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微反應:小動作後面隱藏著什麼? > 5.1 逃離反應 >

5.1 逃離反應

在弱肉強食的野生時代,人類始祖的生存法則是「打得贏就打,打不贏就跑」;面對強大的食肉動物,保命的最佳法則既不是等,也不是打,而是逃。

後來進入了文明社會,有文化修養的人又樹立了新的處理原則,「近君子,遠小人」。離有潛在威脅的人遠一些,自己可以生活得更安全一些。

可見,逃離負面的刺激源,是一項經過逐代進化而積累下來的優秀本領,對生存和生活都有著巨大的幫助。也正因此,在人體的神經系統中,無論是中樞神經系統還是周圍神經系統,都擁有著靈敏的逃離本領。小到手指碰到開水的避開,大到全身協同行動「突然嚇了一跳」,高級的反應還可能因為聽到觀點相悖的發言而默默後仰,甚至憤然離場,這些都是逃離反應的經典表現。

因此,在測謊或談話取證的過程中,如果被測試人在接受了刺激之後,出現了逃離反應,則可以推導出那個刺激源對於被測試人而言是負面的。為什麼要逃跑呢?其中的原因,就是我們需要抓住重點分析的重要線索。

我們首先將逃離反應分為兩個大的類別:恐懼性逃離和厭惡性逃離。

5.1.1 恐懼性逃離

顧名思義,恐懼性逃離的刺激源讓行為人產生了恐懼的感受,進而做出逃離的動作。這種逃離的心理狀態是脫離危險,把自己完全預先放到了受害者的純粹弱勢地位。

1.逃跑前的準備工作

在正式討論逃離反應的種種表現之前,首先需要關注的是正式動作之前的熱身運動和準備工作。

(1)循環和能量儲備

逃跑是需要消耗大量能量的。

人逃跑的時候,全身都參與運動,尤其是雙腿,腿上的肌肉群運動需要消耗很多能量。運動的能量來自於體內儲存的糖分和吸入的氧氣進行氧化(當然,持久能量還會來自於脂肪和蛋白質的分解氧化),因此想要逃跑,至少要做好兩個生物學意義上的準備工作:呼吸(詳見第10章:呼吸反應)和血液循環(運送能量物質)。

1臉色

我們常常會聽說「當時臉都嚇白了」這樣一種反應。恐懼怎麼會讓臉變白呢?

其實這就是典型的逃離準備階段的反應。一旦被測試人接收到負面刺激,產生恐懼等高刺激力度的情緒,血液循環會自動將更多的血液從全身其他位置抽離出來,輸送到逃跑用的下肢中。臉部的皮膚暴露在外面,是可以直接用肉眼觀察到的部分。正常血液循環發生改變(血液減少),會很明顯地顯現為血液顏色的減退。這就是常說的「嚇得臉都白了」的原理。同時,下肢中因為血液增多,會出現肌肉緊張、興奮,有可能看起來輕微顫動的反應。

2體溫及其他

與此同理,血液循環的異常除了造成血液顏色減退之外,還會導致一些連鎖體驗,比如心跳加速(加快血液運輸),體表溫度降低(血液的抽離),頭腦一片空白而反應遲鈍(中樞神經耗氧量降低),語言中斷增多(同屬缺氧反應)等等。

3實踐應用

上面所描述的種種反應,其映射的主要情緒是恐懼。當人遇到可怕的負面刺激時,神經系統會產生恐懼情緒。恐懼情緒的最大職能就是調整身體裡的能量分配,包括血液和呼吸,準備帶著主人逃離刺激源,越遠越好。

在測試過程中,如果被測試人出現了上述某些反應指征,可以判定他對刺激源所持的心理狀態是害怕並決定逃離。由此可以推斷,刺激源對被測試人有效,可以作為繼續挖掘有價值的信息的線索。

(2)為逃跑調整姿態

圖5-1 蹺二郎腿

前面討論的逃離準備反應由於僅僅停留在準備階段,和逃離動作的實際發生還有很大的距離,很容易被人忽略。比而言,身體姿態調整是比較明顯的逃離準備。

1坐姿調整

蹺二郎腿是比較舒適的坐姿(此處簡單地使用其舒適的一面。二郎腿也有可能是防禦狀態的表現,但需要結合具體情境判斷,見第9章「進攻與戰鬥」),尤其是那種大剌剌靠在椅子背上蹺起二郎腿的姿態,更能證明被測試人的放鬆和掌控感。這樣的姿態是很難起身逃跑的。如圖5-1。

我們以這個姿態為起點舉例。被測試人如果遇到有效的負面刺激,可能會隨即收起二郎腿,將雙腳一前一後擺好(不是併攏,如圖),同時挺直上身,看起來好像是注意到了什麼東西一樣。如圖5-2。

