後搖晃著自己的身體。有的孤獨星人還會通過重複這些動作來「自殘」,撞頭和咬手是最常見的,他們不停拉扯頭髮和啃咬指尖,直至血流如注。

小孤獨星人也有自己喜歡的活動,比如撕紙、玩玩具車和娃娃。但是他們跟小地球人玩遊戲的方式不同,他們只關注玩具的一部分。比如他們對車的輪子感興趣,而不是對車的整體感興趣;他們不會用兩個洋娃娃玩「過家家」的遊戲,而是將洋娃娃的胳膊卸下來在手中拋來拋去……

同樣一件事,對於地球人來說,是先整合信息,抓住要點,但通常會漏掉細節;而對孤獨星人來說,他們更注重處理細節而忽略整體,比如像下面這樣:

H A A

H H A A

H H A A A A

H H H H A A

H H A A

H H A A

對大多數地球人來說,總是會先關注總體的形狀。當看到上圖中左側由許多小「H」組成的「A」形狀,大多數人不會立刻看到小「H」,而是會先看到整體組成的「A」。對於孤獨星人來說就正好相反,他們要努力看才能看出總體的形狀——「A」,因為他們大腦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分散的細節上——「H」。右圖同樣如此。

還有,大多數地球人是通過辨認熟悉的詞組來閱讀,因此許多人會漏掉細小的拼寫錯誤或重複的字,例如下面這個句子:

二鳥在林,不如一鳥在此手。

快速地看,許多人都不會發現第二個句子多了個「此」字,但是這絕對逃不過孤獨星人的眼睛。只看局部而不關注總體也有個好處,就是查看細節的能力很強,例如擅長校對。

孤獨星人C和D的故事

以上說到的「社會隔絕」「智力發育遲滯」「語言缺陷」「刻板行為」的特點,全部出現在孤獨星人C一個人身上:

C是一個不和他人交流也不應答他人的孩子,她幾乎不會和任何人做目光接觸。如果讓她一個人待著,她就會把手放在喉嚨上,伸出舌頭,發出奇怪的聲響。除非有事物轉移了她的注意力,否則她就會站在或坐在椅子上,前前後後搖晃好幾個小時。如果有人要接近她,她可能會一把薅下他們的首飾或眼鏡,然後扔出去。C不喜歡有新的體驗,有一次,一個新的實習醫生走進房間想親近她,結果被她給打了。

雖然C不說話,但要她吃飯或洗澡時,她也可以理解並照做這類簡單的要求。她有一本圖畫書,其中都是她可能需要的物品的照片,如:餐盒、小甜點、一個喜歡的玩具,或者洗手間,當有需要的時候,她就用這本圖畫書來和別人交流。但是C似乎不會也不願意區分顏色,不理解「對」「不對」這樣的概念,不願意做超過一個步驟的要求(比如:拍拍手然後把手放在鼻子上)。她以前的老師說,儘管她能在課堂上學會區別紅色和藍色,但是換一個環境後她就忘了。

C被發現「與眾不同」的時候,還是個嬰兒。那時她就抗拒別人抱她,接下來就是她到了3歲還不說話。一開始,他們還以為她是耳朵聾了,後來經過檢查才發現,原來她是個孤獨星人!

類似的情形還出現在孤獨星人D身上:

D是一個3歲的孤獨星男孩,他遠離他人,看起來自給自足。他早晨不和母親打招呼,父親下班回家時也同樣沒有任何反應。他對其他兒童毫無興趣,對自己的弟弟也同樣視而不見,只會自己一個人在那裡咿咿呀呀或者尖叫。如果他說話,說出來的詞和句子也是以前從別人那裡聽來的,腔調也和別人一模一樣。比如他說:「你想喝點兒什麼?」其實是表示他自己渴了。他不會用表情、手勢或者模仿動作來表達自己,如果他想要什麼,就把別人的手拉到他想要的東西上。

對D來說,對他最大的挑釁就是試圖改變或者擴展他的興趣。比如拿走他的玩具汽車,打亂拼圖或者物品擺放的位置,糾正他的一些做法,比如正確使用勺子,或者讓他坐下來看圖畫書。如果你膽敢這樣做,迎接你的將是長達一個小時甚至更長時間的咆哮、尖叫、大發脾氣、踢打、咬自己或者咬別人。除非恢復原樣,否則他不會停止哭鬧。

