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微反應:小動作後面隱藏著什麼? > 問題2:微反應有國外的研究嗎? >

問題2:微反應有國外的研究嗎?

如果要為「微反應」找個外國詞彙前輩來對應的話,那它的英文原文應該是「Micro-expressions」。

很多人都知道一個特別酷的詞——「微表情」,其實對應的就是「Micro-expressions」。這個詞也不是電視劇生造出來的,在其出現的原文中 [1] ,根據上下文,確實指的是面部微表情,即持續時間非常短的,或運動形態不充分的面部表情。Paul Ekman教授是該項研究的代表人物,他和他的團隊致力於研究將微表情用於判斷被測試人的真實情緒,還專門研究過用於測謊的效度,可惜數據不是很漂亮。

但是,「expression」一詞的中文意思不僅僅指表情,而是涵蓋了表達、表現、詞句等多種意義,最標準的譯法是「表達方式」。無論是表情、動作,還是語言、文字,都可以是「expression」。例如,男朋友說「愛死你了」之後,沒有姑娘會把「死」字當真,因為那只是一種「expression」。

「面部表情」的英文原文應當是「facial-expressions」。分析一個人的真實心理狀態,不應當僅僅限於面部表情,而應當通過觀察並分析表情、肢體動作、語言意義等被測試人的表現,才能全面判斷。在特定應用情境中,僅通過微表情來判斷行為人的真實意圖,成功率和效率都很低。

因此,「micro-expressions」一詞,直譯應當不僅僅限於面部的微表情,更適合於翻譯為「微表現」。

但是,在中文母語的語言習慣中,表現大多是指「故意的表現」。如果分析的對象是行為人故意的表現,那麼就不能判斷人家的真實心理狀態,更不要說用來測謊了。

在刺激有效的情況下,被測試人的最初瞬間反應絕大多數都是不受思維控制的,真實可靠。當然,這些反應會很快被抑制和掩飾,動作幅度很小。正因為此,我們只著重研究「Micro-expressions」,「Micro」的中文意思,正是「微小的」。

鑒於針對「有效刺激」的研究與針對「微小表現」的研究同等重要,我們最終決定用「反應」一詞來涵蓋「刺激-表現」這個完整的過程,並把全部的內容提煉成一個詞,中文叫做「微反應」,來對應英文的「Micro-expressions」。

[1] 最著名的代表學者當屬美國心理學家Paul Ekman教授,該詞始見於其著作,如《情緒的解析》《說謊》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