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不確定世界的理性選擇:判斷與決策心理學(第2版) > 序三:譯序一 >

序三:譯序一

人類生活在一個充滿著不確定的世界裡。即使第六次科技革命正向我們走來,我們仍然不知道孕育我們生命的地球會在何時、何地發生地震,我們依然無法預測金融危機或H7N9禽流感的降臨與範圍。人類要生存下去,必須適應這個充滿未知和不確定性的世界。汶川大地震後《自然》雜誌刊登社論——《為未知做好準備》(Bracing for the unknown),即曾呼籲「科學界要充分應對未來不確定性的挑戰」。

「人類在不確定條件下如何做出判斷和決策」是一個富有前景和重要意義的科學難題。如本書所述,尋求理性之路漫長而且艱難。如今人類已經歷了幾十萬年的進化歷程,人類之所以能成功地完成覓食、保障安全、選擇配偶、保護後代等「生存任務」,以至主宰地球,正是因為我們通過自然選擇的進程,擁有了一項獨特技能——做出好的、可持續的、適應性決策。

不確定性決策領域內的研究是在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Hebert Simon、Maurice Allais、Daniel Kahneman、Vernon Smith等學者所推動創立的行為經濟學、神經經濟學以及相關的行為博弈、行為金融學等新興交叉學科基礎上開展的綜合研究。

中國的行為決策研究源於工業心理學。杭州大學(現浙江大學)心理學系於1985年招收了9名工業心理學專業的碩士生。其中3名畢業生將自己的研究錨定在行為決策上。謝曉非於1999年在北京大學首次開設「風險認知與決策」課程,2001年首次開設「決策行為」課程;李紓於2005年在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首次以「行為決策」為方向招收研究生;陳曉萍於2010年成為行為決策的學術期刊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d Human Decision Processes的首任華裔總編輯。2004年,第28屆國際心理學大會在北京召開,諾貝爾獎得主Kahneman教授作了題為「認知錯覺的前景」的主題演講,極大地鼓舞了國內為數不多的決策研究者。此次,謝曉非和李紓課題組聯手翻譯本書,其本意是推動行為決策在中國的研究,其時機亦應了心理科學協會(APS)期刊Observer 2012年首期封面文章《選擇的機制》所言:「在當今世界,各學派的心理學家都明確地賦予『理解並改進決策』這類研究愈來愈大的優先權。」

我們課題組在尋求理性之路中所做的主要工作是:借助大規模人群調查、情景模擬、實驗室實驗、雙生子研究法、眼動記錄法、腦成像等技術,系統探討不確定環境下決策的行為和神經機制,為回答「風險決策是否遵循補償性原則」這一問題提供行為和神經水平的理論基礎和實證證據。從適應性行為的觀點來看,主流決策模型(包括Prospect Theory)所假定的補償性風險決策過程或是一個錯誤的共識,強調生態理性的研究將糾正這個似是而非的前提假設。

我們研究和翻譯工作的使命是促進我們對人類決策行為的理解,改善決策質量。希望能在描述決策的過程中幫助讀者更好地進行決策。

李紓 2013年4月於北京懿品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