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癔症研究 > 導論 >

導論

車文博 著

弗洛伊德主義(Freudianism)是一個“老、大、難”的課題。所謂老,指這個學說一問世就引起激烈的爭論,稱讚、支持、拜倒者有之,懷疑、斥責、反對者更大有人在,人們往往把它不是視為靈丹妙藥,就是看成三教九流的邪說異端或不堪入耳的色情之說,爭論長達一個多世紀之久。所謂大,指這個學說涉及面很廣,既是西方現代心理學、西方現代哲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又與醫學、社會學、教育學、人類學、政治學、歷史學、民族學、法學、倫理學、宗教學、美學、文學、藝術等諸多領域有關。所謂難,指這個學說內容龐雜、分支繁多、見解奇特,人們看法差距甚大,很難統一。

在我國,新中國成立後幾十年來,弗洛伊德主義一直是人們很少提及,甚至不敢問津的“禁區”。粉碎“四人幫”以來,人們才開始有所瞭解,但許多人並不十分清楚。其中既有過於簡單化對待、視為毒品、全盤否定的傾向,也有視為香花、全盤肯定、盲目崇拜的苗頭。

我們認為,弗洛伊德主義並不是科學真理,根本不值得人們去迷戀信仰;但它也不是純粹的胡說八道,可以簡單地否定。因為弗洛伊德主義確有一定的合理因素,即某種具體的真理性,有值得借鑒和吸收之處。因此,我們應該堅持以辯證唯物主義與歷史唯物主義為指導,既要反對全盤肯定的放任主義,又要反對全盤否定或抽像肯定、具體否定的虛無主義,而應該採取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一分為二地加以分析評論。

一、弗洛伊德主義的實質和特點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1856~1939)是奧地利著名的精神病學家,精神分析學派的創始人,弗洛伊德主義的締造者,西方心理學第二勢力的領導者。

精神分析(psychoanalysis)是西方現代心理學和醫學心理學的主要流派之一。它產生於19世紀末葉,開始是關於探討神經症(neurosis)的病因和治療的一種方法和理論。到了20世紀20年代,這個理論逐漸擴展到哲學、人文社會科學的各個領域,並由一種潛意識的心理學體系發展成為無所不包的人生哲學(existential philosophy)。弗洛伊德晚年試圖把建立這種應用於一切心理狀態的綜合心理學體系稱為心理玄學或元心理學(metapsychology)。

通常人們把弗洛伊德主義和弗洛伊德學說、精神分析視為同義語,這是就廣義而言的。如從狹義而言,三者還是有區別的。首先,精神分析是指以心因性為機制的一種治療神經症的方法、技術、理論和潛意識心理學的理論體系,屬於精神醫學和深蘊心理學(depth psychology)的範疇。其次,弗洛伊德學說是指弗洛伊德本人的學說,即包括他有關精神分析的理論及其社會文化學說。最後,弗洛伊德主義則是指精神分析及其在哲學和人文社會科學領域中的擴展和應用的總稱,屬於元心理學(亦譯“心理玄學”)或心理學哲學(psychological philosophy)的範疇。換句話說,它是用泛性主義的潛意識決定論解釋各種人類社會現象形成機制的元心理學理論。如用其觀點闡釋社會組織、文明產生、宗教形成、道德起源、文學藝術、戰爭根源等一系列重大問題。這是哲學化和社會學化的精神分析學。

弗洛伊德學說遠不止精神分析,而是一個無所不包的“弗洛伊德主義”。精神分析(psychoanalysis)早已成為一種常識,夢、性、潛意識、戀母情結等成為人們茶餘飯後的話題,成為我們文化記憶的一部分。2006年是弗洛伊德誕生150週年,一些國際精神分析組織將這一年2006年定為“弗洛伊德年”。同一年的美國《新聞週刊》以“弗洛伊德並未死去”為題進行了封面報道。傑裡·阿德勒(Jerry Adler)在該刊發表的《弗洛伊德就在我們的身邊》一文中指出,在過去的一個世紀中,弗洛伊德是我們文化的重要推動力。我們可以說,弗洛伊德猶如幽靈一樣在我們周圍徘徊了一個多世紀。

弗洛伊德主義是一個龐大而複雜的理論系統。

(一)從精神分析自身發展邏輯簡要來分

弗洛伊德主義涵蓋四個學派:

1.古典(或經典)弗洛伊德主義,即弗洛伊德本人的精神分析學說及其社會文化理論。這是弗洛伊德主義的母體、精髓和根本。

2.阿德勒(Alfred Adler)的個體心理學(亦譯“個別心理學”,inpidual psychology)和榮格(Carl Gustav Jung)的分析心理學(analytical psychology)。這是弗洛伊德主義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從古典弗洛伊德主義向新弗洛伊德主義發展的過渡、橋樑和中介。

3.新弗洛伊德主義,亦稱新精神分析,廣義是指凡基本接受弗洛伊德潛意識理論及其框架,但又有違背、修正、擴充和創新的精神分析理論。包括自我心理學、精神分析社會文化學派、弗洛伊德—馬克思主義、存在分析學、客體關係學派、自體心理學等等。甚至有人主張還包括早期曾與弗洛伊德合作而後明確脫離弗洛伊德另立門戶的阿德勒和榮格兩人。狹義則指堅持弗洛伊德的基本動力觀點,突出強調社會、文化和人際關係影響的美國精神分析社會文化學派。

4.後弗洛伊德主義,亦稱後精神分析,包括後現代弗洛伊德主義如拉康(Jacques Lacan)、神經精神分析學(neuropsychoanalysis)等。

(二)從精神分析內在邏輯及其與外部學科發展關係層面來分弗洛伊德主義內部發展路徑是遵循五種模式展現的。首先弗洛伊德

所提倡的是驅力模式,經過阿德勒和榮格等人的過渡之後,進一步演化為自我模式、客體關係模式和自體模式,分別相應生成精神分析自我心理學、客體關係學派和自體心理學等,它們從精神分析學內部推動著精神分析運動向前繼續發展。

