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重口味心理學:怎樣證明你不是神經病? > 關於自殺7 >

關於自殺7

說到這兒,按理這篇文章就差不多了,不過我對自殺這個話題太感興趣了,所以咱們下邊繼續。

有一天晚上我看到一個新聞,就是「重慶紅衣男孩事件」:

2009年11月5日中午12時許,54歲的農民工匡紀綠從外地趕回家為住校的兒子送錢。回到家時發現,家裡正門、側門緊閉,平時從來不開的後門卻虛掩著。從後門進去,發現屋內一片狼藉,孩子的衣服丟得到處都是。走進正屋,燈還開著,匡紀綠一眼便看見兒子穿著大紅色的裙子,裙子上還別著白花,全身被繩子結結實實地捆著,兩腳之間,掛了一個大秤砣,雙手被捆著掛在了屋樑上,早已死亡多時。後來檢查屍體時發現,兒子竟然貼身穿著他堂姐的大紅游泳衣,而自己的衣服卻一件沒穿……

有人看到這個也許會開始興奮:作者你接下來是要分析紅衣男孩的死亡原因嗎?

我想說的是,其實在我也認為他絕不是自殺的,但是他的這種死亡方式背後的意義,卻勾起了我對自殺方法意義的興趣,至於「紅衣男孩」的死,我相信終有一天會有人來揭開這個謎的。

從統計數字上看,人們普遍認為,男性更喜歡開槍自殺,女性則更喜歡服毒、跳河或者用煤氣自殺。這些方法顯然與男性和女性在生活中的角色有關:男性在生活中扮演了積極主動的進攻者角色,女性則扮演了消極被動的接受者角色。什麼情況下女性會使用男性的方式去自殺呢?我在這裡舉兩個例子,大家自己從中一探究竟:

《南京暴行:被遺忘的大屠殺》的作者張純如女士於2004年11月9日開槍自殺,年僅36歲。她在用文字記錄這段慘絕人寰的記憶時,其實也是將當年那段悲痛歷史在自己心中又真實重演了一遍,可想而知那種無處傾洩的巨大痛苦是需要多大勇氣才能一人承受得住,所以……

一名女性聯邦探員,有一次跟同事去一處專門虐殺女性的變態殺人狂的窩點進行取證。剛進門,所有的男同事就都退了出來,躲到一旁乾嘔,因為現場實在太血腥太惡臭:各種女性殘屍,腐爛的,沒腐爛的,以及恐怖的作案工具遍地都是。這時屋內只剩我們這名女性探員一個人對證物進行分類編碼和整理,完事後她像平時一樣自己駕車回家,然後在車內飲彈自殺……

很多時候,人們會自然而然地以為,一個一心尋死的人會選擇最容易、最方便、最少痛苦的方式來自殺,然而很多數據統計表明:每年成百上千的自殺者卻採取了最困難、最痛苦、最不尋常的方式,幾乎沒有一種可以想像出的自殺方式不曾被踐行過。

我們都知道嬰兒在母體時,是浸身子宮的羊水之中的。投河而死的做法就能說明,死者在潛意識裡是希望能夠重新回到母親的子宮之中,重新回到那種幸福安寧的狀態。但是諸如投身煉鋼爐或者火山口的做法顯然要比被水淹死更痛苦,也更富有戲劇性,他們為什麼要選擇這樣可怕的地方來被「淹死」呢?只能說明一點:他們可能背負著強烈的罪孽感,他們在自殺的同時也是在完成對自己的救贖。

美國著名的魔術大師胡迪尼特別喜歡從種種不可逃脫的條件下脫身而出,包括「緊身衣」、各種手銬、腳鐐、囚室、木箱、繩索、玻璃盒、鍋爐等等。他的拿手好戲就是從埋在地底的棺材中逃出來,或在水底掙脫鐐銬。但是對他進行過調查的人會發現,胡迪尼在潛意識中對他的母親有深深的依戀,而這種依戀極大地影響了他整個人的發展。他表演的每一個絕技,幾乎都像征著一種假自殺。所以大家從這兒也能看出那些喜歡把自己困於某處而死的人,其實骨子裡都或多或少有著一定的戀母情結。

讓卡車、火車從自己身上碾過,這就表現出死者以一種消極被動的方式屈服於一種不可抗拒的力量。這種自殺方法也進一步印證了「被殺的願望」的存在!那麼現在再來看海子臥軌前的那首《面朝大海,春暖花開》:

從明天起,做一個幸福的人

餵馬,劈柴,周遊世界

從明天起,關心糧食和蔬菜

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開

從明天起,和每一個親人通信

告訴他們我的幸福

那幸福的閃電告訴我的

我將告訴每一個人

給每一條河每一座山取一個溫暖的名字

陌生人,我也為你祝福

願你有一個燦爛的前程

願你有情人終成眷屬

願你在塵世獲得幸福

我只願面朝大海,春暖花開

此時,我在詩中再也找不到原先曾感受到的愛、暖、希望、溫情與勵志,相反它現在更像是一份遺書。尤其後面的那幾句:「陌生人,我也為你祝福……我只願面朝大海,春暖花開。」可能,這就是海子最後的告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