「你說我世上最孤獨,我說我世上最神奇」

孤獨星畫家

上面提到孤獨星人存在智力遲滯的情況,但奇特的是,某些有嚴重智力遲滯的孤獨星人卻能在某個單項技能上,比如數學、藝術和音樂,擁有超凡的表現,甚至達到驚人的高度!這何嘗不是一種補償呢,就像盲人可能會有特別敏銳的聽力一樣。

Y是一個嚴重智障、無法說話的孤獨星人,他臉色蒼白,弱不禁風,很多人認為他是個白癡,什麼都不知道,什麼也不會做。有一次,一位學者給了Y一塊懷表,想讓他畫出來。身邊立馬有人阻止道:「他根本就不認識表,對時間也沒有概念,你別在這兒浪費時間了。」

可是當Y看到懷表,並開始動筆作畫的時候,第一次,在他臉上一改常態地浮現出了身心合一、無所畏懼、毫不遲疑、鎮定自若的神情。他對周圍的一切概不理會,完全專注於繪畫之中。他畫得很快,但是非常仔細,線條清楚,沒有塗抹。

Y畫的懷表相當傳神,除了一些「防震」和「××製造」的字樣外,每個關鍵的細節都沒有漏掉。他不只標上了時間(準確地標在11點31分上面),還標出秒針的位置,以及嵌入的秒盤;不僅如此,他還畫出了凸出在外的發條轉輪和系表鏈的把手。

除了把手畫得有點兒誇張以外,其他部分的比例都正常。表上面的數字的大小、形狀和風格都各不相同:有些胖,有些瘦;有的很整齊,有的陷進去;有些很簡單,有的精描細寫,帶點兒哥特式的風格。原本嵌在上面的、毫不起眼的秒針卻被畫得非常突出,就好像星盤上的小轉盤。Y對這個懷表的整體把握和感覺完全畫出來了,讓人懷疑他是否真的對時間毫無概念,要不然他怎麼會畫得那麼逼真、那麼精準,還融合了些奇怪的「抽像」藝術?

但是身邊又有人說了:「這只不過是在照貓畫虎,他僅僅是複印了一遍。」於是這個學者又給Y看了一張照片(兩個人傍著大山和夕陽,在湖上劃著獨木舟),然後把照片拿走,讓他畫下來。

這次Y給人留下了更深刻的印象,他的繪畫速度和逼真程度都讓人驚歎。他僅僅是看了照片一眼就開始了自己的繪畫,這意味著他能夠理解當中的景象,不是簡單的臨摹,而是有所領悟。而且他畫出的圖像,還有一種原畫沒有的強烈質感。舟上的小人經過放大,變得更強烈,更有生命力,有一種原畫沒有的投入和意境。所以他的能力能凌駕於簡單的複製之上,他有完整的想像力和創造力。圖上畫的不是一艘普通的獨木舟,而是承載著他自己的獨木舟。

同樣的,他還畫了一條「屬於他自己的魚」。

這不是一條簡單的魚,而是一條獨特的、頑皮的魚。原來的那條魚沒有個性,看起來死氣沉沉,也沒有立體感,有點兒像標本。相反,Y畫的魚,魚體傾斜,姿態平衡,很有質感,與原來的魚相比更像活的。

Y的畫不僅逼真有活力,其中還添加了一些不全像魚但非常具有表現力的東西:一個深邃巨大如鯨魚般的嘴巴,有點兒像鱷魚般的短尾,一對非常機靈的眼睛,而這些特徵加起來組成了一副相當淘氣的表情。這是一條非常有趣的魚,應該叫半人半魚才對,它簡直像《愛麗絲漫遊仙境》裡面的青蛙侍者,是個童話角色。

完全不懂計算的數學奇才

E和F是兩個看上去不怎麼討人喜歡的孤獨星人,是雙胞胎。他們的長相怪異,個頭比正常人矮,頭和手的比例嚴重失衡,上顎和足部嚴重彎曲,說話吱吱響,沒有高低起伏的音調,總是作出許多奇怪的抽搐動作,還有高度近視,佩戴的眼鏡片太重,以至於看起來眼睛似乎歪了。他倆還總是帶著一種失常的、不安的而又詭異的注意力,盯著某個地方不放。