弗洛伊德主義外部發展路徑是傳統精神分析學與其他學科相結合而生成的五種精神分析的理論和學派,如精神分析社會文化學派、弗洛伊德—馬克思主義、存在分析學、後現代精神分析學、神經精神分析等,屬於整合模式的範疇,它們推動了精神分析運動繼續向外發展。1

弗洛伊德主義自身發展一覽表

弗洛伊德主義兩種發展路徑一覽表

弗洛伊德主義發展一覽表

(續表)

心理學成為獨立學科以後,圍繞著心理學的對象、性質、方法展開了一系列爭論,出現了現代心理學10個主要學派(或思潮):內容心理學、意動心理學、構造主義、機能主義、精神分析、行為主義、格式塔學派、日內瓦學派(或稱皮亞傑學派)、人本主義心理學、認知心理學。

那麼精神分析學派都有哪些特點呢?

第一,從產生條件來看,精神分析不是學院心理學或傳統心理學,即不是在大學或學術研究機關中形成的,而是在神經症治療實踐中產生的。這一學派的代表人物。多屬精神病學家,其成員也主要是在精神分析實踐中培養出來的,故而被傳統心理學稱為“圈外人”。

第二,從研究對像來看,精神分析不是研究正常的人,而是治療情緒失常的人,主要是成人神經症(尤其是癔症、強迫症和焦慮症)。因此,它所研究的東西,正是其他傳統心理學比較忽視的變態行為、人格失常等問題。弗洛伊德把變態心理視為常態心理的對立面。在他看來,研究神經症患者的反常心理,不僅可以提供治療這些疾病的方法和理論,而且還可以提供某些在正常人身上無法發現的心理活動的線索,進而借此線索去尋求正常人的正常意識所封閉或有意掩蓋的心理本質。可見,弗洛伊德是企圖透過對神經症者的反常心理的瞭解,去揭示正常人心理活動的奧秘。這既是精神分析的根本目的,也是這一學派的癥結所在。

第三,從研究內容來看,精神分析不是側重研究傳統心理學的課題,如注意、感知覺、思維等顯意識心理問題,而是著重探討潛意識、情慾、動機、人格等更深一層的內容。傳統心理學除行為主義外,基本上都限於“知”的研究範圍,即屬於意識心理學的範疇。唯獨精神分析學屬於潛意識心理學的體系。弗洛伊德強調,人的生命中最強有力的推動力是情慾和潛意識的動機,而不是理性或理智。他認為,潛意識心理生活遠比意識生活更為重要。因此,有人把精神分析學也視為情緒心理學、深蘊(度)心理學、人格心理學、動力心理學。

第四,從研究方法來看,精神分析學不是採取有控制的實驗室實驗法,既不收集控制實驗的資料,也不對其研究結果進行統計檢驗,而是運用臨床觀察法、個案研究法、文獻研究法和文化人類學研究法。傳統心理學通常以“方法”為中心,而精神分析學往往以“問題”為中心,目的是幫助治療精神疾病患者。顯然,這和一般心理學用自然科學方法來發現人類行為規律的目的是不同的。

二、弗洛伊德主義生成的背景

任何思想、理論、學說都是一定歷史的拷貝,弗洛伊德主義也不例外。從社會背景看。由於進入壟斷資本主義階段,社會矛盾和鬥爭日益尖銳,加上猶太人家長制和維多利亞式(指當時陳腐偽善的道德標準和辭藻華麗的文藝風格——作者注)性道德的壓抑,神經症的發病率越來越高,精神分析正是適應這一社會需要而產生的。正如尼爾所指出的:“維多利亞式中間的奧地利——猶太文化不僅形成了弗洛伊德患者的人格,而且也形成了弗洛伊德本人。”2

從思想背景看,弗洛伊德學說雖與古希臘柏拉圖的“靈魂二度說”、亞里士多德的“夢的象徵說”有著內在的同源性,但主要來源於奧匈帝國的近鄰德國的影響。重視精神的能動性是近代德國哲學思想的傳統。它以理性主義為主要形式,並包含著豐富的非理性主義的思想。萊布尼茲(G.Leibniz)的“微覺說”、康德(I.Kant)的“模糊知覺”、赫爾巴特(J.Herbart)的“意識閾”概念、費希納(G.Fechner)的無意識思想,對弗洛伊德均發生了毋庸置疑的影響。他還親自聽過德國學者布倫塔諾(F.Brentano)的哲學課,接受了意動心理學關於心理的意向性、動力性、活動性的觀念。特別是叔本華(A.Schopenhauer)和尼采(F.Nietzsche)的唯意志論、柏格森(H.Bergson)的生命哲學為弗洛伊德主義提供了非理性主義哲學和心理學的主要理論基礎。另外,弗洛伊德主義的倫理學根據,既可追溯於古希臘伊壁鳩魯(Epicurus)的快樂論,又與英國邊沁(J.Bentham)、約翰·穆勒(J.Mill)的功利主義相聯,屬於避免當前痛苦、追求未來快樂的一種個人主義倫理觀的範疇。

從科學背景看,弗洛伊德重視性、能量、神經元的研究,他的這些研究都同達爾文(C.Darwin)、邁爾(R.Meyer)、赫爾姆霍茨(H.Helmholtz)、施旺(T.Schwann)、施萊登(M.Schleiden)、布呂克(E.Brücke)的影響以及進化論、能量守恆轉化定律、細胞學說等19世紀的三大發現密切相關。當然。更直接的原因是醫學背景。當時,奧國、英國特別是法國的醫學思想和技術對弗洛伊德主義影響很大。如他主張神經症是功能病,強調性的因素在致病中的重大作用,運用催眠術治療等,就是他到法國向巴黎派和南錫派學習的結果。

