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微反應:小動作後面隱藏著什麼? > 8.1 戰鬥準備 >

8.1 戰鬥準備

在戰鬥準備階段,行為人會將自己的憤怒通過很多不起眼的舉動表達出來,這些行為有一個共同的特徵——自己悄悄用力。

圖8-1 憤怒的表情

戰鬥的慾望被憤怒情緒點燃,行為人會出現下列反應:身體趨前,下巴降低,視線集中,虹膜向上翻看對手,甚至有可能露出下眼白。配合著憤怒的表情,還能觀察到咀嚼肌繃緊、嘴唇向下彎曲,還可能露出犬齒等同步反應。關於憤怒表情的詳細論述,請見《微表情》一書。如圖8-1。

因為能量準備充足,全身肌肉在神經系統的緊張指揮下,從鬆散的放鬆狀態,逐漸轉變為緊張狀態,你會在充滿戰鬥慾望的人身上,觀察到以下特徵:

8.1.1 脖子變粗

圖8-2 雙拳緊握

由於頸部肌肉的繃緊,以及呼吸力度的加大,再加上頸部兩側粗大的血管裡流動著比平常多出許多的血液,憤怒的時候,脖子會變粗。常言所說的「臉紅脖子粗」,基本上就是這個意思。需要注意的是,臉紅的狀態通常只出現在吵架的時候(沒有動手),因為吵架是靠腦力的;一旦演變成肢體衝突,臉上就不會有那麼明顯的顏色變化了,有的人還會失去血色。

8.1.2 握拳

無論是站姿還是坐姿,心懷對抗的人可能會做出的一種最有代表性的動作,就是握拳。不需要觀察到非常用力的握拳動作,因為那畢竟是格鬥才需要的生理準備。即使是行為人不著力度的輕輕捏握,這個動作也足以揭示對抗心態的存在。看似是活動自己的小臂和手指的抓握動作,在刑事偵查訊問中出現之後,嫌疑人的後續行為一定都是設法對抗,而沒有出現過配合。

簡單地理解其原因,是因為握拳是格鬥的準備動作。這樣的神經反射形成了比較深的肌肉記憶,當嫌疑人心裡在使勁兒的時候,手上就會不由自主地跟著實施準備動作。如圖8-2。

測試案例

壓力攀升下的反應

我們設計過一個實驗,請學生來持續答題,除了基線測試部分之外,問題越靠後越難,獎勵也就越大;放棄測試,只能取得固定的獎勵,不論已經答過多少題目;如果說謊作答,就會取消一切獎勵。有點類似真心話大冒險,但比那個遊戲複雜。

設計好的測試方案中,問題的犀利程度逐漸加大,真實回答問題的取捨難度也越來越大。經常會出現的局面是,組織實驗的人會判斷被試什麼時候放棄。

在被測試人回答完題目之後,我們小組的一位實驗人員說:「她差不多了吧,是不是快放棄了?壓力很大啊。」

我說:「不會的,她還會繼續。」

因為,我看到了她的拳呈虛握狀態,並且頻頻握緊,儘管力量不大;除此之外,表情和身體的其他部分,沒有明顯的反應。但是,因為握拳是經典的戰鬥預備反應,所以說明她的身體裡面還在蓄積能量,而且能量正在被調動,這是準備進行攻擊的表現。這就意味著,她應該會繼續答題,迎接挑戰,而不會中途放棄。

果然,下一道題目前,測試人員說明並詢問,「後面問題的難度會更大,你如果現在放棄不答,可以取得應有的獎勵,如果繼續,就必須真實作答,否則最終什麼獎勵都沒有。」

被測試人給出的回答是:「我選擇繼續。」

8.1.3 咬牙切齒

與握拳相似,當刺激源讓被測試人產生憤怒情緒,而被測試人又準備緘口不言的話,最常出現的反應就是咬牙。比較容易觀察到的咬牙動作是上下牙齒咬合位置的改變,比如用犬齒相互摩擦,或者用上下門牙咬合(這就是「切齒」);還有可能上下牙齒咬合位置不變,但是暗自用力,這樣會導致臉部兩側的咀嚼肌收縮繃緊,輪廓清晰,如圖8-3。

實際偵查案例中,有的嫌疑人還可以做到,一邊語氣委婉、合情合理地講述自己的理由,但是在講述間歇會偶爾出現一次咀嚼肌隆起,持續時間很短。這組矛盾的表現,也就是委婉和強硬的矛盾表現,說明嫌疑人的語言控制很好,掩飾了內心的進攻欲,但在行為上還是露出了破綻。