然而,在E和F所表現出的數學才能面前,你可以完全忽略這一切不足!他們對周圍人說:「給我們一個日期,往前數或者往後數4000年的任何一天都可以!」然後你給了他們一個日子,他們就幾乎同時告訴你那天是星期幾!他們還能告訴你8萬年內的復活節都是哪一天!除此之外,他們還能說出一生中(大概從4歲開始),任何一天發生的事情。他們會用一種平板單調的聲音告訴你當天的天氣,聽到的政治事件,以及自己那天都做了什麼。令人心酸的是,這些內容還包括了他們童年的痛苦和強烈的自卑,以及遭受的鄙夷、嘲弄和羞辱。但是他們說這些的時候,音調沒有任何起伏,不帶任何個人感情,不夾雜個人意見,也找不到重點,就像在表述一份文件或者資料。

但是,如果測試他倆的計算能力,得到的結果卻出奇糟糕,差不多就是智商測試60分的水平。他們連簡單的加減法都算不出來,而且根本不懂乘法和除法!

曾經有人寫過一本書,叫《孤獨的質數》,不知是不是巧合,孤獨星人與質數有著不解之緣。

那麼什麼是質數?質數是指在一個大於1的自然數中,除了1和自身,不能被其他自然數整除的數。在100以內有2、3、5、7、11、13、17、19、23、29、31、37、41、43、47、53、59、61、67、71、73、79、83、89、97,共25個質數。

有一次E和F坐在一個角落裡,臉上掛著神秘莫測的微笑,好像正在享受著某種奇怪的安寧和樂趣。他們在對話,用「數字」對話:E說出了一個6位數字,F聽到後會意地點頭微笑,看上去像是在品味那個數字;輪到F的時候,他也說出一個6位數字,這次換作E在品味。他倆看上去就像是兩個品酒師在分享人間的極品佳釀,很有意思的場景。後來人們發現,他倆對話中提到的數字都是質數!

一次,有一個人好奇地加入了他們的對話,試探性地說出了一個8位的質數。E和F頓時靜下來,轉向這個人,停了大概有半分鐘,突然發現這個人說的8位數是質數,他們因此變得非常開心,好像終於有人看懂了他們的遊戲。接著E說出了一個9位的質數。這位參與者趕緊翻書,在書裡查出一個10位的質數來做應答。大概五分鐘後,F突然說出一個12位的質數。此時,參與者傻眼了,因為他的書裡最多只有10位的質數。

不僅是E和F,很多孤獨星人對質數都情有獨鍾,質數彷彿是有語言障礙的他們向外界表達自己的一種方式。比如孤獨星人G,他也幾乎不懂數學,卻花了12年的時間做了質數表,其中所載數字的數量將近800萬。按照一般人的壽命,在沒有機器幫助的情況下,是根本無法完成這樣的工作的!

記憶大師

先不提別人,我們上面說到的「雨人」便擁有這份超凡的本領——一本書只要閱讀一遍就能背誦,電話本只要看一遍便能說出其中任意一個人的電話號碼。同「雨人」一樣的還有孤獨星人G。1954年出版的一整套九大冊的《格羅夫音樂與音樂家詞典》,總共6000多頁,他全都記在心頭,可以隨意說出任意一頁中任意一行的內容。

同樣的,還有高功能孤獨星人H,他能記憶圓周率小數點後面的22500位數。一般書裡記載的位數不過是幾十個或者幾百個而已,於是H開始在網絡中尋找答案。一些網站能列出上千位數,但仍達不到他的要求。最終,H在位於東京的一部超級電腦的網站上,找到了儲存多達上百萬位數的圓周率資料。接下來,他用三個多月來背誦,最後僅是將這22500位數全部說出來,就用了5個多小時!

在完成這項「壯舉」後,H又接受了一個挑戰:用一周的時間,學會一門語言——冰島語!