圖5-2 二郎腿變成一前一後

圖5-3 手撐住身體

圖5-4 站姿平面分析

然而,這個時候他的情緒如果是緊張、恐懼或者尷尬的話(注意沒有驚訝和憤怒),他的眼睛是不會盯著刺激源看的(驚訝和憤怒則會盯著刺激源),而是悄悄地打量整個測試環境,試圖找到可能的逃跑路線。如果被測試人的城府不夠深,或者刺激源的力度太大了,被測試人還可能做出雙手撐住座椅扶手的動作,沒有扶手的話就撐在座椅上,就像是生怕僅靠腿的力量跑得不夠快似的,因為手撐一下會起身更快。如圖5-3。

2站姿調整

在站姿狀態下,如果遇到負面刺激而準備逃離,兩條腿的位置和方向有一個明顯的特徵——一前一後面向刺激源,而不會是同時面向刺激源。用幾何學的分析方式可以總結為:兩條腿所確定的平面,平行於自己與刺激源所確立的平面(或者呈很小的銳角),絕不會出現兩個平面垂直交叉的情況。如圖5-4。這種姿態進可攻、退可逃,是準備逃離的信號。

2.明顯的逃離

準備工作一旦做好,接下來就是真的逃跑了。

注意,在實際的測謊和訊問過程中,逃離準備反應和逃離反應很少會嚴格按照先後順序陸續出現,絕大多數情況下反而是單獨出現的(比如只有深吸氣,沒有身體移動)。

在生存的過程中,遇到危險時逃跑是常用的方法。經過長時間進化,就會積累下很多因為焦慮(擔心或害怕)而本能的腿、腳動作。比如,我的兒子在兩歲左右的時候,已經會在著急想要什麼東西的時候而跺腳大喊了,這種跺腳的本領沒有人教給他,就是純天然的,而大喊「給我!」卻是我有意識教給他的,為了他將來在幼兒園的時候,可以表達自己的需求。而且,成年人在憂慮的時候,也會不自覺地來回踱步。

腿和腳距離大腦最遠,正常的人類除了行走和奔跑外,連合理地使用腿部發力都不能進行很好的控制,需要專門練習跆拳道等踢擊技巧才可能控制自如。因此,難以控制的部分做出動作,對心理狀態的反應也最誠實可信。

圖5-5 嚇了一跳

受到驚嚇之後,用跳的方式向後撤離,就是我們常說的「嚇了一跳」。嚇了一跳沒有垂直跳起,更不會向前跳出去,毫無疑問都是往增加距離的方向撤退。如圖5-5。

這是因為,所有的動物都明白,只有拉開和刺激源之間的距離,才可能保全性命。在受到驚嚇之後往前躥的動物,早已經被捕食乾淨,無法留存在這個地球上了。人類也保留了這種最原始但最合理的處理機制,所以做出這個反應的時候,根本不需要思考。

相對淡定而隱晦的動作,是有控制的撤退。貌似淡定地向後退幾步,多數情況是半步或者一步,臉上多半還帶著微笑,如果大於兩步,基本就屬於失態了。

5.1.2 厭惡性逃離

與恐懼性逃離不同的是,厭惡性逃離映射了行為人不認同、不接受的強勢心態。雖然可能在客觀情境上受制於人,仍然處於弱勢的地位,但是行為人內心是持厭惡態度的,也就是「自上而下的否定」評估。

因為厭惡而做出的逃離動作,多緩慢持重,且敢於用視線、胸腹面和雙腿的夾角,正面迎接刺激源。恐懼性逃離則缺少這些直面的勇氣。

較為經典的恐懼性逃離反應特徵很容易被捕捉到,那就是被測試人在遇到有效負面刺激之後,頭與負面刺激源之間的距離增加,而身體的支撐點不產生變化。

圖5-6 身體後仰

第一種很明顯,談話的時候話不投機,感覺無法再繼續溝通下去的時候,身體會憤然(注意不一定是憤怒情緒主導)後仰,靠在椅背上,如圖5-6。

很多人也搞不清楚,身體後仰到底是放鬆還是厭惡。

這種靠向椅背與舒適的、充滿掌控感地靠向椅背有一個明顯的區別,就是全身上下的放鬆程度。厭惡地向後靠,即使軀幹是不用力的(與放鬆不同),身體的其他部分(比如腿),尤其是表情也會是僵硬緊張的。出現這種反應,可以判斷出被測試人或者談話對像受到了有效的負面刺激,出現了無奈的憤怒、不滿、輕蔑、不屑等情緒,情緒引導著被測試人遠離負面刺激源,以便減輕心理的負面感受,就像遠離臭味一樣。

