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怪誕心理學2:不可思議的心理操控 > 找到通往神秘夢境之門 >

找到通往神秘夢境之門

1951年,芝加哥大學的心理學家尤金·阿瑟林斯基的研究生涯一開始並不太順,他的博士後研究課題「嬰兒睡眠中的眼睛移動」,進展緩慢,成果甚微。此時,他的家庭財務狀況又出現了困難。因此他一家人被迫住在一個又小又冷的公寓裡,他幾乎沒有錢租一台打字機來完成論文。幾年後,他描述了當時的絕望心情:

「如果說我有過自殺的念頭,那就是那段時間,作為一個有家室的男人,在大學裡待了20年,卻沒有做出什麼成績出來,真是窩囊至極。」

此外,他研究的是非主流課題,根本不能引起其他同事的興趣。當時大部分的學術觀點都認為,人一旦睡著了,大腦就處於休眠狀態,只有在醒來後,大腦才恢復工作,這和阿瑟林斯基的睡眠心理研究是相背離的。然而,阿瑟林斯基懷著不撞南牆不回頭的決心,打算對睡眠中的大腦一探究竟。因為沒有找到合適的贊助,他只好從學校地下室把一台破舊的腦電波檢測儀搬到了辦公室,湊合著讓它發揮作用。可是,仍存在一個很大的問題,如果沒有贊助的話,誰會願意在阿瑟林斯基的睡眠實驗室睡上幾宿呢?最終,他還是找到了解決的辦法。1951年12月,一個寒冷的傍晚,他把8歲大的兒子阿爾蒙德拽到了實驗室的床上,在他臉上和頭上放上眼睛運動和腦電波的監測儀,然後返回自己的辦公室。

約一個小時後,阿爾蒙德漸漸地進入了睡眠狀態,實驗開始。

前40分鐘,阿瑟林斯基仔細地觀察追蹤腦電圖的監測筆,發現大腦沒什麼活動。可在接下來的20分鐘,監測筆開始做塗鴉運動,表明大腦和眼睛的活動頻繁。

阿瑟林斯基估計也許是兒子醒了,他走向睡眠實驗室去看看是否一切正常。當他打開實驗室的門時,他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他的兒子睡得很沉。

起初,他還以為實驗裝置出了故障,在檢查後發現,沒有什麼明顯的問題。

第二天,他把這份腦電圖給他的導師看,他的導師也同樣認為可能是機器出了毛病,要阿瑟林斯基再給設備做一次徹底的檢查。

檢查結果表明,設備非常正常,沒有任何問題。

在連續讓兒子睡了幾晚實驗室後,阿瑟林斯基得到了同樣的實驗結果。於是他開始相信,這個結果是真的——在睡眠的某個時段,大腦會出現異常活躍的情況。

進一步的研究發現,睡眠中突如其來的腦部活動還同時伴隨快速的眼球運轉。

阿瑟林斯基把這個現象稱為快速眼球運動,簡稱REM(他本來想取名叫「眼球抽筋」,但考慮到抽筋蘊含著貶義,就放棄了)。關於這個現象更有意思的是,每次當阿瑟林斯基把一個剛剛發生REM現象的實驗者叫醒時,他們都說剛剛做了一個夢。

1953年9月,阿瑟林斯基和他的導師將研究結果寫成報告,公開發表,這篇經典的報告標題為「睡眠中眼球運動的出現週期及伴隨現象」(Regularly Occurring Periods of Eye Motility, and Concomitant Phenomena, During Sleep)。

幾乎就在這篇報告發表之後,研究者們意識到,睡眠中的大腦遠比他們預料的要活躍,阿瑟林斯基找到了通往神秘夢境之門。正如後來一個研究者評論的那樣:「這就好像是找到了大腦的一片新大陸。」全世界的科學家們都突然非常渴望進入這個研究的更深領域。奇怪的是,阿瑟林斯基卻並沒有加入他們。

作為一個堅決不隨大溜、永遠保持旺盛好奇心的博學者,阿瑟林斯基在完成這個具有突破性的研究後離開了芝加哥大學,轉而研究鮭魚身上的電流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