總之,弗洛伊德主義是企圖解決當時社會病態現象的迫切社會需要的產物,是德國意志主義、生命主義等非理性主義的哲學思想的體現,是英國、奧國特別是法國神經症理論強調心因性思想的進一步發展。

三、研究弗洛伊德主義的意義

研究弗洛伊德主義,不僅具有重要的歷史意義,而且還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首先,研究弗洛伊德主義直接有助於人們擴大心理科學的視野,提高心理學基本理論的素養。

從系統論的觀點來看,我們對任何科學的掌握,不僅要從水平測度去認識,而且要從垂直測度去理解。一般所學的普通心理學知識,還只是瞭解一個心理學現代科學知識的橫斷面,並不知道心理學的概念、範疇、理論、學說的前因後果、來龍去脈,所謂“不知其源,焉知其流”,就是這個意思。可以說,一個研究心理學的人,不懂得心理學史,特別是各種心理學流派的演化及其規律,就是專業上的無知,這話恐怕不無道理。弗洛伊德主義是西方現代心理學的三大勢力之一。它不同於格式塔學派和行為主義學派之處,就是提出一套精神分析的理論範式,注重深層心理(潛意識)、動力心理(情慾)、整體心理(人格)的研究,創立和發展了深蘊心理學、動力心理學、人格心理學。因此,我們研究弗洛伊德主義直接有助於瞭解西方現代心理發展的一條重要線索,即由意識心理學向潛意識心理學的發展、由心理靜力學向心理動力學的發展、由元素主義向整體主義的發展。不難看出,不瞭解弗洛伊德主義就難以認清潛意識學說的深刻內涵及其重要價值,就難以反映人的心理活動的全貌和構建科學心理學理論體系的完整框架,就難以理解當代人本主義心理學的“需要金字塔”、“多元化自我”和“自我實現”的歷史淵源。

弗洛伊德主義是西方許多心理學分支,特別是應用心理學的一個重要的理論支柱。當代西方基礎心理學和應用心理學主要有五種理論範式(見下圖),即從五種不同的取向、觀點和方法的視角出發探討人的心理和行為的過程。例如,對侵犯的研究,神經生物學家側重研究對行為起作用的大腦深部的機制,並尋找一種藥物或一些生物學方法(如做手術)來控制大腦深部的機制;行為主義心理學家主要研究富於侵犯的學習經驗的類型的判別,以及特殊情況下激起敵對行為的特異刺激,力圖改變環境條件以提供新的學習經驗,並對非侵犯行為給予獎勵;認知心理學家集中研究個人如何認知特定的事件(按照他們的激怒—喚醒的特徵),以及給它以不同類型的信息時其認知會被怎樣修改。儘管它同行為主義的研究有相似之處,但更多地注重引起憤怒的情境中的個體知覺與思維過程;精神分析學家主要探討個體的潛意識以發現為什麼敵對性會指向某些人或情境,併力圖使它轉入更易於被人接受的渠道;人本主義心理學家則注重研究社會某些方面的問題,改善人際關係,並提供條件以促進其建設性和合作性潛能的發展。誠然,西方許多心理學家的觀點日趨折衷,但是,弗洛伊德主義卻不失為西方心理學的一種極為重要的理論基石。因此,研究弗洛伊德主義對於我們瞭解西方心理學流派的演化及其理論基礎,對於瞭解潛意識心理學的形成和發展,對於創建具有我國特色的科學心理學體系都是非常必要的。

心理學的諸觀點

其次,研究弗洛伊德主義有助於人們瞭解和評論西方現代人文社會科學的一些學派和學說,提高科學哲學的理論水平。

心理現象可以從不同的觀點進行分析。各種觀點在解釋人們行動的原因時都多少會有些不同,並且每種觀點對於我們關於整個人的概念都有所貢獻。希臘字母psi,ψ,有時用作心理學的縮寫。3

弗洛伊德主義是西方現代哲學的流派之一。這一學派反對傳統哲學以認知對像(物質、自然)為本體或以認識手段(感覺經驗或概念、觀念)為本體的本體論,主張以人的內心世界深層結構的潛意識的本能、慾望為主體的決定論,並以此來解釋社會歷史和文化發展的內在邏輯。他們認為,以性慾為核心的本能衝動是人的一切行為的動力和基礎,科學和藝術創造是對人的本能壓抑而得到昇華的產物,社會歷史進步是以壓抑和抵抗人的本能慾望滿足的結果。這是德國唯意志論和法國生命哲學的進一步發展,是西方現代非理性主義的人本主義思潮的一種哲學形態。

法蘭克福學派是當代西方哲學流行最廣、影響最大的一個流派,也是“弗洛伊德—馬克思主義”的一個流派,他們把弗洛伊德主義與馬克思主義均視為“新人道主義”理論,用人本主義的觀點批判資本主義社會的弊端,認為資本主義的矛盾就是人的本質與人的存在之間的矛盾,即“快樂原則”與“現實原則”的衝突,主張通過“心理的革命”(或“本能結構的革命”)以消除對人的本性的壓抑,解放愛慾,實現“心理健全”、“沒有衝突”、“互助互愛”、“共同協作”的“理想的”、“人本主義的社會主義”。這種試圖把弗洛伊德主義與馬克思主義“結合”起來的理論,或者說用精神分析學“補充”、“發展”馬克思主義的理論,實質上是用弗洛伊德主義改造馬克思主義,即把馬克思主義弗洛伊德主義化。