第二種動作則沒有那麼完整,可以觀察到的反應可能僅僅是軀幹的輕微後仰,但頭部仍然是遠離刺激源了,如圖5-7。

圖5-7 軀幹後仰

這種逃離反應很有意思,因為被測試人往往為了掩飾自己的真實想法——否定、厭惡,還會配合一些其他表情和台詞,相當經典。比如,兩個人在討論喜歡的偶像明星,一個人說「我喜歡XXX」,另外一個人就可能一邊做著這種輕微逃離反應的動作,身體略微後仰,眼睛可以看,也可以不看,一邊保持著臉上的微笑,同時說道:「呵呵,是嗎?我也覺得他/她不錯。」言語中的貌似認同與身體上的逃離反應形成矛盾,這是典型的社交謊言,要不然兩個人會因為這種沒有價值的事情而不歡而散的。

真正的認同,必定會像革命影片中那樣,向前跨上幾步,兩隻大手緊緊地握在一起並用力搖晃幾下,同時真切地說道:「總算找到組織了!」小同學們還會把頭再湊近,眨動著激動的眼睛,開始討論這個偶像的諸多細節。

案例分析

女車模VS女主持

兩個優雅女子在對話。

女車模(下面用s簡稱)基本上全程保持了職業姿態,面帶微笑、雙手放在腹前腿上,呈端莊狀,上身一開始始終沒有向後靠在沙發上,基本保持挺直,雙腿在坐姿的時候,交疊在一起,保持二郎腿姿態。

但是,另外一名女子正在以主持人的身份發問,問的問題指向隱私,並不客氣。女人在不客氣的時候,通常也能保持優雅的姿態和笑容,但這一切對方心知肚明。

s的姿態發生了3次輕微的變化,體現了她在錄製過程中3個不同階段的心態。

一開始,大家和顏悅色,彼此心照不宣地聊聊時尚、模特、穿衣、吃飯等家常話題,s的坐姿儘管呈明顯職業修養狀態,但通過交疊在一起的小腿傾斜姿態可以判斷,她的精神相對而言是放鬆的。

隨後,主持人刻意轉入敏感話題,並且提問的方式越來越刻薄,讓s產生了一系列的反應變化,除了數次睜大雙眼「瞪」對方、鼻孔輕微擴張向外噴氣的經典憤怒表情,以及雙臂抬起想要做抱臂動作(但因為要保持儀態的習慣而作罷)外,還有一個微妙的變化就是,一雙小腿從傾斜姿態變成幾近直立角度了。雖然仍然保持著二郎腿的交疊狀,但鑒於這是她個人的儀態習慣,這個角度的變化,已經屬於逃離準備反應。

到最後一個階段,由於女主持人實在咄咄逼人,s已經無法在鏡頭前保持微笑儀態了。當時她的經紀人和現場導演爭吵起來後,s憤怒的情緒越來越多,之前保持優雅的她居然把身體向後靠在了沙發上。這一個動作,和前面近半個小時的保持儀態相比較,是最明顯的厭惡性逃離反應,變化的原因肯定不是累,而是強烈的厭惡導致的逃離慾望。果然,很快大家不歡而散。

所以,厭惡性逃離至關重要。

無論是坐姿還是站姿,厭惡性逃離都映射了行為人的厭噁心理。出現這種反應,價值非常重大,因為把行為人的反應翻譯出來變成台詞,就是「走開」「離我遠點」「真討厭」「我不想再交流了」,等等。這樣的心態屬於強勢心態,表達了行為人拒絕接受的強勢,是交流難度增加到峰值的表現。

如果這個時候,負面刺激不斷持續甚至加強,會不斷積累行為人的厭惡感。想像一下在你青春期的時候,如果有個喋喋不休的角色在你耳邊不斷說著你不喜歡聽的話,你會作何感受?

所以,在商業服務中,在合作談判中,乃至於在訊問或談話取證的過程中,出現這個反應是非常關鍵的時機,需要分為以下兩種情況來處理。

第一種,雙方正在談的話題,與核心利益訴求關聯不大。被談話對像認同與否,對事情的推進沒有什麼意義,常見的是乾澀無聊的說教或閒談,那麼對方一旦出現厭噁心理,最佳處理方式是「不動聲色地改換話題」。因為繼續積累對方的厭惡感,很有可能造成「私人恩怨」,導致最後對方因為討厭說話的人而拒絕合作。

第二種,雙方正在談的話題,如果正是本案的核心利益訴求,那麼必須消除對方的這種反應,不要讓他通過身體形態和言語來拒絕交流,否則,此時一旦真的讓他逃避成功,再回到相同重要的問題上時,攻克的難度會倍增。例如,在刑事偵查訊問中,可以通過增加言語力度和威懾,以及要求嫌疑人取消厭惡逃離姿態等形體約束來強行要求對方回歸交流。