那麼,冰島語是什麼樣子的呢?來看下面:

O, hve lett er titt skohljoe

O, hve lengi eg beie tin

Tae er vorhret a glugga

napur vindur sem hvin

Eneg veit eina stjornu

eina stjornu sem skin

og nu loks ertu kominn

tu ert kominn til min

Tae eru erfieir timar

tae er atvinnutref

Eg hef ekkert ae bjoea

Ekki ogn sem eg gef

nema von mina og lif mitt

hvort eg vaki eea sef

tetta eitt sem tu gafst mer

Tae er allt sem eg hef

噢,你的腳步如此輕盈

噢,我已等你等了好久

窗外飛過凌亂的春雪

耳畔吹響呼嘯的朔風

然而我知道九天之上

有一顆最閃最亮的星

許久過後它終於把你

帶來我苦苦空守的城

儘管我曾經飽經風霜

曾無依無靠入不敷出

我沒有什麼可以給你

甚至都沒有衣衫襤褸

幸而有希望照進生命

無論是清醒還是睡夢

你賜予我的這份希冀

成為我所僅有的全部

——摘自Maistjarnan《五月星》

冰島語被公認為是世界上最複雜最難學的語言之一,例如,僅是1到4這幾個簡單的數字,就各有至少20種不同的寫法,要結合上下文才知道該用哪種寫法。另外,冰島人從不借用外來語,他們用自己造的詞來描述現代事物:電腦是tolva,電話是simi……

一個星期後,H在冰島一個30分鐘長的訪談節目中,全程用冰島語同兩位主持人交談。他事先完全不知道主持人要問些什麼。節目結束後,主持人和觀眾對他讚不絕口。

人肉照相機

如果說上面是幾個單項技能的展示,那麼在下面這個例子中,你將看到更為神奇的表現!

一位叫斯蒂芬·威爾特希爾的孤獨星人和他的畫,他被人們稱為「人肉照相機」。之所以這麼說,是因為他所到之處,不需要輔助工具,如速寫、筆記,只靠肉眼的觀察,回去後便能僅憑記憶將原物如實地、一模一樣地畫下來。無論是那些結構複雜的建築和城市風光,斷壁殘垣隨處可見的被毀遺跡,還是凌亂不堪的地震後的慘象,皆難不倒斯蒂芬。他曾完整地繪製過東京、紐約、羅馬、香港、馬德里、法蘭克福和耶路撒冷等地的全景圖,一些細節也做到了驚人的吻合。

一次,斯蒂芬·威爾特希爾畫了一個商業大廈,是一座43層高的塔樓。有人問他:

「你在畫它的時候就已經知道它有43層嗎?」

「是的。」

「當你第一眼見到它,當你想知道它到底有多少層的時候,你會數嗎?」

「是的。」

事實證明,所有這一切都是在瞬間完成的,包括數出有多少窗戶,總共有多少物體。大部分人走到建築前,凝視這些建築時,不大會花時間去關注這些,但是斯蒂芬好像自然而然就完成了,大量數字存進他的腦子裡,而且非常準確。他在以一種精確的方式觀察世界,把整個景物劃分成一個一個物體,再轉換成精確的數字。這是一種天賦。

空間能力、記憶力、對細節的超常觀察力,一般來說,一個人可能具備其中的一種,但不會是全部。而它們卻完整地統一在斯蒂芬身上,這種情況的概率只有百萬分之一,因此可以說,斯蒂芬是天才中的天才。

「畫面思維」

見識過了孤獨星人各種令人瞠目結舌的才能之後,你肯定想知道,他們與我們的不同之處究竟在哪兒呢?

孤獨星人用「畫面思維」代替了「文字思維」,就好比,同一件事,對孤獨星人來說只有「電影版」,沒有「小說版」。所以無論他們的大腦做什麼樣的信息處理和運算,用的都是「畫面思維」。

孤獨星人的「畫面思維」究竟是什麼樣?先來看看孤獨星人V的故事:

在V的眼中,數字是有形狀的,尤其是那些質數,它們看上去既光滑又圓潤,就像海灘上的那一顆顆鵝卵石。所以他能像挑揀石頭一般,把9973以內的質數都辨認出來。每個數字對他來說都是獨一無二的,有自己的形象和個性。比如11很和善,5很吵鬧,4既害羞又安靜。他最喜歡4,因為覺得它跟自己最像。有些數字像龐然大物,比如23、667、1179;有些數字則顯得小巧玲瓏,比如6、13、581。有些數字優美,比如333;有些則醜陋,比如289。

在心理學上有一種心理現象叫「聯覺」,顧名思義,就是幾種感覺相互作用,聯結在一起。我們最常見的「色—溫」聯覺,即是色覺和溫度感覺的結合,例如紅、橙、黃色會讓人感到溫暖,所以這些顏色被稱作暖色;藍、青、綠色會使人感到寒冷,因此這些顏色被稱作冷色。