弗洛伊德主義是當代西方一種主要的社會思潮,並成為西方人文科學發展的一個重要支柱。美國著名社會學家帕森斯(T.Parsons)和西爾斯(E.B.Shils)曾把弗洛伊德和杜克海姆(E.Durkheim)、韋伯(M.Weber)三個人並稱為“現代社會科學的偉大創立者”。4當代哲學家赫伯格(W.Herberg)甚至說:

精神分析學從一開始就大大地影響了社會思潮……我尤其要指出的是,弗洛伊德和精神分析運動對於社會科學的根本觀點和方法論的影響,已經達到了如此深刻的程度,以致使社會科學本身的發展可劃分為“前弗洛伊德或後弗洛伊德,(Pre-and Post-Freud)兩個時期”。5

因此,弗洛伊德主義幾乎成為一種世界觀,早已遠遠超出了精神醫學和心理學的狹小領域,其範圍涉及醫學、心理學、社會學、人類學、歷史學、神話學、宗教學、政治學、倫理學、教育學、語言學、法學、文學、藝術、哲學等廣泛領域,成為當代西方人文社會科學家一種思考的模式和方法論的基礎。

顯而易見,研究弗洛伊德主義直接有助於我們瞭解弗洛伊德主義產生的社會、科學背景及其同意志主義與生命主義的內在思想聯繫,認清弗洛伊德主義反傳統哲學的非理性主義的人本主義的性質及其社會理論意義,明確弗洛伊德主義與馬克思主義的根本區別及“弗洛伊德的馬克思主義”的錯誤實質。不難理解,不瞭解弗洛伊德主義就難以全面理解西方現代哲學由理性主義向非理性主義轉化的重要線索,就難以深入認識反傳統哲學的人本主義的全部內涵及其對西方人文科學的廣泛影響,就難以正確評價弗洛伊德主義的貢獻與局限。

最後,研究弗洛伊德主義直接有助於人們提高分析能力、鑒別能力和批判能力。

一百多年來,人們對弗洛伊德主義一直爭論不休,莫衷一是。傳統心理學家長期把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學排斥在心理學之外。英國諾貝爾獎金獲得者P.B.梅多沃(Peter Brian Medawar)在抨擊弗洛伊德時說:

精神分析理論是20世紀最驚人的狂妄的智力騙局,也是一種瀕臨滅亡的產物——有點類似思想史上的恐龍和齊柏林式飛艇,結構碩大無比,設計極不合理,毫無發展前途。6

至今仍有人把弗洛伊德斥之為“衝進人類文明花園的一頭野豬”。但總的發展趨勢是,對其態度日益客觀,評價也逐漸有所提升。美國著名心理學史家波林在他的巨著《實驗心理學史》1929年版中,根本沒有涉及弗洛伊德的篇章,但在1950年新版中卻在動力心理學一章專門論述了精神分析。他說,弗洛伊德是“最大的創建者,時代精神的代言人,以潛意識歷程的原則完成了心理學的進軍”。他推崇人類心理學上有四個偉人,即達爾文、赫爾姆霍茨、詹姆斯和弗洛伊德,並說“目前達爾文影響最大,50年後弗洛伊德的影響會更大”。7目前精神分析學已被公認為世界心理學五大理論模式之一。美國《普通心理學評論》(第6卷第2期)對20世紀100位著名心理學家的評比中,弗洛伊德排名第三。1982年由美國心理學史家評選的公元1600年後世界影響最大的已故1040名心理學家中排名第一。2000年英國BBC把弗洛伊德與阿奎那、笛卡爾、馬克斯韋爾、牛頓、達爾文、康德、馬克思、愛因斯坦選為十大千年偉人。美國未來學家托夫勒在《預測與前提》一書中寫道:

弗洛伊德與牛頓、達爾文、馬克思一樣,都有意識和無意識地塑造了我們每一個人的世界觀。8

因此,如何評價弗洛伊德主義就有一個世界觀和方法論的問題,既是堅持唯心主義和形而上學的一點論,還是堅持辯證唯物主義的兩點論的問題。在研究弗洛伊德主義的過程中,我們要堅持實事求是、具體分析的科學態度,重視在掌握第一手資料的基礎上,把弗洛伊德主義的歷史邏輯和思想邏輯有機地統一起來,緊密聯繫我國的實際,一分為二地加以評價。無疑,這是一個極好的理論思維的鍛煉,人們的分析能力、鑒別能力、批判能力也必然會得到提升。

四、弗洛伊德學說的主要內容

(一)人格學說

以潛意識為基礎的人格學說是弗洛伊德學說的核心。它涵蓋了弗洛伊德的整個思想內容,反映了弗洛伊德思想的主旨——潛意識和性慾的發展,表現了弗洛伊德思想的基點——本能與社會的動態關係。