咬牙動作在測試過程中的不經意出現,是被測試人感受到危險和壓力的經典表現,被測試人潛意識中希望通過牙齒的進攻,消滅負面刺激源。如圖8-4。

圖8-3和圖8-4 咬牙切齒表達憤怒

8.1.4 叉腰

準備戰鬥的雙方都會盡可能讓自己比對方高,挺胸抬頭是必須的。脊柱挺直、下巴抬高,就是我們在第7章中介紹的領地反應特徵之一。

圖8-5 叉腰的動作說明潛意識中並不想進攻

有一種姿態很有意思,那就是挺胸抬頭的同時,把雙臂叉在腰間。這個經常出現在吵架鏡頭裡的姿勢,其實是一種矛盾結合體。一方面,要把自己的形象建立的無比高大;另一方面,又把雙手牢牢地限制在身體上,潛意識裡不用於進攻,只用於造型。實驗和實際案例也驗證了這一點,這種姿態的出現,基本上將雙方的矛盾衝突控制在了對峙或惡語相向階段,真打算發動攻擊的一方是不會採用這種姿態的。

但是請注意,這樣的姿態出現,僅僅是不會實施物理進攻,但心裡的進攻欲已經產生了,而且非常強烈。如圖8-5。

但是,請大家注意,手臂的姿態本身不能說明任何問題。同樣是叉腰的手臂姿態,在保證它們不產生任何變化的前提下,只要行為人將軀幹彎曲,就可能產生完全不同的效果。真實情緒驅動的行為中,憤怒是決不允許軀幹彎曲的,軀幹彎曲只能來自弱勢心態,例如愧疚或難過。

8.1.5 最隱晦的戰鬥準備——指尖控制

上述所有戰鬥準備的反應,都具備同一個特徵——行為人自己和自己使勁。中文裡,我們也可以用「暗中用力」,或者「抗拮」這樣的詞彙來表達這樣的狀態。很明顯,行為人產生了用於進攻的能量,但是因為需要自我抑制,所以這些能量沒有指向其他對象,而是通過自身肢體的對抗來消耗。包括握拳、咬牙,以及試圖折斷一支籤字筆等等,都把能量暗中消耗在自己的身體裡。

圖8-6 指尖的快速對齊

有一種動作的意義非常隱晦,也揭示了行為人內心的用力控制,那就是雙手的抗拮。很多人對圖8-6中的手勢會印象深刻,因為像奧巴馬這樣的大人物也會在講話中常常用到這個手勢。

國外有學者曾經試圖將這個動作與教堂建築形狀相關聯,進而推導出其宗教意義的指向,試圖說明做出該手勢的人是心懷崇敬、坦蕩虔誠,內心對自己所講的話有自信、有掌控的外顯行為。

其實,只要一個問題就能證偽這樣的理論解釋:沒有接受過宗教教育的人,或者接受的不是基督教、天主教、東正教、穆斯林等教義的人,並不知道有教堂的存在或者教堂的詳細體貌特徵,這些人也會做出一樣的動作,那麼他們的內心會是什麼狀態呢?

用文化的思路來解釋行為意義,本身就是充滿不確定性的錯誤方法。因為文化具有典型的社會屬性,不同的歷史、地理、教育和種族,會形成差異非常大的文化規範。同一個小區裡還有的大媽信佛,有的大爺修道,怎麼能用大一統的文化理論範式來解讀行為呢?

其實,這個十指對齊的動作,有著非常明確的生理意義——精準控制。無論是哪個國家的什麼人,大腦裡裝滿了何種知識和智慧,他們想做出這個動作的前提,必須是用大腦精準地控制好十根手指的運動和位置,尤其是在有其他刺激源干擾的情況下。

測試案例

什麼情況下,Ta的一言一行是在精準控制中?

我們做過一個實驗,被試樣本量超過2000。實驗非常簡單,要求被試做出兩次十根手指指腹對齊的動作,第一次是做好充分的準備,在無干擾、全控制的情況下進行,記錄完成時間;第二次要求被試在聽到題目後,一邊回答答案,一邊做出相同的動作,記錄完成時間。而我們所用的題目,是簡單的除法運算,比如27/6。

兩組實驗數據差異非常大,一邊聽題一邊做十指對齊的完成時間,平均比第一組時間數據延長了4.7秒。也就是說,當心裡面在計算那道除法題的時候,同步完成十指對齊是比較費力的事情。

所以,當你看到一個人侃侃而談的同時,還能做出這樣的精準控制的動作,說明這類行為沒有成為他大腦的負擔,行為人所有正在做出的表述,都在精準控制之中。我們都知道,如果是生活裡有事情要問清楚,或者遇到了可能是騙子的人,或者需要驗證對方的真偽,或者是刑事案件的詢問或訊問,再或者是測謊,當你對面的人正在實施精準控制的話,那麼我們至少要將防備級別提升至很高,才可能不被欺騙。

總結: 人類的生理行為原理,具有跨社會、跨人種、跨年齡、跨性別、跨教育的能力,是將人作為動物所做出的行為進行分析和解讀的方法,具有更高的效度和信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