孤獨星人的「聯覺」則要罕見得多,複雜得多。對V而言,數字並非只是一個簡單的筆畫,它有聲音,有顏色,有形狀,有質地,能代表他的喜怒哀樂。例如,1是一道亮白色,就像手電筒的光,晃得你睜不開眼;5會響起轟隆隆的雷聲,或驚濤拍岸的咆哮聲;37像他的早餐麥片粥一樣黏糊糊的;89則讓他感到彷彿飄起了雪……

對於計算,V也有自己的偏好。他最喜歡乘方,就是將同一個數字自乘n次,比如72的平方是72×72=5184,51的立方是51×51×51=132651。在他看來,這種形狀是對稱的,優美而有規則。每個乘方得出的數字都在他眼中幻化成獨特的視覺圖像,計算的數字和所得的值越大,呈現在他眼前的圖像和顏色就越複雜越絢爛。就像37的五次方——37×37×37×37×37=69343957,這些數字構成一個美麗的圖案:一個大圓圈裡跳躍著幾個小圓圈,每個小圓圈都按順時針方向由頂端開始轉動。

兩個數字相除則會形成一個向下旋轉的螺旋,而且轉的圈子越來越大,越來越扭曲、變形。不同的數字相除,呈現的螺旋大小與扭曲度都不同。就是靠這樣的圖像,他可以很快得出13÷97這類除法的答案(0.1340206……),而且可以精確到小數點後一百位。

V只靠心算,從不動筆,因為那些數字呈現在他心裡的圖像就是答案。比如,計算乘法時,他會看到兩個代表著不同數字的圖形,它們會發生改變,然後第三個圖形就出現了,這就是正確答案。奇妙的圖形變換只需要幾秒鐘,就在他心裡自然而然地發生,不需要刻意去想。

不同的計算在他心裡會投射出不同的圖像,不僅如此,一些特定的數字還會引起他不同的感覺。例如,乘11的時候,他心裡會有塌陷的感覺。在所有的數字裡,6最難記,因為它無法呈現出特定的形狀,也沒有質地,僅僅是一個小黑點,就像縫隙或小洞。

有時,在晚上入睡前,他眼前會出現一道亮光,接著是成百上千的數字游來蕩去,那感覺美極了,如同仙境。假如晚上V有點兒失眠,他就會想像著自己漫步在數字的風景裡,安詳又快樂。他從未在裡面迷路,因為質數就像路標一樣為他指引著方向……

再回過頭來看看前面提到的雙胞胎孤獨星人計算天才E和F。如果你問他們:「你們是怎麼記得住那麼多事情的,比如300位數字,或者幾十年前數不清的瑣事?」他們會很簡單地說:「我們看得見!」他們的腦中存儲著大量的畫面,比如各種風景和人物外貌,這些畫面都是他們曾聽過、看過、想過或做過的事情,只要眼睛一轉就能喚起這些記憶,並且看到畫面中的細節。所以他們思考時的樣子看起來不是想起了什麼,而是「看」到了什麼——他們的眼珠快速轉動,就像是在掃瞄看到的信息,然後突然停下來。當一盒火柴從桌子上掉下來,散了一地,他倆會不約而同地說出「111」,當別人問他們:「你們怎麼能算得這麼快?」他們會回答說:「我們沒有算,我們看到了111。」

還有能背出圓周率小數點後22500位數的H。在背誦的時候,他把數字「描繪」成風景畫。他首先把一條長的數字分割成不同的小片段:如果某個數字是很亮的顏色,而緊跟著它的數字發暗,他就會把它們分割在兩個不同的片段裡;如果數字樣子看起來平整,緊跟的數字也如此,他就將它們放在一起。數字越多,組成的風景就越複雜,它們鱗次櫛比,構建成了他心底的「數字城堡」。背誦圓周率的過程就是一個不斷「搭建城堡」的過程。

在現代社會,地球人也在嘗試著依靠計算機技術來體驗「畫面思維」,比如靠佩戴特別的眼鏡來全身心地投入視頻遊戲之中。但是這些技術跟孤獨星人的「畫面思維」比起來,簡直是小兒科,像粗糙而落後的卡通片,而孤獨星人的「畫面思維」則堪比好萊塢製作的《阿凡達》裡的逼真特效。當孤獨星人構思某樣東西或者解決某個問題的時候,他們的頭腦中好像有一盤錄像帶,他們可以從任何一個角度觀察,同時還可以旋轉角度。不需要借助任何電腦程序,僅靠大腦他們就能完成複雜又高難度的圖形分析任務。