早期,弗洛伊德提出“心理地形學”(psycho-topography),雖主張人的心靈“二部結構”,但實際上卻把它視為由潛意識(深層)、前意識(中層)和意識(表層)等三個層次所構成的。(1)潛意識(unconscious),指人的本能衝動、被壓抑的慾望和本能衝動的替代物(如夢、癔症),即潛意識的心理本我。他反對把潛意識在邏輯方面解釋為一個正概念的反題,力圖證明潛意識是一個具有自身特徵的能夠給予某種定義的正概念的存在。就是說,潛意識是一種處於意識之外的有能量、有強度和有效率的心理系統。他認為,潛意識的主要特徵是非理性(原始衝動性)、非語言性、非道德性、反社會性、非邏輯性、非時間性、不可知性。這些為人類社會、倫理道德和宗教法律所不容許的東西,是有強烈心理能量的負荷,總要按照“快樂原則”去尋找出路,追求滿足。潛意識是心理深層的基礎和人類活動的內驅力,它決定著人的全部有意識的生活,甚至個人和整個民族的命運。這是精神分析學派的理論基石。(2)前意識(preconscious),指潛伏的暫存的並從潛意識中可召回的部分,通常是人們能夠回憶起來的經驗。因前意識比潛意識更接近意識,故它是潛意識和意識之間的中介環節和過渡領域。弗洛伊德認為,從描述意義上說,有兩種潛意識,即潛伏性潛意識和動力性潛意識;從動力意義上說,只有一種潛意識,即被壓抑的動力性潛意識。他把潛伏暫存的而非動力意義上的潛意識稱為前意識。真正嚴格的潛意識很難或根本不能進入意識,前意識則可能進入意識,所以從前意識到意識儘管也有界限,但兩者之間並沒有不可逾越的鴻溝。前意識處於潛意識和意識之間,擔負著“稽查者”的任務,嚴密防守,把住關口,不准潛意識的本能和慾望侵入意識之中。但是,當“稽查者”喪失警惕時,有時被壓抑的本能或慾望也會通過偽裝而迂迴地滲入意識。(3)意識(conscious),指心理非本質的外表部分,是同外界接觸直接感知到的一縱即逝的心理現象。弗洛伊德反對把意識和心理等同起來的觀點,認為意識是人的心理活動中比較小而非主要的部分。他把意識比作同“大前房”(潛意識)相毗連的一個小的“接待室”。在他看來,意識服從於現實原則,調節著進入意識的各種印象,壓抑著心理中那種原始的本能衝動和慾望。如果說被壓抑的心靈是嚴格意義上的潛意識,那麼主要實施壓抑的心靈則是意識。但是,意識同外部聯繫,與其同機體內部環境的聯繫相比,既要受較多條件的限制、又距離比較遠些,所以,不僅潛意識系統,就是意識系統,歸根結底,還是由先天的本能、抑或未發的慾望和衝動所決定的。

晚期,弗洛伊德在《自我與本我》(1923)一書中對此做了修正,提出了“人格三部結構”(tripartite personality structure)說。他認為,人格是由本我(id)、自我(ego)和超我(super-ego)三部分所構成。(1)本我(又譯為伊底、原我、它我、私我、潛我、獸我),指最原始的、與生俱來的潛意識的結構部分。潛意識性是本我獨有的主要品質。弗洛伊德說:本我是遺傳的,是生來就有的,而首要的是,本我是由本能構成的。本能源出於肉體組織,並以我們未知的形式在這裡(在本我中)得到了最初的精神表現。9它像一口本能和慾望沸騰的大鍋,具有強大的非理性的心理能量。它按照快樂原則,急切尋找出路,一味追求滿足。(2)自我,指人格結構中的管理和協調部分,是來自本我經外部世界直接影響而形成的知覺系統。它代表理智與常識,處於本我與超我之間,按照現實原則,充當仲裁者,監督本我,適當滿足。它的大部分精力消耗在對本我的非理性衝動的控制和壓抑上。弗洛伊德打了這樣一個比喻:本我是匹馬,自我是騎手。動力是馬,騎手能給馬指出方向。自我駕馭本我,但馬也許不聽話,這說明本我的潛力是很大的。他有一句名言:“本我過去在哪裡,自我即應在哪裡!”自我具有防禦職能和中介職能。自我常常是“三個暴君”——外部世界、超我和本我的僕人。就是說,自我是外部東西與內部東西之間、本我與超我之間的過濾器。(3)超我,指人格中最文明最道德的部分。超我從自我分化、發展而來,大部分具有前意識的特性,但歸根到底還是潛意識的。超我代表良心、自我理想,來自父母及其代理者傳遞的文化倫理規範,是父母管教和兒童社會化發展的結果。本我是完全非道德的,自我力求是道德的,超我則能成為超道德的。超我處於人格的最高層,按照至善原則,指導自我,限制本我,達到自我典範或理想的自我實現。在弗洛伊德看來,上述三者保持平衡,就會實現人格的正常發展;如果三者失調乃至被破壞,就會導致神經症。

由上述可見,弗洛伊德的人格學說的基本出發點,就是把人作為自然的人、生物學上的人,作為同社會的根本對立物,誇大了人性與獸性的聯繫和潛意識生活的價值,否定了人的社會本質和有意識心理生活的主導意義,所以它是生物學化的、精神決定論的理論。

但也應肯定,弗洛伊德人格學說有一定的合理因素。其一,弗洛伊德認為人格的結構不是一個單維的構成物,而是一個多層次、多側面的複雜的組合體。儘管我們不能同意弗洛伊德對潛意識的本質及其作用的解釋,但是人的心理活動畢竟是意識和潛意識的對立統一體。其二,弗洛伊德認為人格的形成不是一個無衝突的逕直的過程,而是一個充滿矛盾鬥爭的過程。弗洛伊德把人格視為潛意識與前意識、意識之間,本我與自我、超我之間的對抗與壓抑的過程雖不盡然,但人格的形成總是充滿著各種矛盾鬥爭,這也是事實。其三,弗洛伊德認為人格的發展不是一個平面的量的累積,而是一個由低級到高級的自我完善的質的變化。雖然我們不能同意弗洛伊德把人格的發展視為一個本能的我、現實的我、理想的我的機械發展系列,但個體社會化的自我完善畢竟是人格發展的總趨勢。

(二)本能學說

本能學說是弗洛伊德學說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他的人格理論的動力學基礎。

弗洛伊德發現,人的潛意識心理世界正是各種本能慾望、情緒所構成的非理性王國,歸根結底,它起源於人的先天的本能。他認為,本能是人的生命和生活中的基本要求、原始衝動和內驅力。