5.1.3 隱晦的逃離

雖然軀幹輕微後仰已經不那麼明顯了,但是畢竟是在受到負面刺激的時候出現了頭的遠離,這一遠離刺激源的特徵還是太明顯。接下來列舉的一些細微反應,則是沒有這麼統一而清晰的判斷標準了,非常隱晦。

1.視覺逃離

在第3章中提到過視覺安慰反應,是說在被測試人感到不適的時候,將視線轉移到其他地方,以減少負面刺激獲取安慰的反應模式。單就視線變化而言,視覺安慰反應和視覺逃離反應很像,幾乎無法分辨二者的差別。但是,其背後的心理狀態和動因,則完全不同。視覺安慰的目的是減少接收負面刺激,從而使神經系統壓力不再持續增加,是比較被動的,可以用白話表示為「我不要再看了」;而視覺逃離則是擔心過多的視覺接觸引發出新的負面刺激,可以理解為「怕被人看穿了心事」,屬於相對比較主動的措施。如圖5-8。

圖5-8 視覺逃離

二者最大的區別是,視覺安慰反應一定是離開負面刺激源,找尋好的視覺信息,比如自己信任的人;而視覺逃離反應則不一定是將視線從負面刺激源上移開,很多時候僅僅是被測試人不希望被關注、被看穿的自主反應。從表現來看,視覺逃離更多地表現為「視線漂移不定」,一般可以作為心虛的表現。

僅舉一例如下:

圖5-9 視覺逃離

一個人僥倖完成了任務,被領導讚許的時候,一般都會將視線從領導慈祥關愛的目光中移開,看起來像是謙虛謹慎、不驕不躁,其實心裡咚咚直跳,暗叫一聲「慚愧」,如圖5-9。

設想一下,如果這個任務是歷盡千辛萬苦,甚至搭上了健康和生命(兄弟的),好不容易完成的,接受領導讚許的時候,則不太會出現視線漂移的反應,而是很有可能呈現出抬頭挺胸,充滿悲壯的熱血義士狀。

因此,視覺逃離的心理狀態是慚愧或者心虛,試圖通過視線的逃避來減少對自己的關注,進而阻止下面可能會出現的深度挖掘。

2.角度的扭轉

現代社會的規則和社交禮儀一方面能夠保證大家都做文明人,在文明社會中絕少出現身體受到傷害的情況,另一方面也從小就教育人什麼是「不禮貌」的行為。

從孩子兩歲左右可以和大人正常交流開始,我和家人總是會提醒他,說阿姨好的時候,要看著阿姨說;跟小朋友說對不起的時候,要向著小朋友說。我相信,絕大多數人都是這樣被培養長大的,每天都耳濡目染地學習著社會交往的規則。

因此,成年後在面對領導訓話時,或者與商業客戶交流時,絕大多數人也會因為自身禮儀修養,少有出現視線逃離或者軀幹後仰這類比較明顯的反應。

因此,很多逃離反應從明顯的位移變化逐漸演變成了隱晦的角度變化。這樣既能滿足自己的需求(主要是大腦的負面情緒),也能照顧到對方的感受和社交規則。

比較典型的反應有:

圖5-10 雙人對話逃離

(1)雙人對話時的轉動逃離

傾聽對方談話的時候,把頭轉向一邊,假裝在觀察一件什麼有趣的事,如圖5-10。稍後再轉回來,聽一小段,而實際上是為了看一小段時間,告訴對方我還在聽,然後再轉開。

(2)多人對話時的轉動逃離

圖5-11 多人對話逃離

軀幹的轉動比較容易出現在多人對話情境中,也有可能出現在路遇交談中。當不喜歡對方所談的內容,或者是不喜歡對方的人時,可能會將身體轉向另外一個人,如圖5-11,或者另外的行進方向,儘管臉上可能還保持著禮貌的微笑,但心裡想的卻是快點結束掉這個對話。

寫到這裡,我不禁有一個擔心,怕大家會對號入座,甚至在日常生活中吹毛求疵。我要著重強調一下這個問題。

在這一部分,我們所討論的隱晦的逃離反應,是根據大量測試的實際案例而總結出來的。每一個測試案例,都有著具體的情境,包括背景信息、被測試主題以及測試環境等。因此,並不能總結為在日常生活中如果你身邊的人出現了這樣的反應,就說明他很厭惡你,不希望和你進行正常的交流。我們所研究的這些反應非常細微,需要與具體的刺激源和測試情境結合起來,並根據被測試人前後行為的變化來判斷其心態。讀者千萬別看完此節就去找人聊天,看到人家轉身就認定是不喜歡你,那樣的自作聰明最後傷害的只能是你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