但是,「畫面思維」也是把雙刃劍,如果一個人只是用畫圖的方式思考,就不會瞭解非視覺性思考方式是什麼樣的,就會錯失語言的豐富、朦朧、意境和深度。這也導致了孤獨星人在情感方面的缺失。

有一個高功能孤獨星人K表示,讀《羅密歐與朱麗葉》的時候,她快發瘋了,因為她總搞不清他們要幹什麼;讀《哈姆雷特》的時候,她也搞不清這部戲的來龍去脈。原因就在於,她不能跟那些角色產生情感共鳴,不能同情那些角色,不能理解複雜的戲劇創作動機與目的。她說她能夠瞭解「簡單的、普通的」情感,但是卻被更為複雜的情感困擾。

有一次,她跟一群地球人一起駕車趕往國家公園。他們選的是一條佈滿恐怖的急轉彎的驚人路線。一路上,身邊不時閃過陡峭的懸崖,腳下則是巨川咆哮的峽谷,時而還會看到大片的常綠植物、青苔和蕨類。每個人都為拐角處的奇景歡呼雀躍,唯有K呆坐著面無表情,不為所動。「風景很美,」她重複說著,「但是它們並沒有給我一種特殊的感覺,你們說的那些快樂,我感受不到。」

曾有人問過K:「你愛過一個人嗎?」

K說:「我從來沒有陷入過情網,我不知道墜入愛河是什麼感覺。」

「那你想像那是什麼感覺呢?」

「也許是一種溫柔的感覺吧……我也不知道。」

「感覺不到愛會痛苦嗎?」

「是的……我想,很多時候,這正是我生命中的遺憾。」

我們又何嘗不是「外星人」呢?

其實說到這裡,也許有些人已經猜出來地球上根本就沒有什麼「孤獨星人」,我所謂的孤獨星人其實就是自閉症患者。而前面提到的「高功能孤獨星人」則是「高功能孤獨症患者」,也稱為「阿斯伯格綜合征」。阿斯伯格綜合征和自閉症的區別就在於,自閉症有社會隔絕、智力發育遲滯、語言缺陷和刻板行為的特點,而阿斯伯格綜合征則只有社會隔絕和刻板行為,不存在智力發育遲滯和語言障礙。

那麼自閉症是怎樣產生的呢?

從心理病因上來說,一開始人們認為自閉症是父母的養育方式導致的,尤其是那些有完美主義、淡漠特點的父母。為此還特地發明了一個詞,叫「冰箱母親」。後來,人們發現自閉症兒童的父母,與那些沒患自閉症的孩子的父母其實也沒有什麼不同。

還記得我們前面說過,自閉症患者傾向於用第三人稱代詞(他、她)來代替第一人稱代詞(我)嗎?舉個例子,如果你問一個有自閉症的孩子:「你想要喝點兒什麼?」他可能會說:「他想隨便喝點兒東西。」這種現象讓一些專家懷疑人們患上自閉症可能跟「自我意識」的缺失有關!想像一下,你不能意識到自我的存在,會是怎樣的情況,那時「我」不存在,僅有「他們」!

總而言之,幾乎沒有一種心理疾病是由單一的病因引起的,自閉症也不例外!它的出現還跟基因和神經系統的缺陷、染色體變異、分娩時的併發症等有關。

之所以把自閉症患者稱為「孤獨星人」,是因為他們有很多地方和我們大不一樣。但是自認為是正常的地球人的我們,在他們的眼中,又何嘗不是怪異的「外星人」呢,因為我們的很多舉動同他們比起來也是不一樣的。

有意識的自閉症成年人,還有他們的父母,經常會為自閉症動怒。他們會問:為什麼大自然或上帝會創造出自閉症、躁鬱症和精神分裂症這類可怕的疾病?

然而,如果導致這些狀況的基因被消除了,人們可能要付出很大的代價。有這些病症的人,很有可能更富創造力,甚至可以稱得上是天才……如果科學消除了這樣的基因,整個世界也許就會被「普通的地球人」所控制了!

所有的存在都不應該被輕視,所有的差異都應該被理解。缺陷、不適和疾病,未必就是生命中不可承受之重,它們會產生出另一些發展、進化與生命的形態,激發出我們遠不能預料的創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