早期,他主張人有兩種本能:一是性本能,即生殖本能;二是自我本能(life instinct),即自衛本能。晚期,他做了修改,提出人具有這樣兩種本能:一是生的本能,即愛和建設性的能量。他認為,真正的生的本能就是性本能,但是,自衛本能也同樣指向於生命的生長和增進,所以他把兩者合併為生的本能。二是死的本能(death instinct),即恨和破壞性的能量。他宣稱:“一切生命的最終目標乃是死亡。”生和死這兩種本能的作用相反,又始終同時並存,似乎就是人的生命活動中一切矛盾鬥爭的根源所在。

誠然,弗洛伊德的本能學說,從心理學角度證實了達爾文的觀點,即指出人的本能是與生俱來的基本要求,“已產生於人的機體內部”,有其一定的生理基礎。特別是以新視角提出具有辯證成分的本能二分法,關注人性、關注人的本能與人的發展、關注人的本能的作用有其合理性。但總的來說,弗洛伊德的本能學說是錯誤的。其一,弗洛伊德的生死觀是否定人的生命價值、宣揚生不如死的一種性惡論和悲觀主義的人生觀。他認為,死的本能是生的歸宿,人們應爭取達到超脫生死的“涅槃”境界。其二,他還用生物學觀點來解釋諸如侵略等一系列社會問題。他認為,死的本能主要表現為求殺的慾望,當它向外表現的時候,它是仇恨的動機,成為侵犯、破壞、征服的動力;當它向外侵犯受到挫折的時候,它往往退回到自我內部,成為自我譴責、自我懲罰、進行自殺、嫉妒敵手、反抗權威的動力。這樣一來,他除了用生的本能說明人的創造活動的起動因外,還用死的本能解釋侵略、破壞等社會現象的推動力。似乎什麼外邊要殺、裡邊要死,這種生死搏鬥就構成了人格發展的動因和一切侵略的根源。顯然,這種用生物學和心理主義的觀點來解釋社會現象就陷入了唯心史觀的境地。

(三)性慾學說

以泛性論為基礎的人格發展階段說是弗洛伊德學說極端重要的內容,也是它區別於新弗洛伊德主義的主要標誌。

關於性本能的作用問題,達爾文早就指出,在人類的起源中,自然選擇起了主導的作用,其中性選擇具有特殊的意義。弗洛伊德進一步發揮了進化論的生物學觀點,宣稱性本能被壓抑不僅是產生神經症的主要原因,而且還是形成人格、創造社會文化和藝術的重要動力。

弗洛伊德是一個泛性論者,他把人的一切行為動機和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均塗上了性的色彩。當然,他所謂的性是廣義的。在他看來,性的後面有一種潛力,常驅使人去尋求快感,弗洛伊德把它叫作“力比多”(libido)。本來,力比多是心身的能,但在他的著作中常以“性力”代以“心能”。因此,泛性論是弗洛伊德思想體系中一個極為重要的理論支柱。

弗洛伊德按力比多的發展,把人格發展分為五個時期:口欲期、肛欲期、陽具欲期、性潛伏期、性器欲期。隨著性慾的發展,兒童由“自戀”(器官戀)發展到“戀他”(對像戀)。他用古希臘兩個神話構成的兩個情結——“俄狄浦斯情結”(Oedipus Complex,戀母情結)和“愛列屈拉情結”(Electra Complex,戀父情結),來證明女孩依戀父親、男孩親近母親的結論。

在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的奧國,宗教氣氛十分濃厚、社會禁慾非常嚴重的歷史情況下,弗洛伊德的泛性論實際上是對傳統的禁慾主義的一種反抗。同時,他把性的問題大膽地作為科學研究的對象,注意研究性心理的自身規律,重視性心理對正常人的心理、神經症的形成以及人類社會生活的影響,無疑是具有學術價值和歷史意義的。

但是,由於世界觀和方法論的局限,弗洛伊德的泛性論在理論上是錯誤的。首先,他漠視了人的性心理的社會性,誇大了人的性心理的自然性,陷入了生物學化的境地。其次,他忽視了社會物質生活條件、文化背景等因素對性心理發展的重大作用,誇大了人的性心理自身發展的特殊性,陷入了唯心理論的境地。最後,他忽視了社會物質生產方式對社會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的決定作用,誇大了人的性慾對整個社會生活的影響,陷入了歷史唯心主義的境地。總之,弗洛伊德的泛性論不僅在理論上是錯誤的,而且在實踐上也是不良的。

(四)釋夢學說

釋夢是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的重要方面,也是瞭解精神領域中潛意識活動的一條最重要的途徑。

弗洛伊德認為,夢不是偶然形成的聯想,而是被壓抑的慾望(或潛意識的情慾)偽裝的滿足。因為潛意識中的原始衝動或性慾難以直接見人,加上意識對潛意識具有檢查和控制的作用,所以必須通過偽裝的方式才能滿足自己的願望。

弗洛伊德指出,人的夢境有兩種:(1)顯相,指夢的表面現象,即隱義的化裝,類似於假面具;(2)隱義,指夢的本質內容,即真實的意思,類似於假面具所掩蓋的慾望。做夢好比製作謎語,顯相是謎面,隱義是謎底。

在弗洛伊德看來,夢的化裝主要方法有:(1)凝縮,即幾種隱義用一種象徵(或符號)出現。他把夢看做簡略的譯本。弗洛伊德自己曾夢到著作中一種植物。據他分析,這“植物”一詞,可代表園丁、教授和他美麗的夫人及名叫Flora的患者和他妻子所愛的花。(2)移置,即一個不重要的觀念或小事在夢中卻變成了大事或佔據重要地位,說明這個道理,要用較長的夢做例子。這裡,以日常生活經驗為例,如一個客人已走出大門,又回來取手杖。據他分析,回過頭來拿手杖是件不重要的顯相,而渴望再瞅一眼女主人則是隱義。(3)象徵,即以具體的形象來代替抽像的慾望。如一婦女夢見自己被馬踐踏,其實是代表她內心順從了男性的要求。(4)潤飾,即把夢中無條理的材料醒後加以系統化來掩蓋真相等等。

這裡,弗洛伊德提出了夢的心理分析的假說,分析了夢的象徵性及其活動方式,指出了夢對瞭解神經症病因的意義,雖不是完美的,但卻是有見地的。這一點,可與巴甫洛夫對夢的生理機制的分析相媲美。當然,他對夢的解釋多屬猜測性,既浪費時間又流於武斷,易引入內省心理學的軌道。

(五)社會文化學說

社會文化學說是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論在人文社會科學領域中的擴展和應用,也是弗洛伊德主義的有機構成部分。

在社會文明起源上,他主張社會契約論。認為社會的形成、文明的創造,都是人們為了克服自然狀態下所固有的各種困難而自願締結的契約。誠然,社會文明產生的心理因素是客觀存在的,但是否認它產生的物質生產根源,則必然犯唯心理論的錯誤。他還認為,本能與文明永遠處於二律背反之中。就是說,文明的起源、發展始終是出自本能的衝動,又是對本能享樂的否定。所以文明在本質上是與本能慾望的滿足相對立的。這裡,弗洛伊德片面地強調了社會與人的對立的一面,沒有看到社會與人相互促進、共同發展的統一的一面,因而他陷入了形而上學和悲觀主義的境地。

在宗教的產生和功能上,他宣稱宗教是人的一種“心理幻覺”,“產生於人的希望”,是“人反對現實貧困生活的一種神秘化的抗議”,“逃避苦難和追求幸福的方式”,一種“精神麻醉”的典型代表。他認為,宗教產生於原始圖騰崇拜活動之中,它是人進化過程中所經歷的異常心理,是一種“強迫性神經官能症”,屬於文化神經官能症。由於他把宗教視為幼兒時期的愚笨心理的產物,因而宗教的衰亡必然同人類脫離少年期聯繫在一起。他相信,隨著科學的發展,必然要否定宗教,使人們“從宗教的奴役下解放出來”。這裡,弗洛伊德雖然沒有闡明宗教的社會本質和階級根源,把宗教的產生心理學化是不對的,但是他對宗教起源的心理分析,指出宗教具有安慰、自我解脫和精神麻醉的功能是頗有見地的,並顯露出類似無神論的思想傾向。

在文藝的本質、起源和功用上,他堅持藝術是潛意識慾望的滿足、幻想的創造和性力作用的結果。他認為,藝術活動和白日夢相似,均以幻想為特徵,並追溯到兒童時期富有想像力的遊戲活動。但不同的是,遊戲的內容兒童並不隱瞞,而作家的藝術品的真實內涵卻必須以偽裝的形式表現出來。因為藝術是被壓抑的本能慾望的宣洩,作家總要經過一番“改動”、“柔化”和“偽裝”,才能以一種使人得到美的快感的形式將這一幻想予以展示。他還用力比多(或性力)的轉移或昇華來解釋藝術創作的主要機制,並把俄狄浦斯情結(即戀母情結)視為藝術產生的根源。誠然,強調創造的想像力是藝術活動的本質特徵頗有意義,但是他否認理性和社會實踐活動時藝術創造的主導作用,堅持性力決定論則難以令人苟同。《蒙娜麗莎》這朵富有永恆的美的魅力的奇葩,並非是達·芬奇“戀母情結”的昇華,而是植根於歐洲文藝復興時代的土壤之中。蒙娜麗莎的絢美的微笑,正是新興資產者黎明時期對於人的尊嚴與美的頌歌。

在婦女觀上,他堅持“陰莖妒羨論”(penis-envy)。認為男女孩均存在“閹割情結”(castration complex),女孩無陰莖而自慚形穢,男孩誠惶誠恐而怕人閹割。他認為,女性性格上的差異,源於身體上的差異,主要由於缺乏陰莖的緣故。如女孩常自卑,好嫉妒,不知足,重情愛,較溫柔,欠凶暴,易控制,講求虛榮,缺乏正義感,社會興趣不濃,昇華能力薄弱等。弗洛伊德不僅對傳統的父權制的偏見十分嚴重,而且還公開反對婦女解放和男女平等。他斥責穆勒關於婦女解放的觀點為“荒謬”、“沒有人性”。並聲稱男女平等“根本不可能”。所謂“兩害相權,還是男人優越些好”。誠然,性差別及其與性格的相關的研究是必要的。但是弗洛伊德的婦女觀不僅在理論上是生物學化的,而且在政治上也是不良的。

在對馬克思主義和社會主義革命的態度上,他斷言馬克思主義是“經濟決定論”,誣稱十月革命像“宗教一樣殘酷”。表面上似乎對馬克思主義很客觀,其實他做了不少歪曲。說什麼馬克思沒有擺脫黑格爾的影響,忽視心理因素,把“經濟的動機作為決定社會中人的行為的唯一動機”。進而又宣稱十月革命是受“過激主義”的影響,由“過激黨”所領導的“暴群”的“過激行動”。這些觀點既反映了弗洛伊德立場的劣根性,又為後來形成的弗洛伊德—馬克思學派(即把馬克思主義弗洛伊德主義化)提供了思想基礎。

五、對經典弗洛伊德主義的評價

(一)主要貢獻

1.打破了理性主義的傳統,肯定了非理性因素在行為中的作用,開闢了潛意識心理學研究的新領域。這是弗洛伊德的一個主要歷史功績。傳統心理學(除行為主義外)基本上是意識心理學。近代雖有些學者對無意識現象有過論述,但真正以潛意識為研究對象的心理學體系還唯獨是弗洛伊德主義。它提出了一個長期被人們忽視的新課題——潛意識問題,這對於我們深入洞察人的精神世界的豐富內涵,全面調動人的精神活動的能動性,不僅具有重要的理論價值,而且也具有廣泛的實踐意義。比如,在文藝上,運用潛意識心理描寫的創作手法,可以擴大題材,更深入地刻畫人的心靈,給人以感染和教育。在醫療上,在催眠或覺醒狀態下採取暗示法,影響某些患者的心理和行為,尤其對癔症、酒精中毒等心理疾患具有明顯療效。在審判上,國外也有使用催眠術查案,使嫌疑犯口吐真言,幫助偵破了案情。在體育比賽上,把自我暗示和放鬆訓練結合起來使用,對調節運動員臨賽前的心理水平,保持最佳的競技狀態,極為重要。在教育上,調動人的潛意識活動的精神能動性,可大大提高教育效益。得到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肯定的、保加利亞心理學家洛扎諾夫創立的快速外語教學法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

2.把需要、動機、人格的研究提到首位,開創了動力心理學、人格心理學、變態心理學的新領域。傳統心理學往往從外向內探索,重表輕裡、重知輕情、重行輕欲,而弗洛伊德主義則是從內向外、從深層向表層研究。這樣,他們就不是淺嘗輒止、停留表面,而是尋根究底、追本窮源。儘管他把人的行為的內在原因歸結為本能的內驅力是錯誤的,但反對機械的外因論和直接的線性決定論還是有意義的。當前,國外很重視對人的動機、需要的研究,重視對人格的研究,這不僅符合現代系統論的觀點,而且也是心理科學深入發展的需要。

3.突出了心理治療的價值,創立了一套治療神經症的方法和理論,成為當代生物—心理—社會新的醫學模式的先驅。弗洛伊德以前,整個精神醫學被生物醫學所統治著,這是機械唯物主義醫學思想的反映。而弗洛伊德異軍突起,提出“心理創傷”是引起神經症等心理疾患的主要原因,主張用精神分析方法來發掘病人被壓抑到潛意識內的矛盾或情結以治好病人,這樣他就突破了過去那種純粹靠藥物、手術與物理方法的單純生物醫學模式的束縛,開闢了一條重視心理治療的當代醫學模式的新途徑。同時,還填補了世界上變態心理學的空白。至於在方法上還有不少可借鑒的東西,如弗洛伊德的自由聯想法、榮格的字詞聯想法、卡丁納和埃裡克森的跨文化研究法等至今仍被許多心理學家所採用。這一影響已擴展到社會學、人類學等許多學科研究領域。

因此,我們對弗洛伊德主義不應採取全盤否定的虛無主義態度,該肯定的就應肯定。同時,對其錯誤我們也必須予以應有的批評,決不能放任自流和不顧社會效果,忘掉教育者的責任。

(二)主要局限

1.凸顯非理性主義。它表現在:其一,忽視和貶低意識的地位和作用,極端誇大潛意識的意義。在潛意識問題上,我們同弗洛伊德主義的根本區別在於:(1)潛意識不是作為本能衝動的非條件反射的鎖鏈,而是同意識相聯繫著的條件反射的現象;(2)潛意識不是同外部世界絕緣的精神實體,而是對客觀現實的一種特殊的反映;(3)潛意識不是人的心理活動的核心和根本動力,而是整個心理活動的必要補充和輔助成分;(4)潛意識和意識之間不是互不相容的對抗關係,而是相輔相成的依存關係,並在一定的條件下相互轉化。其二,忽視人的理智的價值,極力鼓吹泛性論。弗洛伊德曾斷言,性慾本能“在神經的和心理的疾病成因中都起著一種不平凡的巨大作用”。這一論斷的後果,正像他自白的那樣,它“觸犯了全世界,招惹了人們的厭惡”。

2.陷入精神決定論和形而上學的境地。弗洛伊德本來受布呂克等人機械唯物主義影響較大,堅持力、能量及其轉化的觀點,併力圖從性力的物質根源去揭示心理能量的生理基礎,但由於他漠視心理活動的客觀內容和社會根源而陷入機械主義、生物主義、心理主義。他有三個著名公設:把人的東西自然化,把心理的東西生物學化,把社會的東西心理學化。因此,弗洛伊德最根本的錯誤在於:誇大人的自然性,貶低人的社會性。抹殺生產方式特別是生產關係在人的精神活動中的決定作用,陷入生物決定論和精神決定論的境地。就是新弗洛伊德主義者所謂強調社會因素,也不過是僅限於改善文化狀況與家庭生活環境罷了,他們不是用社會歷史去解釋心理學,而是用心理學去說明社會歷史。顯然,這實質上還是掩蓋當時社會基本矛盾的唯心史觀的表現。另外,他承認人的心理存在矛盾、衝突,重視內心鬥爭,強調發展的連續性與階段性等,表現了他的思想中有某些辯證法的因素;但是他把變態與常態相等同,企圖用變態心理規律去說明常態心理的發展,這實質上是一種用特殊代替或否定一般的形而上學的觀點。

3.具有神秘主義的色彩。由於弗洛伊德立場和世界觀的局限,使他對當時社會中許多現象做了極其主觀片面的分析,不僅導致他的許多錯誤結論,而且給他的學說蒙上了一層神秘荒誕的面紗。他把潛意識奉為“神靈”,其本事之大,遠非意識、理性所能比。例如,某人潛意識地在腦海中浮現出426718這個數字,照他分析,就是某人盼望其三姐和五哥死亡,因為六個數字l~8,其中獨缺3和5;又證明某人祝願其父再生一子,因為其父已有7子,加1恰為8,如此等等。他對夢境、筆誤、口誤等失誤行為的分析也有不少充滿著神秘主義的色彩。